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改革杂志
好友分享
  • 主管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
  • 主办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
  • 影响因子:1.34
  • 下单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1006-7426
  • 国内刊号:51-1036/D
  • 全年订价:¥ 228.00
  • 起订时间:
  • 创刊:1988年
  • 曾用名:
  • 周期:双月刊
  • 出版社:理论与改革
  • 发行:四川
  • 语言:中文
  • 主编:郭伟
  • 邮发:62-84
  • 库存:200
  • 邮编:610072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所属分类
投稿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理论与改革 2010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理论与改革杂志理论探讨
公共管理模式嬗变的反思——基于公民性的变迁与重塑 作者:钱洁 单位:南京大学 江苏南京210093
9-12

摘要:自古希腊的“原始公民性”开始,从公民意识与公民精神两个维度考察,公民性经历了以臣民意识为特征的公民性缺失、捍卫公民权利的消极公民、具有责任和参与意识和公共精神的积极公民的变迁过程,这一过程与公共管理由“统治型”、“管理型”向“服务型”的嬗变相互交织,是公共管理嬗变的社会基础和内在动力。现代“服务型”公共管理的发展伴随着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的共和主义复归与重塑,并有赖于从社区开始的多中心治理机制、沟通与协商机制、合作与共治机制的构建。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威胁论” 作者:傅菊辉 张涛 单位:湘潭大学 湖南湘潭411105
13-16

摘要:“中国威胁论”既是一些国家对“冷战”后国际社会观念空缺的填补,又是它们在对华关系上的一种敌对性文化选择。这些国家通过强调国家身份的差异性,污蔑中国发展是国际社会的“潜在”威胁。他们企图以“中国威胁论”这一观念来建构一个抑华反华的国际格局,以遏制中国崛起,防止中国成为他们在国际社会中的掣肘力量,维护他们既有的优势地位。我们对于这一阴谋应清醒认识,既要在国际观念和文化方面予以有力反击,同时也要在国家间互动过程中谨言慎行,以免给予其他国家指责的口实。

有限度的行政与自治:当前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建构的逻辑 作者:马卫红 单位: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深圳大学管理学院 广东深圳518060
20-23

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积极推动城市社区建设运动。在实践层面,各地对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层出叠见。现有文献从类型学的角度把单位制解体后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分为三种类型:行政主导型、自治型、混合型,并对不同类型的优劣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然而,现有对于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建构的认识有不足之处,其主要根源在于没有理清行政权和自治权的关系。行政和自治是基层社区中一对张力,二者交叉相容,呈现出当前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建构的逻辑。

英美社区服务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韩央迪 单位:复旦大学 中国上海200433
24-29

摘要:在社区服务的建设过程中,英美两国立足自身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发展模式——国家主导型和社会化模型。这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对我国的社区服务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是加强政府的政策聚合作用;二是确立社区服务的多中心供给机制;三是推动第三部门的多元化组织格局;四是积极推进民众的社区参与。

后危机时代建设防御型政府的悖论与误区 作者:李瑞昌 单位:复旦大学 中国上海200433
30-34

摘要:深受危机冲击之苦的各国纷纷构建防御型政府,中国亦不例外。而反思后危机时代防御型政府建设的三种路径:预案路径、组织路径和技术路径,可以发现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观念的内在不足。同时,也可以发现阻碍政府防御体系建设的悖论,如危机管理预案内在悖论、应急管理制度外在悖论、危机管理活动象征意义与实际行为的对立以及官僚文化与风险文化共存的悖论。破解悖论也必然导致产生新的悖论,因此,借助于在官僚体系植入风险文化、构建公民和官员的文化意识是缓解悖论,建构防御型政府的文化之基。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包容性 作者:谭国太 童曙 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中国重庆400041
39-4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是学术届研究的一个主题,但鲜有学者从包容性这个视角入手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阐述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包容性作为一个理论命题提出来,它的理论依据、理论价值、理论意义都需要我们研究与探索。本文通过从经济层面、政治层面、文化层面、国家制度层面和对内对外发展战略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包容性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理论与改革杂志党的建设
论《反对党八股》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作者:肖铁肩 马赛 单位:中南大学 湖南长沙410083
42-45

