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杂志
好友分享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
  • 影响因子:1.44
  • 下单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1002-4808
  • 国内刊号:11-2606/G4
  • 全年订价:¥ 336.00
  • 起订时间:
  • 创刊:1980年
  • 曾用名:
  • 周期:月刊
  • 出版社:中国教育学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主编:钟秉林
  • 邮发:82-410
  • 库存:198
  • 邮编:100029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所属分类
投稿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教育学刊 2015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学术争鸣
健全人格视阈下道德量化评价质疑 作者:尹伟 单位: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
7-10

摘要:当前,道德量化评价在学校道德教育领域呈流行之势,并被视为道德教育方法的一种创新。然而,道德量化评价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主要表现为易使学生养成依附性人格和分裂性人格,不利于学生和谐人格的养成。因此,在“人格是最高学位”的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应坚守学生立场,通过促进学生的自我在场来不断增强其道德的思维能力、自主能力和践行能力,进而不断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健全发展。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热点问题研究
流动人口子女就地入学的教育融入职责分担研究 作者:于忠海 张雨清 单位: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江苏镇江212013
20-24

摘要: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的教育融入上存在着教育行政部门的消极作为、户籍制度的隐性限制及流动家庭文化资本相对弱势等一系列困境。为解决以上困境,教育行政部门应在保证教育公平、加强教育监管方面发挥政策制度主导作用,学校在保证师资质量和创建适宜的校园环境层面肩负具体落实的责任,社区应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指导和人文关怀方面起到辅助作用。为此,三大部门应在公民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积极构建教育融入的联动机制,同时建立公民参与的责任追究制度,保证现有教育融入政策的落实与完善。

“高考工厂”现象折射社会底层的不满与期待 作者:张济洲 单位: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5-28

摘要:当前对“高考工厂”的批评忽视了“沉默的大多数”,“高考工厂”对农村家长和学生来说仍有正面意义,“高考工厂”有助于农家子弟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对于“高考工厂”的批评不能局限于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的分析框架。“高考工厂”现象折射了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进程中的深层次矛盾,社会底层对高考改革公平的忧虑增加。任何的高考改革方案必须固守其公平性,事实上只有当权力约束、制度规范以及公众监督落到实处,各种高考改革方案才能赢得民心,取得实践上的成功。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育理论研究
走向实现的教育现代化定义研究 作者:陈琳 陈耀华 李康康 赵苗苗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 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33-37

摘要: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的教育现代化以及部分省市将率先实现的教育现代化,是信息时代的教育现代化,是科学创新的教育现代化。不科学解释教育现代化是什么,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就会失去方向,就无从科学确定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任务、指标、策略和路径。从剖析“教育现代化是什么”的20年探索入手,以走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之路为目标定位,着眼于教育引领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力图对信息时代的教育现代化作科学界定。

基于变构模型的深度学习研究 作者:俞丽萍 单位:泰州学院科研处
38-41

摘要:变构模型提出的通过创设“教学环境”来促进学习的教学策略,正是深度学习实践层面最需要的。变构学习模型指导下的深度学习设计策略有:激发内部动机,让学生主动学习;多重对质,使原有概念解构;营造信任氛围,鼓励大胆表达;善用思维助手及形式体系,构建概念网络;调用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固着;启动元认知,反思概念的转变历程。

学习动因分级理论的提出及阐述 作者:陆致晟 单位: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教研室
42-46

摘要:在国内外已有学习动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学习理论并联系我国实际的教育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学习动因分级理论。该理论共分四个层次,分别对应四种学习模式:尝试性学习、能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索性学习。随后将学习动因分解成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两个方面,在每个层次中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所起的作用不同,学习层级越低外部因素作用越大,随着学习层次的上升内部因素逐步居主导地位。学习者的学习层次受各因素影响能在不同层级之间进行相互转变。文章最后结合我国教育的一些现实问题用该理论进行了讨论。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育管理研究
国家免费基础教育向高中阶段延伸的前瞻研究 作者:杨小敏 杜育红 赵佳音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47-52

摘要:基础教育对于国民素质的提升、人才培养以及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战略先导作用。在国家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布局调整的新时期,基于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扩大实施国家免费基础教育年限,是国家教育战略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支点,体现于服务民生、适应经济转型、应对国际战略竞争的人力资本提升。从实践基础、国际经验和财政性经费的保障能力来看,将高中阶段纳入实施12年国家免费基础教育作为近期目标迫切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实施从学前到高中15年国家免费教育的条件还不具备。但12年国家免费基础教育的施行需要立足现实并放眼长远,建议充分利用国家“十三五”教育规划机遇,进行顶层设计、综合施策。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效果分析 作者:安雪慧 单位: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53-60

