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的背景范本十二篇

时间:2023-06-02 15:29:24

文化建设的背景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1)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新农村文化建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核心指导理念,将的系列讲话精神融入到建设指导方针中。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应该不断事先基础体制改革,增强对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依据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当地农村文化市场发展情况,健全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真正切实保证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权利。加大市场督查力度,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扬农村的优秀健康文化。做到有选择的继承,摒弃不良文化,如封建愚昧思想等。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之间相辅相存,相互促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囊括了农村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多方面的建设需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农村地区的具体实践。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包含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同时也为农村地区文化建设提供了具体的指导作用,为推动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长效发展提供充足的依据与重要支持。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实践

(一)强化农村文化管理阶层建设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改革红利所带来的机遇,强化农村文化管理阶层建设,不断实现文化管理阶层的内部治理与外部监督的有效结合。针对现有的文化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发挥出农村文化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有效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以保证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高效性与有效性。强化文化激励机制建设,增强各文化主体的文化建设积极性,使得农村文化建设能够真正成为同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的工作。各级政府应该大力极大对于农村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通过下拨专项资金,为这些地区配备相关的文娱器材以及文化设施。同时提高文化人才奖励力度,大力提倡创新人才进入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转变新农村文化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出各级政府部分的文化建设作用,以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发展。

(二)加强农村文化教育首先,学习其他优秀农村的文化模式,把这些村子作为潜在的竞争对手,以不断超越,不断完善自我。其次,坚持不懈,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将职业道德、奉献、敬业、诚信、团结、合作等思想融入到村民的价值观。三是要加强对村民的业务,大力推进教育培训,技能大赛,积极鼓励新型农村人才,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村民的业务能力。四是建立农村模范人物,用先进人物来树立榜样,激发村民的主动性与发展性。五,强化基础文化建设,促进农村为村民自主行为的健康发展,激发村民的内在动力。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2)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班级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班级的物质文化主体是物,是有形的,主要有班级的桌椅摆放、教室布置、内务整理和学生着装等。精神文化主要指班级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具体表现在班级的学风、班风和考风,这些都是无形的,也是最核心的。狭义的班级文化就是专指精神文化。为此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是每位小学生成长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班级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陶冶小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面笔者就班级的文化建设问题谈以下观点。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班级文化建设促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多年以来,我们的德育所采用的基本方式是由班主任在班会课上传授有关的德育知识。但在形式上往往以教师的讲解甚至“说教”为主,常常不能触及学生的灵魂,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从组织形式到活动内容都显得过于单调,不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要在人类文化宝库中撷取思想精华,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薰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将道德认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为了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让学生在良好班集体的氛围中健康成长,我们班开展了“好大一棵树”主题队会。队会中队员们表演了精心准备的一系列节目:演课本剧《集体锁》、童话《我是小河的一滴水》、诗朗诵《我们和我》等。同学们在参与中得到快乐,在参与中接受了教育。总之,班级文化建设,使德育形式“立体化”,把平面的道理,化为立体的形象。一个具体的社会现象、一部电影、一部小说给人的印象,常常比一堂政治课更深刻、更持久,就是因为文化建设在教育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因此,班级文化建设是促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精神动力。

2、班级文化建设有助于学生净化心灵。德国著名的演讲家海因雷曼麦说过:“用暗示的方式说出严肃的道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为人接受。”学生从班级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得到的暗示,常能使学生在不需任何外来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自主教育、自我调适,从而形成积极稳定的心理品质。良好的文化环境带给学生的是清新愉悦、自由、和谐。它不仅使学生在更为广泛的时间、空间上了解社会、理解人生,而且为学生提供情感上的寄托,又无时无刻不在净化着学生的心灵。这就有助于学生开阔思路、形成乐观向上的个性。

3、班级文化建设能够创新性学生思维。最近,我在班级开展了“未来的世界”演讲比赛、“班级建设”金点子征集活动,在班级的墙壁上设立了“每周一句”、“送你一句话”等专栏。这样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营造了一种人人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乐于创新的班级文化氛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一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能够创设多种情景,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学生可以感受到伟人及科学家那种自觉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不折不挠的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精神,并从中激起探究新知的兴趣和勇气。二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文化传承着人类的知识和智慧。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学生的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活动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都将得到较大的提高。另外,在班级文化活动中,学生在获取各种知识的同时,也将接受着科学思想的薰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由此产生创新的动机与灵感。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内容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加强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育人的总体目标、紧扣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

1、班级环境文化建设。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美化教室环境,既能显示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一是教室的净化。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卫生要安排专人负责跟进;同学的书本,学习用具要摆放工整;课桌椅要摆放整齐。二是教室的绿化。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我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摆放了一些绿色的植物,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这样还能让学生消除眼部的疲劳。三是教室的美化。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教室是学生学习的阵地,教室布置要让学生参与其中。教室布置包括:公布栏、班规、名人名言、硕果园、图书角、卫生角等,可分别布置于教室的不同地方。我在前面强调教室的重要性,不是说教室布置好后,就万事大吉,实际上如果这样理解太肤浅了。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之一就是营造一个和谐的浓浓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学习,对好的学风的形成有积极的意义。所以说班级文化建设,不仅看这个班教室布置得如何,更要看这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学风、班风如何。

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要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来进行,要体现班级特色。在制订本班的班规时,我先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议论,再进行全班讨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订了适合本班的班规。在这一版块中以“我们的约定”的形式罗列出全班同学应该共同遵守的几项规定。班规制订好了,是不是贴在墙上就行了呢?不是的。我们更重要的是做好班规的执行,而且是长期的坚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执行。要长期坚持,要注重落实。要求全班同学互相鼓励、互相监督。

总之,班级文化就像春天的阳光,它使每位同学感到温馨、温暖、快乐,使班级井然有序、一枝独秀、充满生机,使学校充满文化氛围、文化底蕴、育人特色。相信不久的将来,重视文化建设将成为一种潮流、一种必然、一项工作在学校出现。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20-02

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各样的言论的传播,信息的交换,社会思潮及行为方式的变换,对如今的学校教育、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五年制高职校来说,如何才能更好的建设校园文化成为了教育家们关注的焦点。五年制高职校的学生,从年龄上来说,各方面都还在发育阶段,在如今网络文化的大背景下如何进行五年制高职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就变成了尤为突出的问题。

一、五年制高职校的特点及其学生特点

五年制高职校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贯通在一起,课程设置把经济与社会需求作为导向,密切贴合社会的需要,所以其毕业生很受社会欢迎,就业的形势很好。但是,因为学生年龄较小的关系,五年制高职校的学生也会有一些特殊的心理特点,比如有比较强烈的自卑感和失落感,因为还在身心的发育阶段,会显现出很强的叛逆心理,同时自控能力也比较差,相对于其他类型学校的学生,高职校的学生感恩意识不强。对于这种特点,校园文化建设如果进行的好,就有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反之,可能会对学生造成难以弥补的不良后果,特别是在当今网络文化的背景下,更需要加强五年制高职校校园文化建设。

二、网络背景下五年制高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网络文化的背景可以促进五年制高职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使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更加丰富。在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由于受到许多客观或者主观条件的限制,显得有些枯燥乏味,缺少生气活力。对于现实世界的动态感知不够明显,不仅是空间约束,更是时间上的滞后,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与现实脱节。网络的出现正好弥补了传统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足,克服了时空的局限,使得更多的信息可以第一时间被学生们知晓。网络的信息资源共享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空间选择自己喜欢的知识进行个性化和自主性的学习,并对自己知识体系不足部分进行补充。对于五年制高职校的学生来说,能够和社会同步,获得最新最尖端的技术和知识,对于他们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帮助。这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而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促进。

(二)网络带来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方法

在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比较常见的开展校园文化的方式有开班会、办黑板报、知识竞赛、演讲、墙报、社会实践等,但是形式过于传统,且受客观条件如时间、空间的限制很大,灵活性不强。随着网络的发展,全新的校园文化建设方式应运而生。网络可以将声音、图像、视频有机地结合起来,生动直观地传递信息,学生在接收信息时各个方面都受到调动和刺激,使得接受效果大大提高。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载体,如论坛、电子信箱、网上讲座、热线服务等等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网络的普及,学生们如今更加习惯使用网络来接收信息、表达自己的看法。五年制高职校可以通过网络来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比如设立学校论坛、网络刊物等,在网站上进行活动或者是专业信息的,建立起一个学生们自由交流的平台。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实现学生与学校之间双向互动,使得学生的声音被听到,也使得学校的教育进一步贯彻。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文化背景会使得学生兴趣发生转移

在如今的网络文化背景下,网络信息的多样性、广泛性深深地吸引着学生群体,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网络娱乐或社交上,而对于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的参与度下降。当学校为学生所创造出来的简单、单纯的校园环境与网络复杂多变的环境相碰撞,使得学生们传统的文化观念受到了网络上许多自由言论的影响,从而打破了校园文化向学生传递信息的权威性,而网络上复杂的思想、言论、观点会模糊学生的观念,造成学生意识的混乱。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或是学生本身不能很好的分辨这些,就容易造成学生心智上面的缺陷

(二)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和谐的校园制度产生冲击

如今,因网络开放性、匿名性、隐蔽性的特点,其弊病不可避免,对学生来说,最突出的可能就是网络中出现的不良信息,像是“灰色”、“黄色”、“黑色”信息。对于涉世未深、辨别能力不强的高职学生来说,这些信息很容易被接受从而蛊惑学生们的心灵。学校和社会各方面还不能有效地控制这些信息传播,一旦这些信息被学生们所接受,就会对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很直接的冲击。这就要求社会各界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并且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要对学生的判断力和自制力进行加强,鼓励学生们积极正确地使用网络,减少网络给学生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网络文化背景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的环境更加复杂

和谐而健康的多元文化环境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地发展。在网络形成的多元化的现状中,必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东西方文化的矛盾,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碰撞,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环境下,一些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很可能由此发生错位,传统的伦理观念受到了挑战和侵蚀,这对于积极的校园文化建设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四、网络背景下五年制高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法

(一)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加强网络的管理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信息时代使得网络文化成为校园文化发展的新形式、新碰撞。网络对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碰撞,但我们也要趋利避害看到网络的好的方面,充分发挥网络在校园文化方面的新载体、新平台作用。在网络文化的背景下,学校要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通过科学技术、有力的防范措施,对于网络的危害在最大程度上进行防范,通过实时监测,设置防火墙,对不良信息、不良网站自动过滤。规范学生上网制度,对学生网络行为进行指引,进行相应的上网安全教育,让他们更好地利用网络。让学生主动抵御网络的不良危害,使学生健康地使用网络来丰富自己,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二)网络背景下不断萌发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观念

在现在网络文化的背景下,信息高速的传播,多层次、多角度的信息都会在网络上被广为传播,校园文化建设此时作为一个单方面传递信息的工具则只会使之显得刻板和守旧。应该要加强学校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和沟通,积极主动地对话,能动地接受、选择教育。第一,树立民主化的观念,正确地面对学生从多渠道获得信息的现状,亲切、平等地与学生对话,使得信息有效的被学生接受,从而使得校园文化建设更加有成效。第二,要有开放式的教育观念。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要主动,积极面对出现的新问题,不能等问题来了之后被动应付。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才能更好的带领学生,从而积极地引导校园文化建设。无论什么形式的校园文化建设,说到底就是为了学生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接收知识,磨练和提高自己。

(三)在网络文化背景下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高职校通过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能够有效地使学生们感受到良好的风气,并且在良好文化环境的影响下更好的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增强自身抵御不良信息的免疫力,自觉地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在网络文化背景下,需要更加注重整个校园的和谐之风,不断加强对于学生的精神文明教育,从各个方面努力,倡导和谐校园。一方面,学校要建立、健全校园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健身房等,使得校园文化的层次有显著的提高,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校园的魅力,主动参与到校园文化中来。另一个方面,开展各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和讨论焦点吸引到校园生活中来,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学生,提高学生自身分辨和抵制网络中不良信息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内在品质。

(四)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

在网络文化背景下五年制高职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五年制高职校中的学生相比其他学生而言,情感方面较为敏感和叛逆,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如果忽视或者不重视学生的人文关怀、忽视学生的情感,可能会对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当学生在情感和学业上找到了归属感和正确的方向,那么对于学生来说,能很好地投入到校园中去。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来说,必须要思考和找准切入点,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使充满人文气息的网络更好地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

总而言之,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认识网络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管理理念,把握准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功能,积极探索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校园文化与时代精神[J].中国高教研究,2007,(03).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4)

JH公司是A集团跨地区、跨行业组建的新公司,跨地区、跨行业的特殊背景,股东和员工的特殊组合,决定了JH公司内部并存着多元文化,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诸多困难。多元文化并存的问题如何解决?企业文化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企业如何建设?带着这些思考,作者撰写了本篇文章,旨在与同行进行探讨,不断完善JH公司企业文化体系。

二、多元文化的内涵及解析

第一,多元文化的内涵。

多元文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大到一个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和睦地相处于一个社会;小到一个企业,因产业结构、发展区域、员工入职时间与文化背景差异而带来的多元文化。那么,多元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呢?

