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杂志
好友分享

海南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海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2.33
  • 下单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1003-6350
  • 国内刊号:46-1025/R
  • 全年订价:¥ 552.00
  • 起订时间:
  • 创刊:1973年
  • 曾用名:海南卫生
  • 周期:半月刊
  • 出版社:海南医学
  • 发行:海南
  • 语言:中文
  • 主编:黄东勉(兼)
  • 邮发:84-1
  • 库存:186
  • 邮编:570311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所属分类
投稿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海南医学 2008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海南医学杂志论著
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杨华伟 王征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肪乳腺科 广西南宁530021
1-2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原则.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3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21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年龄,临床症状,肿瘤大体及组织学特征,手术方式,术后放射及化学治疗,复发率,死亡率,比较良性、恶性、交界性肿瘤的不同。结果23例患者平均年龄38岁,按WHO分类标准,其中良性11例,交界性4例,恶性8例。14例行局部切除术,5洌行乳腺单纯切除术,4例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式。随访18例,平均随访时间22个月(12~96个月),2例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1年死于远处转移,4例行局部切除术后复发再次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结论保证1-2cm切缘的扩大局部切除术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的首选方案.局部复发的交界性和恶性肿瘤要选择乳房单纯切除术式或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β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曾建 陈晓军 单位:武警福建省总队医院内三科 福建福州350003
3-5

摘要:目的观察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对76例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每日四次的胰岛素强化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并检查其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的情况.计算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胰岛素分泌指数,比较成功组以及失败组的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Alc(HbAlc)等其他资料。结果在成功组13例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可以停用胰岛素,改口服药或饮食+运动治疗就可以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ISI)均比治疗前有显著差别。发现患者的年龄以及病程对疗效有一定的预测意义。结论对年轻且病程短的口服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胰岛素治疗可能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45例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与分析 作者:吴镇权 温健 李国新 俞莉敏 李震 单位: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广东深圳518036
5-6

摘要:目的探讨Pilon骨折手术治疗的方式、时机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2003年10月-2006年8月收治的45例Pilon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患者平均年龄39.5岁(17—62岁),其中Ⅰ型骨折3例,Ⅱ型28例.Ⅲ型14例;开放性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33例。本组患者中,21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12例行有限切开固定并辅以石膏托外固定,12例行急诊手术复位三叶草钢板内固定。结果按Mazur标准,优17例,良19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为80.00%。结论影响Pilon骨折预后的因素较多,针对不同的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及时机、提高胫骨关节面的复位质量和防治并发症。是Pilon骨折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附60例报道) 作者:黄顺坛 李逊 蔡雪 钟明 吴开俊 唐顺利 李凯 单位:广东省中山市陈星海医院泌尿外科 广东中山528415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微创外科中心泌尿外科 广东广州510230
7-8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方法和近期疗效。方法采用骶管或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美国Laserseope公司生产的非接触式绿激光治疗系统.以80W功率对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汽化治疗。结果本组手术时间30-120分钟。术后12例未留置导尿管.余患者在术后24—48小时内拔导尿管。术后均无膀胱冲洗。术后患者4天内出院。术前平均尿流率8.2ml/s,术后2周及4周平均尿流率分别是19.8ml/s及19.2ml/s;术前平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3.9分和4.2分.术后2周及4周分别下降至8.9分、8.5分和1.4分、1.4分。术中均未输血。结论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安全、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痛苦小、留置导尿管时间短、康复快.是一种较理想的微创方法.

依达拉奉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佩峰 金佳华 冯庭怡 单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上海200080
9-9

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疗效。方法把120名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基底节区血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名,对照组60名。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每次,每天两次。14天。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63.3%,治疗组和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在脑出血急性期有明显疗效。

后房型人工晶体脱位的临床分析 作者:卢敏 董景文 邬永娟 李德全 单位: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眼科 广东高州525200
10-12

