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杂志
好友分享

海南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海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2.33
  • 下单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1003-6350
  • 国内刊号:46-1025/R
  • 全年订价:¥ 552.00
  • 起订时间:
  • 创刊:1973年
  • 曾用名:海南卫生
  • 周期:半月刊
  • 出版社:海南医学
  • 发行:海南
  • 语言:中文
  • 主编:黄东勉(兼)
  • 邮发:84-1
  • 库存:186
  • 邮编:570311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所属分类
投稿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海南医学 2010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海南医学杂志专家论坛
夯实基础遵循规律奋力推进——海南省中医药事业建设与发展规划构拟 作者:黄更荣 单位:海南省卫生厅中医处 海南海口570203
1-5

摘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省中医药事业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我省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医疗保健的总体需求,从我省中医药事业的实际出发,谋划中医药发展思路,构拟中医药事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海南医学杂志论著
腕部骨骼血管数字化虚拟 作者:张远华 黄潮桐 陈隆福 李敬矿 陈冬生 单位:广东医学院 广东湛江524001 广东医学院附属厚街医院显微外科中心 广东东莞523945
6-7

摘要:目的应用数字化腕部技术构建腕部骨骼血管等重要解剖结构,建立虚拟腕骨及其滋养血管结构和形态。方法采用新鲜成人手标本经灌注处理后,通过CT扫描获得数据集,利用MIMICS软件重建腕部的外形、骨骼、动脉等,并对相关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建立了基于解剖结构的可视化腕部骨骼血管模型并精确显示腕骨及其滋养血管结构和形态,各结构可单独、联合显示,可任意旋转,模型透视及多剖面显示。结论腕部骨骼血管可视化模型为临床提供三维形态学资料,也为虚拟现实技术提供数字化模型。

新磺棕小儿止咳合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研究 作者:陈德坚 黄春新 陈萍 王芳 林蓉 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 海南海口570311
8-10

摘要:目的消除新磺棕小儿止咳合剂的抑菌作用,以检查其微生物限度。方法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的中和法和薄膜过滤法消除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后,按常规法进行菌回收率试验。结果通过人工污染5种代表菌株的菌回收率均高于70%,控制菌检查试验组检出,阴性菌对照组未检出。结论中和法和薄膜过滤法能有效地去除新磺棕小儿止咳合剂的抑菌活性,用该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可行。

生大黄高位保留灌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46例 作者:郭伟昌 黄君 易先武 陆昌友 芦灵军 单位: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四川宜宾644000
11-12

摘要:目的观察生大黄高位保留灌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生长抑素及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生大黄高位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血、尿淀粉酶复常时间及自主排气排便时间亦短于对照组。结论生大黄高位保留灌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AP疗效满意,恢复快,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P选择素的测定及其意义 作者:杨权 陈守国 许宁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江苏盐城224400
13-14

摘要: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中P选择素的水平以及其与UC病变程度和范围的关系,探讨其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经临床表现、肠镜及病理诊断的UC患者30例以及正常对照组20例的外周静脉血,ELISA法测定血浆P选择素水平。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显示:UC组血浆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UC组患者血浆P选者素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UC患者血浆中P选择素呈现高表达;血浆P选择素可能成为判断UC严重程度以及临床诊断简单易行的外周生物学指标。

阿尔茨海默病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关系 作者:张敏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 广西南宁530003
15-17

摘要: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脑脊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变化,以及外源性BDNF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24名AD患者和26例非痴呆脑梗死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他们脑脊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并对其中的12名AD患者经椎管注入外源性BDNF进行治疗,以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差值来评估疗效。结果AD患者脑脊液BDNF浓度显著低于非痴呆脑梗死患者(t=-4.927,P=0.000),并且外源性BDNF能提高MMSE的评分(F=56.067,P=0.000),且不受年龄的影响(F=1.667,P=0.211)。结论脑脊液BDNF可作为AD的诊断标志物,并且BDNF能很好地改善AD患者的认知能力而不受年龄的影响。

