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之旅,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山东社会科学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

人气27668评价71
收藏
  • 主管单位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下单时间

    1-3个月

  • 37-1053/C

    国内刊号

  • 1987年

    创刊

  • 山东

    发行

  • 250002

    邮编

  • 1003-4145

    国际刊号

  • 月刊

    周期

  • 刘要停

    主编

  • 中文

    语言

  • ¥ 264.00

    全年订价

  • A4

    纸张开本

  • 24-135

    邮发

  • --

    曾用名

山东社会科学 2007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马克思哲学与浪漫主义(笔谈)
马克思哲学与浪漫主义5-15

作者:何中华 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不了解历史上的浪漫主义思潮及其同马克思哲学之间的思想史关联,就不可能准确地揭示后者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人类学本体论悖论及其扬弃、对人的存在的出发点的复归等问题上,马克思都明显地受到了浪漫主义者特别是席勒思想的深刻影响。浪漫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的外在性、非历史主义的道德感伤立场,显示了它的局限性。因此,马克思在借鉴浪漫主义的同时又以扬弃的态度超越了它,从而克服了它的历史的和逻辑的局限性。这同样是必须正视的事实。

感性个体的生存异化及其拯救——马克思哲学与浪漫主义比较15-20

作者:孙成竹 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批判和超越意识是马克思和浪漫主义者共有的精神气质。他们一方面痛切地揭露和批判感性个体的生存异化,另一方面又执着地寻求感性个体的拯救之道。浪漫主义由于缺失对人的生存特性的根本建基而陷入乌托邦,马克思则从根基处抓住了人的存在的对象性,通过改变世界来拯救人自身,从而找到了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正是在这里,马克思超越了浪漫主义者。

马克思思想的浪漫主义阶段初探——一个历史的考察20-24

作者:刘晓辉 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马克思思想的理论来源并不像经典解释所认为的那样主要有三个,而是有其更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浪漫主义作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世界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思潮,深刻地影响了马克思思想的建构。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浪漫主义阶段。马克思在思想上继承并超越了浪漫主义,但浪漫主义终究是成就马克思、使他成其为他的重要因素之一。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史学理论研究
E.P.汤普森阶级冲突观念的变化25-31

作者:张文涛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北京100006
摘要:以1965年前后为界,汤普森的阶级冲突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此前,阶级斗争与革命始终是汤普森阶级冲突观念的一个主题;此后,革命思想已经逐步淡化,不同阶级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牵制已经越来越成为汤普森思考的对象。写作《莫里斯传》时,他是一个充满热情而又虔诚的马克思主义者;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时,他是一个冷静而理性的马克思主义者;写作后来收入《共有的习惯》一书中的系列文章时,他则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政治取向逐渐被学术取向所代替,这是汤普森阶级冲突观念发生变化的根源。这种变化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冲突观念的丰富和发展。

移民:文明交流、融合和征服的工具32-36

作者:布赖恩·埃文斯; 梁高燕(译) 单位:阿尔伯达大学; 加拿大; 太原科技大学外语系; 加拿大
摘要:20世纪后半期,帝国主义时代的海外文明的冲突被国内的第二条战线所替代,这个第二条战线的特点就是文化的敌对和文明的冲突,而且是由于移民问题而引起并愈演愈烈的暴力性的故对和冲突。21世纪将告诉人们移民政策是如何以一种“文明”的方式去应对文明的碰撞而无须发生诸如暴力、种族灭绝和文化霸权事件。日本、英国及加拿大这三个典型国家的经验表明,移民政策有助于解释移民问题怎样影响了文化的融合。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齐鲁杯“社会保障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奖征文
农村社会保障的格局与体系37-40

作者:高灵芝; 杨洪斌 单位:济南大学法学院; 山东济南250022
摘要:从对社会成员保障方式历史演变轨迹的视角理解,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是两个主体不同、区别鲜明的保障方式,前者是以非正式的社会网络为主的非制度化保障,后者则是以国家为主的制度化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一直是以家庭保障为主,其未来走向应基于发展型的社会政策理念,以社会保障为主导,社会保障与家庭保障相结合。与此相对应,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应是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贫困救助,主要保障方式应是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