学者高德伯格(Dvadi Thoe Gofbder)曾这样描述:“多元文化的情况…不能作一个归纳式的定义,只能作一个现象来描述。”从某个层面来看,高德伯格的解释正确地指出了多元文化研究的空间及限制。

本文的多元文化也是一个空间范畴的概念,是指在一个企业内,不同的区域文化、行业文化、所有制文化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互相碰撞、交融的状态。

第二,JH公司多元文化解析。

多元文化的形成。

A集团是以煤炭生产为主的北京市国有企业。“十五”期间,由于首都特殊地位所决定,北京市提出工业行业的发展要以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为根本。恰逢此时,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京蒙两地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此,A集团决定适应北京市工业结构调整的重大变化,融入西部大开发的行列。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经济发展规划,内蒙古乌海市将建成部级乃至世界级高载能工业区。当时,乌海市利用本地丰富的煤炭资源,上马了大量高能耗企业,用电缺口非常大。同时,乌海周边地区煤炭资源非常丰富,每年随煤炭的开采和洗选,产生了大量煤矸石,煤矸石严重积压,造成了资源浪费。为此,A集团决定在乌海市建立以燃烧劣质煤及煤矸石为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A集团从采矿业进入了发电企业这一新的业务领域。

A集团与B公司按照“五五股比”成立了JH公司,组建了经营班子和员工队伍。其中,经营班子由股东双方按照JH公司章程进行指派;员工队伍主要是面向全国招聘社会人员和应届毕业生。

由此,在JH公司内部便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文化、行业文化、所有制文化并存,文化背景各异的员工并处的局面。

多元文化的特征及影响。

A.区域文化多元

我国的区域文化丰富多彩,区域文化的形成综合了一个区域地理、历史、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区域文化一旦形成并固定下来以后,就使得本区域内的行为主体都具有了某种意义的行为标准与价值取向。因此,区域之间在进行经济、文化、技术等合作时,一个区域不会对外来的文化全盘吸收,而是先根据自身的价值标准进行判断、甄别,对符合区域文化传统的部分予以吸收,对与区域文化传统不相符合的部分则予以批判吸收或者摒弃。但是,无论是价值判断、甄别的过程,还是文化批判吸收或摒弃的过程,都将伴随着矛盾的出现、化解、再出现、再化解……,这必将会对区域经济、文化、技术合作产生不利影响。JH公司是京蒙合作的重点项目,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北京文化和内蒙文化的碰撞,阻碍区域合作进程。

B.行业文化多元

行业文化是一个行业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经过提炼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行为规范。一个行业一旦形成某种文化后,就会形成行业员工共同的理念,并形成行业特色。行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对行业使命、行业荣誉感、行业心理、行业规范以及行业礼仪的自觉体认和自愿遵从。因此,发达的行业文化能够提升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当企业跨行业发展时,具有鲜明行业特征的文化往往会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绊脚石。JH公司是A集团跨行业发展过程中成立的第一个大型发电企业,由于对电力行业文化理解不深刻,致使JH公司在项目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非常被动,外界乃至自身都认为JH公司是电力行业的“门外汉”。

C.所有制文化多元

在我国,由于各类所有制企业的主体和发展周期各不相同,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所有制文化。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例,国企文化显著的特征是包容性和稳定性,而民企文化显著的特征是开放性和易变性。JH公司由国企和民企按照“五五股权结构”组建,股东之间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相差甚远,致使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决策低效,法人治理结构的优势体现不出来。

D.员工文化背景多元

人们谈到创业的时候往往多把注意力放在资金和项目上,而经验证明,创业成功与否取决于创业团队的精神面貌和团结协作。柳传志著名的管理三段论――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被众多的企业家奉为“创业宝典”,实际上也道出了创业团队的重要性。JH公司的创业团队,上到领导班子(股东方指派,代表不同的股东利益),下到员工队伍(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招聘的社会人员和应届毕业生),都是全新的组合,形成了员工文化背景的多元化。不同的文化本身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但是必将给企业带来多种文化的碰撞,不利于企业统一、高效管理。

三、多元文化的解决之道

第一,多元文化的解决方案。

多元文化的差异和碰撞困扰着企业管理者,并使企业发展陷入了文化冲突的泥潭之中。那么,解决多元文化给企业带来的不良影响,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企业的多元文化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研究,提出了许多可供参考的解决办法,其中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案:

凌越。

凌越是指组织内一种文化凌驾于其它文化之上,而扮演着统治者的角色,组织决策及行为均受这种文化支配,而持其他文化的雇员或外部成员的影响力微乎其微。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统一的组织文化,但其缺点是不利于博采众长,而且其他文化因遭到压抑而极易使其他成员产生强烈的反感,最终加剧冲突。对于JH公司来讲,投资者的文化相对于其它文化具有绝对的优势地位,所以投资方可以实行与自身文化相适应的管理方法和价值观念,比如说强调人本人和、制定各种制度和程序等,让员工在文化的高压态势下自觉接受投资者文化。但是,由于JH公司的两个投资者各持50%的股权,此方案不适合。

妥协。

妥协指不同文化的折衷与妥协。这种情况多半发生在相似的文化间,指不同文化间采取妥协或退让的方式,有意忽略、回避文化差异,从而做到求同存异、以实现企业组织内的和谐与稳定,但这种和谐与稳定的背后,往往潜伏着危机,只有当彼此之间文化差异很小时,才适用采用此法。JH公司并存的多元文化,差异悬殊,此方案不合适。

融合。

融合是指不同文化在承认、重视彼此间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从而形成一种合一的、全新的组织文化。这种统一的文化不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且极具“杂交”优势。这种方案认识到组成组织的多个文化群体的异同点,不是忽视和压制这些文化差异。它与妥协的不同在于对待这些差异的态度,前者只是暂不考虑不同点,而后者则是把不同点统一地纳入组织文化内。相对于凌越和妥协,融合似乎更适用多元文化并存的JH公司,但是此方案忽略了组织本身的历史,因而文化本身缺少了组织“本色”,也就不那么扣人心弦了。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企业文化内在规律,在对企业现实文化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全新的企业文化,并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加以实施,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竞争力的过程。此方案的关键是要建立起一种共同的文化,而非选择其中一种文化。

对于JH公司来讲,问题的焦点不应放在各种文化有多大的差异上,而应通过权衡长期保留这些差异的利弊得失,建立一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企业文化,在尊重差异中求得和谐、统一和发展,进而消除多元文化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所以,本文作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解决JH公司多元文化碰撞的最佳方案。

第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原则。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建设,也要遵循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步骤,即:企业文化盘点、企业文化设计、企业文化实施。但是,由于多元文化并存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艰难性。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不能抱着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不能指望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要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地进行投入和努力。具体而言,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正确识别多元文化。根据美国学者爱德华・赫尔的观点,文化差异可以分为基本价值观差异、生活习惯差异和技术知识差异三种,不同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文化冲突和类型是不同的。因此,只有先正确识别企业并存的多元文化,才能从中寻找发展的共同点,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

在母公司企业文化的统一框架下,传承核心,凸显特色。母公司与子公司具有相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母、子公司企业文化只有顺利对接、一脉相承,才能避免文化的断节和错位,也才能保证母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建设企业文化,必须以传承母公司文化为前提,在此基础上,进行子公司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设置一个富有远见的企业目标。这个目标的关键在于公正和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同时又要具有较大的难度和文化吸引力。这样的目标能够使企业员工在工作中进一步消除偏见并增强相互间的信任和团结。正是因为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确立了自由民主的共同理想和追求,才使得不同文化传统背景下的种族、民族、族裔群体形成了“我们是美利坚人”的共识,进而绘制了美国短暂而壮丽的历史画卷。

提出富有特色的超越文化差异的企业精神,使整个企业的员工都凝聚在企业精神中,从而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觉悟。

有效进行价值观的整合,完善企业的价值观体系。尽可能包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念,是多元文化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因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建立的企业文化,是基于核心价值观的一元文化,而不是多元文化。一个企业的文化只能是一元,而不能多元,否则企业就乱套了。杰克・韦尔奇也曾说过,一个真正要做到最大化的企业不能让多元文化并存。

四、JH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为了解决多元文化并存给企业发展带来的难题,JH公司于2011年上半年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项目组,请进了北京爱维龙媒咨询公司进行项目指导。

第一,JH公司企业文化现状调研分析。

企业文化诊断分析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首项工作,为保证诊断结果的客观真实,项目组进行了一系列的访谈(高中层深度访谈、基层小组座谈)、问卷调查、实地调研、资料研读,最终形成了《JH公司企业文化诊断分析报告》。《JH公司企业文化诊断分析报告》从精神、管理、行为三个层面,对JH公司企业文化现状进行了全方面展示。

精神层面。

A.员工责任感不强。调研发现,25%的员工主人翁意识不强;近40%的员工不愿意承担责任。作为员工平均年龄只有31岁的企业来说,这个问题是比较严重的。

B.员工归属感不强。调研发现,很多基层员工包括中层管理人员都是建设期加入公司的,对公司期待较高,现状和期望产生较大的落差。调研显示,39%的员工选择如果得到更高的薪水,会毫不犹豫的离开公司;还有30%的员工选择的不确定的摇摆状态;直接导致32%的员工对在公司做出更大的事业丧失了信心。

C.员工集体荣誉感不强。调研发现,60%的员工认为当与别人谈到公司时,感觉不到自豪感。多数员工在集体受到批评和不好的评价时,并没有很强的不安和自责的心理。调研证明,70%的员工认为公司内部没有形成相互支持和信任的氛围,

这是公司集体荣誉感缺失的最主要原因。

D.企业精神塑造需求迫切。调研发现,员工对企业精神文化的塑造有着强烈的诉求,都希望能有一种精神来指导大家的工作与行为。

管理层面。

A.推诿扯皮现象严重。调研发现,52%的员工认为部门职责不清,20%的员工认为部门领导不愿意承担责任,这些都造成了部门推诿扯皮严重,加大了组织内耗。

B.安全生产理念贯彻落实不好。调研发现,43%的员工认为安全理念没有很好地深入人心。座谈中,大多数中层干部认为“厂子的很多设备都是新的,经常会出现故障,不知道是设备的原因还是操作的原因,大家也都习惯了。”

C.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全面认可。调研发现,65%的员工对现行制度提出了种种不认可的理由。大多数员工认为“公司员工结构复杂,管理比较混乱,办事不规律,基础工作不扎实。规章制度东拼西凑,执行力不好。”

行为层面。

A.多数员工行事谨小慎微。调研发现,员工做事和工作都不愿意多向前迈出一步,怕得罪人,怕做错事,不愿意与同事分享和交流工作经验。

B.沟通机制不畅。调研发现:公司里沟通不畅、不愿意沟通、难于沟通的情况比比皆是。大多数员工认为“大家都来自于五湖四海,融合起来需要一个过程。但是现在看来这个融合的过程实在是太长了。”

C.主管领导言行不一致,对员工关怀不够。调研发现,55%的员工认为主管领导不能与员工一起讨论工作,54%的员工认为主管领导对员工的生活不够关心,43%的员工认为主管领导不能言行一致、身先士卒。

