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范本十二篇

时间:2023-05-30 11:55:37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篇1)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1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它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实现这一理念,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是重要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途径,鼓励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解决问题、在交流与合作中完成任务,倡导学生积极体验参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但是,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主体,填鸭式的教学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而缺少主动参与的平台;应试教育把目光聚焦在优等生身上,课堂教学基本上是围绕学习精英展开,学困生很少有参与师生互动的机会。而且,从一线教学来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积极参与的现象。不仅成绩低的学生是这样,许多高分的学生也具有这样的倾向,他们对课堂表现出没有什么兴趣,课堂参与大多数是被动的。如何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教学过程,如何提高全体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如何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笔者进行了一番研究。

一、问卷调查,分析原因

笔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的现状,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就算有参与也是被动式的消极参与。

究其原因,学生没有学习的内动力是最主要的原因。学生要么认为“课堂学习没意思”,还不如趴桌上睡一会儿;要么认为举手回答问题和不举手回答问题是一样的,只要自己弄明白了就行,没必要举手作秀;要么认为回答问题是优等生的任务,和自己这样的差生无关;甚至还有学生认为,老师是不会提问他那样的不起眼的学生的,所以无需时刻竖起耳朵听老师都说了些什么。

其次,和学生自身的惰性有关。比如,他们普遍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怕吃苦、怕受罪,对知识只满足于一知半解,作业有困惑时很少请教他人,总是在照抄作业。

最后,和上课的老师及环境也有一定关系。比如,面对很严厉的老师,他们几乎不敢随意地说出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想法。

二、深入研究,探索途径

1、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分层设计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不同层面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新课标倡导学生全员参与教学过程,但学生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又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精心设计学过程,授课时尽可能顾及到各个层面,运用导学案教学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导学案中难易不同的导学问题兼顾了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使课堂在正视差异的基础上面向了全体学生。同时,通过课前的充分预习,学生对将学内容做到了胸有成竹,就有了课堂上积极展示自我的浓厚兴趣,从而极大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通过科学有效的课堂激励机制,激发不同能力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

建立积极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形成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评价机制,及时了解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并以此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积极的课堂表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成功果实,发现学习的奥妙和乐趣。按照新型评价机制,每月每位学生0分起步,获得奖励加分,反之扣分。而且,积分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将月总积分作为各种评先、评优、选拔团员和德育考核的主要依据。

3、注重良好课堂氛围的创设,调动不同个性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师生、生生情感交流的必要条件,也是克服学生心理障碍的重要的对策,它能将学生的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使学生轻松、自觉、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从而积极发言。这就要求科任教师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课堂上多用鼓励表扬的方式关注每一个学生,把期待、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把尊重、平等的语言送给每一位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②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还需要班级管理者在班级管理中下功夫。在班级管理中,要提倡学生的民主参与,让学生在班级事务中以主人公的精神发挥积极的作用。在班级生活中,教师要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到集体活动的决策之中,而避免自己独断班级事务或只是让少数几个学生班级活动,应尽力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

4、尝试新的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

课堂是学生发展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实现分层参与、整体提高,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篇2)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也逐渐发展,高职旅管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情况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情况直接反映出老师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自身的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高职旅管类专业与其他的理工类专业具有一定的区别,旅管专业本身就存在着自我管理的部分,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并不能真正的管理和控制自己,融入课堂之中。随着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探究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国内外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越来越关注,对高职旅管类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主要对高职旅管专业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现状作一个简单的了解,分析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的影响因素。其次,了解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参与度提升的重要意义,探析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现状

我国现阶段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即要培养出适应经济新形势下旅游企业所需要的一线的服务与管理类的专门人才,在具备旅游管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还需要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一般而言,学生参与度是指测量学生在课堂内外的有效教育活动中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吸引学生参与到有效教育活动中的程度。目前,国家对高职院校的发展非常重视,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方式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总的来说,高职院校与全日制本科院校相比,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当前影响高职旅管专业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因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自身因素

高职旅管专业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影响因素之一是学生自身的因素,首先,学生就读于高职院校,与其他就读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较心理上会有一定的落差感,自我评价感比较低,在上课的过程中对本专业没有一定的认同感,因而会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现象;其次,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以后,与高中时期的生活完全不同,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课余活动,而且考试也不像以前全日制中高中那样难,老师一般考试还会划重点,这就会造成学生学习产生惰性,不花时间听课甚至完全不来上课,且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学习的过程常常比较被动,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强,自主意识比较薄弱,从而不会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互动;再者,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缺乏一定的学习动力也会影响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相关调查数据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外部动机和内部学习动机之分。外部学习动机包括学生渴望进行学习,为了未来得到好的工作岗位并获取物质财富以及得到老师和父母的肯定。而内部学习动机则指获得自身的知识的充实,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一般来说缺乏学习动机,或者只具有外部学习动机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很随性的态度,不听老师讲课,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对课堂的满意度也比较低;最后,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交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高职旅管专业是一门实用性比较强的专业,老师普通的教课有时并不能满足学生的所有需求,这时就需要学生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

