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之旅,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科学杂志

人气78344评价76
收藏
  • 主管单位

    国家科学技术部

  • 主办单位

    国家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 下单时间

    1-3个月

  • 50-1075/TP

    国内刊号

  • 1974年

    创刊

  • 重庆

    发行

  • 401121

    邮编

  • 1002-137X

    国际刊号

  • 月刊

    周期

  • 朱宗元

    主编

  • 中文

    语言

  • ¥ 1000.00

    全年订价

  • A4

    纸张开本

  • 78-68

    邮发

  • 计算机应用与应用数学

    曾用名

计算机科学 2007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计算机科学杂志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混合动态自适应路由算法20-23

作者:郭彬; 李喆; 耿蓉 单位: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110004
摘要: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能以及能耗均衡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混合路由网络模型,将平面路由和层次路由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数据获取阶段采用层次路由,而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使用平面路由。同时,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该模型的动态成簇自适应路由算法HDAR(Hybrid Dynamic Adaptive Routing algorithm)。在算法中设计了基于现场数据的动态成簇机制来完成数据的收集,使用自适应的路由选择算法将数据传输回Sink节点。仿真结果表明HDAR协议在节能和能耗均衡方面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基于MANET的QoS多播路由协议研究24-27

作者:汪祥莉; 李腊元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武汉430063
摘要:在自组织网络上运行多媒体应用,正在成为随遇计算和随遇通信环境中的一个完整部分,同时提出了对QoS和多播的需求,如何设计有效的QoS多播路由协议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介绍了自组网QoS多播路由协议研究方面的一些最新进展,并对该研究所提出的路由算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自组网的QoS多播路由技术。

AdHoc网络中基于多条件的最优路径选择28-30

作者:张书奎; 崔志明 单位: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苏州215006
摘要:在无线移动AdHOC网络(mobile Ad Hoc network,简称MANET)中,提供端到端QDS保证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确定一条可行的、满足一组QoS(如带宽、延迟抖动和丢失率)约束的路径。一般说来,寻找一条满足多个附加约束条件路径的问题,是NP完全问题,这导致了许多启发式算法的提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在Adhoc网络中基于启发式多条件约束的最优路径选择算法MCOPS(Mult.-Constrained Optimal Path Selection),此算法首先裁减掉那些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不可行的路径,然后,在每条可行路径上使用K+1次Reverse-Dijkstra算法,随后,在图上随机地移动,发现那些到达最终目的结点的机会较大的结点。MCOPS算法由于是利用局部状态信息分布地计算,使其可方便地进行扩展到其他QoS约束的路由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以较小的代价开销获得较高的路由成功率。

一种适用于移动Adhoc网络的自适应多跳路由协议31-33

作者:向学哲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广州510631
摘要:跨层优化多径路由协议以跨层优化为手段,使用物理层,MAC层和网络层的信息做路由决策并在多条路径上同时传递数据包。实验表明,该协议拥有以往的多径路由协议在网络吞吐量和端到端延迟的优势,而且延长网络寿命并降低网络中传输比特信息所需消耗的能量。

超宽带技术的信道模型和定位技术研究与分析34-37

作者:曾文; 王宏; 徐皑冬 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沈阳110016;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39
摘要:短距离无线系统是今后较长时间内通信界研究的热点,其中个人局域网(PAN)概念的提出,更推动了个人信息网络的发展。实现PAN的主要技术有:IEEES02.11b、HomeRF、蓝牙(Bluetooth)以及超宽带(UWB)等。其中高带宽、高速率、低功耗和抗干扰等特点使得UWB技术优势极为突出。本文系统地阐述了UWB的物理信道模型、定位技术和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必要的总结和概括。

一种联合优化的球形解码预处理方法38-41

作者:程波; 杨宗凯; 刘威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武汉430074
摘要:在多输入一多输出(MIM0)系统中,球形解码(SD)是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解码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SD的联合优化预处理方法,这种优化方法的核心是以一种联合的方式,通过一个排序迫零反馈均衡(0ZF-DFE)检测器来获得SD优化的初始搜索半径和优化的解码顺序。这个OZF-DFE区别于其它的预处理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内嵌在通用SD中。本文同时也提出了对SD本身的一种改进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这种联合优化的策略在复杂度上相比其他优化方法,具有更优的性能。

在接收端模拟TCP的组播拥塞控制协议42-46

作者:原冰; 张冰; 刘增基 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业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71
摘要:提出了一种在接收端模拟TCP行为的组播拥塞控制协议TEARM。该协议在每个接收端独立地维护拥塞窗口并模拟TCP协议来改变窗口大小,其后将窗口值转换为期望速率,反馈给发送端,其中反馈的速率为一段时间内的加权平均。此外,使用了基于代表的机制来抑制反馈,并使用了历史打折机制来提高协议的响应性。仿真表明,该协议具有良好的TCP公平性、速率平滑性、可扩展性以及响应性,适用于流媒体组播业务的传输。