第二,JH公司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

企业文化体系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企业理念、企业制度、企业行为、企业符号设计等方面的内容,由于企业文化体系构建中最重要的是企业理念体系的设计,它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整体效果,也是设计的难点所在,因此本文着重介绍JH公司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构建。

JH公司企业文化体系,即“行”文化理念体系。主要内容包含两个层次。

核心理念层。

核心理念层,是JH公司一切行为的意识根源。意在统一员工价值追求,解决企业文化在精神层面存在的问题。

A.企业精神:精韧不怠、行者无疆

企业精神的提炼尊重历史、着眼未来,引发员工共鸣、超越文化差异,能够使整个企业的员工都凝聚在企业精神中,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觉悟。“精韧不怠”,是对坚忍不拔、矢志不渝创业精神的最好诠释;“行者无疆”,寓意我们将继续以执着务实的态度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把电力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B.企业价值观:兼爱、执着、谦逊、笃行

企业价值观的提炼尊重差异、增进理解,尽可能包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念,有效进行了价值观的整合。意在教育和引导员工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爱人如己,以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为己任,把来自五湖四海的员工凝聚到一起。

C.企业使命:奉献绿色能源、回报股东价值、演绎美好人生

企业使命的提炼兼顾股东价值和社会责任、企业发展与员工共进。不同行业文化的差异统一到了“奉献绿色能源”的共同使命下;不同所有制文化的差异统一到了共同的股东价值下;员工文化背景的差异统一到了企业发展、员工进步的共同追求下。

D.企业愿景:建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资源综合利用发电企业

企业愿景是一个立足电力行业和企业实际的、富有远见的企业目标,既能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又具有较大挑战性和文化吸引力。这样的目标能够使企业员工在工作中进一步消除偏见,增强相互间的信任和团结。

E.企业基石:人本人和、创新超越、兴企富民、开放共赢

企业基石的提炼既是对A集团“煤炭文化”的传承,又是对JH公司“电力文化”丰富。JH公司作为A集团重大战略转移项目,肩负着发展A集团电力板块的重要责任。以A集团核心价值理念作为企业基石,就是要传承A集团先进文化,让“A集团企业文化理念”在祖国西部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基本理念层。

基本理念层,是JH公司各项具体工作的指导方针。意在统一标准、统一规范,解决企业文化在管理层面和行为层面存在的问题。

其中,管理理念是格物致知、行有三度,执行理念是凡事有据可依、凡事有人负责、凡事必有考核、凡是违规必究,团队理念是目标一致、分工有序、团结协作、互励前行,人才理念是唯才是举、择才善用,安全理念是安全可控、事在人为,环保理念是能源你我共享、绿色你我同行。

第三,JH公司企业文化实施方案。

为使JH公司“行”文化落地生根,JH公司确立了“三位一体”的整体构建思路和三年发展规划。

“三位一体”的整体构建思路。

在企业文化的管理实践当中,企业的制度管理是硬性管理,文化的作用是软性管理,员工能力提升是根本,所以企业文化的实施不可能与制度的保障和员工能力的提升相割裂,企业文化的实施必须是“三位一体”的整体提升架构,即:制度为先、文化为魂、员工为本。

“制度为先”强调企业文化实施首先要用制度的形式在企业内部固化所倡导的价值观,以制度为支撑确保企业文化有效落实。“文化为魂”强调发挥文化这一可以触及心灵的软性管理的影响力,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载体,将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中。“员工为本”强调企业文化实施要始终抓住员工这一出发点和主线,打造一支忠诚、 高效、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三年发展规划。

企业文化实施不是一撮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解冻――变革――再冻结的过程。为此,JH公司企业文化实施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2012年夯实基础、2013年强化提升、2014年全面发展,具体计划为:

JH公司2012年企业文化实施的目标主题是夯实基础、活力高效,要通过构建“上下层级沟通、基础管理改进提升、基层人才培育、企业文化认同”四大平台,实现沟通高效、管理高效、执行高效、提升员工活力及归属感。

JH公司2013年企业文化实施的目标主题是强化提升、阳光班组,要在深化四大平台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基层民主建设活动,打造基层阳光班组,实现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

JH公司2014年企业文化实施的目标主题是人本和谐、追求卓越,全面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落实公司文化建设前期成果,带动企业的全面发展

五、JH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效果及启示

JH公司于2011年下半年初步建立了企业文化体系,2012年进入了企业文化实施阶段,至本文写作时,企业文化实施满一年时间。一年来,企业文化实施措施、效果及启示如下:

第一,企业文化实施的措施。

2012年,是企业文化三年发展规划的第一年。JH公司聚焦“夯实基础、活力高效”这个目标,从管理、沟通和执行三个环节入手,着力构建四大平台,确保企业文化落地生根。

构建上下级沟通平台。

通过JH论坛、书记信箱、青年员工座谈会、征集合理化建议等形式,建立了多条领导与员工无障碍沟通交流的渠道。通过开展领导班子讲企业文化和员工企业文化演讲比赛等活动,实现了理念学习的分享互动。

构建企业文化认同平台。

针对JH公司员工五湖四海的特点,开展了全员植树、CS拓展训练、趣味运动会、团体辩论赛、讲企业故事大赛、各党支部特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增强了广大员工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构建基础管理改进平台。

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考核创新和党建创新为手段,重新梳理了管理制度、部门职责和岗位责任制,推行了对标管理和7S管理,建立了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制定实施了创新成果奖励管理办法,构建了党建工作一体化格局。

构建基层人才培育平台。

2011年企业文化体系初步建立后,重点对中层后备以上管理人员进行了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并将每周六定为学习日,分层次进行了全员系统培训。2012年,重点对班组长进行了“训练营”式封闭培训,并针对员工需要,坚持每季度举办一次的公开课。

第二,企业文化实施效果。

一年来,四大平台的大力构建,使得沟通高效、管理高效、执行高效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JH公司从员工风貌、管理水平、工作绩效到外部形象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得到了提高。

企业精神理念渐为员工接受。

公司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企业精神理念的确立是解决企业长期积存的思想作风问题的关键,是企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公司员工普遍认为,在企业中倡导这样的理念是十分必要和正确的,从长远来看,企业需要树立这样的理念才能适应新的形势,个人行动方向才能与企业发展目标协调一致。

员工思想作风明显改善。

员工在逐渐接受企业文化理念的基础上,其思想作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员工对企业发展的关注程度、对企业的忠诚度、在工作中的责任感都大大提高了。

企业生产经营业绩不断提升。

公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考核创新、党建创新相结合,有效规范了现场管理、促进了管理升级。机组安全、连续运行水平不断得以提升,被评为了“内蒙古电力工业技术监督先进单位”,创造了国内同类型机组安全连续运行212天的新纪录;机组主要经济指标均有大幅提升和优化,已成为周边五大电力集团电厂实施对标管理的对象;2012实现了“扭亏为盈”。

企业形象日益优化。

公司以导入企业识别系统为手段,不断优化企业标识、企业标准色、职工服饰、宣传用语等外在形象,走规范化发展之路。社会影响力逐步提高,被评为“乌海市公用事业服务先进单位”、“内蒙古工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企业”。

第三,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企业文化的本质是员工的心灵契约,外在表现为员工行为习惯的总和,其建设的目是解决组织内部问题、并最终引领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具体启示如下:

在传承集团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A集团现已发展为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各权属子公司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海南等地。由于历史、地理、发展历程的差异,各子公司发展模式各不相同,员工的风俗习惯、文化观念也不尽相同。如果子公司的企业文化得不到母公司文化的有效统领和引导,母、子公司将不能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甚至会出现不兼容、错位、断节现象,企业文化一脉相承、顺利对接将得不到保证,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将减弱。但是,如果子公司忽略地域特点、专业特色,一味简单机械地生搬硬套母公司文化,将会造成员工被动、生硬地接受母公司文化,母公司文化在子公司的落地生根就成了摆形式、走过场。因此,子公司要在传承母公司文化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地域、行业特色,创造特色文化,丰富母公司文化内涵,为母公司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基于此,JH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要时刻注重母公司文化与子公司文化的有机融合,以此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先于企业成立。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内部多元文化并存的问题不可避免。为了缩短企业文化建设周期,减少多元文化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考虑企业文化建设先于企业成立。

前些年有一本很流行的书《向学习》,作者通过对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供企业界学习的东西。暂且不论其他方面,就文化建设而言。1927年8月1日,共产党人举行了著名的“南昌起义”,宣告了的创立。但这个组织建立起来以后,创建者们开始意识到:我们为什么要建立一个这样的武装组织?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如何能够实现目标等等问题。继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失败后,进行了三湾改编,对这支军队要去哪里、如何实现目标,进行了规划、设计。“我们是人民的军队,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成为这个组织的使命与宗旨。在近80年的历史中,每个进入的成员可以带着不同的个人目的,但这些不同的“个人目的”,必须统一到组织的“使命”上来。【5】也正是在这个“使命”的指引下,使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成为了中国迄今为止最优秀的、最有效率的组织。

企业本身也是有使命的。只有当一群人有一个共同使命,而这个使命单个人又不可能完成时,企业才能发展壮大、持续生存。企业成立前,往往都要伴随一个漫长的实地考察、分析论证的项目筹建过程,期间自然会有目标、使命方面的思考,只是一般很少有人去提炼。如果我们能够在项目筹建过程中想清楚“企业为什么要成立”、“企业真正的使命是什么”,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企业文化的雏形,就能够以企业文化为指导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从而避免企业内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

员工与企业的价值观需匹配。

就像婚姻中两个人的志同道合一样,员工与企业在价值观上也需要匹配。企业实践证明,当员工适应企业文化、认同企业价值观时,员工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行为趋同性,可以将制度的约束机制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员工与企业价值观的匹配呢?个人认为,招聘和培训是关键。

“找对人、做对事”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管理定律和人才定律。所谓对的人,其实就是价值观与企业匹配的人。因此,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应该将价值观匹配纳入到选择员工的标准范畴,通过慎重思考、小心求证,筛选出与企业价值观完美匹配的员工。

在“找对人”之后,企业文化培训则是让员工融入企业的前奏。通过企业文化培训,能够帮助员工熟悉企业的历史和现状、学习“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行为模式,使其快速地成为促进企业成长、发展、转型的生命新动力。

JH公司是A集团跨行业建设的第一个大型发电企业,电力人才非常缺乏,在企业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引进和培养人才。如何实现员工与企业价值观的匹配,就成了企业管理者需要不断总结和思考的重大课题之一。

多元文化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重在落实。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5)

现代学校制度是指在知识社会初见端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社会背景下,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以完善的学校法人制度和新型的政校关系为基础,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学校依法自主、民主管理,能够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学校所在社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一般来讲,构建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对政府和学校之间的职责和权力进行合理地划分;二是处理好学校内部的各种关系,主要是指学校的治理情况;三是调整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关系,建立健全家庭、社区参与学校管理的机制,不断增强学校服务家庭、社区,家庭、社区反馈、监督学校的功能。

而对于学生文化的界定学术界尚未形成定论,这是由“文化”本身界定的模糊性和多样性所致。不过,学者们普遍认同学生文化是一种亚文化,亚文化也被称为“支流文化”“次级文化”等。因此,许多学者从亚文化的角度对学生文化进行界定。但是,如果我们结合人类社会这个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从教育学的角度考虑,我们会发现学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是极其丰富的。因此,结合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对于文化的定义,笔者认为,学生文化是学生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由一定的价值观念引导下所产生的物质、精神和行为的总和。它主要包含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与非语言交流等。

类型的划分:学生文化的类型

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波拉德把中学女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好孩子型”,第二类是“玩笑者型”,第三类是“坏孩子型”。这三类学生都有自我概念,并得到同类其他同学的认同和支持。“好孩子型”学生认为自己善良、安分守己、待人友好;“玩笑者型”学生认为自己聪明、有趣、明智、受人尊敬;“坏孩子型”学生认为自己坚强、粗野。学生们在教室里发生的相互作用维持了这些自我概念。“好孩子型”学生往往尊奉正规的化,“玩笑者型”学生运用其技巧和灵活性把两个体系结合在一起;“坏孩子型”学生则依据同辈人的文化体系。

