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之旅,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求实

求实杂志

人气11603评价72
收藏
  • 主管单位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 主办单位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 下单时间

    1-3个月

  • 36-1003/D

    国内刊号

  • 1959年

    创刊

  • 江西

    发行

  • 330108

    邮编

  • 1007-8487

    国际刊号

  • 双月刊

    周期

  • 刘云华

    主编

  • 中文

    语言

  • ¥ 190.00

    全年订价

  • A4

    纸张开本

  • 44-69

    邮发

  • 行与知

    曾用名

求实 2009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求实杂志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论意义4-6

作者:徐建文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872
摘要: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的原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是历史的、具体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追求的公平正义要以最广大人民为价值取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公正的辩证批判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吸取资本主义形式公正的历史合理性,而且要实现以此为基础的实质公正,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现公正的分配。马克思分配公正观的历史辩证法要求必须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减少初次分配产生的不平等,通过再分配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准备条件。

邓小平关于“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的论断及其启示7-10

作者:饶志华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邓小平关于“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的论断,一方面说明了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更加复杂,因为发展往往与问题相伴随;另一方面表达了邓小平的一种提醒、一种准备、一种反恩。针对发展起来以后所存在的客观问题,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认识问题的客观能力和对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的把握能力,把问题变成好事,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论邓小平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11-13

作者:曾长秋 张永红 单位: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 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邓小平打破平均主义的思维定式,把非均衡发展作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提出来。他以“两个大局”为平台、以“两步走”为阶梯,建构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时空框架,他强调中央的宏观调控功能,主张发挥中央权威促进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求实杂志党的建设与政党理论
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初探14-17

作者:周金堂 单位: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江西井冈山343600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根据时代特征、基本国情和所面临的任务,以科学的态度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与时俱进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使党的理论创新成为引领各方面创新的先导力量。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党在理论创新方面的主要经验.对于持续不断地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用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带动和促进党和国家各方面的创新.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人民民主与党内民主实现形式的比较分析18-21

作者:卢文华 胡小君 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江西南昌330003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苏州215123
摘要:任何民主制度都必须具备有效的实现形式,才能体现民主的实质性内容。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同属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成部分.在民主制度的框架结构、具体民主权利的履行方式、民主的物质媒介等方面具有共同点。但由于人民和党员作为民主主体的差异以及国家民主和政党民主在功能上的差别,使得两类民主在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对选举民主和决策民主的侧重点、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表现等方面存在诸多相异之处。在社会主义民主实现形式的完善过程中,也应当坚持以党内民主的发展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

略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22-25

作者:严国方 单位:赣南医学院党委组织部 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党内民主是无产阶级政党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从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实践还是现实需求来看,发展党内民主对于增强党的创新活力,促进党的团结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进程中,我们需要把握若干原则,特别是需要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实行民主与集中相统一,以不断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为重点.从实际出发稳步推进等原则要求。

民生政治视野中的党的执政伦理建设26-29

作者:柳礼泉 张红明 单位: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长沙410082
摘要:在民生政治视野下,执政伦理建设是一个建立在良好政治道德基础上的行使、维护、巩固国家权力的本领和能力。加强党的执政伦理建设是民生政治的逻辑必然,以民生为本是执政伦理建设的目标指向.培养执政主体德性是执政伦理建设的主要内容。

求实杂志哲学当代视野
民主哲学视野中的思想解放30-33

作者:李海青 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 北京100091
摘要:当前理论界对于思想解放问题所进行的反思与回顾往往把注意力单纯聚焦于思想理论本身,而对于如何将思想解放引向深入、引向制度化缺乏探讨。从政治哲学的视角分析,思想解放的内在动力是不断发展并要求实现的公民的需求与利益。只要我们能够真正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与愿望,并根据不断发展的群众的利益与要求来变革我们的观念与制度.我们的思想就不会僵化。一种有效运作的民主制度,能够将思想解放活动由运动式转变为长期稳定的制度化机制。

信息型文化实践:一种突显深度符号化的文化创造34-37

作者:万资姿 单位:中共中央局 北京100032
摘要:随着全球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深化与开展,人类进入了一个数字符号化的生存空间。在此空间之内,人类文化实践活动的对象将越来越多地被“符号化存在”所取代;活动本身也因信息技术符号化、虚拟化所具有的模拟能力,具有使人可以亲身体验沉浸在这种虚拟环境中并与之相互作用的能力而为人类文化符号能力的施展提供了某种契机,从而也使人们相对独立、有效、全面地开展信息符号型文化实践成为可能。一种突显深度符号化的人类文化创造——信息符号型文化创造实践将越来越成为具有普遍性的人类文化创造方式.这是一种强调符号之于文化创造的一种更为普遍、彻底的有效性以及符号在当前信息文化创造中的某种关键性价值的文化实践方式。

井冈山精神的价值哲学审视38-41

作者:李根寿 陈世润 单位: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南昌330031
摘要:关于井冈山精神的研究有许多不同的回答。从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视角审视井冈山精神,可以得出一系列新的认识:井冈山精神是一种价值;是在实践基础上客观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动态价值生成系统;是一个由多维度的潜在价值所构成的意义结构。

求实杂志经济理论与实践
国有企业市场化退出支撑条件分析42-45

作者:简兆权 马琦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分析国有企业退出过程中市场化运作与政府引导作用的发挥是否存在矛盾,并通过对各种国有企业退出方式的分类和关系比较,阐释了国有企业市场化退出的具体内涵,提出了市场化退出必须要有政府的参与。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构建出国有企业市场化退出的支撑条件。“政府引导下的国有企业市场化退出方式”观点的提出及其支撑条件的构建,丰富了国有企业退出理论,同时对现阶段国有企业退出市场的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试谈治理视野下的环境收益及机制创新46-48

作者:熊小青 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环境收益就是将环境保护看成为一种经济获利行为,在投入意义上所形成的价值增值成为经济学意义上的利润。环境收益制度就是在制度上对环境保护和建设行为做出获利的制度设置,从而起到激活环境保护的微观主体,充分调动社会成员参与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最终达到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乏目的。

求实杂志改革与发展
新社会阶层的利益分析49-51

作者:陈兴发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新社会阶层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斯分化出来的社会力量,是传统利益链条上部分新渗出物结晶的政治反映.利益的两重性特点决定了新社会阶层的两重性及其被传统政治系统兼容的复杂性。现阶段党和政府应对这股力量应该遵循利益和谐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国家则为最终实现这一原则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

我国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与理论根源探析52-55

作者:聂火云 杨学龙 单位:宜春学院政治学院 江西宜春336000
摘要:造成我国当前环境问题的原因错综复杂,从社会根源来看,当代中国的环境问题是一个由于社会结构、社会体制以及思想意识形态等都处在转型时期而导致的结构、制度、文化、价值等多重失范的结果。从理论根源来看,环境不公是环境伦理学上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环境意识的缺失、环境伦理思想的滞后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依赖与创新56-59

作者:李金龙 游高端 单位: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湖南长沙410082
摘要:地方政府在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弱化,并且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已陷入路径依赖困境.这将成为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的瓶颈。因此,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中提升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需要突破路径依赖,寻求制度创新的现实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