欢迎来到学术之旅,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科技成果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

人气54948评价72
收藏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下单时间

    1个月内

  • 11-4484/N

    国内刊号

  • 2000年

    创刊

  • 北京

    发行

  • 100038

    邮编

  • 1009-5659

    国际刊号

  • 半月刊

    周期

  • 杨秀娟

    主编

  • 中文

    语言

  • ¥ 465.60

    全年订价

  • A4

    纸张开本

  • 2-487

    邮发

  • --

    曾用名

中国科技成果 2019年第1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扉页
重庆市退耕还林工程技术集成与应用1-1

作者:陈本文 单位:不详
摘要:重庆市退耕还林工程技术集成与应用是对重庆市开展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相关的育种、栽培、经营、林下经济、效益监测和评价技术的集成与推广,其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利用无性快繁技术选育退耕还林良种,针对退耕还林营造林,实施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和复合经营技术,不断提高林地生产力和综合效益。课题研究成果为重庆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管理及绩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决策参考。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创新论坛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中的文化专题片建设——以山西省图书馆为例4-5

作者:李晖 单位:山西省图书馆; 山西太原030021
摘要:文化专题片是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山西省图书馆为研究案例,对山西省公共数字文化工程中文化专题片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剖析了文化专题片现阶段在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提出在全国公共数字资源建设中的山西经验和智慧。

乌鲁木齐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模式探讨6-8

作者:关建新 单位:乌鲁木齐市科技评估中心; 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系统总结分析乌鲁木齐地区科技金融试点工作经验教训,结合中小微企业融资现状,提出对策建议,旨在探讨本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模式.推进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科技计划成果
干旱区红枣省力化优质丰产栽培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9-9

作者:郝庆; 彭刚; 樊丁宇; 杨磊; 宋卫; 梁刚; 靳娟; 克里木·伊明 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阿克苏地区林业技术推广站
摘要:新疆是我国大型优质红枣生产基地,枣产业在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地位举足轻重。但是,近两年随着新疆红枣产能的提升,内地制干枣产区受到严重冲击的同时,新疆红枣市场价格也急剧下滑。先前以密集劳动力和高物化投入为基础的红枣丰产栽培技术已难以适应目前红枣产业的发展形势。

东北黑土区作物微主物肥料开发与应用10-10

作者:王志刚; 刘万贵; 徐伟慧; 莫继先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 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农业经营管理服务中心
摘要:黑龙江省一直作为中国的重要商品粮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有中国“粮仓”之美称。黑龙江省地处寒冷地区,农用地面积3950.2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3.5%,黑土区总面积840.80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83.47万公顷,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33.50%,是我国商品粮基地之一。黑土的保护已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关键技术与装备创制应用11-11


摘要:水稻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类的主食作物,水稻机械化种植已成为我国现代稻作技术的发展方向,但育插秧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通过农机农艺结合,创制高效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新技术与装备是破解劳动力缺乏、资源环境约束,实现水稻高产高效的重要保障,推广应用后可有效解决“谁来种地”和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基于分群等值和多因素差异的风电场建模与控制的研究及应用12-12

作者:苏勋文 单位:不详
摘要:随着大规模风电并网风电场容量和数量的增加,其输出功率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将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挑战。风电场动态等值建模理论与方法和风电场的智能控制策略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课题。因此,课题组针对风电场等值模型精度以及对环境因素变化导致风电机组难以较好运行的难题,提出了基于多因素差异的风电机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技术和风电场分群等值建模方法。

社区发现及空间并置模式挖掘研究13-14

作者:周丽华; 王丽珍; 陈红梅 单位:云南大学信息学院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特别是Web2.0理念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Twitter,Facebook,新浪微博等社交平台共享信息/知识,交流情感,因此包含用户间的交互、位置、时间等信息的大量社会行为数据被保存在网络空间中,为我们观测社会及服务社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鄱阳湖生物多样性变化、监测与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15-16

作者:金斌松; 李琴; 刘观华; 陈家宽 单位:南昌大学; 江西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 复旦大学
摘要: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其保护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有效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必须科学认识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并进行长期跟踪监测,才能针对主要保护对象与主要干扰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自1983年以来,在鄱阳湖湖区先后成立了江西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和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周边省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十余个,是我国在全球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建立的较完整的湖泊自然保护体系。

