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改革杂志
好友分享
  • 主管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
  • 主办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
  • 影响因子:1.34
  • 下单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1006-7426
  • 国内刊号:51-1036/D
  • 全年订价:¥ 228.00
  • 起订时间:
  • 创刊:1988年
  • 曾用名:
  • 周期:双月刊
  • 出版社:理论与改革
  • 发行:四川
  • 语言:中文
  • 主编:郭伟
  • 邮发:62-84
  • 库存:200
  • 邮编:610072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所属分类
投稿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理论与改革 2011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理论与改革杂志理论探讨
理论思维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基本特征探析 作者:杨晓平 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重庆401120
5-8

摘要:当人们用理论思维去考察理论和现实问题时,对理论思维本身进行考察或许不无意义。分析表明,理论思维应具备主体自觉性、客观有效性、系统综合性、参与导向性、分析批判性、历时开放性和操作还原性等基本特征,这从一个侧面回答了理论思维何以可能,并由此期待理论思维能发挥巨大力量,服务和引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析评 作者:李士珍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北京102488
9-13

摘要:考茨基在一战前夕幻想"超帝国主义"和平,列宁从理论方面和现实政治方面对其进行批评。二战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加强,跨国公司逐渐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日益重要的活动主体,一些学者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修正,提出"跨国资产阶级"理论。冷战后,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密切,一些学者提出超越民族国家的"帝国"幻想。本文通过评析国外学者对"超帝国主义"及其现代演变的认识,来揭露西方所谓跨国集团联合的本质,以期进一步加深对帝国主义理论的理解。

意识形态理论的契合、互补与超越——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经济学 作者:魏崇辉 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南京210044
14-19

摘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在意识形态经济功能、承担主体、实现路径等方面存在契合与互补。对两种意识形态理论契合与互补的研究有利于科学地借鉴与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成功适用的地方。借鉴的同时必须要认识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以下方面成功地实现了对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超越: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意识形态及其建设;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基本取向;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展示的方式;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批判地吸收是对待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态度。

论西方政党政治的规则及其实质 作者:施雪华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北京100875
20-23

摘要:现代西方政党政治一方面是资本政治的一种形式,是维护资本的统治地位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现代西方政党政治也是规则化的现代政治的一种形态。也就是说,现代西方政党政治是通过一系列至少形式上为公民和政治家所公认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的规则来实现资本所需要的政治目的的,而不是资本意志无规则的临时性的压服。这些规则包括组织规则、管理规则、活动规则和意识形态规则。本文首先就这些规则的源起、内容和作用作一全面的分析,最后,就这些规则的资本政治实质进行了简要揭示。这样的分析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全面评价现代西方政党政治及其实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有中国特色的福利国家时代的来临、挑战与策略:《社会保险法》的社会政策分析 作者:邓宁华 单位:南开大学 中国天津300071
27-29

摘要:2010年10月28日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福利国家建设事业的开始,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实施这一法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福利国家,也面临着技术层面和政策环境层面的挑战。为此,要明确《社会保险法》的重大意义,做好实施前的充分准备;要准确估计实施《社会保险法》的复杂性,做到"目标坚定、手段灵活";要促进社会政策自身及其环境的改善,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制度选择与道德促进 作者:严学钧 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安徽合肥230022
30-32

摘要:现代社会大多数制度的选择、设立并不只是为了促进道德,不同层面制度选择目标与功能各不相同,但应该通过其内在逻辑保持出与基本道德规范的兼容性。制度中逻辑决定制度的驱动力,它为个体行动者提供实际可能性、直接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整体倾向,调节国家伦理与社会伦理的关系。所以制度伦理赋予制度理想以较大期待,但制度选择不仅是规范性、而且是比较性的,尤其需要以比较分析拓展制度伦理空间。

理论与改革杂志党的建设
诺斯悖论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转型 作者:耿国阶 单位:东北大学 辽宁沈阳110004
38-41

摘要: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最高政治吁求不能取代三者在现实层次的冲突;另一方面,现实层次的冲突并不能否定二者潜在发展需求的互补性,政党的合法性困境和政党转型努力、宪政发展的潮流和困境表明:二者具有良性互补的可能性。本文从诺斯悖论出发,剖析了"全能型执政党建设"和"竞争性执政党建设"这两种思路的失误,提出了通过中共自身由"全能型政党"向"功能型政党"转型,从而重建"租金最大化与社会产出最大化"之间的平衡的思路。

政党治理:现代化、法治化与规范化 作者:刘红凛 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中国上海200233
42-45