手汗症QT离散度改变与心脏自主神经关系探讨 作者:吴蔚 杨希立 杨劼 郑玲 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东佛山528000
18-19

摘要:目的探讨手汗症患者胸2-胸4(T2-4)Q—T离散度(QTd)变化与心脏自主神经的关系。方法用同步12导心电图测定112例手汗症患者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前后R—R间期即心率(HR)、Q—T间期、最小QT间期(QTmin)、最大QT间期(QTmax)和经心率校正的QTmax(QTc—max)、QTmin(QTc—min)数值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2—4dQT间期和R—R均较术前缩短,QTd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3年QT间期、R—R间期与术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T离散度较术前延长,存在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手汗症患者T2-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后Q—T离散度(QTd)变化与交感神经有一定的相关性。

不同剂量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杜小丽 杨大兴 单位:四川省成都市老年病医院内科 四川成都611130
20-22

摘要: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的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大剂量厄贝沙坦组,300mg qd,n=34)以及对照组(小剂量厄贝沙坦组,150mg qd,n=34)。于开始治疗前以及药物治疗3个月后行尿白蛋白、血压、血肌苷(Scr)、血尿素氮(BUN)、血清钾(K)等检测。结果两组患者血压都有降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白蛋白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尿白蛋白下降更为显著,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300mgqd降尿白蛋白优于厄贝沙坦150mgqd,对DN患者有独立于血压之外的肾脏保护作用,安全性好。

先天性泌尿系畸形的MRU与ce—MRU评价 作者:李顶夫 雷益 侯严振 王蕾 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东深圳518029
23-26

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系统MR水成像(MRU)与分泌性ce—MRU的方法,并讨论其适应证,评价其优缺点;描述101例泌尿系先天性畸形在两种方法中的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5月至2009年5月我院收治的101例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同时作MRU及ce—MRU检查。结果101例MR共发现11种泌尿系畸形。无论有无排泌功能,MRU均能显示有尿液或囊液充盈或扩张的部位;ce—MRU能显示有功能的肾脏并与之相连的正常或病变的泌尿管道。结论MRU能清楚显示所有尿液或囊液充盈的正常或异常结构;ce—MRU能显示有血流到达并有对比剂排泌的。肾组织和与之相连的结构。ce—MRU能独特地显示病变与周围血管的关系,MRU与ce—MRU相互结合应用方能够提供完整的诊断信息。

胆总管切开并左肝外叶切除联合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评价(附126例报告) 作者:李恩 吴祖光 李思荣 刘宏涛 吴青松 徐泰 陈楷 单位: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普外二科 广东梅州514031
26-28

摘要:目的比较胆总管切开并左肝外叶切除联合取石术和单纯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两种方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两种手术治疗方法。第1组66例采用胆总管切开并左肝外叶切除联合取石术的方法;第2组60例患者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方法,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第1组术后近期效果优良率为92.4%,第2组为80%;第1组患者在术后残石率、胆道感染率和再手术率方面明显低于第2组。结论胆总管切开并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能取得比较好的临床效果,近期疗效明显好于单纯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左上腹网膜囊区肿块病变的诊断初探(附97例报告) 作者:汪溪 陈宽仁 李建业 卞正乾 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江苏连云港22200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普外科 上海200001
29-31

摘要:目的探讨位于左上腹腔网膜囊占位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病理证实的网膜囊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以胰腺层面作为参考层面,最大层面位置作为定位方法:并分析定性诊断要点及误诊原因。结果左上腹网膜囊区占位中,胃来源肿块41例;胰源性肿块23例;网膜囊内肿块18例;肠源性肿块11例;脾源性肿块4例。不同来源占位最大平面各不相同。术前误诊23例(24%),各组定位误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肿瘤的密度和形态无特异性。结论左上腹网膜囊区肿块主要来源于胃底和胰尾的恶性肿瘤;病变最大层面的位置及周围脏器形态对定位有一定价值;病变误诊主要由定位误诊造成;术前定性诊断较难。

