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之旅,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科技成果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

人气54948评价72
收藏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下单时间

    1个月内

  • 11-4484/N

    国内刊号

  • 2000年

    创刊

  • 北京

    发行

  • 100038

    邮编

  • 1009-5659

    国际刊号

  • 半月刊

    周期

  • 杨秀娟

    主编

  • 中文

    语言

  • ¥ 465.60

    全年订价

  • A4

    纸张开本

  • 2-487

    邮发

  • --

    曾用名

中国科技成果 2017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扉页
衰老矿井易自燃厚煤层保护煤柱安全开采综合技术研究1-1


摘要: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杨村煤矿,矿井服务年限达到40年,已经进入衰老报废时期,矿井剩余煤量中主要为井筒、大巷、采区上下山、区段煤柱等永久和残余煤柱压煤量。以及底分层剩余煤量,难以采用正规走向(倾向)长壁综采采煤法。矿井生产中存在采面布置问题、自然发火问题。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创新论坛
综合客运枢纽规划理论与建设实践探索4-6

作者:李鹏林 单位: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北京100028
摘要:基于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建设实践总结与理论探索,提出了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背景下,推进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建设与发展的相关理论、技术标准与政策建议,丰富和完善了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建设理论体系,为行业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指导和推进综合客运枢纽规划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

河南省市域资源产出率核算研究7-8

作者:任杰; 钱发军; 刘鹏 单位: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河南郑州450052
摘要:资源产出率是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鹤壁市循环经济发展起步较早、成效显著,选择鹤壁市作为典型区域开展资源产出率核算方法研究,不仅可以完善资源产出率核算理论体系,同时可为河南省市域层面资源产出率核算提供参考.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重点探讨了区域资源产出率方法,尝试采用统计和测算两种方法对资源产出率进行了核算,并提出了资源产出率提升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用于市域资源产出率核算,核算结果接近,区域资源产出率呈上升趋势.

“一带一路”油气资源条件与勘探开发形势9-10

作者:张立勤; 谢华锋; 苗淼; 王艳红; 林燕华; 张文浩; 刘旭峰 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北京100029
摘要:以编图反映“一带一路”油气资源条件与勘探开发形势。“一带一路”沿线65国油气资源地质条件差异悬殊,中东-中亚-俄罗斯发育大型、超大型油气盆地,资源丰富,是全球及“一带一路”主要的油气供给区;欧洲、南亚和东南亚属依赖进口的油气消费区、和成品油加工区;油气基础设施和运输通道是连接沿线各国经济体的纽带,互为补充的油气供需格局是地区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沿线各国油气投资环境差异大,合作机遇与前景广阔。我国在沿线地区的勘探开发合作基础好,利于进一步扩展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科技计划成果
滇池流域面源污染调查与系统控制研究及工程示范11-12


摘要:在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联合国内6家单位、100多人持续多年的科技攻关而形成.该研究系统诊断了滇池流域农村面源污染发生和迁移的时空特征,全面掌握了面源污染的主要源头、关键区域、核心环节,研编了流域农村面源污染负荷削减的系统方案;研发系列创新技术,集成整合现有技术,构建了农村面源污染防控的技术体系,并在典型区域进行应用和工程示范,取得显著的示范效果,并提炼编制了削减不同类型面源污染的技术指南.该成果丰富了对我国严重富营养化高原浅水性湖泊面源污染规律的认识,初步创建了系统防治该类湖泊农村面源污染的理论思想、技术体系与方案,在高原湖泊面源控制及恢复生态学领域取得了新进展,推动了我国高原湖泊农村面源污染防控能力的提升.

免疫识别、免疫调节与免疫相关性疾病发生和干预的基础研究13-14


摘要:本项目针对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过敏性疾病等免疫相关性疾病研究方面的关键问题,即疾病发生发展的免疫学机制不十分清楚且缺少有效防治措施的特点,从机体对自身抗原和过敏原的识别、针对自身抗原和过敏原的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活化和调控等方面,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发病机制方面提出和建立了新的理论观点,发现了新的潜在治疗靶点,设计出通过免疫调节或诱导免疫耐受治疗或预防新方法,同时推动了有我国特点的免疫学研究体系的建设,进一步确立我国免疫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在国际免疫学界的地位,也为我国生物高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中硬煤层大功率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15-15


摘要:煤矿区煤层气(瓦斯)开发具有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获取清洁能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多重效益。我国煤层赋存地质条件复杂,渗透性差,煤层气(瓦斯)开发难度大,实现产气最大化的井下钻孔的合理布局、先进的钻进技术与装备是煤矿区煤层气(瓦斯)高效开发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天然草原生产力的调控机制与途径16-17


摘要:草原是占我国41%国土的第一大陆地生态系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是保障我国生态安全、食物安全、社会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由于长期过度放牧利用,90%以上草原发生退化,草层高度降低50%~60%多,生产力衰减50%以上,引发生态系统功能恶化,每年造成直接牧草损失达2157.5亿元,间接生态价值损失达6130.7亿元.尽管近十多年大力推行退牧还草等草原保护工程,但是草原仍然整体上超载30%以上,超载过牧与生产力持续衰减依然是草原的主要常态,严重威胁我国生态安全和边疆稳定,制约牧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开展以恢复提高草原生产力为核心的草原生态系统功能提升及其调控机理的重大基础研究是国家的重大需求.