摘要: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实施几年来,各地进行了有效落实,且绩效工资政策力度不断提升,教师工资结构逐步趋于合理规范,但各地仍有差距;绩效工资向不完全小学、教学点等义务教育学校倾斜,向农村学校和县镇学校倾斜,县域内教师工资水平逐步平衡;在学校内部,不同岗位之间教师绩效工资存在差异性,绩效工资越来越体现教师教学业绩;绩效工资对改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有一定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且呈现出分选效应特点。建议完善中央与地方经费分担机制,推进绩效考核评价制度的民主开放,根据需求适当调整绩效工资比重,科学设计不同类型教师的绩效考核标准,以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政策。

“失败型”校长易犯的错误及其预防 作者:程斯辉 曹靖 单位: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61-66

摘要: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校长是关键。在学校教育改革浪潮涌动的今天,有的校长如过眼烟云,被人遗忘;有的校长则平平庸庸,终了任期;有的校长因管理失误不得不引咎辞职;有的校长任期未满即因违纪违法就地免职。文章着重分析了“失败型”校长的两大特征及表现:突破道德底线和学校管理失范。基于对失败型校长研究重要现实意义的认识,提出失败型校长的预防及治理可从内外两方面展开:首先,从校长个人来讲,关键是自己要做好主动性预防;其次,失败型校长的治理也需要从做好预防。

论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风险的预防性评估 作者:冯帮 单位: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67-72

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类型各异,但也呈现一些显著的共同特征。从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的风险识别机制、风险分析机制与风险评估机制的构建方面,阐述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风险预防性评估的内容。提出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风险预防性评估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前期准备、中期评估和后期报告三大部分,可以为中小学预防突发事件、建设平安校园提供参考和依据。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课程与教学
透视教师教学行为冲突对合作学习的阻抗与消解 作者:张婉莉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73-77

摘要:选取陕西省635名中小学教师,以合作学习的四种建组行为为切入点,实证性地剖析教师在合作学习教学行为上的现状与冲突,揭示了教师对合作学习的阻抗表现:问题式建组行为突出、选择合作任务盲目随意、评价组合作上知行不一、建组与评价行为之间冲突大、培育学生合作技能的执行力不足。这些现象既暴露出教师认知结构的缺陷,又反映出教师对合作学习深层价值的认识不足,据此提出消解教师阻抗的策略:合作学习的价值澄清是根本,合作小组差异结构化是关键,过程性地评价小组是抓手。

高中作文教学的语境变迁与视觉美学反思 作者:杨培明 单位: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78-81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媒介的变化,文学出现了退潮的趋势,与之相应的是视觉文化的兴起。作为高中作文教学的新语境,视觉文化应得到充分的重视。从视觉美学的角度出发,可以将“视觉意识”作为高中作文教学的关键内容,突出训练学生在作文中体现视觉直觉性与视觉文字化,从而应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与视觉形象相结合、与情境想象相结合的两种趋势。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本真状态:活在学生的评价中 作者:杨小秋 单位: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85-88

摘要:个体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从关注个人阶段,发展到关注教学阶段,再到关注学生阶段,表明其已进入“教师本真状态”,表明该教师走向了教育的“儿童立场”。教师本真状态呈现在精神状态、生存状态、专业状态、关系状态和学习状态中。而处在“非教师状态”的、活在自我世界中的教师往往无视学生的需求、不在意学生的评价,这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尽管“学生是教师所以存在的尺度”,但个体教师要回归本真之境界,就要在趋向教师存在的统一状态的过程中,实现教师与学生世界、自我世界以及周围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

“学会教学”还是“学会教育”——从教师职业道德的专业化看基础教育的道德性 作者:薛晓阳 单位: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89-93

摘要:道德性乃是基础教育的根本性质。学会教育不仅是教师的专业标准,更是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只会教学的教师不是道德的教师,只有教学的教育不是道德的教育。学会教育不仅是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而且也是基础教育的道德性问题。基础教育的本质是基础教育的道德性,学会教育乃是基础教育道德本质的基本要求。

基于课程理解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突破路径 作者:杨进红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94-98

摘要:课程理解强化了教师的主体身份并重新定义了教师的课程角色,促使教师以专业化的视角去省察和批判自己的教学实践。“技术取向”影响下,农村教师在合作文化、教学文化、专业路径等方面陷入发展困境,课程理解为农村教师提供了专业自主发展的空间,促使其去理解和反思自己的专业价值,从而走向以“理解”和“反思”为核心的专业发展之路。农村教师可通过课程理解的主体自觉,成为课程反思者、课程创生者、课程合作者,以此提高自己的课程研究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及课程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