日本学者武内清对日本的小学和中学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考察,他把日本中学学生的文化分为四种类型:①学习型学生文化,把目前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联系起来,与朋友在一起常以学习和考试为话题等;②娱乐型学生文化,重视与朋友和同学的交往,重视学校的各种课外活动,尽量享受学校生活的快乐等;③偏离型学生文化,不愿意学习,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感到压抑,期望早日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等;④孤立型学生文化,不适应学校的人际关系,缺少朋友,感受不到学校生活的乐趣等。

此外,克拉克将美国中学生文化分为玩乐型、学术型和违规型三种。学者苏加曼将英国中学生文化分为源于中产阶级化和源于劳动阶级文化两个类型。哈格里夫斯和帕特里奇认为,学生文化因学生在学校的教育结构中所处地位而不同,在能力高班的学生多半形成亲学校文化,而在能力低班的学生则多形成反学校文化。这种亲学校文化通常指那些学业好的好学生所具有的文化类型,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师生关系良好,学生一心一意地支持着学校的立场;而那些反学校文化的学生的共同特征,是抛弃学校文化中的根本价值观,以别的价值观与之对抗,他们表现出反抗学校的态度。

在笔者看来,学生文化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消极的学生文化类型,如波拉德提到的“坏孩子型”,武内清认为的“偏离型”“孤立型”,哈格里夫斯认为的“反学校文化”等,这些学生文化是与学校所倡导的正面的、积极的主流文化价值观相悖的;二是积极的学生文化类型,如“好孩子型”“学习型”“娱乐型”“亲学校文化”等,这些学生文化是与学校倡导的主流文化相吻合的文化类型。通过对学生文化类型的研究表明,学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个性特征、年龄层次、家庭背景、社会地位和学校的内部教育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现代学校制度背景下学生文化建设的途径

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内涵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学校的内部治理问题。而在学校的内部管理工作中,学生工作是非常重要而又必要的一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就是说,教育只有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让教育内容在学生心中内化,才是有效的教育。学生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把正确的、积极的教育思想、内容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外化为学生的行动,使学生可以自己思考,做出分析、判断,从而产生内驱力,形成良好的品德、规范和能力。学生文化的建设可以说是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在此我们主要从学生群体组织形式的角度,探讨一下班级文化和社团文化;从学生行为的角度,对行为规范教育进行一下探索。

1.创建班级文化

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班级中度过的。班级文化的好坏,不仅对学生文化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也对学校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班级文化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意识的培养过程,是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种班级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共同创建的,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班级状况,明确文化特色

根据学生自身年龄、性别结构、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不同等特点,确立好班级文化的特色。文化特色的确立一定是师生共同认可的,并体现着本班级的文化价值取向、思想品德内涵等。

(2)确立班级目标,形成集体价值取向

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是班集体共同努力和前进的方向。制定目标时,要注意以文化为核心,同时分层次、递进式,由浅及深地进行规划。目标的确立,有助于班级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共同的价值取向,促进班级文化的健康成长。

(3)开展多种活动,外显理念内涵

班级文化特有理念的渗透,是以多种多样的班级活动载体来实现的。只有通过班级成员有意识、有组织的活动,凸显特定的文化价值与意蕴,才能有利于班级成员在思想认识、行为规范、情感价值上逐渐趋同,形成稳定的、主流的班级文化。这种班级文化理念的物质外显形式可以表现为教室的布置,班标、班徽的设计,班歌的创设等。

(4)建立评价机制,完善班级建设

班级文化的建设是阶段性的。在完成某一阶段的目标后,师生应及时进行客观评价,这有利于班级文化健康、有序、深入的发展。在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活动,可以深化班级文化的建设。

我们在上海市闵行区区域文化课题调研的时候,发现有的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搞得很有特色,他们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念与做法。在这所学校里,每个班级有自己的班歌、口号、班标、颁奖歌、制度等。例如,学校有“萤火虫班”“百草园班”“星光班”“青蛙班”等等,每个班级由老师和同学们自己命名,再围绕此命名展开活动。以青蛙班为例,班级评选出“口才蛙”“爱心蛙”等,还组织青蛙信箱、青蛙讲坛,使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并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星星点灯坊”促进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制作奖状作为奖品。还有“小小青蛙看世界”,让学生们关注新闻和时事。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而且使班级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快乐地成长。

2.建设社团文化

由于社团活动与年龄层次联系比较紧密,因此目前国内关于学生社团文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高校社团的研究,而对基础教育领域内的学生社团文化研究相对匮乏。实际上,学生社团建设是中小学学生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社团是学生参与面最广、最有号召力、富有活力、组织灵活又能够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活动方式。社团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补充和调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潜在的作用。良好的学生社团体系,不仅可以促进学校各项建设的有序、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因此,学生社团在学校文化建设及至整个学校教育发展的各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小学的学生社团类型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同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密切相关的各种兴趣小组,如英语兴趣小组、科技兴趣小组等;另一类是同青少年学生的业余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社团组织,如诗社、文学社、美术社等。

学生社团文化主要是体现在其活动中,学校文化也是通过学生社团的活动,展开它本身的具体内容。那么,学生社团的活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文艺活动。如学校的乐队、诗社、文学社、戏剧协会、摄影协会、书法协会等文艺社团,他们开展的主要活动是文艺活动,如赛诗会、文艺汇演、书法作品展览、歌舞欣赏讲座等,它对开展学校群众性的文艺活动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体育活动。学校的田径队、武术协会、棋类协会、足球俱乐部、篮球俱乐部等体育社团,开展的主要活动是体育、健身活动,如武术比赛、象棋比赛、健美表演等。

(3)竞赛活动。无论是体育、文艺社团,还是科研社团,他们都开展一定的竞赛活动。在竞赛活动中来提高社团的凝聚力,扩大社团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这个社团的活动。

(4)公益活动。通过公益活动,如为民服务、打扫公共卫生、去敬老院服务等,使青少年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念和习惯,有助于培养其应具备的良好品质。

(5)社会调查与实践活动。通过社会考察活动、社会服务活动、勤工助学活动等,可以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具有社会责任感。

简言之,在学校社团文化建设中,我们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文化的积极作用,进行正确引导和管理,避免和消除其不利的影响。对于社团文化的管理,关键在于要把握学生社团文化的发展方向,同时一定要和学校自身的文化特色相结合。

进行行规教育

行为规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支柱。行为规范水准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又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及国家的兴衰。学校在进行行规教育时,要注意结合学校文化的现状进行展开:

(1)立足学校文化,分解行规目标。在学校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明确学校行为规范,使学生熟知此规范从而产生执行行规的愿望和要求,然后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把行规详细分解成具体的小目标。

(2)学校文化理念引领,变被动为主动。在进行行规教育时,注意与学校的文化相融合,引导学生从最初的单纯的遵守行为规范上升到形成一种以学校文化理念为指导的自觉行为。

(3)行规教育与班级文化、社团文化相结合。班级建设、社团建设是行规教育的载体,因此我们建议在学校进行行规教育时,要与班级文化和社团文化的建设密切结合。例如,可以进行学校行为示范班的评比,有利于促进学生文化的健康发展。

(4)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校文化活动,促使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文艺活动、知识竞赛等,最好结合一定的文化主题进行,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有趣的行为规范训练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规。

(5)依靠各方面力量,使学生行为社会化。学校可以与家长、社区加强联系,共同培养、打造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

现代学校制度背景下,建设学生文化需要关注的几个关系

现代学校制度的构建是通过制度的创新,理顺学校内外部的关系,促进学校健康、有序地发展,其最终的指向还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文化的发展不仅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作用,而且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校文化的其他领域。因此,学生文化的建设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学生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关系

学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次级文化,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本质说,学生文化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学校主流文化的形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充实学校文化的内涵,调节学校文化的发展方向。反之,学校文化的定位与形成对学生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可以指明学生文化的发展方向,促进其健康、全面发展。

2.学生文化与教师文化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文化的主体。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之间既有冲突又有融合,建设学生文化是淡化两者冲突,加强其融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文化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后顾之忧,更加有利于教师完成教育职责,促进教师文化的健康发展。而教师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文化发展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3.学生文化内部的关系

学生文化内部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亚文化,如前文我们提到积极的学校文化与消极的学校文化。这些亚文化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处理这几种亚文化关系时,最重要的是确立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念,引导积极学生文化的发展,同时注意学生对于学生文化的反应和内化过程

4.学生文化与社区文化的关系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6)

一、校园文化的形成

康定中学自1939年自创办以来经历了1955年撤西康省、两度搬迁、2004年合校,成为集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和教师培训为一体的甘孜藏族自治州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学校,并且受到藏区文化和内地文化的影响,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精神。

(一)文化渊源

康定中学学校文化渊源于刘文辉将军和费孝通先生。刘文辉(1894-1976),爱国将领,民国四川省、西康省主席,主政西康时,大办实业、兴办教育,奠定了康巴地区现代教育的基础。1939年3月刘文辉创办了第一所高级中学――康定中学,刘文辉是实力经边的代表人物,作为康中的创立者,他的思想成为康中“实”文化的历史坐标与文脉渊源。

费孝通(1910-2005),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赴民族地区考察后突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理论,康定中学诞生于多民族地区聚居区,培养民族团结意识有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成为康定中学“和”文化的历史坐标与文脉渊源。

(二)“实和”文化的解读

康定中学现任校长陈军校长在对康定中学的历史研读后,将校园文化提炼为“实和”二字,并提出“盛德实学,豪迈和美”的校训,形成“求实尚和”的办学宗旨。

(三)“实和”文化的影响

1.编入校本课程

康定中学《印象》文化丛书中详细编录了学校历史、学校文化,并且每个学生在班级“图书角”都能翻阅了解。

2.校园设施

在校园的渗水路面上显赫的印有“实和”,每栋的走廊,楼道旁都有相关宣传。成为学校文化有形的影响。

3.媒介宣传

康定中学设有“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师生都可以进行浏览关注,无形中了解学校建设和动态也成为师生的习惯。

4.活动实践

学校会定期开展以“实和”为主题的教育教学年会、文体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更好的实践“实和”精神。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是校园文化的灵魂

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是观念文化,主要指师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心理素质,审美情趣,这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工程,是校园文化建设能否落实的关键之所在。而这,更多地依赖于班主任营造出具有浓郁氛围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依托并通过班级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它是一个无形的磁场,弥散于学生心中,指引着学生的前进方向。

三、班级文化的建设

(一)班级文化产生背景

初一新生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班级认同感弱,集体意识不强,班级松散,缺乏凝聚力。笔者作为班主任老师,为创建一个团结、和谐、文明、积极的班集体,在研读了学校读本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和学生们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以“文理”为内核的班级文化。

(二)班级文化内涵的解读

1.文。文明,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公序良俗;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是对天地万物信息的融会贯通;文本,需要通^解读才能理解的作品、艺术成果;文艺,是人们对生活的提炼,升华和表达为创造现实幸福生活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

文即文明做人,文明处世,注重文化学习,积极参加文艺活动,陶冶情操。

2.理。理解, 顺着脉理或条理进行剖析,换位思考;理性,在审慎思考后,以推理方式,推导出结论;理想,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是世界观、人生观和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智,或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理即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知识,理解方法,学会学习。

3.文理就是要求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养成文明的习惯,学会理性思考问题,文而不弱,理而不私,成为文理兼备的优秀学生。

(三)具体操作

1.加强“硬”文化的建设

幽雅的班级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包括桌椅的摆放,墙面的布置,黑板的利用等,实际上就是一种静态文化。学生触景生情,因美生爱,提高班级凝聚力。建设健康高雅的班级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班级生活的兴趣,从而热爱生活、热爱文化学习,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

(1)布置好教室卫生角与图书角。要求:用具归类摆放,整齐,垃圾分类存放,贴环保标语;图书角提供校园读本、积极健康向上的书籍。

(2)用好 “张贴栏”,主要用于规范张贴学生操行统计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制度等内容。