(二)教师因素

教师的因素也会影响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首先,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上,在教学目标上没有根据学生的专业特性和具体情况进行设置,会影响学生的思维获取、教学内容获取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力不从心,无法接受教师所教的知识。同时,课堂教学的氛围也会影响学生上课的参与度,一个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能让学生更快的融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其次,教师的职业素养、教育理念以及执教能力也会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个具有魅力和能力的老师,更能获得学生的喜爱,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堂互动;最后,教学内容的难度、创新度和理论知识应用程度也会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产生影响。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提升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

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让学生融入老师的课堂之中,与老师一起在书海中遨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思考的过程是学生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提高的过程。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才能让课堂活跃起来,充满创新和趣味,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理论知识。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课堂更具活力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参与的主要方式有在思维上跟随老师的脚步和主动回答或询问老师问题。在回答老师问题或者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有些学生性格内向,难以在人数众多的课堂上积极表达自我,提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有利于学生积极的展现自我,让课堂更具活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高质的旅管专业人才。

四、提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方法

(一)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方面,教师的课堂教学也非常重要,因此要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的来说,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式项目教学法、微课教学法的等创新型的教学方法,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促进学与教相结合,让学生和老师之间实现良性沟通。以开放式项目教学法为例,可以用一个项目将老师和学生联系在一起,在项目的筹备、策划和实施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好的参与进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一个好的课程教学ppt,一个讲课有魅力的老师,在无形之中会带动整个课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创新教学内容,在枯燥的理论知识讲授的过程中也可以设置一些教学小情境。比如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就可以模拟导游情境来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更加深刻。其次,教学课程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以后学生就业,为企业输送人才,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索,教师可以将课堂搬到教室之外,可以是宽阔的草地上,也可以是相关企业内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自己所学的专业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的学习知识,参与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交流讨论中去。

(三)改善教育理念,激励学生学习

高职学生还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常常会对学习产生倦怠心理,这时,教师拥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的每一次主动参与和自我表达,当学生遇到问题,教师要积极主动的与其沟通,循循善诱,对学生有耐心,告诉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参与课堂讨论的信心。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篇3)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效互动交流的发展过程,学生参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程度,是课堂教学质量评判的重要“参考值”.学生被动、应付式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效能只能是“事倍功半”.只有学生个体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中,主动、积极地与教师开展有效互动交流,才能提高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效能.当前,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深入推行,师生互动、能力培养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如果提高初中生数学课堂学习参与度,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势在必行.

一、初中生参与数学课堂学习的现状

一是主动参与意识薄弱.初中生对未知问题或自然现象充满好奇心和探知欲望,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内心情感的丰富.初中生容易受到学习情感的“左右”,产生畏惧和消极思想,不愿参与其中;同时,部分数学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缺少有效引导和沟通,初中生主动参与互动意识薄弱,出现应付了事的情况.

二是参与探知活动效能低下.部分初中生由于个体动手探究、思考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低下,在解答分析相关问题要求时,不能切中问题“要害”,深入参与其中,进行有的放矢的探析,导致在互动活动中或探析问题时无从下手,降低了探知问题活动的效能.

三是参与师生互动活动不深入.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积极交流,有效沟通.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教师只管讲解,学生一味练习”的“教学分离”的模式,未能将学生引入到参与探知、互动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处于课堂主宰地位,学生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忽略了学生参与的“亲身实践”过程,致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互动沟通交流时,也只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交流、探讨互动活动不深入.

四是参与共同学习流于形式单一.学习活动的过程是学生群体性的互助发展过程.共同学习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形式之一.部分数学教师在课堂小组共同学习活动中,一方面教学内容的设置没有层次性,中下等学生难以参与其中,另一方面未能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组织开展活动,导致合作学习成为优等生的“舞台”,中下等学生没有展示的机会,参与学习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未能体现教学活动“面向一切学生”的特点.

二、提升初中生数学课堂学习参与度策略

一是注重适宜教学氛围的营造,吸引初中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是建立在积极学习情感基础之上.教学实践证明,适宜教学氛围的营造,对初中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感起到强化和助推作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抓住初中生心理和情感发展“轨迹”,运用激励性、鼓励性的教学语言,主动与学生交流谈心,对学生的点滴表现或进步,给予肯定性的赞扬和鼓励,让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同时,利用数学知识的生活性、趣味性、生动性特点,设置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充满趣味性、形象直观生动的教学内容,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主动参与课堂新知探知学习活动.如在新知教学或问题教学中,设置具有生活意义或趣味特性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内在学习潜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二是强化学习技能的培养,锻炼初中生参与课堂学习本领.初中生参与度低的原因之一,就是探知、分析、解答等方面技能低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将学习技能培养和锻炼作为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提升的重要前提条件,传授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途径和策略,教会学生学习新知、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方法.如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设置“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BCD的平分线CE交边AD于E,∠ABC的平分线BG交CE于F,交AD于G,求证:AE=DG”问题,先让学生自己说出可以采用的办法.这样,学生就能够参与其中,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办法给予肯定评价,并向学生指出:“是否可以借助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构建等量关系呢?”学生此时进行小组合作探析,找出解决问题方法,掌握了运用平行四边形性质解答问题的一般方法策略.这一过程中,学生参与探知解题活动,对枚举解题策略的内涵有了深刻认识,解题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三是重视师生互动交流,引导初中生深入参与课堂学习.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发挥引导作用,当好初中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引导员”,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提出一些具有探讨意义的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交流,让学生能够及时展现自身学习情况,让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引导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向更深层次发展.