对构建农村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的探讨41-44

作者:黄帝荣 单位:湖南商学院公共管理系; 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实施教育救济是有效帮助农村弱势群体的手段之一。我国农村弱势群体规模大,构建农村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必须加大政府投入及在经费上向弱势群体倾斜;完善对农村教师的相关制度,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加大治理乱收费力度,坚决杜绝教育乱收费现象;完善保护农村女性受教育的制度;让外来民工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建立贫困学生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关爱贫困学生教育救助机制;把精神、心理救助作为农村弱势群体救助的重要环节等。

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持45-48

作者:李琼 单位:吉首大学商学院; 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现代公共财政体现了国家对社会产品的再分配关系,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财政对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呈现上升趋势,但也存在着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偏低的现象。少数民族地区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加大中央转移支付力度;转变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职能,财政从竞争领域投资转向社会保障;调整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强化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责任。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学科前沿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之国际比较研究(下)49-55

作者:邱均平; 吴建华 单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4.日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现状 4.1研究所内部人员评价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目前的评价体系并没有一个严格成文的规范。以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的新进人员聘用程序为例,现在一般由申请人(博士或博士后)提交2-3篇代表作,由研究所组织几位严格意义上的同行,和几位研究所内部相近领域的学术专家一起(具体情况视研究领域和专家数量来确定),根据申请人代表作的水平讨论一个结果,决定是聘用还是不聘用。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经济学研究
于光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论研究56-59

作者:王冰; 陈燕和 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于光远把经济思想史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的看法划分为排斥论、消极结合论、积极结合论。于光远的主体论有两个:狭义的和广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论。狭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论体现了他对市场经济的辩证思维,而广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论对中国经济改革更具实践指导意义。

对马克思价格理论的质疑60-64

作者:唐思文 单位:首都经贸大学; 北京100026
摘要:马克思价格理论认为,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这一论断的片面性在于它混淆了使用价值和效用。把使用价值等同于效用,从而否定了商品的效用以及效用在商品价格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没有区分卖方价格、买方价格和价格(或成交价格)或混淆了这三者是马克思价格理论陷入片面性的主要原因。

博弈视角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创新65-68

作者:刘璐; 杨蕙馨 单位: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合作创新是其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式。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在合作意图、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博弈行为。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的博弈模型并提出合理建议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环黄海经济圈次区域经济合作对山东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69-72

作者:曲建忠; 张海伟 单位: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山东淄博255049
摘要:“环黄海经济圈”是中、日、韩三国学者依托黄海,根据环黄海地区各国和地区在经济上的互补性以及经济战略和政策取向,所提出的一个地方交流层次的次区域经济合作体系。环黄海经济圈是中、日、韩主要的经济合作体系,环黄海地区是山东利用外资、开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的主要区域。在目前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尚需时日的情况下,建立环黄海经济合作区,必须依赖于国家政府出面协调,通过协议,制定区域经济合作优惠政策,切实促进环黄海经济圈的合作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山东作为环黄海经济圈中的重要省份,应积极推动国家政府的运作。

科技“小人物”的成长规律及其实现条件73-76

作者:王旭玲; 张静 单位: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基础部; 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科技“小人物”,一般是指在年龄、资历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周期特征等方面有别于已经成长为“学术权威”、“著名学者”的广大的科技工作者群体;科技“小人物”具有年龄小、资历轻,却又处于科技创新“高发期”的特征。科技“小人物”的成长应遵循个性化规律、能量渐变规律、师承效应规律、竞争优势规律、结合应变规律、马太效应规律、期望效应规律、共生效应规律、累积效应和最佳年龄等规律。科技“小人物”成长规律的实现需要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等支持条件。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全社会为“小人物”创造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和条件。

全球化与中国劳动力自由流动77-79

作者:俞宪忠; 赵永乐 单位:河海大学商学院; 江苏南京210098
摘要: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和显著内容,就是人力资源等发展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全球化也意味着制度竞争激化和制度演进趋同。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面临着全球化给出的机遇和挑战,应对全球化外部冲击的重大创新路径,就是具有重大民本主义发展价值的劳动力自由流动。强化中国劳动力自由流动研究,既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也具有重要的发展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