摘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以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新阶段提出的新命题,但是对于这一命题,同志六十多年前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已经做了初步的思考与回答。《反对党八股》对妨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党八股问题做了透彻分析,今天我们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以《反对党八股》为指导,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进行全面创新。

刘少奇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探索 作者:王万江 单位:贵阳医学院 贵州贵阳550004
46-48

摘要:刘少奇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进行了有益探索,作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研究刘少奇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思想,对新形势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展城市基层民主与加强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 作者:郑卫国 单位: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四川成都610110
55-58

摘要:城市基层民主是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组织、有秩序的民主,发展城市基层民主必须加强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巩固并发展社区党组织在城市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作用,实现党对社区民主的参与和领导,保证社区发展为党聚拢政治资源和对社会进行有效整合。要使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和推进社区建设实现互动双赢,在推进社区建设、发展城市基层民主的过程中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通过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更有效地推动社区建设和城市基层民主。同时,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一定要重视强化党内民主,要积极扩大社区党内民主,带动城市基层民主进一步发展。

理论与改革杂志改革与发展
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制度供给与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 作者:王胜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武汉430060
63-66

摘要:关于新农村建设主体的问题,学术界从理论和实践调查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导作用强、农民主体作用较弱的一致结论。但是,政府失灵的存在必然要求农民发挥主体作用进行弥补,而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又需要政府的制度供给作为保障。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作为制度供给的主体来保障和增强农民主体地位,二者应该形成互补的良性循环。

宅基地使用权融资的实践、法律困境与突围——以成都市灾后重建宅基地使用权融资改革为例 作者:王明成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成都610059
67-69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解决灾后重建宅基地使用权融资后续法律问题的路径和方法。研究方法:实证调查分析、规范分析。研究结果:成都市灾后重建突破了宅基地使用权融资的诸多限制,取得了不可否认的成绩,也存在合法性与司法困惑,存在法律隐患。研究结论:按国家政策精神,在保障农户居住,不违反保护耕地政策的视角下,成都市允许农户以节约的宅基地融资在法律、政策原则上是合法的,但需要在制度设计、创新程序和形式上予以完善,确保其在规范上合法。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在现行法与灾后重建政策下,不宜一概承认其效力,应区别处理;解决贷款纠纷务必着力于抵押之外,拓展非讼纠纷解决路径。

理论与改革杂志经济论坛
后危机时代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契机与困境分析 作者:陈浩 曹亚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武汉430074
74-77

摘要:利用2008年武汉市返乡农民工就业安置调研数据,深入探究多次经济波动下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对经济波动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契机、困境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目前经济形势下仍存在阻碍返乡农民工顺利创业的因素,外部障碍主要表现为扶持政策的适应性不强与产业转移的“粘性”,而内部阻力在于企业前景不确定下的高风险、创业行为的随机应对性及返乡民工自身创业能力不足。

基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品牌协同效应研究 作者:全林 杨辉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上海200030 湖南铁路科技职院 湖南株洲412000
78-80

摘要:品牌整合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对品牌体系进行系统化设计和整合,加强品牌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相互配合,减少相互内耗和磨损,从而实现品牌之间的协同效应。本文对品牌协同的相关研究理论进行了梳理,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角度对品牌协同效应机理进行了研究。

理论与改革杂志领导与管理
领导力研究的新发展:伦理领导 作者:颜廷锐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北京100872
81-85

摘要:作为一种全新的领导学概念,伦理领导指的是领导者通过个人行动和人际互动而做出的恰当的、合乎规范的行为,并通过双向沟通、强化和决策,激发追随者的这类行为。该文介绍了伦理领导的概念、特征、理论基础、测量方法及其作用机制。未来伦理领导还应在测量方法、作用机制、跨文化研究等方面展开。

论我国公共政策接受中的“前理解” 作者:李颖 单位:绍兴文理学院 浙江绍兴312000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上海200241
86-88

摘要:虽然利益因素在政策接受中处于根本地位,但是也不能忽视“前理解”因素在政策接受中的重要影响。辩证看待“前理解”在民众政策接受中的影响,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应关注民众的“前理解”,促进政策接受主体“前理解”的发展变化和“视野融合”,以期最大限度地提升公共政策的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