(3)清理学生课桌,尽量做到统一、整齐、整洁。可以在课桌右边统一张贴上“目标文化”,学生的书籍摆放要整齐,讲桌桌面及里面的清洁卫生。

(4)教室前黑板上方张贴班训“梦想在心,创造在手”。

(5)在靠后门的墙上贴上每位学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6)后门与窗户之间的墙壁可贴学生的书法、美术作品或优秀的文章等,鼓励学生,也能增添班级文化气息。

2.加强“软”文化的渗透

(1)班训、班歌的设计

此三者是班级“软文化”环境建设起始点,像一场音乐会前的造势活动,令观众更加神往。在设计这些时,调动全班师生乃至家长人人参与,引起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关注。设计了“梦想在心,创造在手”的班训、《没有什么不同》为班歌。

我重点抓住了学校举行的第一次集体活动――全校的广播操比赛,这是进入初中的第一个集体活动,所以我很用心的抓他们训练。学生从刚开始的稀稀拉拉状态到认真对待比赛,他们一出场气势就让人眼前一亮。比赛结果一出,我们班拿到了全校第一!这是同学们第一次争取回来的集体荣誉,那种胜利的喜悦感染了班里的每一个人。他们开始觉得能在这样的班级里学习和生活是一件自豪的事情。

这个“第一”是树立良好班风的一个转折点,整个班级的班风呈现出了积极向上的状态。学生在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的集体中生活与学习,自然会有一种自豪感,同学们会为了维护集体荣誉,加强自我约束力,那些类似迟到等违纪行为在这样的氛围里就会逐渐没有了。

之后的参加的两次合唱比赛、集体舞《缘望》学生们也拿出“能拿第一,就不拿第二”的精神认真排练,均取得了全校第一的好成绩。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7)

文化生态的内涵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人类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有机体,它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各种文化吐故纳新、交流互动而形成不同的文化群落、文化圈、文化链,具有自身价值的每一文化群落作为人类文化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为维护整个人类文化的完整性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我们把这一动态的文化有机整体称之为文化生态系统。①简言之,文化生态是在特定的文化地理环境内一切交互作用的文化体及其环境组成的功能整体。文化生态学说试图把特定社会的“总体文化”构成看作是多个“子文化”的有机集合,注重它们之间的融通和互动,并以此作为解读文化演进和文化变迁的重要依据。

文化生态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就全球而言,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和地区以其各具特色的文化存在不同的大大小小的文化生态系统,构成了世界文化生态大系统。即使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和“神权至上”的欧洲中世纪,在各民族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形形的民间子文化系统仍然或隐或现地顽强存在着,并和主流文化一起构成其民族特色的文化生态景观。而且,不同层次的理念、价值观以及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与其他因素形成了环环相扣的“文化链”,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文化生态系统内部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因子不可避免地交互融会贯通,其中一个因素、一个环节的变化,往往会带来一连串的反应,甚至导致社会总体文化结构的深刻变革。因此,文化生态概念适用于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的文化研究,文化发展也不可能脱离其特定的文化生态系统。

文化生态系统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有自身的矛盾运动,有自身的发生发展过程。它像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那样,经历了萌芽时期、产生时期和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每个文化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它不断与外界进行着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也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生态系统,并在历史中演进。中国文化的生态化演进过程是紧随着人类文化发展进程的,先后经历了蒙昧时代的原生态文化,直到初创了生态文化体系(传统文化),发展到生态文化多样性体现(现代文化),最后形成独立的文化形态(生态文化),即:公元前21世纪夏代建立之前的原生态文化,自夏、商、周以来至鸦片战争前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的传统文化,封建制度消灭以后的文化,也可以指“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现代文化,以及呼之即出的独立文化形态即生态文化。②

文化生态建设面临的挑战

“新中国的成立,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开始了伟大的中国文明的复兴。自从我们国家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更赋予了这个复兴以新的强大生机和活力。这个复兴,不但将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而且将创造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③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经历一个充实、转型和更新的复兴过程。文化复兴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挑战:

挑战“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是人类群体无意识的活动,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母体文化的传承基因都会左右你的思想和行为。这种文化的渊源与传承能力并没有因引进了现代文化或建立了新的与世界接轨的国家形式而失灵,而是悄悄地转化为新的意识形态,异化着国民脆弱的现代意识。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影响着中国人民及利益团体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及精神,造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生态的复杂性――中西方交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接冲突。中国社会文化结构中存在着严重的超前与滞后、重叠与真空等现象。④

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以来一直处在封建主义统治之下,儒家文化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它毕竟是适应中国封建制度、适应封建主义经济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进入近现代,中国文化开始复杂化,随着帝国主义的侵入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初步建立,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向多样化。一切新的政治、经济的时代,必定需要新的文化。

挑战“霸权文化”。文化全球化从某种角度体现着西方的文化霸权。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出于统治全球的霸权主义需要,凭借其科技和经济实力的优势及对全球各种传媒和网络的垄断性经营,在文化领域向全世界倾销、灌输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社会方式和“欧美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任意贬低、排斥、歧视、歪曲,甚至诽谤其他民族的光辉历史和优秀文化,结果反而人为制造了各民族、国家之间在文化上的隔阂、矛盾和对立。在全球化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则极力维护自身的和独立地位,在文化上必然会出现强化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以抗拒西方文化的趋势。西方文化被谴责为一种傲慢的、会对当地文化造成革命性冲击的世俗意识形态的载体,被谴责为美国霸权主义的外衣。特别是民族文化通常是一个国家的民族情感、民族自尊的根基,对西方文化的抗拒总是难以避免地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由此激化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民族矛盾。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加深了,同时文化之间的冲突也出现了。

挑战“拜金主义”。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外来文化大量流入,其中的“有害文化入侵”,导致了中华大地“文化生态”失衡,造环境下降,社会思想出现混乱。传统文化是注重精神的文化,而在西方文化主导下的文化全球化的重要表征之一是商业文化、大众文化以及后现代的消费主义占领文化市场的世界现象,所以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现代文明的到来,提高了工具理性,使物的价值增值,物质的极大丰富却导致了道德沦丧、拜金主义、唯利是图、人欲横流,人的各种本能开始表面化并趋于“合法化”,而人们对精神价值、终极关怀的人文关切已为切近的利益所代替。⑤

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

现代化与文化复兴。现代化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发展进程,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文化层面的现代化。因为文化是整个社会结构中处于最深层,且最坚硬、最顽强地影响着经济和政治的那部分。它是民族的精神、灵魂之所在。所以,文化的现代化往往被人们视为是最富挑战性的现代化进程。对于中国来说,现代化实则意味着文化的现代化,即传统文化的复兴,没有文化的复兴,就不可能有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正因为如此,邓小平才特别强调:“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⑥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忽略了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这一层面,不仅经济建设要受到破坏,而且会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强大阻力。在现代化的民族实践中,有不少国家是只注意经济而忽略文化的。在我国存在以经济建设为硬指标,精神文化建设为软指标,认为现代化就是工业化这样的认识误区。实际上,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不仅需要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更需要文化的复兴。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也只能在文化的复兴中实现。邓小平曾经预见:“下个世纪中国是很有希望的。”⑦

文化生态的构建。⑧第一,适应世界文化生态的变化,是文化复兴的重要前提。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高歌猛进,各个民族文化生态虽自成系统,但都以经济全球化为发展驱动力,日益广泛、频繁深入的文化交流和冲突,深刻地重塑和构建着各民族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宏大文化生态体系。经济全球化这一意义深远的历史事件在深刻地改变着每一个民族国家的“原生态文化生态”的同时,也改变了它们所置身其中的世界文化大生态。在这个文化大生态之中,作为子系统的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文化壁垒日渐消解,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各民族精神原生民族文化生态逐渐被打破,各种民族文化生态置身于一个开放、互动的全新文化生态之中。文化复兴必须与世界文化生态相适应。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文化越趋于多样化。广泛的文化交流增加了民族文化生成的“物种”,丰富了民族文化生态的文化构成,创造了异种文化之间“移植”的机会,从而提供了激发民族文化活力、优化民族文化的文化创新机遇。

第二,接续文化传统根脉,是构建文化生态的基本要求。文化在本质上就是民族历史的不断创造与积淀,文化传统则是一个民族及其文化绵延持续的文化根脉。它传承民族的历史,刻录民族的记忆,寄托着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失去个人乃至民族、国家的根基,就会迷失精神家园,这个民族便是一个易于迷失自我、丧失自我的民族。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正是我们建设文化生态、培育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始底层与文化根脉,因此要求在全球化的趋势中我们应当不断发扬优良的文化传统以维护中华民族发展的根基。优良的传统文化使得中华文明薪火传承,光芒照耀亚洲,影响及于世界。弘扬优良的文化传统、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激发和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促进我们民族的道德价值体系的建设和道德水准的提升,有利于激励奋发有为的精神和民族的创新力,是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业的需要。

第三,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是构建文化生态的关键。任何文化生态系统的重要属性在于它的自我发展的机制,失去了这一机制,就会变得保守与落后,因此文化系统要时刻保持先进文化的方向。先进文化提供了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的价值准则和建设准则,决定着文化生态的发展方向,引导着民族精神的发展走向,对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以及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具有决定性的价值和意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是民族文化生态的主干。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民族文化生态、培育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关键。先进文化要保持其先进性,必须不断发展,必须遵循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营造文化发展的良好生态,对于我国文化生态系统的演化,要在坚持一元主导的原则下,容许文化的多元性与多样性。

总而言之,我们最终选择的中国文化新模式是一个严密的文化生态体系,它是由三个要素所构成的,即:现代化、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三者相互关联,缺一不可。我们必须站在时代进步的前列和历史发展的高度,吸取中外文化的一切积极成果,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并使之转型,成为能够同现代化相衔接、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只有朝着现代化目标不断迈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复兴。

注释:

①黎德扬等:《论文化生态系统的演化》,《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版。

②杨亭:《中国文化生态化演进的历史透察》,《理论月刊》,2007(3)。

③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指导方针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④丁言:《失衡的现代文化生态》,《中国文化导刊》。

⑤徐春:《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生态的影响“全球化与人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版。

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8)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2.005

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和先进文化创新的主阵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高校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来勇挑重担,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在校生规模往往达到数万人两校区办学、多校区办学在高校中普遍出现,多校区大学正成为高校办学的一种普遍现象和主流的办学模式。多校区办学是高校办学规模扩大后的现实需要。但多校区办学既存在管理和资源配置的问题,也存在着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

1多校区模式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多校区高校的形成,给高校校园文化建既带来了机遇,也使之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一方面,高校在多校区办学形式形成以后,办学资源实现了增加,高校在办学的自主性、选择性上有了加大改观。高校可以通过利用不同校区的办学资源,对各个校区所处的人文和商业环境方面汲取精华,这些资源在高校学术和学科发展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校区扩大了办学空间,进一步了扩大了校园文化所辐射的范围,高校文化影响力加大,更加有利于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同时,由多个高校合并为同一个高校的学校,每个校区都有着自己的历史传统、大学精神、制度文化等等,每个分校区的文化底蕴都可以进一步开发成为新的资源,这种多样化的存在有利于避免单一校区环境条件和文化氛围过于单调而形成的亚文化形成全局性的蔓延或泛滥。与此同时,如何在多校区模式下实现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深入探讨和办学实践中切实予以解决。显然,简单的模仿是不可能达到效果的,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追寻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高校实际,积极创新文化关联、文化吸引、文化传承的内容和形式,最终实现高校多校区文化的和谐统一。事实上,高校在文化建设或规划中已或多或少地考虑到了多校区文化的联系和统一,但现实情况下多校区格局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校园文化呈现不完整性。与单校区相比,多校区的设置破坏了校园文化原本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通常,在划分时,学校会把不同学院、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分别安置在不同校区,与传统单校区高校完整的年级和完整的专业结构相比,某些文化活动因缺乏基础设施和文化传承而难以开展。同时,一些高校新校区建成时间短,校区缺少文化氛围,一些蕴含大学精神的标志性建筑缺乏,无法呈现具有人文情怀和大学精神的校园景物,多为高楼大厦,容易是千校一面,无法感受到文化上的差异。

