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之旅,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社会科学家

社会科学家杂志

人气35554评价75
收藏
  • 主管单位

    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

    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下单时间

    1-3个月

  • 45-1008/C

    国内刊号

  • 1986年

    创刊

  • 广西

    发行

  • 541100

    邮编

  • 1002-3240

    国际刊号

  • 月刊

    周期

  • 周玉林

    主编

  • 中文

    语言

  • ¥ 264.00

    全年订价

  • A4

    纸张开本

  • 48-48

    邮发

  • --

    曾用名

社会科学家 2017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社会科学家杂志名家访谈
情感与自由———蒙培元先生访谈录3-6

作者:蒙培元; 郭萍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
摘要:儒学与现代自由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儒学研究的一个焦点,建构了“情感儒学”的蒙培元先生对这一问题也颇为关注。他基于“情感儒学”的立场,指出情感是一切价值之源,自由作为一种价值正是由情感决定的,而不是由认知决定的。仁爱之情表现为知情合一之时,便是个体化的精神自由,而发挥到在社会政治层面便是政治自由。精神自由是政治自由的基础,当今社会需要弘扬精神自由,发展政治自由。

社会科学家杂志博导新论
幸福感:一个基于自我比较和人际比较的视角7-13

作者:郑兴山; 唐宁玉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200030
摘要:文章提出一个基于自我比较和人际比较视角下的个体幸福感分析框架。首先简述了“比较”及其“比较观”下的幸福感的含义。其次,分别阐述了个体自身在单一事物(财富)之间“比较”、不同属性(情感适应性和内在可评估性)事物之间比较下的幸福感。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个体与他人就单一财富、组合财富(物质财富和非物质财富)不同信息状态情形下的幸福感问题。文章认为,通过“人际比较”可以影响到个体自身的幸福水平。幸福度最低的社会状态是“贫穷了解富有者物质财富及其更多有利一面”的社会,而“富有了解贫穷者物质财富和更多不利一面”的社会整体幸福感状态最高。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个体不知道自身周围存在有利事物、他人却知道己方的这些有利事物时,会降低社会的总体幸福感;当自己不知道自己不利事物、他人却知道己方的不利事物时,则会带来社会的总体幸福感提升。文章还分别提出了个体自身比较和人际比较下对应的幸福提升策略和政策建议。

社会科学家杂志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
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社会科学方法论批判的两种视角:民族的与综合的14-18

作者:张文喜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北京100872
摘要:关于方法论的反思是社会科学和哲学的重大历史命题。从近代以来中外社会科学方法碰撞,到当下关于民族生存之理解的杂多所引发的关于社会科学方法的质疑,都体现着在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也许只有走综合的路线。可以说,不懂“综合”,就不可能真正确立社会科学的必要条件。这一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是“普遍的”,以致它免除了带有某个民族的心智特征。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方法论的可能向度19-23

作者:包大为 单位: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杭州100872
摘要:以资本逻辑为框架的现代性是人文社会科学尚待解答的命题,这既反映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当下的贫乏和矛盾丛生,也呼唤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哲学研究范畴中的持续创新。其中,关涉政治社会基本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方法论探索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重新寻找到历史唯物主义在政治哲学中位置,并且将历史性的正义维度引入对事实和价值的解释当中,关于政治实践的理解才能够摆脱政治伦理的形而上学,从而回归真实的生存经验当中。

关于“思”的反思及哲学方法论的时代重负24-28

作者:杨乐 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在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分布和内在关联网络中,哲学诚然被赋予了“方法论之学”的学科定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哲学或是需要借用科学和数学的方法,或是只能继虚弱的、不合时宜的形而上学方法论传统。哲学要继续在批判和改造现实的实践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就必须对基于思辨的方法论传统及其危机进行反思。这一反思曾经已经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历史科学的探索中被开启,事实与价值、思维与存在、语词及其理解的矛盾在实践之维被第一次祛魅和透视。但是,这一反思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哲学所面临的方法论危机和学科危机在现代社会获得了新的内容,理解和展望哲学方法论的时代重负和可能向度将成为哲学学科的必要议题。

社会科学家杂志哲学与当今世界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思想理论来源29-32

作者:王帆; 甘玲 单位: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两大创新点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都有个共同的理论基石——劳动观。文章就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形成所依据的思想资源作了翔实的溯源工作:首先,早期基督教针对传统轻视劳动的思想在伦理和践履上进行了系统的反动;其次,中世纪基督教修道院崇尚劳动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的地位;最后,富有时代特色的清教“天职”思想构成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基石,在其哺育下形成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直接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