四是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提高初中生参与共同学习深度.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摒弃“一碗水端平”的教学模式,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等因素,设置层次性、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实施层次性教学策略、差异性教学策略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让不同类型学生都能有参与学习探知的时间和机会,实现“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知识”,提高初中生参与数学课堂学习的深度.

参考文献: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篇4)

二、案例分析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简称毛,是高等院校四门政治公共必修课之一。我们通过大量的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和授课实践发现,X学院学生对于这门课程极度排斥,对这门课程的价值认同感较低,认为这是一门无用的课程。教学内容空泛,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教学方法仍沿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教学形式以教师讲解为主,考核方式为传统的期末考试定论制,教学效果一般。因此,学生迟到、缺课、逃课,上课睡觉、玩手机、考试作弊成为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鉴于此,我们从课程定位出发,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课程进行了重新定位、设计实施与考核评价。1.课程定位。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是高等院校四门思政公共必修课中的核心课程,旨在通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探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现实,了解各自专业所涉及的行业领域发展现状和趋势,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做好服务社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进步的准备,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国家和社会、增强对党大政方针的理解认同、关注行业的发展、提升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产生的一些现实的社会问题献言建策的教学目标。2.课程设计和实施。对于现当代大学生而言,在大学的学习中,绝大部分教学都是在课堂中完成的,就连课外实践也是围绕课堂教学展开的。因此,本文结合民办院校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张扬,聪明灵活、勇于表现、敢于创新、富有激情但同时基础较差、自私懒惰、学习动力不足,团队协作意识、集体意识、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自主性和沟通能力不强的现实,通过取长补短,项目任务式教学,充分发挥民办院校学生的特点和潜力,使其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将课程设计围绕课堂和课外具体设计为课前教学、课堂教学和课后教学三大部分。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即课前:线上预习(纪录片、专题授课内容及相关资料)课堂:新闻播报、专题授课、学生讲课、知识竞赛、主题演讲、辩论赛、深度研讨课后:特色作业、情景短剧、社会调研考察、专家报告、人物采访、正能量微电影、时政小报、家事国事天下事论坛社团、志愿者和公益等活动,实现课前导学、课堂steam项目任务促学、课后活动助学。3.课程考核。根据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混合式教学模式我们将课程考核从传统的期末考试定论制转变为过程性考核占70%,期末考核占30%的全方位开放式动态考核模式。其中,新闻播报10分、团队深度研讨20分,个人抢答10分,知识、演讲、辩论竞赛15分,社会调研及调研报告撰写20分,专家报告及心得体会10分、微电影PK15分、赛事奖励10分(置换分),总分100分。为了使我们的整个考核过程有论有据,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个人表现考核记录表、小组讨论考核记录表、过程性考核总表等三个记录表,整个考核学生只有积极参与、积极创新、小组协作才能较完满的完成教学任务,顺利过关。4.课程评价。为了更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在课程评价方面,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包括学生评教、同行互评(主要包括同事、督导及本专业带头专家)、社会评价。调研显示,学生对于毛课程评价相当高,教学效果相当好。学生上课注意力高度集中,课堂主动性、参与性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和提升。

三、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得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1.全方位的应用型课程教改。在课程定位上尽量凸显出课程的应用型价值,突出课程对引导大学生成人、成才、未来就业的帮助;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上,要结合民办院校学生的特点和专业,在取长补短的基础上积极教改,通过差异化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采用项目任务式教学,通过小组分工协作、查找资料、课堂展示、抢答提问等竞争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参与整个协作、探究的过程,完成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从过程中学习各种学科及跨学科知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2.整合课堂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手段。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个人、合作、竞争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有效融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助、互学,营造了和谐良好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主动性和参与能力大大提高,通过课堂各个环节的参与和展示,将学生的自我价值通过课堂活动一一实现。3.以生为本。毛课堂教学的成功得益于整个教学安排体现了以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课前导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到课堂项目任务式学习的各个环节,再到课后各种活动的举办,较好地刺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整个课堂氛围积极活跃,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学生成为了整个课堂的主角,提升了能力(即身心素质与健康、人文素养与品德、表达与沟通能力、知识获取与自学能力、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技术应用与创新、敬业乐群与合作能力、国际视野与交流),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4.加强整个教学团队的建设。当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时,也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地充电学习,从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技能、课堂驾驭能力等多方面提升自我,才能有效控制课堂,优化教学。而一批专业高水平的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无疑将成为整个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主推手。5.构建全方位开放式过程性监督、管理、考核体系。教务、教学管理部门要加强教学监督、管理和考核,学生、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督导、专家共同参与构建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促进学风、教风建设。推进课程的应用化融合,推动整个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简爱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篇5)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208-01