(2)新校区文化载体缺乏。多校区的设置导致了不同校区校园文化,因为校园所在区域文化的差异而出现差异,在文化的融合和历史的传承上遇到了新的困难。同一高校的多个校区在设置时间上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同步,这就造成了新老校区在物质层面上出现差异,新校区内通常存在设施缺乏,加之新校区往往设置在距离城市中心区较远的地域,周围环境本身缺乏强烈的文化氛围,新校区设施使用年限较短,没有历史较为长久的标志性感情承载体,更是很难引起师生的感情共鸣。

(3)合并高校存在文化冲突。一些高校由于历史传承不同、学科种类不同、服务面向不同等等,在合并后每所学校独特的文化较难实现共生共荣,即合并后一段时间内很难迅速找到文化之间的共性,即便迅速找到这种共性,其实质上的不相同还是会导致之间相互矛盾和冲突。同时,文化的融合当中必须有主体性,这就存在文化的融合和舍弃问题,加之每个校区学生的精神面貌不同,很难在短时间内融合。再之高校合并后,由于制度规则、管理体制要根据实际重新调整或制定,在日常管理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漏洞与不足,难形成制度文化。

(4)文化信息交流不畅通。各大高校受新校区地理位置的影响,出现了信息不对称性。一些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匮乏且与老校区的校园文化的不对称性,弱化了精神文化的传承,不同程度地出现文化断层。但距离、交通等各方面的原因,高校在短时间内却无法改变不对称的现状,使得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致使文化的断层也在短时期内没办法弥补。

2多校区模式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原则

多校区高校要按照既定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遵循高校发展规律和文化建设规律,明确校园文化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以主校区为主体,对原有多校区中的优秀文化进行吸收、消化、溶解,在多样性的基础上形成自身有特色的统一的高校大学文化,实现多校区大学文化的创新发展。

(1)教育原则:大学文化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是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多校区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高雅、育人为原则,坚持正确的文化观,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多校区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

(2)自主原则:校园文化的活动主体是大学生。因此,多校区校园文化必须充分尊重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创造精神,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由大学生自己独立组织、自主安排,使校园文化建设能够被大学生所接受,易于感染他们,成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效实践,并在文化建设中提高自己、接受锻炼。

(3)引导原则:高校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把握文化建设正确方向,对学生参与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给予精神、物质上的指导、帮助和支持,把好政治观、政策关,使校园文化生动活泼而又不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创新原则: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不应该仅仅满足日常的文艺活动,要坚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大学生科技竞赛为载体,运用各种知识、各种能力、各种手段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要坚持开阔视野,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区位、资源优势,加强与企业、社区的联系,通过社会实践、文化服务来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3多校区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1)坚持人本管理,更新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当前社会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的要求。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更是要把文化建设的过程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学校独有的精神和文化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规格。要利用校园文化灵活多样和易于接受的特点,通过各校区之间的学术交流、社团活动、公益活动、文体活动等方式和途径进行融合、教育,使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知识性、娱乐性、哲理性和启发性等特征,从而真正实现文化教育潜移默化,学生愿意并乐于接受的教育体制。

(2)坚持提升水平,注重精神文化。多校区办学高校要坚持用校园文化建设来推动校风、学风和作风建设,以学校传统历史优秀文化来激发师生的爱校、爱学热情,以优秀人物来激发学校的感召力凝聚合力,用大学精神来启迪和教育师生,陶冶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开拓进取精神,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各校区校园文化水平。

(3)坚持制度创新,形成长效机制。要实现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统一性和有效性,必须内在上要培养高校整体的学术氛围和自由民主的大学精神,使师生在根本上认同这种制度,并长此以往形成一种普遍存在的精神追求。外在制度则要着重于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这种氛围成为校园文化的主要吸引力,这种吸引力的不断强化和积淀最终将形成多校区间的凝聚力。要从制度上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要部分纳入学校发展的规划中去。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只靠某个校区或者是某个部门,必须是全校范围内的总体联动,所以,要以制度的方式进一步强调全员共建意识,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部分。

(4)坚持形神统一,凝聚师生力量。精神和意志是一切行动的先导力量,多校区办学高校在思想上要首先实现统一。各个校区之间要有明确统一的办学理念和思想观念,要通过组织文化来统一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意志,执行贯彻规章制度文化,规范师生的行为。多校区高校在文化引导和文化建设中,要找准价值观念以恰当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其成员的思想潜能,通过寻找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使主体产生凝聚力和自豪感。

(5)坚持“一体多翼”,实现情感互动。坚持“一体多翼”的校园文化建设形式,所谓“一体”是指整个高校,而“多翼”就是各个校区,就是要以完整的高校历史文化体系为核心,利用各个校区的文化特征和文化特色在师生员工中实现良好的情感互动,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认同感。特别是新老校区之间要实现互动。要充分发挥校史的记录和传承功能,发挥其人文情怀,结合具体的校史、故事、人物业绩进行诠释,积极地凝聚人、鼓舞人。要注重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结合,注重各个校区间文化主导方向、文化活动方式、文化活动内容的结合,在弘扬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总之,从宏观上来说,一个国家社会文化建设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而校园文化则是这种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文化建设中起着较大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多校区高校的文化建设成功与否关系着高校所在地的文化辐射区域文化氛围的优劣。认真对多校区高校校园文化的整合和创新进行研究,是理论创新的需要,更是实际工作的需要。高校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必须本着实事求是兼容并包的原则,要立足校情国情,量力而行,充分分析各校区实际,研究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合理模式,使各分校区文化统一于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核心价值,统筹考虑,塑造出新的大学的整体精神风貌,以提高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林闻凯.浅论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琼州学院学报,2008(4).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9)

全球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整体性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社会活动跨越国界,实现超出以前特定范围的密切联系。全球性事件影响一国,而一国情况会引发全球性后果。全球化进程使得国际事务与国内事务的界限变得模糊,使得人类活动的空间日益缩小。全球化既不是单一状态,也不是线性过程。经济生活的日益同质,要求不同体制、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遵循共同的游戏规则和制度安排,从而导致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生活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改变。人们高度重视经济领域的全球化,同时更为关注非经济领域的全球化。

如果说,全球化把各个国家不可抗拒地纳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市场体系,那么,全球化也把政治文明送到每个国家。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作为动态的历史过程,政治文明在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内涵。这些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文明,均体现着以民主为核心的实践价值和运作机制。诸如,平等、自由、人权、民本的价值,权力制约、民主监督、公正选举的机制等。政治文明与全球化进程中市场经济的演变十分相似。市场经济的体制、政治文明的价值和机制最初产生于某一国度,但后来却超越了国界,成为整个人类的共同文明成果。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社会都有特定的经济基础,有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因而,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统一体。衡量其进步状态,相应地也就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社会文明在市场经济向全世界拓展的过程中,逐渐裂变为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且三者间相互联接、相互作用,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民族的文明由此才能够成为世界的文明。全球化把各国文明吸纳、揉合在一起,把先进的、具有共性的文明成分和文明因素创新成人类的共同文明。

政治文明在人类社会的文明体系居于重要位置,发挥重要作用。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必然发生三方面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思维的关系,相应地形成社会的物质经济结构、政治法律结构、思想意识结构等三大结构和社会物质生活领域、政治生活领域、精神生活领域等三大领域。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不仅表现为劳动产品的剩余和书写文字的应用,而且表现为阶级的出现和国家的产生。古希腊留下的文明遗产,不仅包括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也凸现出政治文明成果,如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责任,以及城邦制、共和制的理论和实践。近代资产阶级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异彩纷呈,既包含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更突出了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政治文明不能在封闭的环境中形成和存在,只能在开放、交换的条件下,不断地从人类文明的其他形式中吸收营养,丰富和完善自己,在人类社会文明体系的发展中演进。政治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政治现代化的过程。政治文明的演进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不可分割。全球化把碰撞整合过的各种政治文明聚集起来,作为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加以推广。

人类文明的发端,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紧密相联。而政治文明最早萌发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阶级和国家。政治文明从萌发的那一天起就包含着悖论:在私有制条件下,政治文明表现为不同形式或不同艺术的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追求民主、实行平等始终是政治文明的根本要求。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在市场经济这块沃土上,资产阶级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精巧又充满矛盾地揉合在一起。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远远超出了马克思当年的预估。生产力的大发展促进资本主义文明的大飞跃。包括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在内的制度创新,使资本主义社会获得新的生命力。“从宗教到科学是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完成的最为重大的制度创新。”[2-1]没有这个先导性的创新,就不会有随后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资本主义“用议会制取代君主制,用选举制否定世袭制,用任期制废除终身制,并实行两党或多党竞争机制”[2-2],使代议制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核心。资本向全世界扩张,也把具有历史进步性和时代局限性的文明输入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和每个层面。

在人类社会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资本主义面临着深刻危机。全球化给资本运动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突破了原有国家范围的局限,同时也减少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化成本。当今的全球化生产过剩所带来的全球性危机就是明证。全球化将经济、文化、政治统一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之中。“随着各种形式的个人主义把整个政治制度(特别是政党以及工会)销蚀成僵死之物,政治上的倒退趋势很有可能日益加剧,随即吞没新的局面。同时,……借助这种倒退行动赋予被蚀空的制度空壳以新的内容”[3]。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已经不仅是一种国家制度,而且还是一种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其内在矛盾可能导致政治上的倒退,或者以新的民主政治来替代。西方传统的民主制度发展到当代,暴露了许多固有的弊端,出现被西方学者称之的“民主的危机”。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现有的政府和政治机构已经过时了[4]。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尽管形式精致,但与生俱来的弊端决定它仍然是不合理、不公正的政治文明,总是表现着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关系。少数社会成员对于多数社会成员的权力控制是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实质。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更迭依次表现为更高层次的政治文明,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性质,却没有因为在政治文明演进中发生量的积累而导致质的飞跃。马克思主义不否定在西方政治形态中民主作为人的内在要求而存在,但全球化并没有改变人们现实的、具体的、阶级的属性。民主不仅是人的解放的要求,也是阶级的解放的要求。西方民主政治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基础是平等、自由和博爱。全球化使得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和平共处与密切交往成为可能和现实,而民主政治本质上是一种倡导和平与平等的政治。因此,全球化与民主政治并不矛盾。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价值选择上,否定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政治理念,积极倡导社会公正、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统治的主体与客体关系上,第一次实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使人类政治文明真正达到国体与政体的统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发展趋势上,彻底批判旧的政治文明,大胆创造新的政治文明,鲜明地展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优越性。

中国传统政治模式和政治体制使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高度合一。整个政治建构以高度集权为特征,权力的运作走向呈现自上而下、单向发生的特点。

中国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遇到两极偏向的干扰。一种是将西方政治文明看成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全部,主张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政治的政治制度,也就是“全盘西化”;另一种是过于强调中国政治文明的个性特征和阶级属性,否定中国政治文明与人类政治文明的共性,使中国政治文明的建设远离人类政治文明而停滞不前或封闭进行。事实证明,上述情况有碍于中国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会导致中国政治走向歧途。全盘西化的政治文明,把整个人类的政治文明归结于或等同于资产阶级政治文明,这实在有失公允。虽然资产阶级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它确立和发展的主权原则、法治原则等,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政治文明的阶级性、复杂性、民族性,决定了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如果搞全盘西化,必定会脱离中国国情。任何一种政治文明都是一定社会生态的产物,必然受制于一定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民族习俗、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过于强调一国特色或一种政治文明的优点而去否定政治文明的开放性和世界性,并不可取。政治文明中蕴涵着的共性,实际上体现了人类和人类社会对于政治法则、政治规范的认同和遵从。在现时代,背离人类政治文明的共性,会造成人类文明的中断甚至倒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政治文明,只能按照人类政治文明的普遍规律加以推进和拓展。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对人类历史上其他类型政治文明的扬弃和升华,是人类社会新型的政治文明。