碳盘查与碳排放权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发17-18

作者:程志; 史翀祺; 李岩; 周霞 单位:宁夏CDM环保服务中心; 北京科吉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宁夏清洁发展机制环保服务中心
摘要:碳盘查是以政府、企业为单位计算其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各环节直接或者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也可称作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但是国内企业及咨询服务机构在准备碳交易前期文件,以及地方政府技术支撑单位在编制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时,都需要面对大量的能源、工业等领域的参数、监测数据,由于依靠人工编写的方式,导致工作效率低,而且出错率高。

茂兰喀斯特森林水生昆虫群落对溪流來质评价研究19-19

作者:兰洪波 单位:贵州茂兰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摘要:喀斯特森林是指在森林气候背景上、分布在喀斯特地貌上,以石灰岩、白云岩和含有其它杂质的碳酸盐类岩石的森林植物,并受基岩深刻影响而发育的富含钙镁离子的中性至微碱性的隐性石灰土的特定生境,受土壤地形制约而形成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

甘肃地震应急指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急处置应用20-21

作者:张苏平; 陈文凯; 何少林; 高安泰 单位:甘肃省地质调查院
摘要:针对甘肃省地震灾害快速预评估和应急响应决策的需要,开展震后灾害快速预评估工作,为政府及时了解灾情,进行抗震救灾、部署救援力量,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项目依托中国地震部门专项(CEA_EDEM-201307)、甘肃省灾后重建项目和甘肃省地震局科技计划(2011M01、2013M01)等5个项目,重点对地震灾害评估模型、基础数据精度、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架构等进行了研究,得到多因素控制的分震级的区域烈度衰减关系,采用考虑多因素综合判定,改进人口伤亡预评估只用建筑物计算的局限性;获取人口、建筑物等公里格网或居民地数据;建成基于IP的分布式云架构应急指挥技术系统。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创新交流
贝母素及其中药组方抗结肠癌的分子机制与运用22-23

作者:郑智; 钭方芳; 饶军; 张喆; 张康梅 单位:江西省肿瘤医院/江西省癌症中心/江西省肿瘤转化重点实验室; 江西南昌330029; 中日友好医院; 北京100029
摘要: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化疗耐药(chemoresistance)是结肠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本课题对贝母素及其中药组方进行研究,发现该药物及组方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能有效逆转结肠癌化疗耐药.并可降低化疗药物特有的不良反应;借助了高通量代谢组学手段深入探讨贝母素及其中药组方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找出逆转结肠癌化疗耐药的潜在靶点;项目开发了纳米化中药投递系统.用于增加抗肿瘤中药药物的水溶性和抗肿瘤活性本研究推进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肠癌化疗耐药的创新发展并获得国际认可.应用本项目技术指导结肠癌化疗耐药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用药和新药研发.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和社会经济效益。

中药复方水产品保活剂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24-25

作者:李晓璐 单位: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中山528436
摘要:本项目研发了一种食品添加剂——中药复方水产品保鲜保活剂,主要用于水产品运输和贮存中鱼、虾、蟹的保鲜保活。中药复方水产是保鲜保活剂原料来自纯天然中草药提取物和植物精油,筛选出具有抗损伤、抗缺氧、抑菌、麻醉、防腐效果的中草药,利用先进的超临界CO?萃取技术,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及植物精油,用正交实验确定各组分含量并形成新产品配方,合成中药复方水产品保鲜保活剂。新产品应用于水产品运输及贮存过程,能够比其他保活剂提高水产話成活率5%.12.5%,毎年为水产品养殖运输行业减少损失12亿元,同时,新产品保证了食品安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箸。

宇航高可靠极端环境风机及电机技术26-28

作者:陈强; 葛发华; 朱志能; 崔浪浪; 吴和远; 简晓书; 蒙赞; 王燕; 秦媛; 汤胜林 单位: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国家精密微特电机工程中心; 贵州贵阳550000
摘要:随着我国深空探测任务的持续推进,电机作为各种运动机构的动力来源,其对于空间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决定着工作的可靠性。我国将要建立的空间站其寿命为15年,且长期有宇航员驻留.因此站内的电机设备和风机设备的长寿命、高可靠、低噪声技术是必须突破的技术瓶颈。为满足对空间极端环境的使用要求,开展了空间极端环境用风机及电机可靠性、长寿命和低运行噪声技术研究,项目的目标是根据空间站内热控环境和环控环境用风机、空间对接机构系统用电机、“探月”工程用电机等重点型号的要求提出,其技术成果可以应用于国家空间探测领域和民用航天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