一、课堂参与

所谓的课堂参与,就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是指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方式和行为努力程度”。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课堂参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体,因为它关系到课堂的教学质量。师生的课堂参与已经构成今天的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在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师生课堂参与是有一些基本方法的。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课堂参与反映了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正确态度,表现为在情感、思维、行为等方面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全面的投入。学生的内在心理活动往往通过外显行为表达出来。也有人认为课堂参与就是学生在课堂中认真听讲,能够与老师的上课思路保持同步,跟紧老师的思路不断思考,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积极向老师请教,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发言,与老师讨论问题的实质,增进对知识的理解的综合的表现。老师应该配合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地给学生灌输平等、自由、轻松地学习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以最快速度融入课堂,踊跃参与课堂。课堂参与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完成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和教师都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一样重要,我们要重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参与方面的作用。

课堂参与度就是“班级同学上课的满勤率与课堂是否主动,积极参与老师讲课的积极程度。所谓度是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程度,它是判断学生主体地位是否落实和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如何的主要指标。根据专家界定课堂参与度70%以上的算是课堂参与度高,在课堂上有70%以上的学生参与课堂,与教师共同学习就能提升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1.教师的授课方式方法是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关键原因

老师作为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课堂就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想要在课堂上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让学生时刻关注教学程度关键在于教师自己,如果老师的讲课生动有趣、课堂形式新颖、联系实际生活、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学生,那么就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然而然也很乐意地参与到课堂中。教师的授课方式就是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的关键原因。相反,若老师把本很简单的一节课讲的枯燥无味、照本宣科,那么学生很难集中精力听课,也没有参与课堂的热情。所以,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保持一种幽默有趣的形象出现是相当重要的。当然老师的教学方法也会影响课堂参与度,就比如教在对同一个知识点用不同的方法解析和传授,使学生更快更准地学到知识,教育学生要坚持讲究实效和理论创新的原则进行教学活动,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通过实际行动来参与课堂。

2.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的重要原因

那么何为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很强吸引人的力量。分开说的话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充满了吸引力”也是指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人。因此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应该树立好学生心目中的好形象。老师的课幽默有趣学生才愿意跟老师互动、参与课堂。不论是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还是不同性别,学生们都认为教师的幽默感会影响课堂参与度和教学质量,但起不了决定作用或是主导作用,当然不是老师只要具备幽默有趣性格就一定能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不是绝对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

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也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作为学生的我们在这道题上最有发言权了,因为我们都渴望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就算是简单的一句表扬话也会因此兴奋好几天。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多肯定他们的价值,让学生懂得我们每个人都有价值,只是我们实现价值的方式和实践不同而已,教育他们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然后自信地学习知识和参与课堂。

三、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的辩证统一,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能称之为教学。若教学过程中没有了教师那学生的知识就得不到的充分的指导和引导,教学活动就得不到保证,又比如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这个主体,教学活动就不可能展开了,教师就找不到教育对象,教学目的就不能实现了,这是因为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因素共同构成的,所以他们是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大部分学生不关注教师的授课程度,他们上课看其他的资料、看杂志、玩手机、睡觉、吃东西等各干各的事情,更可况参与课堂。

1.学生的心理方面的影响原因

学生是否有上进心,也是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学生有上进心可以帮助他们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走进课堂、参与课堂、提高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学生在对待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有很多不同的想法,有的同学认为爱出风头,也有同学认为这是一次机会应该好好把握,还有同学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自己不敢应战。这里很多同学都认为不敢应战说明他们没有把握,这样的人可以说是不成功的。以上都是他们的心理素质影响课堂参与的,消极的心理很难使学生真正走进课堂和参与课堂。

2.学生自己的知识积累的不足

学生在对待课程的态度上我们就能了解到学生是否积累了知识,或积累的知识是丰富还是欠缺的,参与课堂肯定需要知识积累和提高文化水平,因为参与课堂肯定需要足够多的知识,不然没什么资本参与课堂,参与课堂不仅有一个能说会道嘴还需要较高的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戴耀亮.提升小学生课堂参与度深探[J].基础教育究,2016,10:18-19.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篇6)

新课程改革倡导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自觉主动地开展和参与主动合作、自主探究、自觉锻炼、自我体验、感悟反思及创造性地学习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进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形成较好的体育基础和较高的体育素养。为此,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要坚持“以生为本”,致力于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以不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进一步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成效。

