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之旅,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科学管理研究

科学管理研究杂志

人气33567评价75
收藏
  • 主管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主办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软科学研究会

  • 下单时间

    1-3个月

  • 15-1103/G3

    国内刊号

  • 1981年

    创刊

  • 内蒙古

    发行

  • 010010

    邮编

  • 1004-115X

    国际刊号

  • 双月刊

    周期

  • 云涛

    主编

  • 中文

    语言

  • ¥ 192.00

    全年订价

  • A4

    纸张开本

  • 16-16

    邮发

  • --

    曾用名

科学管理研究 2019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科学管理研究杂志创新发展研究
环境规制、环境责任与绿色创新关系实证研究——一个调节的中介模型2-6

作者:刘光富; 郭凌军 单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200092; 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 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以绿色发展为前提,绿色创新为目标,绿色形象为调节变量,构建中介调节模型,实证研究环境规制与环境责任、绿色创新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存在正向影响关系,绿色形象强化了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环境责任在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绿色形象正向调节环境责任的中介效应。研究丰富及完善了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

“责任式创新”下的我国科技政策优化7-11

作者:唐坚 单位: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党校上海市浦东新区行政学院区情中心; 上海201210
摘要:'负责任创新'是建设'负责任国家'的重要基石与前提。鉴于理论界针对'责任式创新'的研究刚刚起步、内涵难以界定统一的情况,采用递进语义分析范式从'底线'、'效率'、'包容性'、'伦理'、'前瞻性'等五个语义下对这一新概念的内涵进行辨析,并基于分析结论给出我国创新政策优化的相应建议。

构建政产学研协同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12-16

作者:于海宇 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北京100029
摘要:政产学研协同科技创新体系是一种合作创新的新模式,其应用有很好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从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产生的背景出发,阐述其在科技创新领域中的重要地位,构建协同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性并就其概念与内涵进行解析。阐述当前我国政产学研协同科技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明晰协同科技创新各主体在该体系中的作用,并提出政产学研协同科技创新体系的不同模式。

开放式创新网络中介的内在机制及成功因素17-21

作者:王锦程; 方琳 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300204
摘要:首先对网络中介平台的特征进行介绍,然后从支持作用和设定目标两个维度分析了5种中介平台内在运行机制,并对这些机制产生的基础进行了论述,最后提出了中介平台内在机制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基于隔离机制与组织学习协同的技术研发平台管理体系研究——基于华为的典型案例分析22-27

作者:王科唯; 侯雪茹; 长青; 刘鑫 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研发平台汇聚的创新资源是企业最终实现技术突破和可持续性优势的重要载体,但当前存在技术被窃取及技术转化率低等阻碍情境,导致企业无法在研发平台中获取持续性技术优势。选取华为作为典型案例,揭示基于隔离机制与组织学习协同的技术研发平台管理体系的跨层传导,分析和归纳了在阻碍技术发展的情境下技术研发平台管理体系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①组织学习与隔离机制的协同作用是形成核心技术研发平台管理体系的主要机制;②组织学习与隔离机制的协同形成的模仿障碍、先动者优势及差别优势是构成跨层传导的技术研发平台管理体系的关键要素。本研究有助于系统性地解决技术研发平台中阻碍企业获取技术优势的问题,指导合作创新行为,使企业取得持续性技术优势。

科学管理研究杂志科研管理创新
科研生态视角下的高校非共识研究支持体系28-33

作者:童建安; 肖德武 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自主创新的核心要义是敢于挑战、突破现有学科知识体系,鼓励与培育科研人员开展非共识研究则显得至关重要。在对国内科研现状与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法,从科研生态视角分析了目前制约高校非共识研究开展的关键因素,并针对性提出修缮建议,为形成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

科研数据共享困境与提升路径研究34-37

作者:陈晓勤 单位: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推进科研数据共享,是我国优化科研资源统筹配置、减少重复研究、促进协同创新的必要举措。将科研数据共享的困境主要归纳为科研数据共享氛围缺失、科研人员内在共享意愿与效能感制约、共享补偿与互惠机制不健全、高校与科研团队科研数据管理不完善,并给出相应提升路径。

