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之旅,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湖南社会科学

湖南社会科学杂志

人气24958评价74
收藏
  • 主管单位

    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

    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下单时间

    1-3个月

  • 43-1161/C

    国内刊号

  • 1988年

    创刊

  • 湖南

    发行

  • 410003

    邮编

  • 1009-5675

    国际刊号

  • 双月刊

    周期

  • 周 勇

    主编

  • 中文

    语言

  • ¥ 264.00

    全年订价

  • A4

    纸张开本

  • 42-229

    邮发

  • 湖南社会科学

    曾用名

湖南社会科学 2007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湖南社会科学杂志哲学·科学
科学是什么?1-7

作者:李醒民 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摘要:本文从各个角度涉及中外学者对科学的定义,探讨了作为知识体系、研究过程和社会建制的科学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给出作者自己的简明定义。

从“转化”到“创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范式转换8-10

作者:彭炳忠 单位:湖南商学院经济学系; 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范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诸多缺陷,必须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范式转换,即由科技成果转化范式向技术创新范式特换,为此需要解决若干关键性问题。

论创新主体与客体11-13

作者:曹山河 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创新是主体根据自已的独特性,产生出能够满足主体需要、实现主体欲望、达到主体目的的具有新价值、新效用的思想与方法的活动。创新活动是一种有高度目的性、效用性的功能系统,创新系统由创新主体、创新客体和创新中介三大基本要素构成。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并具有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和功能,它是创新系统中的首要因素,对创新系统形成及其诸要素的结合方式起着决定作用。创新客体是创新活动中居于被动地位的一方,是创新主体所指向的对象,是主体运用一定的知识、技术与管理对已有的物质、能量与信息进行重组与再现所产生的具有新价值与新效用的思想与方法。

论湖南高校科研成果转化14-15

作者:罗洪奔 单位:湖南大学科技处; 湖南长沙410082
摘要:在湖南省科技资源的布局中,高校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高校承担大量科研课题,积累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并有大量的科研成果获得部级奖励或专刺。但科研成果怎样转化成为生产力一直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的难点,针对普遍影响成果转化的几个主要原因.本文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

儒教与形而上学问题——对鞠曦、陈明、蒋庆的评论16-18

作者:黄玉顺 单位:四川大学哲学系; 四川成都610064
摘要:最近几年,“儒教”问题又忽然热闹起来。2005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儒教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儒教学术研讨会在广东从化召开,陈明和蒋庆都在会议上提出了自己的儒教主张。不久,鞠曦在网上对陈明的儒教主张提出了激烈的批评;与此相关,我的帖子《鞠曦与陈明讨论之要害何在》最近又被顶上来了。看起来,虽然我曾发过《陈明“即用见体”何以成立》的帖子加以分析,但是,前帖涉及的问题依然存在,我应该对有关的问题作一个正面的交代。

湖南社会科学杂志政法·社会
任务型组织目标的一致性、适应性与合理性19-23

作者:张康之; 周雪梅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会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北京100872
摘要:任务型组织存在着社会目标、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所构成的目标结构体系,但是,与常规组织的“目标置挟”、目标冲突不同,任务型组织的总目标被分解之后,却具有一致性、适应性和合理性的特征。任务型组织目标上的一致性是组织以及组织成员刺益一致性的体现;适应性则是在组织成员个体目标相互适应以及组织成员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互适应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对变动着的环境的适应性;合理性应当准确地理解成一种实质的合理性,或者说。是在实质合理性基础上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统一。

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24-28

作者:姜晓萍; 衡霞 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四川成都610064;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四川成都610064
摘要:社区治理是目前学界的一大热点问题,而公民参与是社区治理的本质要求。它是治理理论在社区建设中的实际运用,是社区健康发展的“加速器”,有利于增强公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更是我国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本文尝试以治理理论为基础,阐述社区治理中公民的角色和参与机制,分析公民参与的障碍及原因,探讨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制度创新。