一、当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况分析

(一)课程繁多挤压体育教学空间

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长期以来都普遍出现体育课程教学空间不断被挤占的现象,特别是在应试教育时期更是如此。当前,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空间被其他课程挤占的现象有所缓解,然而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除了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外,还要学习一些家长额外报考的课外课程,忙碌的学习占据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使其身心俱疲、分身乏术、压力繁重,无法自觉有效地参与体育活动。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已被唤醒

自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俨然已经形成较为稳定、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和积极性被唤醒,学习拥有更自主的空间,这为学生主动参与小学体育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小学体育提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四策略”

从上述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现状看,要提升小学体育课堂学生主动参与率,必须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从营造氛围、合理激趣、革新学法、正确评价四方面入手。

(一)营造氛围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小学体育课堂的前提

良好的体育课堂学习氛围是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也是基础。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进一步激励学生投入课堂学习环境之中,促使其全身心地参与学习,以进一步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为此,教师在提升体育课堂学生主动参与度时,要从教学的实际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入手,积极地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有效地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成效,营造和谐、民族、友爱的课堂学习氛围,并促使学生积极地投身体育课堂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时要做到尊重并热爱每一位学生,真诚地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感受,用心关怀学生,并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构筑起师生间平等、友爱的桥梁,使学生先喜欢老师,进而喜欢上老师的课。

(二)合理激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小学体育课堂的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也是如此。同样地,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小学体育课堂,应当从兴趣的角度出发,做到以新激趣、以争激趣,运用合理激趣的手段,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率。

1.以新激趣

与其他课程相比,小学体育本身就蕴含着较为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的猎奇心理也较重。为此,教师可以根据体育教学内容的不同,创新体育教学方式,如采取分组讨论、角色扮演、体育比赛等方式,多角度出发,多手段创新,给予学生不同的视听触等感受,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

2.用争增趣。

小学生除了猎奇心重这一特点外,还存在好胜心强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竞争情境,通过激起学生的好胜心,达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兴趣的目的。例如教师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赛跑、跳高、比反应速度、比谁的力量大等体育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体验成功与失败。

(三)革新学法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小学体育课堂的根本

新课改的重点不仅在于教会学生知识,更侧重于教会学生懂得如何学习,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小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的关键在于学习信心的建立,为此,应当革新学法,从根本上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具体操作可遵循以下两个步骤:第一,要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小目标与大目标结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让学生学习有目标,努力有方向,在不断完成小目标的同时也不断地朝着大目标迈进;第二,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体育练习,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设计出不同的体育练习活动,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地提高与进步,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学习和练习。

(四)正确评价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小学体育课堂的动力

此外,还需要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使其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情况和能力,帮助其树立学习的信心,努力克服和跨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并在自我突破的过程中不断获得主动参与的动力。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备善于观察、敏锐捕捉学生闪光点的眼光,及时地给予他们或鼓励或赞赏或认同的眼神和表情,以增强其信心,满足其成功欲。当然,除了表扬与鼓励之外,还要适度批评,用委婉的方式表达在不损害学生信心和尊严的前提下,为其敲响警钟,促使其不断地修正自己,从而获得更大的进步。

三、结语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篇7)

一、影响学生课堂参与时效性的主要因素

1.学生对于藏文学习缺乏兴趣

兴趣往往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导向,然而从实际情况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学生对于藏文的学习兴趣十分缺乏,这是导致藏文教学中学生参与时效性不高的直接原因,这种现象在混居区(汉族学生或者半藏半汉的学生)尤为明显。兴趣的缺乏使得教学过程中学生十分被动,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过程不认真的现象。因此,想要提升学生对于藏文学习参与的时效性首先要从提升他们对于藏文的兴趣开始。

2.教课授课方式单调

藏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授课方式对于学生参与的时效性是有很直接的影响的,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往往能让学生更享受学习的过程,更愿意思考、愿意参与,学习兴趣也更浓厚。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往往是教师的地位占主导,课堂上学生都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的僵化的模式,这不仅很大程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难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的弊端是让学生对教师形成了强烈的依赖。对于问题,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意识及习惯,反正老师会讲,于是就等着老师讲。久而久之,很容易造成思维僵化、学习被动、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

3.课堂氛围有待改进

藏文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教学氛围及情境是很有助于培养对于藏文学习参与时效性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习惯性的以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课堂上大部分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性很低,这一方面使得学生学习被动,思考不积极,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学生对于藏文学习的兴趣。这种教学方式是很不可取的,教师应当有所改进。

二、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时效性的途径

1.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藏文学习的过程兴趣同样重要。很多学生觉得藏文学习较难,不知道如何敲开那扇门,由于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逐渐远离这门课程,学习兴趣也越来越低下。在藏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要任务。