近海底高精度水合物探测技术18-19


摘要:天然气水合物有望成为替代常规油气的清洁能源,得到世界各国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重视.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经过10多年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综合调查,基本完成了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普查工作,发现了圈定了一批重要的水合物资源靶区,评价了潜在资源量,并且在神狐、珠江口盆地东部等海域钻探获得了水合物实物样品,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的重大突破.随着我国主要海域的水合物资源勘查逐步进入详查和试开采阶段,对精确识别水合物矿体的标志特征、精细确定水合物靶区矿体的三维分布及准确预测海底水合物资源的储量的要求显著提高.

基于LIBS的合金成分在线分析仪20-21


摘要:该课题总体目标为研究和开发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技术的合金成分在线分析仪器,包括研究和设计适用于冶金环境的光学传感器和检测探头,开发先进的光谱数据在线处理方法和智能在线标定模型,设计和实现规范的软件系统,形成功能齐全的原型样机,并在需求迫切的钢铁、有色冶金工业示范应用,达到缩短现有分析仪器的检测时间、提高冶金工业在线检测及自动化水平的目标.

实时高频GPS在福建地震预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22-22


摘要: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利用位于震中附近部分台站记录到的少量地震动信息,快速地测定地震震中位置、震级大小等信息,并抢在破坏性地震波造成破坏之前,及时地通知处于危险区域的民众采取必要的逃生避险等预防措施,以减少人员伤亡,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先进光纤传感器系统研制及应用23-24


摘要:相对于传统的电磁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具有更安全、可靠、准确、测量范围宽、节能和低碳环保等特点。光纤传感器系统很多,已被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土木工程、环境监测、物联网等多领域,其发展对于我国工业、国防及其他众多高技术领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创新交流
一株筛选自高寒草地土壤真菌的生物学及产纤维素酶特性的研究25-27

作者:赵明明; 芦光新; 李欣; 索南措; 曲美多杰; 吴翠萍 单位: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青海西宁810016
摘要:为研究1株筛选自高寒草地土壤具有纤维素分解能力的真菌的生物学及产纤维素酶特性,采用ITS-rDNA基因序列分析法、微生物培养法和液体摇瓶发酵法,对供试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并对该菌株产纤维素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ITS-rDNA分子鉴定,供试菌株初步确定为Embellisia sp,其在温度为15℃-40℃范围内可以生长,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对5种碳源利用情况的先后顺序为:麦芽糖〉糊精〉淀粉〉蔗糖〉葡萄糖.对5种氮源利用情况的先后顺序为:蛋白质〉硝酸钠〉磷酸胺〉硫酸胺〉尿素.菌株Embellisia sp产的纤维素酶在pH5-7.5,50℃-60℃下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立体延迟震源在南海北部中生界地震勘探中的应用28-29

作者:王聪; 韦成龙 单位: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东广州510760
摘要:南海北部海域的中生界,具有层厚大、埋藏较深、存在浅层屏蔽等地震地质条件,尤其以往勘探实践表明新生界基底由于长期风化剥蚀,对地震波屏蔽作用较强,地震采集困难较大.本文结合前期研究成果,总结分析历年来在南海北部海域采用的地震震源参数,对几种震源类型进行低频组合,设计出立体延迟震源组合,并在野外进行试验并采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长春台数字地震仪记录90°以远地震特征研究30-32

作者:郑国栋; 张晨侠; 周明鑫; 黄鹤; 刘冰冰 单位:长春净月地震台; 吉林长春130117; 吉林省地震局; 吉林长春130117
摘要:本文通过对长春台2000年以来CTS-1型数字地震仪记录的90°(震中距)以远地震加以收集、整理、分析,收集了相关的震例50余条,对所有收集的震例进行再一次精确分析和对比,从中筛选出7个能代表不同地区的典型震例,对这7个地震的数据利用SSDP单台地震数据处理软件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数据分析.每个地震均仿真短周期(WWSSNSP标准短周期地震仪),中长周期(SK地震仪),长周期(763地震仪)进行标注与分析.并给出每个地震的震相特征,在此基础上再做归纳性的总结,给出长春台单台数字地震仪记录90°以远地震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