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理论杂志
好友分享

学理论杂志


  • 主管单位: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 影响因子:0.15
  • 下单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1002-2589
  • 国内刊号:23-1106/D
  • 全年订价:¥ 523.20
  • 起订时间:
  • 创刊:1959年
  • 曾用名:
  • 周期:月刊
  • 出版社:学理论
  • 发行:黑龙江
  • 语言:中文
  • 主编:刘轶梅
  • 邮发:14-320
  • 库存:193
  • 邮编:15001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所属分类
投稿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学理论 2014年第2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学理论杂志政治研究
治理视角下的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 作者:梁华 单位:陕西省行政学院干部教育培训研究中心 西安710068
1-2

摘要:行政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入推进改革的重要内容。治理视角下的行政体制改革趋向是以更为柔性化和个性化的公共治理方式来建立人民满意政府。分析了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的特点,提出改革的重要举措: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核心问题是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突破口是审批制度改革,理念是有限政府,依据是宪法和法律。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孟瑞雪 单位:浙江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杭州310018
3-4

摘要:近年来,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地方债务问题息息相关的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问题。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一方面解决了地方政府融资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伴随着融资平台数量和规模的迅速扩张,其带来的问题和风险也愈发明显。为保证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亟须尽快解决融资平台带来的问题,及时化解风险。从分析融资平台现状入手,归纳出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中积累的问题,通过分析原因,最后归纳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论公共政策执行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 作者:王瑞霞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四川南充637000
5-6

摘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是我国公共政策体系不完善的一种反映。由于我国公共政策主体功能没有完全发挥功能,出现了政令不通、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表现形式也日趋多样化,通过对公共政策执行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深入分析,探究了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确保公共政策目标有效实现的具体措施。

乡镇政府与村委会良性互动的条件与路径选择 作者:章文静 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杭州310000
7-8

摘要:我国农村目前有两个相对独立的权力存在于管理体制中:一是自上而下的乡镇行政管理权;二是村委会的自治权。二者在宪法中的应然关系应该是和谐互助的,并且在体现人民当家做主这一根本点上无疑是一致的,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二者又经常产生冲突,不仅不利于加强乡镇行政管理,也不利于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将从二者当前存在不合理的关系入手,深入剖析乡镇政府与村委会良性互动的条件与路径选择。

网络传播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尤会娟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100083
9-10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它在生态文明的传播过程中具有其他传统媒介所不具有的显著优势,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网络传播具有交互性较强,更能体现权利的平等性,即时性更突出等优势,将其更好地运用到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去,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美丽中国。

管仲考核官员标准对我国公务员考核的启示 作者:宋玉 单位:商丘师范学院法学院 河南商丘476000
11-12

摘要:建设并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有助于提高公务员素质、对公务员队伍科学有效管理,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仍处于转型时期,还不够完善。公务员考核源自于我国古代对文官的考核,与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比较、借鉴能为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有益参考。

浅析中国式腐败困境及治理--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启示 作者:杜珍珍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京210023
13-14

摘要:中国腐败的根源是带有“中国特色”的,这个根源融合了传统文化因素和当今的经济因素,周遭的牟利诱惑无孔不入金钱意识横流,政治权力拥有者仍要恪守“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道德理想,这种主流文化的矛盾和混乱可能是当前中国官员遭遇的角色困境,是导致中国式腐败泛滥的深层根源。公共选择理论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指出官员具有自利性特征,这为我们分析中国官员遇到的角色困境提供了思路,它推翻了传统文化对官员必须一心为公的理想化面纱,提示我们要正视官员的经济人性质,并启示我们要通过制度设计遏制官员自利性的膨胀。

中国在新帝国主义时代的对策探析 作者:张爽 单位: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哈尔滨150080
15-17

摘要:新帝国主义在21世纪是一个热门词。在美国的语境中新帝国主义被美化为一种仁慈动机,但是在西方左翼语境中,新帝国主义依然是以剥夺为本性的帝国主义。本文所说新帝国主义是指后者。在新帝国主义时代背景下,由于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表现出来的责任使西方学者尤其是左翼学者关注中国。在对中国的评价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提法是“北京共识”和“淡色中国”。但是,中国发出自己的声音才是最重要的。中国对话语权的争夺应当重审西方对中国的评价,实现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勇于自主创新,对自己充满自信。

浅析奥巴马政府对缅外交政策调整的重点内容 作者:于泽雯 单位: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 南京210039
18-19

摘要:1988年缅甸军政府接管国家权力后,美缅关系恶化,美国撤回驻缅大使,将使馆降为代办,并对缅甸实施严厉的制裁,以期迫使缅甸改变政治体制。然而20多年过去了,制裁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反而使缅国内反美情绪高涨。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推行“巧实力”外交及“重返亚太”战略,恰逢缅甸国内进行“民主化”改革并有意与美接触,美国调整对缅外交顺势进行。从奥巴马政府调整对缅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入手,总结归纳其特点。

学理论杂志哲学研究
刍议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的思想--以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启示为视角 作者:崔文 毛建儒 单位:太原科技大学哲学研究所 太原030024
20-21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人与自然同一共存、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正确使用科学技术有效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马恩的这一思想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哲学基础和理论指南,对解决我国现存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作者:武讳 单位: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郑州451191
22-23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转型期,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马克思自然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的自然观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意蕴。

小论庄子的生存方式 作者:黄红兵 单位:陕西理工学院文旅学院 陕西汉中723000
24-25

摘要:庄子不做山林隐士,而是在充满险恶和诸多困境的世俗社会中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人生境界,这势必造成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这种矛盾使庄子不能追求统一的人格模式,当然也就没有统一的生存方式.这些生存方式主要有“无用为用”、“缘督以为经”、“内直而外曲”等三种.这些生存方式,都是直接或间接为保全生命,并且为实现与自然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而采取的一些无奈而巧妙的办法.

管仲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作者:王秋霞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 南昌330045
26-27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化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在文化和思想学术的发展上真可谓百家争鸣,辩家鹊起,创造了辉煌的先秦文化,对后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管仲就生活在这个时期,他的法家伦理思想和道德伦理思想也被后人所传颂,这些都与他生活的环境、个人境遇有很大的关系,他的伦理思想对当今中国梦实现也是有深远影响,我们应该以历史的角度去看古人的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论品质 作者:周帅辰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沈阳110034
28-29

摘要:在柏拉图眼里,一个优秀的,可以掌管国家中一切事物的王,应该拥有正义、勇敢、智慧和节制这四种品质。正义即是一种德行,是人们有了期待渴望之后,通过道德的行为做着善事,做着自己分内的事,做着使自己感到快乐的事。不骄不躁,不奢不淫。勇敢是一种态度,一种勇气,并且可以一直保持下去。智慧即道德,道德即善,从而可知智慧即善。节制是一种“黄金中庸”。即一种最适度的中和。这四种品质的共同点就是对道德与美德的最好诠释。当这四种品质联合相互作用于一个国家的领导者、辅助者和参与者中时,这个国家才会昌盛富饶,可是一个国家的人们只有这四种品质还不够,还有一种更重要的品质的就是要有一颗爱国的心。

解读“第六研究”中胡塞尔对含义与对象问题的立场 作者:王月磊 单位:中石化华东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南京210011
30-33

摘要:含义与对象,特别是表现为运用种类来称呼个体对象的行为当中的含义与对象的关系是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着重讨论的一个问题。首先分析海德格尔对含义与对象的关系的看法,再将之与胡塞尔《逻辑研究》原文进行比较,解读胡塞尔对此问题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