兴趣的培养,首先要消除学生心里觉得这门课程难的障碍,课堂上要更多的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鼓励学生的参与。例如,可以转换教学模式,转变传统课堂中一味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甚至质疑,也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为藏文课堂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氛围,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学的更放松,也能很好的激发学生思考,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发现问题再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不仅带给学生成就感,还有很强的趣味性,这是培养学生对于藏文学习兴趣的很好途径。

2.采取更多样的教学模式

想要提升学生对于藏文教学的参与时效性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模式上做出改进与革新。良好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一以贯之的课堂的主导,学生应当更加被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与引发学生思考,将学生带到文字的描述中,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文字的意蕴以及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学生在一段时间的藏文学习后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理解能力,对于很多知识要点,他们可以独立思考,可以自己领会文章的内涵,对于不懂或不太理解的地方,需要的是老师的引导。当然,老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技巧,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让学生在思维上有所转变。很多时候,学生对于有些问题一时理解不了,这样的情况大多是因为思维有所禁锢,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只需要给予学生相应的点拨,让他们从固有的思维中走出来,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对于藏文这门语言自然会有另一番领会。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传统的藏文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导地位得不到凸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低,学生学习不主动,也不愿意独立思考,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种禁锢。高效的藏文课堂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的提升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这也是一个切实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相应的变换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可以更多的采用小组讨论合作的模式。学生间的讨论过程中每一个同学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对于学生的思维是一种锻炼,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讨论过程中,通过聆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可以完善自己的思维,同时也可以看出自己看问题时的遗漏与缺陷,这是一个很好的自主学习的过程。此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让多媒体走进藏文课堂,这首先很好的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以藏文文章为背景的优秀影视作品,观看开始时可以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影,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过程中也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对于提高藏文教学中师生参与的时效性也是很有帮助的。藏文是一门十分富有特色的语言,学习过程中教师除了可以采用更多元的教学方式,营造好的课堂氛围也很有必要。可以首先培养学生对于藏文的认知,尤其是基于这门语言后其具有的文化特色,这不仅能够让学生从更深的层面对于这门语言有感知,也能够让课堂氛围更浓郁,这对于提升藏文教学中师生参与的时效性是很有帮助的。

结语:想要提升藏文教学中师生参与的时效性,这需要从多方面做出改进与革新。首先,应当致力于培养学生对于藏文的兴趣,兴趣永远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推动力,也是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其次,教师在教学模式上应当做出改善,课堂教学中应当更多的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强调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并且更多的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不仅能够很好的提升课堂效率,还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藏文教学的参与程度。此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是很有必要的,基于藏文的特殊性,应当更多的让学生感受这门语言后的文化,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这门语言的了解,对于提升其课堂参与时效性也有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彬彬;;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20期.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篇8)

初中学生的思想和心智都处于一种未完全发育的状态,其各项观念也未完全形成,学生不懂是非,不明黑白,不知道各种诱惑后面的陷阱,任何优秀或者不良观念和行为都有可能占据学生内心的主导地位,并让学生朝该方向发展。因此,推行德育工作是初中阶段教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课堂是德育工作推行的主要阵地,而思想品德课程又是推行德育的主力军,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就应保障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成效,探寻教学的有效途径,帮助学生提升其品行素养,塑造健康优秀的初中生形象。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面临的难题以及有效解决途径

对于许多初中学生而言,思想品德的趣味性不如其他文科科目,重要性也比不上各类主科。尤其现今应试教育观念已在学生心中扎根,大多数学生对于思想品德的学习都是采用考前背诵知识重点的方式,完全没有使自身的品行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平时的思想品德课堂中学生也是身在其中心却不在其上,有学生在完成其他科目的学习任务,也有学生走神、睡觉或者与他人谈论与课堂无关的内容。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推行德育工作,提升学生的品行素养,就必须改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堂的态度,让学生参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并从课堂教学中得到品行素养以及形象的提升。然而,学生内心对于思想品德课堂的印象已经根深蒂固,学习方式也逐渐成为一种固有模式,将其改变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应该在教学中逐步对学生加以引导,最终使学生充分参与课堂,从而使学生的品行素养和自身形象得到提升。

1.改变原有的老旧教学模式

由于许多初中学生学习思想品德都是采用考前背诵知识点的方式,而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课堂讲学也是采用划分知识点的模式,以此来迎合学生的学习方式。但要让学生的品行素养得到实质提升,首先就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中不应再给学生划分知识点,而是将课堂学习内容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所学内容有深刻的印象,对身边的现象有所感悟,才能在考试中取得成绩。例如在学习“诚信”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的诚信缺失现象。如有的人因不小心而收到假钞却不希望自身蒙受损失,于是将假钞再度转移给他人,在此过程中他们丢失了自身的诚信,同时也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让学生从这类现象中体会诚信的重要性,对诚信这一内容有更深的体会,从而使自身的诚信品质得到提升。