建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绩效管理机制的思路与建议38-40

作者:陈娟; 曾钢; 姜言彬 单位: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 北京100864
摘要:结合近期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的文件,阐述加强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绩效管理的重要性,结合工作实际,提出若干建设设施绩效管理机制的思路和举措,为全面落实设施绩效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能力结构与提升策略研究41-46

作者:吴净 单位:青岛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大力推动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实现能力升级是优化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必然举措。从组织分层能力视角,探讨了技术转移机构中个体、团队/项目、机构三个层面的能力结构,并通过统计公报与调研数据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能力的现状与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基于能力升级提出相应提升策略。

科研院所建设高水平科技决策智库路径研究47-51

作者:袁永; 胡海鹏 单位:广东省科技创新监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监测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033
摘要:科技决策智库是支撑政府部门科技决策的重要载体,科研院所是我国当前建设科技决策智库的主要力量。构建科技决策智库运行机制框架,分析我国科研院所科技决策智库建设情况,并从经费来源、人才管理、组织管理、成果创造及质量评估、交流合作、成果推广等维度提出科研院所建设科技决策智库的路径及有关对策建议。

科学管理研究杂志产业创新研究
我国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研发和产业化的发展现状、需求及建议52-56

作者:赵世佳; 徐楠; 尚勇 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企业审查处; 北京100846;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监督管理处; 北京100846;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技术发展处; 北京100846
摘要:近年来,迫于能源安全、节能减排的压力,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加快电动汽车的发展。汽车生产平台化有助于提高研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有效实现汽车企业各品牌之间的技术共享,满足全球化市场的差异化需求。为提高电动汽车的竞争力,国际各大汽车企业陆续推出了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尽管我国少数企业已经开始布局,但是研发相比国外仍滞后。我国电动汽车补贴退坡、对外开放步伐加速、双积分政策实施等因素将进一步加速电动汽车的挑战,只有加快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的研发和产业化,转变电动汽车平台研发思路,建立电动汽车平台研发支撑体系,实现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有机结合,尽快推动形成多方合作的研发模式并加强平台基础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才有助于实现电动汽车可持续发展。

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研究述评57-62

作者:胡锦绣; 钟书华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地位,学者们关注有关评价研究。国内学者梳理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概念和特征等发展现状;构建了评价模型、评价理论和评价案例,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优势进行评价;描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效率和对其它产业的促进作用;指出了目前评价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产业技术联盟的运行机制和作用机理研究63-67

作者:乔玉婷; 黄朝峰; 鲍庆龙 单位: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 湖南长沙410073;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 湖南长沙410073
摘要:科学设计产业技术联盟运行机制并理顺其作用机理是联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从基础类、核心类和保障类3个层面提出产业技术联盟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分析产业技术联盟的作用机理,包括互惠共生机理、协同创新机理、学习试错机理和网络突变机理。最后,提出产业技术联盟运行机制和作用机理的影响路径。

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我国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路径选择68-72

作者:王一鸣 单位:青海大学; 青海西宁810016;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北京100084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乡村产业的振兴。总体上来看,我国乡村涉及的产业大多是中低技术产业。我们在深入研究高技术创新的同时,也需关注中低技术产业的创新。分析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的产业技术链模型,结合国内外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的一个路径选择。

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民工技能转型“非同步性”发展问题研究——基于“动因弹性”和“相对成本”差异性变动的视角73-78

作者:邓晰隆; 宋丹; 陈娟 单位: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甘肃兰州730050; 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在对'民工荒'现象进行探究后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民工技能转型不能同步发展是造成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的深层次原因。于是,对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民工技能转型的因果逻辑进行了梳理,并以此为基础对它们不能同步性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发现:农民工技能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因弹性'及'相对成本'在改革开放的40年来经历了从'相对同步'到'背道而驰'的发展历程。基于此,文章围绕如何增强企业与农民工之间的'用工粘性'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希望以此降低农民工技能转型的'动因弹性'和'相对成本',使之尽可能缩小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发展的'非同步性'程度,以减轻劳动力市场供需的结构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