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社会科学杂志
好友分享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类别:学会类
  • 下单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1003-4145
  • 国内刊号:37-1053/C
  • 全年订价:¥ 264.00
  • 起订时间:
  • 创刊:1987年
  • 曾用名:
  • 周期:月刊
  • 出版社:山东社会科学
  • 发行:山东
  • 语言:中文
  • 主编:刘要停
  • 邮发:24-135
  • 库存:199
  • 邮编:250002
投稿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山东社会科学 2011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论文化多样性与跨文化交流 作者:孙伟平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北京100732
5-9

摘要: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文明世界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全球化过程中,一个民族国家必须根据自己的具体国情,在维护自身的文化主权、保持自身文化特色和与国际文化接轨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在坚持对外开放与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而在全球普遍交往中,不同文化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加强沟通、交流和对话,开展真诚、注重实效的合作,进而建设一个和平、公正、和谐的世界。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选择的辩证法 作者:刘芳 倪鑫 单位: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上海200433
10-14

摘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时代课题。既标志着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规律的历史性把握,又彰显了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理论创新的实践性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应做到,在理论教育中坚持认知与认同的统一,在回归生活世界中坚持融入与引领的统一,在教育功能实现中彰显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在载体运用上坚持显性灌输与隐性教育的统一,在形态转换土实现大众化与中国化、时代化的统一,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论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以洛克曼的“还原马克思”论为例 作者:许恒兵 单位:南京政治学院 江苏南京210003
15-19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一书中,洛克曼提出了“还原马克思”的研究策略,并将彻底区分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作为实现它的首要前提。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遮蔽、转换、扭曲了马克思的基本哲学洞见”,因而与马克思的理论有着本质的区别,并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证。洛克曼的论证是缺乏说服力的,而其笼统地将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割裂开来,不仅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而且对实践也是有害的。实际上,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史学理论研究
佛学理论术语重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中国符号学角度观察 作者:李幼蒸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 北京100006
31-35

摘要:对有关佛学理论文本的现代化重译不是指一般性语言改译,而是特别指以现代汉语通行词语来改译原佛学理论术语之译名,以助其参与人文科学界的普遍交流。此一有关古典理论文字的重译构想,不仅基于西学理论翻译者之经验,更相关于本人一贯的学术实践立场:各界各派可以有不同的思想立场,但均应“共享”一共同的“工作语言系统”。

静观西方史学热潮——评王晴佳教授近作《新史学讲演录》 作者:张文涛 单位: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北京10006
36-39

摘要:旅美历史学家王晴佳教授的新作《新史学讲演录》主要讨论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史学界的发展变化。该书对于研习西方史学,反思史学发展之路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西汉起始年代考辨——兼论楚汉分界问题并问师中国汉史 作者:王樾 方鸣 单位:济南出版社 山东济南250000 中国华侨出版社 北京100028
40-43

摘要:关于西汉的起始年代,古有定论,不成问题,但目前国内通行的教科书、工具书一般认为西汉元年即公元前206年。然而上述说法都属错误,汉元年并非西汉元年。楚汉分王是西楚立朝的客观证据。以秦接汉或以汉接秦的做法是错误的。

论21世纪文献价值的实现 作者:杨郁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 山东曲阜273165
44-48

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成为21世纪文献最主要的两种形态,两者的并存也成为未来文献发展的趋势。文献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其价值的实现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为促进文献价值的实现,必须积极采取适当的策略。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文学研究
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再探索 作者:发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东济南250014
49-55

摘要: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科,既能克服已有文学史学科的局限,又能开拓重写文学史的新局面。这不仅因为新学科的时空长度与宽度符合现代中国文学多维共同体的研究或书写的客观要求,有助于揭示文学史的全景本貌,而且因为它能消解隔阂或偏见,使不同民族、阶级、党派或地区的不同文学形态得到相对公正公平的对待,也因为它更有利于展示现代中国文学所遵循的世界化与民族化相互变奏的创作机制和运演规律。

论鲁迅诗歌英译与世界传播 作者:吴钧 单位: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60-62

摘要:鲁迅是在海外最具经久不衰名望的伟大的中国作家之一,其文学作品各种语言的译作早已遍布全世界。但相对于鲁迅的小说翻译传播来说,其诗歌翻译数量还很少,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鲁迅诗歌英译的概况、鲁迅诗歌英译的问题探讨,以及鲁迅诗歌英译的世界传播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20世纪中国故事学的不足与出路 作者:万建中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100875
63-68

摘要:中国现代民间故事研究已走过了100年的路程,内容和经验非常丰富,是一个值得和需要探询及重新审视的过程,现在到了应该清理、归纳、总结和反思的时候了。这也是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段极其厚重的历史。反思这段历史,寻求新的故事学视域和范式,对进一步推动中国故事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国际《聊斋志异》研究
《聊斋志异》异人幻象在日本短篇小说中的变身 作者:王晓平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天津300387
78-84

摘要:20世纪以来,日本作家、艺术家从各方面对《聊斋志异》元素加以挖掘利用,也借用《聊斋志异》的声誉扩大作品影响。田中贡太郎、太宰治等从中汲取创作灵感,充实与丰富艺术想象;战后女作家仓桥由美子等借用《聊斋志异》幻象描绘现代人的焦虑和不安,冠以“志异”之名的日本小说与原作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趣味上越来越远,多数作品以异人、异类、异境来将当下社会的人境以及与之相关的价值观、世界观相对化,以此分散与消解现实中的苦恼,获得片刻挣脱现实枷锁的感觉。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法学研究
论科学证据对常识证据的超越 作者:刘振红 单位:安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河南安阳455000
85-89

摘要:科学证据克服了常识证据的表象性、模糊性等缺陷,是对常识证据的超越,但超越并不意味着科学证据可以替代常识证据,更不意味着常识证据退出了诉讼舞台。当前,在诉讼实务中,人们优先使用的仍是常识证据,科学证据只是作为常识证据的补充而排在第二位。美国比较法学家达马斯卡教授的“科学将会将经验常识从事实认定中彻底清除”的观点有所偏颇。

系统论视角下的侵权法功能概念及其价值探究 作者:孙玉红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陕西西安710063
90-93

摘要:由于侵权法功能概念不明确,导致对侵权法的功能、定位等的认识存在很大分歧。用系统方法分析侵权法功能概念的内涵,有利于对侵权法功能样态的挖掘、对功能产生原因和运行原理的阐释、对功能与功能实现的区分及侵权法功能实现影响因素的分析,有利于彰显侵权法功能概念的价值。

公益法人受益人监督权利研究 作者:杨道波 郭焕云 单位:聊城大学法学院 山东聊城252059
94-97

摘要:公益信托和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是公益法人受益人监督权利赖以产生和构建的重要理论基础。两种制度中受益人法律地位存在不同的特点,这决定了公益法人受益人监督权利的构建与行使应以公益信托法律制度为基础并以合同法为补充。受益人特定化是公益法人受益人监督权利获得和行使的必要条件。我国立法应在公益法人受益人特定化的参考标准以及受益人监督权利范围及其行使等方面予以改进。

有利解释原则的适用与限制 作者:李泓祎 单位:吉林大学法学院 吉林长春130012
98-100

摘要:有利解释原则起源于罗马法“有疑义应为表意者不利益之解释”的规则,已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所推崇。有利解释原则的适用导致有利于投保人而不利于保险人,为达到双方当事人利益平衡,必须对该原则的适用严加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