2.使课堂更具趣味性

许多教师担心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在思想品德课堂中不再给学生划分知识,会使学生无法迈过考试这道坎。然而,若能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对课堂内容有深刻体会,自然就能使其考试成绩得到提升。而让初中学生参与课堂的重要因素在于“趣味”二字。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考虑课堂的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学习热情。例如,在“网络交往新空间”这一章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场“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利与弊”的辩论赛,让每一位学生都选择自己的阵营并发表其对网络的看法,学生通过辩论充分了解网络的利弊,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二、教师应端正自身形象,成为思想品德活教材

教师在学生心中本就是教科书般的存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品行素养,就必须先端正自身的形象。教师在课堂中,应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并学会调控自我情绪,始终以真诚和微笑对待学生。课堂结束之后对自身的课堂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教学行为中的失误进行及时调整与纠正。例如,有一次在讲课时有位学生在课堂中睡着了,那是一节考前的复习课,在课前本人花了多个晚上来寻找各种考前复习资料,一想到自己辛苦搜寻的成果不被学生重视便怒火丛生,将那位学生叫醒并用极为气愤的语气对其进行批评。但课堂结束之后,进行自我课堂评价时感觉是自己的课堂情绪没有把握得当,批评学生有些过头,于是在那之后的课堂,本人在上课之前便向该学生道歉,出乎意料的是,这一行为竟然赢得了学生的掌声,拉近了自身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且后来那位学生也成为思想品德课堂最为积极的一分子。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篇9)

中图分类号:X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5-0266-02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一个‘活’字”,且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在于其把课讲活了。”由此可见,“活起来”的课堂才是生动的课堂、成功的教学。技工学校以培养学生适应岗位所需的技术能力为目标,在人文教育包括语文教育方面有所弱化。为提升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人文情怀,依据技工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及学生的成长规律,试图围绕技工院校语文课堂如何“活起来”探究适合的教学方法,并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教学比较与教学反思,以期为技工院校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提升与技工院校的人文教育重视提供有益借鉴。

一、困境扫描:技工院校语文课堂“活起来”教学方法的探究缘由

在我国由于长期遵循“初中-高中-大学”的成才模式,社会各界常常将技工学校的求学视作无奈之举,由此社会各方甚至学校本身对技工学生的认可率相对不高。近年来技工教育虽然受到不断的鼓励与政策支持,然而,技工教育由于生源、师资、社会支持、长期以来存在的传统认知偏差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仍然发展较为缓慢。审视当前技工院校语文课堂的教学困境,可以发现主要存在如下困境:一是学生自信心不足,对自身认识定位较低;技工院校学生由于前期学习基础较之不够理想,加之社会的传统偏见,学生往往存在自信心不足或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如何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则是上好语文课的首要。二是课堂氛围沉闷,师生互动不足;当前技工院校语文课堂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而学生普遍参与不足,由此呈现的则是教师自我表演的现象,师生互动不足导致的则是沉闷的课堂景象。三是教师语言生硬,课堂生动性欠缺;教师语言在课堂中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效果,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师语言更为重要,然而当前不少教师在课堂中往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便利或图片等手段的丰富,而忽视了教师语言本身的力量,导致课堂的生动性有所欠缺。四是课堂内容死板,涉猎知识面不够;课堂内容是课堂的核心,课堂内容是否饱满、是否有吸引力直接影响课堂的影响力与实效性。然而,当前教师在讲述课堂内容时往往就本课程内容讲述课程内容,未做到知识的发散与迁移相结合,使课堂内容过为死板,而无法提升学生的兴趣度与知识结构的完善。五是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成效不高。教学形式是提升课堂成效的重要手段,当前虽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达为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但部分教师仍然墨守陈规或为了减轻工作负担,而仅仅采取简单的讲解授课法,而辅之以一定的直观教具,课堂成效仍然不高。

基于以上当前我校语文课堂的教学困境,其根源均在于欠缺一个“活”字,由此借鉴吕叔湘先生对语文课程关键在一个“活”字的观点,探究技工院校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

二、原则审视:技工院校语文课堂“活起来”教学方法的探究原则

技工院校语文课堂“活”起来是应对当前语文课堂成效不足的重要法宝,那么技工院校语文课堂“活起来”之教学方法该坚持哪些原则,结合技工院校语文课程标准与学生成长规律,提出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生动性原则是技工院校语文课堂“活起来”应遵循的教学原则。一是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即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学生特点,尊重课程本身,技工院校语文课堂“活起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可为了“活”而“活”,而应该坚持客观性为前提,在坚持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使课堂“活起来”。二是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即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语文课堂,技工院校语文课堂“活起来”是未来语文课堂发展的方向,其本身也应遵从语文课堂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的宗旨,始终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为使命,以长远的发展眼光对待课程教学。三是生动性原则。生动性是技工院校语文课堂“活起来”的内在特质,“活起来”则需要一定的生动性,以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语言充实与活跃课堂,则使技工院校语文课堂“活起来”成为可能,亦是技工院校语文课堂“活起来”教学方式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三、路径前瞻:技工院校语文课堂“活起来”教学方法的探究对策

