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之旅,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杂志

人气85379评价73
收藏
  • 主管单位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

    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今古传奇传媒集团

  • 下单时间

    1个月内

  • 42-1410/J

    国内刊号

  • 1991年

    创刊

  • 湖北

    发行

  • 430077

    邮编

  • 1007-0125

    国际刊号

  • 半月刊

    周期

  • 罗思远

    主编

  • 中文

    语言

  • ¥ 720.00

    全年订价

  • A5

    纸张开本

  • 38-321

    邮发

  • 戏剧之家(上半月)

    曾用名

戏剧之家 200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戏剧之家杂志荆门·《十二月等郎》特辑
诗情画意 别具风流——观湖北花鼓戏《十二月等郎》感言4-7

作者:季国平
摘要:第一次读到《十二月等郎》的剧本.是中国剧协2005年4月在金华召开的全国剧本研讨会上。当时直接的感觉是,该剧与传统剧本的写法不太一样,倒像是一首散文诗.一支乡土曲,一幅风俗画,一部心灵史,诗情画意,清新自然.沁人肺腑,别具一格.专家对剧本独特的风格多加赞赏,又对结构形式有些不同看法。我当时就想,用传统编剧法来看本剧似乎不太像戏,但这可能就是作者的艺术追求。编剧是盛和煜.让我对这一想法多了几分坚定.也更给我一种期待?后来看了戏,同样可以把对剧本的感受用在对舞台剧目的评价上:诗情画意,形式独特.导演是张曼君.对编剧创意的把握十分准确.在二度创作上有着鲜明的艺术追求和独创。在看完戏与主创人员交流的座谈会上.我说了自已直观的三点感受.

抓精品生产 促文化繁荣7-9

单位:荆门市委宣传部
摘要:近年来,湖北省荆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宣传文化部门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依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在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同时,精心组织舞台艺术精品生产,相继推出了《荷花洲头》、《闹龙舟》和《十二月等郎》等舞台艺术作品。其中,《荷花洲头》荣获全国第四届文华新剧目奖和“五个一工程”提名奖;《闹龙舟》荣获全国第九届文华新剧目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特别是为冲刺‘第八届中国艺术节”而精心打造的大型现代湖北花鼓戏《十二月等郎》,白公演以来受到了戏剧界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该剧有望入选罔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舞台艺术精品的不断涌现,又极大地推进了荆门市文化事业的繁荣,呈现出以繁荣出精品、以精品促繁荣的可喜局面。

专家谈《十二月等郎》10-12

作者:龚琼(整理)
摘要:由荆门市艺术剧院创演的大型现代湖北花鼓戏《十二月等郎》立于舞台一年多来,北京和湖北戏剧界诸多专家先后观看,并对该剧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在此我们选登部分专家的发言如下:

在历史积淀中续写文艺新篇章13-16

作者:张四海
摘要: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艺术,其精华常常在舞台艺术上得以体现。纽约的百老汇、维也纳的金色大厅、东京的歌舞伎、悉尼的歌剧院等等,那里上演的剧目是那些国家和城市最高艺术水准的标志,观者如潮,经年不息,人们总是津津乐道,并以此为自豪。因此,我们十几年来坚定不渝地把抓舞台艺术创作、抓现代戏精品生产作为增强城市文化实力,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的一个拳头项目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艺海行舟经风雨 永立潮头唱新歌17-19

单位:荆门市艺术剧院
摘要:湖北省荆门市艺术剧院是地处鄂中的一个地市级院团,其前身是1964年成立的荆门县文工团,建团40多年来,随着历史的进程,几经变革,逐步发展:1997年.在原荆门市歌舞剧团和市花鼓剧团基础上合并组建成为现在的荆门市艺术剧院。我院现有在职干部职工8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5人.具有大中专学历的54人,高级职称1人,副高职称6人,中级职称62人.离退休15人.是一支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年轻队伍。

一部新的戏曲剧诗——观湖北花鼓戏《十二月等郎》20-23

作者:阮润学
摘要:张庚先生在论及戏曲发展史时曾经提出:中国戏曲是剧诗,从而进一步揭示了戏曲的本质特征。剧诗,当是具有戏剧性的诗,是诗与剧的结合。日前有幸观看了荆门市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湖北花鼓戏《十二月等郎》,令人兴奋不已,舞台上那种如诗如画的流动的湖乡村景,那些生活其间的女人和男人的音容风姿,那些发生在他们中间的种种甘辛苦乐,虽然没有特别标明“剧诗”,却实实在在给人一种浓浓的诗的享受。在当下文化快餐强势风行时,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增添些许诗意,在作为“剧诗”这一戏曲艺术创作中,彰显其诗性,应是很有必要的。