从政治文明的主体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第一次将政治文明的主体拓展到社会大多数成员,真正实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体所包括的政治个体、政治组织、政治群体,都具有共同的政治理想,都体现或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主体的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5-1]。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社会中的政治核心地位,保证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先进性、广泛性、真实性。

从政治文明的要件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所涵盖的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关系,体现着人类政治文明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主张科学的政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以政治改革推进政治文明的发展,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政治体制和政治行为,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经常形式。

从政治文明的关系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能够科学配置、合理调整人们的利益及利益关系。协调的政治关系是衡量政治文明发展水平的尺度,是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关键。政治关系集中反映政治主体的利益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关系具有非对抗性、平等性、和谐性的特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无可例外地成为世界政治文明体系的组成部分。全球化以每个民族国家开放经济体系、文化体系、政治体系为前题。开放的政治体系应对全球化问题,要求中国的政治文明实现两方面特点:

(一)中国政治文明必须遵循人类政治文明的基本法则。全球化对于民族国家的政治价值,要求维护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标准,诸如民主、平等、和平、人权、法治、权力制约……。在全球化大家庭中,民族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文化形态、社会形态,都必须以这些共同价值为取向,将其体现在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关系之中。离开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规定,就会远离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的政治文明曾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创造过辉煌篇章。治国之道在安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理国之道在于公平正直[6-1];为政之弊,苛政猛于虎也,君劣于上,吏祸于下,政事所以不理[6-2]。这些在当时都是比较先进的政治理念,对人类政治文明产生过积极影响。当代全球化把开放的中国纳入国际社会的发展轨道。中国的政治文明在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的前提下,在制度安排、程序设计、行为规则等方面,吸收西方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体现人类政治文明的共性,做到以政治民主、政治稳定、人的全面发展为政治文明的主要价值取向。当然,全球化也会给中国政治文明带来负面效应,诸如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侵蚀、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多党政治等。对此,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

(二)中国政治文明必须根植于中国大地,带有中国特色。全球化是一个国际化与本土化并存的过程。西方国家企图借经济全球化之机,将自己的本土政治与文化价值推广成全球的普遍价值。这实际上是以自己的本土化来否定他国的本土化和真正的全球化。“全球化正在冲破传统的民族国家的壁垒,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国际性标准和国际规范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和遵守……但是,各国在接纳和遵守这些普遍的国际准则时,没有忘记本国的传统和本国的特征,而是将国际准则与本国传统结合起来,使国际准则本土化。”[7-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现代中国政治文明的真实起点。社会主义作为取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更高阶段的文明,创造出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新的文明成果。公有制使劳动者成为经济关系中的主人,进而提高劳动者的社会政治地位。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通过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关系来实现的。这一实现过程使得政治文明具有新质。全体劳动人民共享生产资料不同形式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并在此基础上管理国家的所有事务。这一政治制度构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自然历史过程与自觉能动过程的统一。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封建社会历史悠久、旧体制惯性强大的国度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点。

在全球化背景下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应该充分考虑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以开放的姿态进行政治文明建设

人类政治文明沿着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轨迹发展,呈现渐进的积累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政治文明有了质的飞跃。这不仅表现在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而且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人们享有广泛的自由、民主权利。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政治财富。政治文明带有浓厚的统治阶级色彩,而这并不排斥和否定政治文明的历史继承性。政治文明的多样性、民族性,使不同政治文明之间的开放、借鉴、依存成为必要和可能。某些类型政治文明的具体规范、程序、形式、载体,可以给其他类型的政治文明提供借鉴。全球化为各国政治体系创造了开放的条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能脱离人类政治文明而孤立存在,应该也能够与其他类型的政治文明通过碰撞发展自己,显示自身的优越性,推进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全球化作为一种载体,大大推进了不同国家间的交流与开放。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层出不穷,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因此有了更多的参照系,以便吸收精华来丰富和发展自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努力探寻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政治体制,实行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理方略,民主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等等。取得上述进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以开放的姿态,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和智慧。

(二)注意全球化带给政治文明的负效应

全球化带来的收益与成本是不均衡的。发达国家收益多而发展中国家收益少甚至受损,是不争的事实。全球化与“意想不到的副作用”联系在一起。“自由的世界市场的预言家在全球的活动愈是成功(这意味着民族国家和领土国家的结构遭到侵蚀),受世界主义观念驱动的威胁就变得越大。西方的‘人道主义干预’将威胁越来越多的世界居民。人们在推行新自由主义的世界政策的过程中,鼓吹并创造一种弱国家世界体系。在这样的世界体系中,帝国主义滥用世界主义使命将不再有任何障碍。”[8]消除全球化带来的负效应,最重要的是根据本国国情,寻求适合自己的社会模式和发展道路。

对于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来说,一是要高度关注全球化对政府能力的影响。全球化经济组织的运行是以传统意义的主权让渡为条件的,中国也不能例外。随着影响公众的信息源日益丰富、特别是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政府对于组织、公民的影响力呈弱化态势,而国际规则、国际组织对政府的制约力量和约束作用明显增强。因此,通过行政改革应对全球化,才能够全面提升政府能力。二是要高度关注全球化对政治文化的影响。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文化处于强势,借助渗透全球的媒介推行西方的政治价值、政治模式、政治思潮、生活方式。这无疑会影响甚至改变人们的政治理念,产生某种离散效应。“在这里,人们重视的并不是我们的全球化状况,而是其他人即我们的竞争对手或我们的合作伙伴的世界观的形成、改变或者贬值。”[7-2]

(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

政治文明是由政治与文明两个词复合而成的概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文明的一般、即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即社会主义方向与中国国情。中国政治文明是一般与特殊的结合。

江泽民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5-2]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制度文明,中国政治文明的关键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核心和根本保证。它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能够根据各个利益主体与政治发展目标间的关系,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目标。

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属性。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来自人民的同意和授权,政权的运作功能是表达和实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立法和对行政、司法实行监督为主要职能。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就是要真正实现绝大多数人对社会的统治和管理。

依法治国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法制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它的本质在于依法治权,内核是充分体现人民意志的、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最高权威的法律和法规。

上述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最终统一于共产党的领导。在全球化进程中,政党政治、民主政治、法治成为各国政治发展和建设政治文明的常项。以全球化为背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在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关系等要件上体现上述内涵。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2]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73[[-1]],76[[-2]].

[3][德]乌尔里希·贝克,[德]约翰内斯·威尔姆斯.自由与资本主义[M].路国林,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95.

[4][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朱志焱,潘琪,张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486.

[5]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582[[-1]],304[[-2]].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10)

全球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整体性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  动、社会活动跨越国界,实现超出以前特定范围的密切联系。全球性事件影响一国,而  一国情况会引发全球性后果。全球化进程使得国际事务与国内事务的界限变得模糊,使  得人类活动的空间日益缩小。全球化既不是单一状态,也不是线性过程。经济生活的日  益同质,要求不同体制、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遵循共同的游戏规则和制度安排,从而导  致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生活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改变。人们高度重视经济领域的全球化,  同时更为关注非经济领域的全球化。

如果说,全球化把各个国家不可抗拒地纳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市场体系,那么,全球化  也把政治文明送到每个国家。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作为动态的  历史过程,政治文明在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内涵。这些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文明,均体  现着以民主为核心的实践价值和运作机制。诸如,平等、自由、人权、民本的价值,权  力制约、民主监督、公正选举的机制等。政治文明与全球化进程中市场经济的演变十分  相似。市场经济的体制、政治文明的价值和机制最初产生于某一国度,但后来却超越了  国界,成为整个人类的共同文明成果。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社会都有特定的经济基  础,有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  、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  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  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  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因而,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经济、  政治和文化的统一体。衡量其进步状态,相应地也就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

社会文明在市场经济向全世界拓展的过程中,逐渐裂变为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  文明,并且三者间相互联接、相互作用,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民族的文明由此才能够  成为世界的文明。全球化把各国文明吸纳、揉合在一起,把先进的、具有共性的文明成  分和文明因素创新成人类的共同文明。

政治文明在人类社会的文明体系居于重要位置,发挥重要作用。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必  然发生三方面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思维的关系,相应地形  成社会的物质经济结构、政治法律结构、思想意识结构等三大结构和社会物质生活领域  、政治生活领域、精神生活领域等三大领域。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不仅表现为劳动  产品的剩余和书写文字的应用,而且表现为阶级的出现和国家的产生。古希腊留下的文  明遗产,不仅包括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也凸现出政治文明成果,如强调个人  的自由和责任,以及城邦制、共和制的理论和实践。近代资产阶级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  异彩纷呈,既包含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更突出了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  。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政治文明不能在封闭的环境中形成  和存在,只能在开放、交换的条件下,不断地从人类文明的其他形式中吸收营养,丰富  和完善自己,在人类社会文明体系的发展中演进。政治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政治现代化  的过程。政治文明的演进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不可分割。全球化把碰撞整合过的各种政  治文明聚集起来,作为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加以推广。

人类文明的发端,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紧密相联。而政治文明最早萌发于生产资  料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阶级和国家。政治文明从萌发的那一天起就包含着悖论:在私有  制条件下,政治文明表现为不同形式或不同艺术的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追求民主、实  行平等始终是政治文明的根本要求。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在市场经济这  块沃土上,资产阶级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精巧又充满矛盾地揉合在一起。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远远超出了马克思  当年的预估。生产力的大发展促进资本主义文明的大飞跃。包括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在内  的制度创新,使资本主义社会获得新的生命力。“从宗教到科学是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  领域中完成的最为重大的制度创新。”[2-1]没有这个先导性的创新,就不会有随后的  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资本主义“用议会制取代君主制,用选举  制否定世袭制,用任期制废除终身制,并实行两党或多党竞争机制”[2-2],使代议制  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核心。资本向全世界扩张,也把具有历史进步性和时代局限性  的文明输入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和每个层面。

在人类社会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资本主义面临着深刻危机。全球化给资本运动开辟了  新的生存空间,突破了原有国家范围的局限,同时也减少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化成本  。当今的全球化生产过剩所带来的全球性危机就是明证。全球化将经济、文化、政治统  一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之中。“随着各种形式的个人主义把整个政治制度(特别  是政党以及工会)销蚀成僵死之物,政治上的倒退趋势很有可能日益加剧,随即吞没新  的局面。同时,……借助这种倒退行动赋予被蚀空的制度空壳以新的内容”[3]。资本  主义民主政治已经不仅是一种国家制度,而且还是一种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其内在  矛盾可能导致政治上的倒退,或者以新的民主政治来替代。西方传统的民主制度发展到  当代,暴露了许多固有的弊端,出现被西方学者称之的“民主的危机”。美国未来学家  托夫勒认为,现有的政府和政治机构已经过时了[4]。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尽管形式  精致,但与生俱来的弊端决定它仍然是不合理、不公正的政治文明,总是表现着剥削阶  级对被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关系。少数社会成员对于多数社会成员的权力控制是代议制  民主政治的实质。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更迭依次表现为更高层次的政治文明,但资产阶  级政治文明的性质,却没有因为在政治文明演进中发生量的积累而导致质的飞跃。马克  思主义不否定在西方政治形态中民主作为人的内在要求而存在,但全球化并没有改变人  们现实的、具体的、阶级的属性。民主不仅是人的解放的要求,也是阶级的解放的要求  。西方民主政治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基础是平等、自由和博爱。全球化使得当今世界不同  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和平共处与密切交往成为可能和现实,而民主政治本质上是一种  倡导和平与平等的政治。因此,全球化与民主政治并不矛盾。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价值选择上,否定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政治理念,积极倡导社会公  正、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统治的主体与客体关系  上,第一次实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使人类政治文明真正达到国体与政体的统一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发展趋势上,彻底批判旧的政治文明,大胆创造新的政治文明,  鲜明地展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优越性。

中国传统政治模式和政治体制使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高度合一。整个政治建构以高度  集权为特征,权力的运作走向呈现自上而下、单向发生的特点。

