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之旅,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杂志

人气53579评价72
收藏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 主办单位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

  • 下单时间

    1个月内

  • 11-1188/J

    国内刊号

  • 1979年

    创刊

  • 北京

    发行

  • 100013

    邮编

  • 1002-8900

    国际刊号

  • 月刊

    周期

  • 郭晓

    主编

  • 中文

    语言

  • ¥ 560.00

    全年订价

  • A4

    纸张开本

  • 82-109

    邮发

  • --

    曾用名

艺术教育 2019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艺术教育杂志特稿
一部电影,一节党课——《回延安》开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生动一课6-11


摘要:在纪念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同志半个多世纪奋斗的人生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同志的光辉事迹和伟大品格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最生动、最深刻的教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启动以来,全国各地紧紧围绕中央要求,精心组织,有力有序推进。

艺术教育杂志本期关注
融媒体时代,艺术学科如何发展?12-13


摘要:数字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有人说,2019年是“5G元年”,它将真正加快媒体融合的步伐,推进融媒体的发展,使媒体信息传播的路径及延伸的广度前所未有地拓展。融媒体时代种种行业的变化,引发了我们对人才培养的思考——融媒体的迅猛发展对艺术学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又该如何应对?如何使人们更透彻、更深入地了解艺术的扩展领域?这是融媒体时代艺术教育所面对的问题。

融媒体背景下的艺术专业人才培养14-15

作者:王文娜; 曹宁 单位:不详
摘要:智能手机、穿戴设备、模拟仿真、车联网、智能家具……这些多样化的智能终端带来了人们信息感知与接受方式的多元化,融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即是多样化的信息传播业态所产生的多维度媒介体验。融媒体正在大规模地改变人们的生活,艺术学科也不例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该如何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这是艺术学科面临的新问题。

面向融媒体时代的影视传媒学科发展趋向16-20

作者:周星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 部级重点教学试验示范中心“传媒与艺术实验中心”;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摘要:时代更易不可阻挡,影视传媒学科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既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生变化的现实,也是中国年轻一代特别是“Z时代”在网络影响下成长的现实。人们对艺术产品的认知发生了诸多变化,传媒在社会中的作用、传媒艺术对人成长的重要性日渐显露。传媒艺术归属于戏剧影视学,它受到文学、戏剧等滋养,同时在传媒这一大领域之中,将视听艺术作为其核心形式在新时代得到了新的发展。应该说影视传媒面对的现实,已经是影视艺术、视听艺术成为现代人心目中最夺目的显学发展的现实。

数字媒介时代艺术学理论的使命与担当21-24

作者:施旭升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摘要:毋庸置疑,数字媒介时代的来临已势不可挡。数字时代已然深深地影响着当代社会人的生存和思想,并且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息传播方式、社会交往方式,进而深入到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中。当今数字化大众媒体发达,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各种数字自媒体、社交平台的构建,带来了一个真正众声喧哗的时代。数字时代的艺术生态与审美活动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融媒体时代美术学科发展的应对方略25-28

作者:顾平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艺术教育高等研究院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媒体传播渠道与途径变得更加丰富,信息接收方式更为立体化——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由媒介载体的多样化与互补性形成了一种新样态——融媒体。融媒体实现了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融媒体并非指一种独立媒体,而是兼融多种媒介,并且互为整合、互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种运作模式。仅从传播的效应与利益而言,这是一次巨大的变革,其优势与竞争力无与伦比,受到媒体人的普遍青睐。融媒体传播方式的新变,使得信息无孔不入,人们在欢愉的同时也有应接不暇之感。某种程度上,融媒体已经成为一种观念与文化方式,介入当代人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之中,故有融媒体时代之称谓。

艺术教育杂志问学
探索不懈,建构中国音乐的“张力场”结构——访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李西安29-32

作者:丁旭东 单位:中国音乐学院“高精尖”中心; 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 全国音乐口述史学会
摘要:李西安山东荣成人,音乐理论家、评论家、作曲家。先后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人民音乐》主编、中国音乐学院院长、华夏室内乐团艺术总监等。现为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艺术教育杂志艺术学理论
罗斯金美育思想探源33-34

作者:徐易 单位:湖北大学文艺学
摘要:美育思想可以看做罗斯金其他思想发展的起点,理解罗斯金的美育思想,才能深入理解其关于艺术与自然、艺术与道德的论述。罗斯金美育思想的形成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庭因素影响和其接受的思想理论有关,文章从这三个方面分析,试图还原罗斯金繁杂的美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建构过程。

视觉文化视域中的现代漫画艺术35-36

作者:牛旻 单位:湖北大学文艺学;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摘要:由于既可静观,也可消遣,现代漫画兼具视觉文化与印刷文化的特征,从而使其文化属性更为模糊、归类更为困难。文章指出,对现代漫画独特的图文关系、叙事方法、阅读模式进行分析,有助于准确界定其文化属性。

诗画观的分歧——莱辛的区分与海德格尔的合一37-38

作者:崔琦 单位:汕头大学文学院
摘要:莱辛的《拉奥孔》提出了艺术形式的差异性难题,当我们深究艺术问题时,海德格尔的诗性观对诗歌与艺术作品的本质给出了一种更内在的解释,在这表象与本质的异同中,有机会更深刻地直面艺术的更本源形态。文章就此进行探讨,以期为研究艺术的更本源形态提供参考。

西方神话时代的太阳符号流变39-40

作者:王艾嘉; 郭茜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摘要:文章梳理了西方神话时代太阳符号的流变过程,通过对石器时代、古埃及时代、古希腊时代太阳图像的形象和意义的分析,揭示太阳图像对应的神话系统发展的各个历程,及其符号所携带的意义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

由音乐孔子学院发展导向的学术性特质引发的思考之实践推衍41-42

作者:郭威 单位: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国际学院; 澳大利亚教育学;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出站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自2018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其发展规划始终作为湾区内各大高等院校国际化战略部署的重要指导因素。星海音乐学院肩负着地域性音乐文化的全球推广重任,其教育出口的路径部署也将伴随着湾区的发展而重新定位、聚焦。文章在同系列论文的论述基础上,进一步对音乐孔子学院近3年发展导向中的学术特质展开实践推衍层面的探讨,并以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为例加以阐述。

普通高校传统艺术活态传承的实施路径与育人模式——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43-44

作者:吴修林; 胡碧瑜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育发展与研究中心; 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湖南师范大学
摘要:文化传承是高校的基本办学职责之一,本土民族传统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湖南师范大学立足湖湘大地、秉承文化传统,近年来在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中,探索了一条传统艺术校园活态传承的实施路径,初步形成了一套独具湖湘文化特色的大学育人模式。

艺术教育杂志音乐与舞蹈学
北京市“高参小”音乐学科建设与管理——北京师范大学与国家大剧院比较研究45-47

作者:杨静一; 肖艳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摘要:文章以北京市重大艺术教育项目“高等学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工作”(以下简称“高参小”)为研究对象,从教学、管理等角度谈起,对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大剧院的项目实施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高参小”项目实施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归纳、总结,试对艺术教育资源合理配置进行探索。

音乐表演中的音乐创作性思维——论音乐表演专业的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48-49

作者:刘铮 单位:长春大学音乐学院
摘要:加强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对于音乐表演专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演奏(唱)者从小接受的是演奏、演唱技能方面的训练,而对于音乐创造、创作能力的培养一直是音乐教学忽视的内容。作者认为,教师需要加强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让音乐表演者能从创作的角度,多维度地审视音乐作品,从而使音乐表演者更好地理解、诠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