批判与构建: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话语的发展33-36

作者:刘慧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300384
摘要:“共产主义”思想是马恩关于未来社会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就必须对“共产主义”话语出场和演变过程展开科学的研究。马恩“共产主义”话语的发展是一个夯实话语基石、确定话语介质、完善话语目标的过程。因此,对“共产主义”话语的把握也主要从以上三方面着手,以此正确把握“共产主义”话语的特点,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约瑟夫·魏德迈对早期美国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37-39

作者:梁大伟; 吴爱军 单位: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大连116024; 南京政治学院科研部; 江苏南京210003
摘要:早期美国社会主义运动是在德裔美国移民群体中最先发起的,魏德迈欧洲革命后移居美国,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指导下,在德国移民和美国产业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与反对共产党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组织和个人做斗争,并积极创立无产阶级政党,为第一国际美国支部的建立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刍论“四个特色”与“三个自信”的辩证关系40-44

作者:何广寿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客体是主体意识的来源和基础,“四个特色”是“三个自信”的客体,“四个特色”是“三个自信”的逻辑前提。主体意识对客体具有能动作用,“三个自信”是对“四个特色”的主观确信,“三个自信”是“四个特色”的发展动力。“四个特色”与“三个自信”不仅互为对象,还互为统一,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从“四个特色”到“三个自信”,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而从“三个自信”到“四个特色”,是“主体客体化”的过程。

社会科学家杂志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权益政策的影响及启示45-49

作者:陈宗波; 阮李全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 广西桂林541004; 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401331
摘要: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跟少数民族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相应的民族政策,积极维护少数民族权益,正确地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长征时期形成的民族政策对延安时期、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民族政策有着重要影响。在当今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国内民族问题日益严峻,长征时期党的民族团结政策为当前我党民族团结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有着重大的现实启示意义。

哥穆尔卡的多党合作制思想及其当代意义50-54

作者:李斌 单位:商洛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陕西商洛726000
摘要:哥穆尔卡的多党合作制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原理与波兰的实际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权,主张与民主政党结成政治同盟,联合执政。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多党合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本土化、民族化的重大成果,丰富了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对于执政的共产党完善政党制度,提升执政能力具有深刻的启示。

从雅各布斯之城看城市规划中的女性视角55-59

作者:刘亚红 单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雅各布斯之城指的是雅各布斯所向往的功能多样化、各类人的各种需求都能得到妥贴安顿的回归日常生活的有活力的大城市。这样的城市出自于雅各布斯的女性视角,她的视角弥补了男性视角的缺陷,但也存在一些盲点。总之,人是目的应该是现代城市的终极关怀,包括性别视角在内的多视域的融合则是城市规划的大趋势,对中国当前茫然无措的城市规划界来说更是如此。

社会科学家杂志经济新视野
破与立的变奏:农村空心化治理模式研究60-64

作者:宋凡金; 谷继建; 王东强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重庆402160
摘要:农村空心化不是单纯地依靠城市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所能解决的复杂问题。期望通过消除农村空心化概念无法根本上解决空心化的内涵问题,因此提倡通过城市化和城镇化解决农村空心化的建议一定要厘清问题,探寻根源,精准施策。现有研究的不足证实,解决空心化问题必然要从农村本身入手,实质是进行实体化构建。鉴于此,文章提出坚持依据农村、立足农村、发展农村的基本理念,从农村内部发展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对策。

乡村空洞化对乡村贫富演变的影响65-69

作者:朱金磊; 王光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100038
摘要:在城市化的大潮之下,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并带走资金、资产等财富,使乡村出现了人口和财富不断流出,常住人口稀少和财富被掏空的空洞化现象。其对于乡村发展、乡村内贫富差距及城乡关系均具有深刻影响,但具体影响从户籍、实际从业形态等不同角度考察,会有截然不同的结论,十分复杂。对这些复杂影响,需因势利导,促成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城乡差距的消失和乡村内贫富差距的缩小。

社会科学家杂志管理学与企业发展
大数据视野中的西部民族地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70-76

作者:陈自强 单位: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研究院; 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现代化带来了治道变革的机遇。然而,西部民族地区公共服务能力的不足却制约着大数据带来的治理效能发挥,这可以从公共财政能力困境、公共资源配置能力困境、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困境、公共政策执行困境等四个方面对其加以认识。为提升西部民族地区的公共服务能力,适当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就有必要从健全公共财政制度、推进大部制改革、政府流程再造、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来寻求困境的突破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