权威与自由的平衡: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29-31

作者:袁柏顺 单位: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湖南长沙410082
摘要:和谐社会一方面要求社会安定有序,另一方面要求社会充满活力,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张力。解决这一对矛盾的政治基础,是求取权威与自由之间的平衡。在现代国家中平衡权威与自由,民主法治是不二法门。

当前我国政府权力运行机制研究综述32-35

作者:颜佳华; 李红波 单位: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湘潭大学思想研究中心; 湘潭大学管理学院; 湖南湘潭411105
摘要:近年来,政府权力运行机制是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是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在实践的推动作用下,国内学者对政府权力运行机制的涵义及构成要素、存在问题、构建思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了进一步推进政府权力运行机制的研究,本文拟时国内已有的相关成果进行概括和分析。

试论影响大国兴衰的主要因素36-39

作者:薛其林; 周松柏; 伍春晖 单位:长沙学院; 湖南长沙410003;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湖南长沙410011;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世界历史上,大国兴衰沉浮,屡见不鲜。回顾世界历史上这种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大国兴衰历程,探讨大国兴衰的规律和影响大国兴衰的因素,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复兴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的和平崛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对台湾地区行政法发展的几点反思40-44

作者:刘性仁 单位:北京大学法学院; 北京100871
摘要:台湾地区行政法为何继受德日之行政法却落后于德日。欲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理论上检视台湾地区行政法的发展。先就台湾地区传统行政法的规范作一反思,而后就台湾地区现行行政法随时代变迁之革新予以检讨。从而探讨使台湾地区行政法架构健全、完善,藉以保障人权,朝向法治化迈进的途径。

不作为侵权行为的要素与定义45-47

作者:蔡唱 单位:武汉大学法学院; 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不作为侵权行为是一心素和体素的结合,缺乏任何一个都不能构成。因此,将不作为侵权行为定义为:行为人有能力履行但有意识地不为特定的作为义务,该故意或过失不为与所导致他人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应对损害结果负责的非表示行为。

对未成年人适用暂缓起诉制度的探讨48-50

作者:孙喜峰 单位:长沙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系; 湖南长沙410003
摘要:暂缓起诉制度是检察机关对于已经达到提起公诉标准的违法行为,基于刑事立法、刑事政策和公共利益,并根据犯罪嫌疑人自身的具体情况,对一些特殊群体的人在一定期限内暂时不提起公诉,等期限届满后,视犯罪嫌疑人的认识、悔改情况等作出最后处理决定的一种刑事诉讼制度。暂缓起诉制度并不是不起诉,而是附一定条件的暂时不起诉。当考察期满后,有可能起诉,也有可能不起诉。

从“亲亲相隐”的合理性看现代中国证人制度的改革51-52

作者:张宏 单位: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法律系; 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一、亲亲相隐原则的内涵及其发展 (一)亲亲相隐的内涵。亲亲相隐原则,又叫“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是指亲属之间相互首谋隐匿犯罪行为,不予告发和作证。这种主张亲属间首谋隐匿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的原则,源于儒家孔子“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思想。孔子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为亲者讳,为尊者讳,为贤者讳”。所谓“讳”,就是隐恶扬善,隐匿犯罪的意思。这一原则的确定是儒家孝道思想的体现,标志着封建法律儒家化的开端。

自然人共同受贿的认定53-55

作者:曹娜 单位:中山大学法学院; 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我国刑法并没有对身份做专门规定,在刑法理论中,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问题存在着不同意见。本文主要探讨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定性问题,笔者认为非国家工作人员可以与国家工作人员成立受贿罪的共同犯罪,可以成为受贿罪共同犯罪的教唆犯、帮助犯和实行犯,并且应按照以特殊身份说为基础、职务利用说为补充的原则对此共同犯罪定性,这种原则符合我国共同犯罪理论,也体现身份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