动人的风情画 忧伤的乡土诗——湖北花鼓戏《十二月等郎》品评23-25

作者:陈先祥
摘要:这是著名剧作家盛和煜同实力派导演张曼君再度搭档的力作;这是戏剧舞台久违了的聚焦农民现实生活的乡土诗剧;这也是湖北花鼓戏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攀登的又一个阶梯。

现代乡村的情歌——简评湖北花鼓戏《十二月等郎》25-27

作者:佳玉
摘要:“一月里等我的郎不是新年 情郎哥哥一去大半年 没得哪一天站在奴面前…… 二月里等我的郎百花开 情郎哥哥一去不回来到了 花花世界把奴丢开……”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传统的江汉平原情歌。这首情歌在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里,又被荆门市艺术剧院的艺术家们赋予了崭新的意义和别样的内涵。

二胡叙事与农村现代戏时空28-31

作者:陈爱国
摘要:古诗曰:“群山万壑赴荆门。”荆门的大地是敞开的,汇合的,吐纳的,时兴的,正所谓”荆楚门户”。好戏连台的荆门市艺术剧院,最近广邀天下年轻才俊和新锐力量,率先以“湖北花鼓炼’为名,煌煌地推出了“张盛版”的又一力作《十二月等郎》,以一种惊讶、喜悦、绚丽、新奇的面目呈现于我们的戏剧领域与文化市场。感觉告诉我,有幸走进剧场观赏它,不啻是一次新鲜而酣畅的精神漫游,一次对当前戏剧长期疲软状态的坚挺抵抗,一次同物理时空制约搏斗的非凡胜利,一次地方戏形式革命的奇异实验。

大红灯笼醉死人——《十二月等郎》艺术创新浅析31-32

作者:泉溪
摘要:艺术形式的创新永远是镶嵌在缪斯女神桂冠上的一颗明珠,也是艺术家力图涉过的一条河流。导演张曼君在新编湖北花鼓戏《十二月等郎》中,力图以一种很诗意的表达方式实现“完美”、“唯美”和“大制作”的审美追求。笔者以为,在这部作品中,她实现了对于艺术形式的突破。有评家说《十二月等郎》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突破将使之在这种地方舞台戏剧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诚然如是!

张扬美丽——湖北花鼓戏《十二月等郎》赏析33-33

作者:楚牛
摘要:阳春三月.由荆门市艺术剧院创作排演的大型现代湖北花鼓戏《十二月等郎》在荆门城区公演,用一曲新时代春天的美丽旋律。把热闹的荆门城渲染得更加生机盎然。

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迂回相遇34-35

作者:李诗德
摘要:也许是对民间小调的偏爱,看完大型现代花鼓戏《十二月等郎》,贯穿全剧的这首流行于江汉平原的《十二月望郎》小调,让我有了想说点什么的冲动。要说这首小调,自然要关联到这个戏,外行说戏,多少有些象无意间闯入了陌生人家里,令主人惊讶与警觉,自己也无措与尴尬。好在内行才看门道,外行的漫谈只是“热闹”而已。

和谐音符奏乡音——《十二月等郎》的台前幕后35-39

作者:徐小玲
摘要:2005年元月25日由荆门市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湖北花鼓戏《十二月等郎》终于在舞台上露脸了,这脸露得还蛮风光,笔者作为剧组一员.深知这风光的背后凝聚着所着参与者的心血,他们像一个个音符,和谐地工作,经过三年的艰辛。才凑响了这部有着浓郁江汉风情的作品。回顾所经所历的日日夜夜.一篇篇动人的乐章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行走在路上——《十二月等郎》女主角曾菊访谈40-43

作者:郑家泉; 邹灏
摘要:在荆门艺术界,曾菊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一个在这座城市的舞台上写下了属于她自己的一页的人。随着湖北花鼓戏《十二月等郎》的成功上演,这个名字再一次被点亮,像剧中的那盏醉人的大红灯笼一样,照亮了人们的记忆和心灵。

故事从与戏剧相遇开始——走近蔡建庭43-46

作者:家泉
摘要:对于蔡建庭来说,能走上从事艺术这条道路还得益于1983年早春的那次机缘。那次荆门县花鼓剧团到各地招收学员,蔡建庭当时在一所叫栗南中学的山村学校读初三,是个朴实、听话而勤奋的孩子。看着一群声音好听,神采飞扬的人走进校园,这个“多见树木,少见生人”的山里孩子只觉得好奇,他怎么也没想到这群人会与自己有关,自己的命运会由此而改变。老师说,那群人是县花鼓剧团的老师,是来挑选演员的。剧团的老师们在每个班上看,挑出一些男生女生让他们到操场上。蔡建庭记得老师听他唱了两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