原发性小肠肿瘤44例临床分析 作者:邵建平 单位: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外科 天津300450
32-34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原发性小肠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及术前诊断方法。结果小肠肿瘤多位于十二指肠,占38.6%(17/44)。良性肿瘤以平滑肌瘤为主,恶性肿瘤以腺癌最常见。检查方法可采用X线钡餐、内镜检查、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CT和B—US、PET—CT检查。结论小肠肿瘤缺乏简单易行、价廉及无创性的诊断方法。治疗上,对恶性肿瘤力争做根治性切除。

术中氩氦刀消融术治疗中晚期肝癌82例 作者:胡远超 寇昌华 田庆中 郭浩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 江苏徐州221000
34-36

摘要: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行术中氩氦刀冷冻治疗(Ar—He targeted cryoablation)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对82例患者行术中氩氦刀冷冻治疗,均予加置肝动脉泵术;直接行肿瘤氩氦刀冷冻术加置泵术55例;手术切除癌灶加氩氦刀冷冻治疗加置泵术15例;肿瘤氩氦刀冷冻术加转移淋巴结氩氦刀冷冻治疗加置泵术12例。结果成功治疗82例,病理学检查证实受冷冻处癌组织变性坏死。并发症有穿刺孔出血、胸腔积液、肝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衰竭,均治愈。病例均获随访,术后生存时间为6—12个月18例,12-18个月30例,18—24个月14例,〉24个月20例。结论术中氩氦刀冷冻治疗为中晚期肝癌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治疗途径,安全性好,虽有合并症发生,但可以有效防治。

七氟烷复合咪达唑仑在唇腭裂患儿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作者:苏国宁 邓敏 李贇 何丽 单位: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云南昆明650021
37-38

摘要:目的探讨咪达唑仑与七氟烷在唇、腭裂患儿麻醉诱导插管时的相互作用。方法选择ASAI级唇、腭裂患儿82例,年龄6个月-3岁,随机分为全凭七氟烷组(A组);咪达唑仑复合七氟烷组(B组)。以气管插管时有无体动反应为指标,采用序贯法分别测得两组气管插管时七氟烷的半数有效量(ED50),并比较两组对循环和呼吸的影响。结果全凭七氟烷组的ED50为4.2%,95%的可信区间为4.1%-4.3%;咪达唑仑复合七氟烷组的ED50为3.7%,95%的可信区间为3.6%-3.9%;咪达唑仑复合组在诱导期间对呼吸的影响更小。结论复合咪达唑仑可以降低七氟烷在小儿吸入诱导插管时的半数有效量(ED50),并减少了呼吸抑制。

基层医院疑难配血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作者:杨珊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血液中心 广西柳州545005
39-41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疑难配血原因及解决方法,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血提供指导。方法分析回顾近三年来柳州市、县9家医院因各种原因配血疑难,而送本中心输血研究室进行疑难配血51例样本的输血前检查及配血记录。结果51例样本中,因血型鉴定困难导致配血疑难3例,占5.9%;盐水介质配血不合17例(包括自身冷凝集14例,IgM抗-M1例,串钱状假凝集3例),占33.3%;自身冷凝集合并IgG抗体15例,占29.4%;IgG温抗体14例,占27.5%(其中温自身抗-e抗体1例,其他温抗体13例,其中抗-Ce 1例,抗-Ec 1例,抗-C 1例,抗-E 1例,抗-D 1例);药物性抗体2例。结论输血前试验发现ABO正反定型不符时,应先进行血型确定,确定血型后输入同型交叉配血相合的血液。在配血试验中,应尽可能检出37℃反应的抗体,排除37℃不反应的抗体对配血的干扰。对有输血史、妊娠史的患者应作抗体筛选,对抗体筛选阳性者应进行抗体鉴定,为患者找到对应抗原阴性交叉配血相合的血液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