摘要: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要义在于按规律办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从政党自身建设规律、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相统一的角度来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正确处理党的建设"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关系。要立足于执政逻辑、执政环境、执政使命,正确认识中外执政规律、执政党建设规律的共性与个性差异,党的建设科学化与西方政党现代化的区别。而且,要深刻认识到,大力发展党内民主是切实解决党的建设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关键与根本动力所在。

党的建设科学化90年:基本经验与前景展望 作者:胡国喜 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中国北京100091
46-49

摘要:90年来党在推进党建科学化的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科学化为视角来审视,可以从中提炼出四条基本经验: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发展创新是前提;加强党的建设工作调查研究是基础;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主体意识是关键;拓展党的建设科学化实现途径是保障。在科学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党建科学化的难点问题,展望其发展前景,应从摒弃庸俗化、破解内卷化、完善制度化三个方面来进一步推进党建科学化。

政党文化软实力基础问题探析 作者:吴桂韩 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中国北京100091
50-52

摘要:政党文化软实力是政党软实力的核心构成,是政党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政党文化软实力是政党价值体系的先进性和政党成员实际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所反映的价值取向所产生的特定影响力,其要素主要包括政党价值体系的认同度、政党价值体系的实践度及政党价值体系载体的完备性与有效性。政党文化软实力具体体现在对内、对外所发挥的现实影响力上。其中,对内主要体现在教化力、向心力、塑造力、建构力、维护力、革新力、行动力上,对外体现在吸引力、辐射力、渗透力、同化力、传创力、竞争力上,而说服力、感召力、凝聚力、导向力、整合力、化解力、稳定力是其对内、对外共有的影响力。

中国共产党对左翼文化运动的领导与推动 作者:谭力 单位:上海行政学院 中国上海200233
57-60

摘要:发生在上个世纪二十——三十年代的中国左翼文化运动,对马克思在中国传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场运动的一大特点,就是它的发生、发展,从头至尾都贯穿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左翼文化运动的领导和推进,是通过五条并行不悖的线路进行的。这就是:建立完整的组织体系;创办报刊学校;扩大左翼文化团体;发挥鲁迅的旗手作用;党的领袖亲自参与。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这些努力,保证了党对左翼文化运动的领导,使左翼文化运动沿着党所确定的方向前进。

理论与改革杂志改革与发展
“维权”与“维稳”的高成本困局——对中国维稳现状的审视与建议 作者:张荆红 单位:北京大学 中国北京100800
61-63

摘要:当前中国群体性事件频发,但引发大规模政治动荡的可能性较小。社会稳定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体制内"维权"与政府"维稳"皆陷于高成本的困局。这一困局的根源在于政府现有民权观与稳定观之间的深层次矛盾,即政府对民众个体权益的忽略与对社会稳定问题的过敏之间的矛盾。权利观、稳定观和高成本的体制内维权是导致高成本维稳的重要原因。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强宏观长远规划,确立正确的稳定观与权利观;第二,重建社会公正,降低民众体制内维权成本;第三,客观评估社会稳定形势,逐步降低维稳成本;第四,理顺维权维稳关系,走出高成本维权维稳困局。

统筹城乡与均等化公共服务创新路径研究——以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为例 作者:余梦秋 周灵 陈健生 陈家泽 单位:四川大学 四川成都610023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成都610000 成都市社科院 四川成都610023
64-67

摘要:本文从统筹城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路径的背景和理论基础着手,从破解城乡二元发展现实难题的需要、市场失灵与公共产品理论、加强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论述了均等化公共服务创新路径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以成都市为例,对成都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以及成效进行了详细地梳理,指出了其在均等化公共服务建设过程中创新点。最后,借鉴成都市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的创新做法,提出了四川省统筹城乡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

网络治理: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服务绩效提升的模式创新——以四川省合江县合江镇三江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为例 作者:曹军辉 刘智勇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成都611731
76-79

摘要: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网络治理通过重塑公共服务治理结构和优化公共服务治理机制提升公共服务绩效,从而成为当前理论与实践关注的重点。四川省合江县合江镇三江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以网络治理重塑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治理结构和以信任、沟通、绩效评估为主的治理机制,提升了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服务绩效,这对我国其它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提升公共服务绩效具有借鉴价值。

理论与改革杂志经济论坛
完善我国农民利益保护制度的路径分析——基于《物权法》的研究视角 作者:吕军书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新乡453000
80-82

摘要:《物权法》虽然在保护农民利益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但其在内容、形式和体系等方面都还存在有一定的缺陷,需要在明确承认物权平等原则、明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用益物权地位和流转权、完成农村土地的确权与权属登记、严格界定公共利益范围、建立以土地为基础的农民利益保护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