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杂志
好友分享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
  • 影响因子:1.44
  • 下单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1002-4808
  • 国内刊号:11-2606/G4
  • 全年订价:¥ 336.00
  • 起订时间:
  • 创刊:1980年
  • 曾用名:
  • 周期:月刊
  • 出版社:中国教育学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主编:钟秉林
  • 邮发:82-410
  • 库存:198
  • 邮编:100029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所属分类
投稿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教育学刊 2009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引领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 作者:毕诚 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北京100088
1-5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在历史性突破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是引领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些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九方面:立足国情,正确选择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优先发展教育,把教育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整体框架;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三个面向”,不断改革,扩大开放;尊师重教,始终把基础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坚持教育公益性,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与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实践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主题;坚持科学发展,不断促进规模与结构并重、质量与效益统一。

中国30年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三大理论主题 作者:王本陆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北京100875
6-9

摘要:在改革开放30年间,“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之争、古今中外之争以及完善学校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消亡之争是贯穿于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进程的三个基本理论主题。其中,“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之争主要涉及科学与人文的关系问题,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有机融合乃是众望所归的选择。古今中外问题主要涉及对中国教育传统的评估、认同和变革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外教育的相互比较和中国教育的自我定位等问题。学校完善论与学校消亡论之争主要涉及学校教育变革的方向和模式问题;辩证认识学校功能,积极完善学校教育,总体来说代表了课程与教学改革方向的主流选择。

公平与效率的二重协奏——以改革开放以来“重点学校”政策的变迁为线索 作者:胡金木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江苏南京210097
10-13

摘要:从办好“重点学校”到要不要办“重点学校”,再到义务教育阶段取消“重点学校”的历史变迁,“重点学校”政策演绎着公平与效率双重协奏曲,经历了从效率优先到关注公平的价值嬗变。基于公正立场,义务教育阶段遵循平等自由原则的优先性以及一种基本权利的相同性公平;在非义务教育阶段,遵循机会的公平原则以及一种非基本权利的差异性公平;同时对处于不利境遇的个体,给予适当地教育补偿。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育政策研究
服务型政府背景下的教育服务性 作者:邢永富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北京100048
14-16

摘要: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教育事业的公共服务性日益凸显。教育是政府服务职能的重要事项,是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教育本身具有服务性,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为学习服务。教育服务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功利性的,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利他主义的。教育本身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所以教育的公共服务必须坚持教育的公共利益性,坚持教育的公共福利性,坚持教育的公正公平性.

我国农村学校教育诸政策评析 作者:袁桂林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 北京100875
17-20

摘要:过去的30年中,在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影响的政策需要重新审视,农村教育“三教结合”、初中阶段普职分流、“绿色证书”以及教师编制等政策出现了一些弊端,影响着农村教育的发展。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必须关注农村教师发展问题。

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的策略 作者:解瑞红 邬志辉 单位: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讲师 江苏镇江212003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吉林长春130024
21-24

摘要: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体现出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其解决策略具体包括政府加大财政投入、逐步建立各级政府合理分担“普九”债务的偿还机制、利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等多种措施,但在化解“普九”债务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新债务的产生和专款被不当使用。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热点问题研究
教育乱收费的风险成本与预期收益分析 作者:谢秀英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陕西西安710062
25-28

摘要:长期以来,教育乱收费禁而不止,其主要原因在于教育乱收费的低成本性与高收益性。教育乱收费的低风险性主要在于其具有群体性、隐蔽性、可融通性和利益共享性等特点。要从根本上治理教育乱收费,就要保证政策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要提高教育乱收费的风险成本;消除学校与收费上的双轨制;斩断乱收费的利益链,杜绝政府部门的惩罚性经济行为。

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其对策——以河北省为例 作者:李艳红 魏亦军 高智军 单位:唐山师范学院滦州分校副教授 河北滦州063700 河北省教育学会研究员 河北石家庄050000
29-31

摘要: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是当前教育所不可忽视的。对河北省弱势群体子女心理现状的调查分析表明,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经济困难、家庭文化水平低以及认识上的偏差等。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改善经济状况,保障社会权利;第二,重视家庭教育,办好家长学校;第三,学校要做好教育引导、预防救助工作。

区域教育变迁的范式、动因与逻辑 作者:沈海驯 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浙江宁波315000
32-34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宁波市教育形成了以制度创新为特征的变迁范式、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灵魂的变迁动因以及以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为目标的变迁逻辑。宁波教育的发展,展现了其在变迁中不断服务民生、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思想。

“一校N区”的教育托管——求解城乡教育均衡的重要举措 作者:徐莉莉 单位:浙江衢州学院教育系副教授 浙江衢州324000
35-38

摘要:城乡教育托管,采用优质教育资源“整体进驻”的方式,将城区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直接“植入”农村学校,依托“一个学校、N个校区”的管理模式,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加快农村学校的内涵建设,有力推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现代学校领导与管理
构建学习型组织 促进教师主动成长 作者:李烈 单位: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特级教师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北京100031
39-42

摘要: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成长、提升教师素质,是教育实践的呼唤,是学校发展的需求。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在这一过程中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建立民主、开放、和谐的团队氛围,是学习型组织构建的基本前提;将校长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全校教职员工的共识,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必要条件;重视学习指导,构建学习网络,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建立发展性培训机制,鼓励教师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核心目标;关注教师的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的内在统一,帮助每一位教师拥有成功的人生,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根本追求;转变管理者的角色与行为,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根本保证。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讯息传真
学习型组织
42-42

摘要:“学习型组织”是由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Peter M.Senge)在他的老师佛睿思特所创立的系统动力学方法基础上,融合组织学习、创造原理、认知科学、群体讨论与模拟演练等理论和方法后提出来的。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现代学校领导与管理
校长在学校内涵发展中的地位 作者:张正明 艾克柔 单位:重庆市渝北中学校长 重庆401120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管理中心主任 特级教师 重庆401122.
43-45

摘要:学校只有走内涵发展道路,才能提高现代化水平,走向可持续发展。校长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引领者和实践者,要树立学校文化创建者的角色意识,以先进理念促进内涵发展;树立教师发展促进者的角色意识,以优质师资促进内涵发展;树立现代管理探索者的角色意识,以科学管理促进内涵发展;树立课程实施领导者的角色意识,以有效教学促进内涵发展。

校长在特色学校创建中的“思”与“做” 作者:谢定来 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红光小学校长 中学高级教师 重庆404000
46-48

摘要:创建特色学校是学校发展和时展的必然要求。特色学校的创建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学校发展“领航人”的校长,不但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而且要倾力创造良好的条件,保证各项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更要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一个思想者、学习者和实践者。在“以特色立校”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校长的引领作用无疑将更加凸显。

校园内的权力主义:存在与批判 作者:张广君 李宇晓 张建鲲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博士 天津300387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天津300387 天津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天津300387
49-51

摘要:作为承载和传播社会文化的核心机制,教育系统及其运行过程明确地张扬着社会文化的主流价值和积极意蕴,同时内在地隐含着文化体系中具有鲜明历史特点与痕迹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惯性。校园中的权力主义,正是教育中或明或暗但却一直存在着的一种传统、体制、行为方式和意识形态,反映出学校教育对于传统政治伦理的盲从与依赖、对于既存利益格局的复制与维护、对于基本公民权利的背弃与侵害、对于学生基本价值观念的默化与误导。欲破此藩篱,需要在重建学校教育哲学、澄清公民受教育权利、还教育以精神自由和倡导民主观念等方面寻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