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之旅,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求实

求实杂志

人气11604评价72
收藏
  • 主管单位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 主办单位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 下单时间

    1-3个月

  • 36-1003/D

    国内刊号

  • 1959年

    创刊

  • 江西

    发行

  • 330108

    邮编

  • 1007-8487

    国际刊号

  • 双月刊

    周期

  • 刘云华

    主编

  • 中文

    语言

  • ¥ 190.00

    全年订价

  • A4

    纸张开本

  • 44-69

    邮发

  • 行与知

    曾用名

求实 2011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求实杂志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
论马克思的理论立场与政治立场4-8

作者:徐国民 单位: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 上海200237
摘要:马克思理论立场是"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政治立场是无产阶级立场。马克思理论立场与政治立场逐渐统一在马克思长期的理论研究和政治斗争的过程中,它们在内在逻辑上具有一致性。马克思政治立场与政治斗争推动了其理论立场与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而马克思理论立场与理论研究成果之深刻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又进一步坚定了马克思的政治立场与政治斗争。深入研究马克思理论立场和政治立场及其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从整体上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理论与实践活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以及加强和保持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观对自然资源保护的现实意义9-12

作者:李和平 杨峰 单位:延安大学 陕西延安716000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近几十年来,日益扩大的生态与自然资源危机席卷整个地球,这使得自然资源问题上升为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前沿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较多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论断。在这些论断中也有较多对自然资源的价值与保护的见解和看法,对这些见解和看法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探讨对现今自然资源的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借鉴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观来完善我国的自然资源的保护制度。

论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资关系的相向运动13-17

作者:胡莹 单位: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我国转型期劳资关系的现实复杂性决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资关系这一实践活动的复杂性。马克思关于劳资关系的一般性理论对于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实践也迫切需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推动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时代化。理论与实践的相向运动,既为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理论的时代化指明了具体方向。

列宁民主立宪思想的演进18-22

作者:易有禄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民主立宪思想在列宁法律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日趋成熟的过程中得到了系统阐发和论述。列宁法律思想形成时期的民主立宪思想主要包括人民立法和人民立宪、一般民主改革的要求、保护工人和农民权益等;列宁法律思想发展时期的民主立宪思想主要体现在对俄国立宪运动的剖析和对工人苏维埃政权的论述两个方面;列宁法律思想成熟时期的民主立宪思想主要反映在对苏维埃宪法的本质和内容的肯定及对立宪会议与无产阶级专政的论述之中。

求实杂志党的建设与政党理论
党内选举的历史回顾与展望23-27

作者:刘光峰 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赣州341000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 北京102488
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党内选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曲折发展过程。今天,考察和回顾党内选举的发展历程,对党内选举的现状进行理性审视,对党内选举的未来进行科学展望,大约可以概括为以下轮廓:党内选举的历史:探索中挫折与发展交替;党内选举的现状:发展中进步与问题交织;党内选举的未来:改革中制度与机制完善。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反特权思想的历史演进28-31

作者:张昭国 黄宗华 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南昌330013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南昌330006
摘要:腐败的实质就是权力的滥用,反腐败必须先反特权。建国以来,从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到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以实现社会平等为己任,从最初提出防止"贵族阶层",到反"既得利益集团",再到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反特权思想成果。纵观其发展轨迹,可以看出,经过几代共产党人的不断探索,不懈奋斗,反特权的认识在不断深化、领域在逐步拓展、路径日趋科学、人性愈益浓郁。

试论中国共产党公平观的历史嬗变32-36

作者:胡绪明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部 上海200093
摘要: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经过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新中国,基本解决了困扰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公平的贫困"问题;以邓小平和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集体,通过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基本解决了当代中国社会的"贫困的公平"问题,从而基本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是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民生观的理论意蕴与实践形态37-41

作者:贺方彬 单位: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北京100091
摘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一直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不断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而奋斗。他们的民生观是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统一,对于我们现在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特别重大的指导意义。

用改革创新精神推进规范党政“一把手”用权42-44

作者:盛宝柱 刘光华 单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安徽合肥230601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西南昌330046
摘要:规范党改"一把手"用权是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举措。规范党政"一把手"用权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改革创新精神,以法律和制度建设的改革创新规范党的"一把手"用权,以监督与制约机制的创新规范党政"一把手"用权,以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的改革创新规范"一把手"用权,力保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求实杂志哲学当代视野
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中的执政理念探析45-47

作者:罗建清 杜辉 单位: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吉安343009
摘要:执政理念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其含义可从广义、狭义上进行界定。仅从执政主体或执政党的执政活动基础上界定它,很难揭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的执政理念所辐射的内容;执政理念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自律舆论性的特点,两个特点表明,执政理念是一种融合了低层次的社会心理而又高于它的社会意识形式;从结构上看,执政理念由基础理论——灵魂、价值取向——核心、运行机制——形式三个层面构成,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论“十二五”规划的发展主题与发展主线48-50

作者:郑力 胡传文 单位: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南昌330095 中共江西省直工委讲师团 江西南昌330006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科学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和基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者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求实杂志经济理论与实践
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困境与出路——以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51-54

作者:胡传明 陈施施 单位: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南昌330031
摘要: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各不相同。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安排和发展中国家本身的制度缺陷,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落后具有重大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制度建设中普遍存在政治制度严重缺陷、经济制度创新与供给不足、国际贸易环境不公正、国际金融秩序不合理等问题。发展中国家只有从国内经济、政治制度建设与改革入手,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贸易、金融新秩序,才能避免日益被边缘化的危险。

跨国公司竞争优势范式变迁与我国企业的策略选择——基于网络组织的视角55-58

作者:黄建康 单位:江南大学商学院 江苏无锡214122
摘要:网络组织是当代跨国公司获取竞争优势而必需的一种组织创新。在分析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理论范式变迁的基础上,基于网络组织的视角对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新来源进行探讨,并就我国本土企业如何通过结网与学习策略的协同来提高其全球利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赢得持续竞争优势提出对策建议。

求实杂志改革与发展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必须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59-61

作者:郭金丰 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江西南昌330003
摘要:内需潜力巨大但释放受阻是中国经济健康发展面临的突出难题,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加快农民工市民进化进程,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制度障碍,让农民工成为市民,应成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重点。当前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创新和制度改革主要集中在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的资本化运作、加快户籍管理制度一元化改革、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

求实杂志江西崛起策论
江西旅游大省建设战略亟待三重“突围”62-64

作者:杨丽琼 温锐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 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江西旅游产业大省建设战略,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所引领的鄱湖旅游品牌新崛起获得的新启示与发展契机,亟待实现三重突围:一是资源认识的突围,正视全省旅游"塌陷"区鄱湖精品资源的存在与旅游品牌亮点的崛起;二是主题形象的突围,实现由"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到"鄱湖山水,人杰地灵"的转变;三是开发重点的突围,在驾驭鄱湖品牌和主题形象新平台的基础上,旅游开发重心由原来的"边陲开发型"向"聚湖向心型"转移。这三重突围,将全面打破原有江西旅游产业"‘开’字空心离散型"的传统发展格局,开创江西旅游大省建设的全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