基于小波变换与自回归模型的网络流量预测47-49

作者:白翔宇; 叶新铭; 蒋海 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100080; 内蒙古大学计算机学院; 呼和浩特01002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80
摘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与自回归模型的网络流量预测方法,将流量数据构成的原始序列进行小波分解,并将分解得到的近似部分和各细节部分分别单支重构到原级别上;对各个重构后的序列建立自回归模型,由所拟合的模型分别进行预测;结合各个重构后序列的预测结果,可以得到对原始序列的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比传统的几种网络流量预测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度。

高速网络环境下的传输性能优化研究进展50-54

作者:武航星; 慕德俊; 潘文平; 乔梅梅 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西安710072; 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目前,对下一代高速互联网络的研究正如火如茶地进行。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在高速网络环境下,传统TCP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连接传输性能低下。针对这一问题,各种改善方案应运而生。本文对这些方案进行了大致分类,并重点介绍了各分类中的代表性算法,指出了其优缺点。最后,提出了几个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无线移动自组织网路由协议性能研究55-57

作者:赵瑞琴; 杨君刚; 刘增基 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业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71; 西安通信学院; 西安710106
摘要:路由是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已经提出的MANET路由协议有很多种,因此如何针对一定应用场景选择一个最佳的路由协议,是人们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该文对已经通过IETF认可的三种MANET路由协议:DSR、AODV和OLSR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设计了大量的场景,通过对路由协议的分组传送率、端到端时延和所选路径长度等指标的比较,得出了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MANET最佳路由协议选择方案。仿真中发现同是采用按需的路由发现策略的DSR和AODV在高移动、高负荷的网络环境下的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对此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分析对DSR提出了改进方案。

可扩展传感器网络模拟器SensorSSF及性能预测58-62

作者:王换招; 库尔班·哈斯木; 王艳武; 陈培军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西安710049; 新疆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计算机系; 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仿真模型越来越复杂,受单机计算能力和存储容量的限制,模拟需要花费的时间也越来越长。PDES(Parallel 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策略能够加快仿真程序的执行,因此一度成为研究热点。但是,并行仿真最终并没有在工业界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在于:并行仿真建模理论缺乏,并行仿真性能具有不可预测性,以及并行程序行为的不可预测性。本文在讨论模拟器并行化的一般方法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基于SSF的传感器网络并行仿真环境SensorSSF。SensorSSF设计遵循:可扩展性和简洁性。可扩展性保证CPU执行时间随求解问题的规模和仿真模型的复杂度线性增长;简洁性使得仿真应用人员无需了解太多并行程序设计知识,就可以编写出高效的仿真程序。实验结果表明,SensorSSF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同NS2相比具有较好的时间特性。

基于生物迁移的网络动态负载平衡的研究63-65

作者:张向锋; 任立红; 丁永生 单位:东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201620; 数字化纺织服装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201620
摘要:生物系统中的关键机理和重要原理可用于设计一种新颖的生物网络结构及其仿真平台,以满足未来Internet网络的关键需求。本文在此框架下讨论了生物实体的不同迁移方式,并探讨了将其用于网络动态负载平衡问题,给出了一种负载平衡算法。通过对网络中不同任务量在采用和不采用负载平衡策略两种情况下的仿真试验,比较了不同条件下的响应时间,验证了算法的合理性。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可靠传输研究66-69

作者:何庆伟; 孙利民; 刘俊涛 单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北京100080
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微型传感器节点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网络。它具有资源非常受限、无线通信链路质量不稳定和网络拓扑动态变化等诸多显著特点,与现有的互联网和其它无线网络存在较大差别,向可靠数据传输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本文探讨了设计可靠传输协议应考虑的因素,分析了两种可靠传输的实现机制,提出可靠传输协议的分类方法,并重点介绍近年来提出的典型可靠传输协议,最后指出将来的研究方向。

网络数据包捕获及协议分析系统的UML建模70-72

作者:蔡小华; 王汝传; 任勋益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南京210003;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3
摘要:为了使数据包捕获及协议分析系统易于从整体上进行功能分析并适应需求变化,本文将UML建模技术应用于网络数据包捕获及协议分析系统之中,首先提出该系统的一种体系结构,并对其部件功能进行了分析。接着运用UML技术建立系统的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并实现了该系统。最后对所建立系统的优点进行了分析总结。

应用层协议识别算法综述73-75

作者:陈亮; 龚俭; 徐选 单位: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210096; 江苏省计算机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6
摘要:能够标识出Internet上每个流所使用的应用层协议是一系列网络应用的前提和基础。然而随着网络的高速化和协议的复杂化,传统的基于端口识别应用层协议的算法已经不够准确,因此各种新的协议识别算法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协议识别问题的几个基本概念,将目前正在使用或研究的协议识别算法总结为三类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及关键技术和难点,最后指出了两个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