摘要: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脱位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对23例23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脱位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托吡卡胺散瞳复位、单纯手术复位、前段玻璃体切除单纯取出再植入、更换和取出人工晶状体等方法进行处理。结果手术中后囊膜破裂、悬韧带离断、玻璃体脱出、手术后外伤及人工晶状体的材料和类型是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脱位的主要原因。23眼中2眼用0.1%托吡卡胺扩瞳后自行复位;10眼单纯手术复位成功;4眼更换前房型人工晶状体;4眼更换后房型人工晶状体;3眼取出人工晶状体后未再植入。随访1个月至3年,除3眼无晶状体眼外,术后矫正视力均≥0.05;其中≥0.1者18眼,≥0.5者12眼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脱位与术后后囊膜破裂、悬韧带离断、玻璃体处理不当、术后外伤及人工晶状体的材料和类型有关。前段玻璃体切除单纯取出再植入,是处理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脱位简单有效的方法。

主动脉夹层36例临床分析 作者:董茜 李东旺 单位:安阳钢铁集团公司总医院心内科 河南安阳455004
12-13

摘要: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D)的主要患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36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83.3%)以疼痛为主要症状;超声、螺旋CT、MRI诊断AD的敏感性分别为90%、93.8%和100%;综合治疗后存活24例(66.7%),死亡12例(33.3%)。结论主动脉夹层基础疾病主要是高血压.以急性剧烈疼痛为主要症状。超声、CT、MRI检查有助于诊断。本病死亡率高,对高危病例积极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可能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后囊缺损的无晶状体眼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作者:龙开荣 单位: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 四川广安638000
14-16

摘要:目的探讨后囊缺损的无晶状体眼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31例(31眼)因外伤和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导致后囊缺损,未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眼,根据不同情况,施行单纯睫状沟植入,或睫状沟缝线固定植入进行后房型人工晶体二期植入术。术后随访3—24月。结果19例(61.29%)直接睫状沟内植入,7例(22.58%)双襻缝线固定法植入,5例(16.13%)为单襻缝线固定.术后裸眼视力=0.3者23例(74.19%),=0.1者29例(93.55%),瞳孔网者26例(83.87%),人工晶体位正者29例(93.55%),无一例出现品状体脱位、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是矫正后囊缺损的无晶状体眼视力的有效方法.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熟练的手术技巧和粘弹剂的使用是保证其术后效果.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电图ST段回落与心肌组织灌注的观察 作者:杨剑峰 王相智 张鸿举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江苏徐州221002
16-17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O再通后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与心肌组织灌注的关系。方法将PCI再通后1小时的18导联ECG与入院当时ECG比较,分别测定梗死相关导联最大ST段高度,按抬高的ST段下降幅度分为A组:ST段下降≥50%,B组:ST段下降〈50%.根据对ST段回落和心肌水平有效再灌注相关临床因素的观察而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非致死性心脏事件、LVEF、室壁运动异常和住院死亡病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心肌水平有效再灌注明显好于B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经急诊PCI再通后心电图ST段回落程度可以预示心肌水平有效再灌注,井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危重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的研究 作者:刘美描 吴贤仁 林秋萍 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广东汕头515041
18-19

摘要:目的评价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危重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危重患者72例,其中61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患者均静脉应用胺碘酮。并给予胺碘酮口服治疗。将心律失常转复为窦性心律或心率明显减慢评价为显效;心律失常未纠正但心率减慢评为有效:心律失常未纠正且心率未减慢评为无效。密切监测用药前后血压、心率、药物不良反应及心力衰竭情况。结果72例患者中显效率63.89%,有效30.56%,无效率5.55%。大部分患者心力衰竭有不同程度改善,无心力衰竭加重者。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危重患者,特别是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是安全的。疗效是确切的。

高压氧合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多发性硬化25例 作者:潘晓波 陈超 单位:广东省珠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广东珠海519000
20-21

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合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以病情相匹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比较治疗前后的有效率及诱发电位(E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BAEP,VEP,SEP的PL,P100PL及IPL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压氧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多发性硬化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罗格列酮具有人结肠癌氟尿嘧啶化疗增敏作用 作者:伍小平 曹建国 孙丽 单位: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衡阳421001 南华大学肿瘤研究所 湖南衡阳421001
22-23