中国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遇到两极偏向的干扰。一种是将西方政治文明看成是人类政  治文明的全部,主张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政治的政治制度,也就是“全盘西  化”;另一种是过于强调中国政治文明的个性特征和阶级属性,否定中国政治文明与人  类政治文明的共性,使中国政治文明的建设远离人类政治文明而停滞不前或封闭进行。  事实证明,上述情况有碍于中国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会导致中国政治走向歧途。全盘  西化的政治文明,把整个人类的政治文明归结于或等同于资产阶级政治文明,这实在有  失公允。虽然资产阶级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它确立和发展的  主权原则、法治原则等,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政治文明的阶级性、复杂  性、民族性,决定了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如果搞全盘西化,必定会脱离中国国情。任何一  种政治文明都是一定社会生态的产物,必然受制于一定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民族习俗、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过于强调一国特色或一种政治文明的优点而去否定政治文明的开放性和世界性,并不可取。政治文明中蕴涵着的共性,实际上体现了人类和人类社会对于政治法则、政治规范的认同和遵从。在现时代,背离人类政治文明的共性,会造成人类文明的中断甚至倒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政治文明,只能按照人类政治文明的普遍规律加以推进和拓展。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对人类历史上其他类型政治文明的扬弃和升华,是人类社会新型  的政治文明。

从政治文明的主体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第一次将政治文明的主  体拓展到社会大多数成员,真正实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  体所包括的政治个体、政治组织、政治群体,都具有共同的政治理想,都体现或代表着  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主体的核心——中国共产党,  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的忠实代表。“‘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5-1]。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社会中的政治核心地位,  保证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先进性、广泛性、真实性。

从政治文明的要件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所涵盖的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  政治关系,体现着人类政治文明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它揭示了人  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主张科学的政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基础。在社  会主义社会,以政治改革推进政治文明的发展,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政治体制  和政治行为,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经常形式。

从政治文明的关系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能够科学配置、合理调整人们的利益及利益  关系。协调的政治关系是衡量政治文明发展水平的尺度,是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关键。  政治关系集中反映政治主体的利益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关系具有非对抗性、平等  性、和谐性的特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也是社会  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无可例外地成为世界政治文明体系的组成部  分。全球化以每个民族国家开放经济体系、文化体系、政治体系为前题。开放的政治体  系应对全球化问题,要求中国的政治文明实现两方面特点:

(一)中国政治文明必须遵循人类政治文明的基本法则。全球化对于民族国家的政治价  值,要求维护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标准,诸如民主、平等、和平、人权、法治、权力制  约……。在全球化大家庭中,民族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文化形态  、社会形态,都必须以这些共同价值为取向,将其体现在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  为、政治关系之中。离开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规定,就会远离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11)

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才能肩负起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任,也才能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我校早在2003年成立时就提出了自己的办学定位,即坚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方向,立足安庆、服务安徽、面向全国,实行“教、学、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生产建设和管理服务第一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德技双馨”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把学院建设成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综合性示范高职院校。此办学定位已成为学院构建“大德育”工作体系的指导思想和行为规范,也是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的行动指南。众所周知,人是教育活动的中心,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即是培养人,以学生为本位,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同时办好学校的基础也要依靠人,人是学校资源的第一要素,只有为教职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学校的文化品位。本着“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要求,我校提出了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校训“勤学笃行,德技双馨”。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踏实做事、诚信做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实用性人才。

诚然,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工作的核心,因此我们一直坚持狠抓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我校有着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和学生管理人员队伍,经过多年的思考与实践,初步构建了党委领导,宣传部统筹,以学生处、团委为主体,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课为主渠道,教学管理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多位一体的大德育工作体系,建立全员参与、全过程实施、全方位培养的德育机制,发挥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功能。

二 着力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要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1 寓思想政治教育于课堂教学

我校积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首先,学校加强领导,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书记和院长共同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与管理,学校保证经费的投入,加强教师进修和培养工作。其次,对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程按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系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能够比较完整地认识和理解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轨迹,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世界观。再次,在教学方法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安排理论课时也组织实践教学,将课程分为若干专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社会调查,写出有理论分析的总结。最后,我校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选派部分优秀辅导员进入思政课课堂,系统学习理论,提升理论水平,尤其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积极尝试,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思想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经过几年努力,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另外,学院开设了“名家讲人文”“大师讲经典”等选修课程及文化素质大讲堂系列讲座,在满足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渴求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礼貌、谦让等风尚在学生中已经蔚然成风。在专业课程中也有意识地渗透人文内容,探索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比如在“室内装修设计”课程中渗透艺术教育,在专业教学中融入美学的内容,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品位,诸如此类的人文渗透在多门专业课程教学中举不胜举。这一点正彰显着学院的办学理念:“实践与理论并重,技术与人文融通。”

此外,学校要求各系各专业实施因材施教,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全校开办了体育、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戏剧欣赏等人文素质教育兴趣班、特长班,共有来自全校各院系的多名同学参加学习。学校组织各系以及行政部门的10余位老师担任指导教师,进行辅导和培训。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学生的特长得以施展,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有了较大提高,并举办了专场汇报演出和作品巡展等等。

2 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专业实训实习

作为一所高职院校,专业实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我们在实习中仍然坚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除了专业教师带队实习之外,主管学生工作的各系书记、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也必须深入企业,及时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解答学生思想疑惑,同时也要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校内实训基地在着重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入企业管理文化内容,实行统一着装、打卡上下班等制度,强化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规范意识、诚信意识;校外实习基地学生也切身体验着企业文化,学习企业老总不畏艰辛的创业精神和诚信经营的职业道德,学习工程技术人员精湛的技术和开拓创新精神;顶岗实习中让学生体察工人吃苦耐劳的劳动态度,体验艰苦创业的艰辛。

3 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活体验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锻炼意志、体验生命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校已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每年组织二年级学生参加两周以上的社会实践,此外,还组织其他年级学生参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入社区开展服务,认识自我价值。在日常的学习中,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热心公益,在开拓视野的同时又回报了社会。如2009年举办的安庆市第四届黄梅戏艺术节,我院共有30名同学参与了开幕式演出和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增长了见识、磨炼了意志、提升了能力。

三 着力培育以人为本的德育文化,注重在环境熏陶中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质

环境熏陶是我校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校园是一个教育环境,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环境,而且两者有着相互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我校通过校园“四种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的构建,体现了校园文化价值观:培养既能胜任具体工作,又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可持续发展型人才,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公民。

1 塑造精神文化

“实践与理论并重,技术与人文融通”。学院以此为办学理

念,其核心的价值体系是宽松、和谐的学术气氛和民主氛围,良好的校风、学风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办学理念是教育精神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它反映着一个学校长期积累的文化底蕴和办学思想,具有指导形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激励人的意志的作用。它还作为一种准则规范着师生的行为,指导着师生的实践,培养着师生向上的精神,所以它正是我校精神的结晶和灵魂之所在。

2 建设规范文化

规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规范等,对科学规范各项工作、规范师生的言行起到必要的导向和约束作用,是实现人才培养工作良性循环的保证。我校在规范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了许多尝试。如通过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制度,规范学生行为,培养诚信品质。学院一方面坚持学校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完善制度建设,通过有效途径执行和落实,努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另一方面学校管理部门又组织师生积极参与制度建设。师生共同建设学院规范文化,营造了良好文化教育氛围。

3 繁荣活动文化

学院围绕“平安校园、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生态校园”的主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另外又组织开展围绕大学生关心的“创业与成功”“理想与现实”、“人才与就业”等主题活动,邀请成功的青年企业家与青年学子面对面地沟通、交流和探讨。通过互动与对话,让大学生从企业家们身上体会到创业的艰辛、成功的不易,总结企业家的成功之道,借鉴他们踏实做事、诚信做人的品质。

4 打造景观文化

校园景观是校园物质文化的一部分。校园景观作为一种物质的客观存在,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优美而具有品位的校园景观不仅能起到美化环境、装饰校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能以独特的物质文化形态影响师生员工,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我校建设校园景观文化的理念为“体现自然美、展现和谐美、凸显人文美、追求精神美”,营造整个校园内纯净、优雅、舒适的特色。校园景观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构筑较高的文化品位,利用这一高品位的文化背景,教育人、启迪人、感染人、熏陶人、引导人,唤醒人的主体意识,求真向善,引导人才健康成长。

文化建设的背景(篇12)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248-01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如何化解城乡文化冲突,提高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农民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归宿感是目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的瓶颈

农村文化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城乡一体化建设对农村文化环境带来巨大的冲击,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现象和问题。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文化发展面临着来自于城市文化、外来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如何调和冲突,兼容并蓄,使文化由冲突走向和谐,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瓶颈。

(一)现代化商品经济理念冲击,造成农村核心价值观错位。农村文化是人们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积累的知识、道德规范、习俗和价值观。但是城乡二元结构已经在城市和乡村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环境,一旦相互流通,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最开始显现的就是城市文化、价值观对农村核心价值观的冲击和破坏。这种破坏实质上是农村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现代,与城市相互融合的过程。但是,当城市文化,尤其是现代化商品经济理念,对商品价值的攀比和追求,造成原有的农村传统文化模式不能有效地规范农民群体和个体行为时,就出现农村核心价值观的错位。世代流传的朴素的乡里伦理文化,例如睦邻、亲邻、乡党文化,抵挡不了城市文化的冲击,逐渐没落,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加深,信任减少。

(二)迅速暴富和城镇化,产生文化空挡。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工业化改造农村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化的农业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使一部分人迅速富裕起来,农村贫富分化加剧。例如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或资本入股,实行红利分配,具有土地或资本优势的农民将获得更为丰厚的回报,加剧农村贫富差异。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使城镇周边的农民脱离土地,改变了以土地为核心的生产生活方式。城镇一体化改变了农业收入分配,按劳分配的一般规律,提高了农民生产效率,出现了更多空闲时间。经济的迅速富裕,文化发展的相对落后,使一部分农民很迷茫,部分地区低俗文化、斗富占领乡村,由此可见,农村精神文化世界的空虚。

(三)网络文化迅速流入,淹没农村原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将孤立的农村世界通过网络、贸易直接与世界连接在一起,农村文化同时受到城市文化、外来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农民逐渐脱离乡土文化的束缚,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农村文化、小农意识、封闭意识逐渐被淘汰,农村原生文化面临涅重生的考验。

二、完善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以家族制文化为核心的农村原生文化、以勤俭简朴为美德的优良传统、以顺应自然为规律的生活方式逐渐蜕变,亟须建立新农村文化体系,捍卫农村传统文化精神家园。本文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善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通过主流文化融合地方特色乡村文化,形成具有农村地域、传统、风俗及农业、农民特色的新文化。

(一)改造农村原生文化,扬弃农村文化中糟粕。文化来自实践。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新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正悄然影响农村文化的内核。由于机械化、社会化、精细化种植模式的发展,与此相关的重视合作、注重人际交往、包容意识、时间观念、效率观念也会逐步深化。在农村生产、生活实践中,提倡新文化、批评旧思想,改造农村原生文化,扬弃农村文化中糟粕,这是理清文化冲突的第一步。同时,我们要尊重文化差异和多样性,不搞简单划一的“”,要从文化的根本入手,遵循文化的历史延续性和传承性,在前人积累的基础上,增添新元素,对农村文化进行改造和发展。

(二)以主流文化为引导,树立文化精神楷模。要化解农村文化存在的冲突,必须依靠主流文化的引导。当前,我们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符合我国发展的社会实践,也具有统筹城乡发展的积极意义。大量来自农村、基层一线的教师、医生、农民在助人为乐、爱岗敬业、孝敬长辈方面得到社会的认同,成为我们社会的精神楷模。通过树立文化典型,传播先进事迹,具体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城乡文化的融合。

(三)将农村文化与主流文化融合,发展特色文化。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汇进而引发冲突,这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及农村文化自身的调整与创新,我们要发展新农村文化,在保持农村文化优秀特色的基础上,融合主流文化,发展各种文化形式,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农村文化。一是丰富文化的表现形式,发展地方文化艺术,通过戏曲、舞蹈、美术等多种方式促进新农村文化的发展。二是鼓励农村文化吸收新元素,形成新思想,并向城市逆输入。农村文化不是城市文化的复制品,有特色的农村文化要引入城市、走向世界,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精选范文
相关文章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