摘要: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sielitazone)对人结肠癌氟尿嘧啶化疗增敏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HT-29细胞,分别或联合应用不同浓度的罗格列酮、氟尿嘧啶(iluorouracil,5-Fu)处理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细胞,MTT比色法测定药物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采用台盼蓝染色细胞计数法观测药物对HT-29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采用碘化丙锭(PI)染色流式细胞术观察计算细胞凋亡率,并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1.5umol/L罗格列酮能明显增强氟尿嘧啶对HT-29细胞增殖和生长抑制作用。1.0μmol/L罗格列酮能显著增强氟尿嘧啶诱导HT-29细胞凋亡,使HT-29细胞阻滞于G1期。结论罗格列酮能增加氟尿嘧啶对HT-29细胞的化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诱导HT-29细胞凋亡和G1期阻滞有关。

冠心病患者hsCRP与颈动脉斑块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冰生 程颖 解强 林桂雄 吴钰燕 冯燕玲 李劲草 董吁钢 麦炜颐 单位:广东省番禺何贤纪念医院心内科 广东番禺511400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广东广州510080
24-25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和斑块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88例冠心病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颈动脉IMT及斑块积分.冠心病患者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分级分为无斑块组、1级斑块组、2级斑块组和3级斑块组。并检测88例冠心病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液中hsCRP。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四根血管中任何一根血管狭窄≥50%即诊断为冠心病。结果冠心病患者的血浆hsCRP水平及颈动脉IM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hsCRP水平在冠心病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cIMT在冠心病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中无一例患者出现颈动脉斑块。冠心病患者血浆hsCRP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积分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4,P〈0.05;冠心病患者血浆hsCRP水平与cIMT无相关性。结论通过检测血浆hsCRP水平可反映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

夜间脉压下降率与老年人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作者:蒙泽明 吴荣辉 单位:广东省茂名农垦医院 广东茂名525200
26-28

摘要:目的在了解夜间脉压下降率的基础上,探讨夜间脉压下降率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325例曾在我院行动态血压检查的住院患者,了解夜间脉压下降率的规律。另外选择来我院就诊首次发现高血压病的老年患者124例,根据脉压夜间下降率中位数水平分为两组:脉压夜间下降率〈6.5%组(A组)和脉压夜间下降率≥6.5%组(B组).同时测量24小时动态血压,心律失常发生率,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内皮功能指标及一般临床生化指标。结果夜间脉压下降率为8±9%.中位数为6.5%。脉压夜间下降率〈6.5%组(A组)和脉压夜间下降率≥6.5%组(B组)比较,夜间脉压组(A组61±8mmHg,B组54±9mmHg,P〈0.05),平均脉压(A组61±7mmHg.B组58±8mmHg.P〈0.05),非勺形高血压比例(A组66%,B组42%,P=0.045)。脉压夜间下降率〈6.5%组(A组)靶器官损害较严重。LVMI(A组134±28g/m^2,B组117±32g/m^2,P〈0.001)、心律失常(A组27.7%,B组7.7%,P〈0.025)、尿微蛋白(A组21.8%,B组8.2%,P〈0.05)、脑血管损害(25.4%,10.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VMI与夜间脉压下降率做直线相关分析,呈负相关(r=-0.403,P〈0.001)。脉压夜间下降率〈6.5%组(A组)吸烟率较高(A组44%,B组21%,P〈0.005),内皮功能损伤较严重:Flow—MD/%(A组4.5±0.32,B组10.4±0.47,P〈0.0005)、vWF(A组174.3±72.3,B组152.4±21.1,P〈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5)。结论脉压在夜间下降,脉压存在昼夜变化。夜间脉压下降率〈6.5%(A组)较夜间脉压下降率≥6.5%(B组)靶器官损害程度重。脉压昼夜变化与内皮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丹参酮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许鸽屏 苏华 单位:湖南省汨罗市人民医院 湖南汨罗414400 长沙中南大学附属湘雅二医院 湖南长沙410000
31-33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制剂丹参酮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清多种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人选的病人随机分为丹参酮组和对照组,ELISA法测定各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7天后血清p-selectin、hs—CRP、IL-6、PAI-1水平。结果丹参酮治疗7天后患者血清p-selectin、hs—CRP、IL-6、PAI-1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丹参酮注射液能显著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多种炎症因子水平,这可能是其产生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