基于当前技工院校语文课堂的困境,结合技工院校语文课堂“活起来”之教学方法的原则,提出技工院校语文课堂“活起来”之教学方法探究对策。

(一)学生思维“活”:激发学生自信、调动学生积极性――欣赏教育

通过近些年在技工学校语文教学的经验总结,技工学校的学生总体上对自我的发展有一定的要求与期待,且处于思维的活跃期,缺乏的往往是鼓励与信任。因此,上“活”语文课堂首要第一步,是激“活”学生的思维,给予鼓励与肯定,树立其自信心,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热爱生活、热爱课堂、热爱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正确引导、充分尊重、认可与相信学生,在此情景的促进下,学生才可能慢慢放下自身是“差生”的想法,进而积极的参与课堂,激发自信心,不断的提升自己。在近些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往往在第一堂语文课堂上与学生交流、互动探讨“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能发现什么”之类问题,让学生在探讨中积极的参与课堂,并打开其思路。当面对不自信甚至否定自己的学生,及时给予其支持鼓励,真正做到发自内心的去爱每个学生,不放弃每个孩子,以真实诚恳的心态对待学生,鼓励其积极思考与积极的参与。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欣赏教育,激发学生自信、调动学生积极性是上“活”语文课堂的第一步。

(二)课堂氛围“活”:跳出传统模式、提升师生互动性

课堂氛围是师生能否有效参与的重要方面,一堂课能否成功,能否获得学生的参与与融入,课堂氛围起着关键的作用。课堂氛围“活”起来,要求教师全身心的投入,既真实的走进教材,也走进学生,与学生在课堂的互动与参与中一并读,一并背,一并产生情感的共鸣与升华,既在精神上与学生产生共通的交流,也在心灵上与学生达至共通的提升。学生在教师的陪伴中,在感受教师的言行、欢笑中全身心的投入课堂、投入学习,真正的焕发课堂的活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氛围,使学生真实的参与,打破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树立主人翁意识,保持舒畅的心情,激发其求知欲,以活跃的思维、活跃的灵动、活跃的交流将课堂氛围“活”起来。在长期的课堂互动与参与中,学生渐渐感受到语文课堂的民主意识,民主氛围,进而感受语文课堂的魅力,提升师生互动性。如本学期笔者就通过围绕课程主题组织辩论赛、演讲比赛、课程小组团队展示等形式,跳出传统“填鸭”式、“满堂灌”的形式,使学生真实的参与课堂中,使课堂氛围“活起来”。让课堂氛围“活”起来,跳出传统模式、进行互动教学,是上“活”语文课堂的关键环节。

(三)教师语言“活”:展现语言魅力、激活课堂生动性

教师语言是一门艺术,不同的语言情感、语言交流、语言表达均会影响学生的状态及学生对课堂的融入,可以说其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也是直接关系到课堂能否“活”起来的重要元素。教师语言不仅仅是一个教学手段,它还是一种直观教具,以最直接与最形象生动的方式融入学生并走进学生。鲜活的教学语言,不仅能吸引学生感知、理解教材、走近课本知识,还能调节学习情绪,增强教学效果,以生动的、激昂的方式增加对课程的融入。在近几年的工作经验中发现,技工院校的学生虽然在语文的知识基础上底子较薄,但其捕捉鲜活的语言能力较强,包括生活中鲜活的语言与网络中鲜活的语言,学生们能够以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的气氛。

幽默是提升教学效率、推进教学效果的重要语言魅力,它能给教学带来春的暖流,夏的微凉,秋的酣畅,冬的温暖,它能有效的激活课堂,使课堂充满笑的活力、激趣、启悟、固知、纠错,使知识在语言的魅力中传递、并达成情感的交流,使对话的互动尽在笑声中流淌。当诙谐、幽默的语言飘散在课堂中,则能打破课堂沉闷的固化模式,也会让学生改变语文课堂死气沉沉的印象,摆脱语文就是需要背诵记忆的痛苦,使课堂充满欢声笑语,进而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与此同时,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也在此过程得以升华。掌握教学语言的艺术,教学则可以安排的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妙趣横生,在赋予教学以新意与活力的同时,个体的创造性得以发挥,进而真切的感受语文课程的魅力,激活课堂生动性。在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语言“活”,展现语言魅力、激活课堂生动性是上“活”语文课堂的重要链接。

(四)课堂内容“活”:拓展知识领域、推进学生参与性

课堂内容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语文课堂“活”起来,在课堂内容上一定要跳出按部就班的模式,倘若按部就班的讲解课文内容,语文课堂要活起来则必定是无稽之谈。那么就此有学者推理,课文不再要以讲解的形式呈现,而是在学生的参与中互动生成即可。诚然,知识需要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但其离不开必要的讲解与内容的渗透。由此,语文课堂在具体的安排上需要控制好讲解、互动、打比方、讨论等部分的比例,调整好相应的结构,做到课堂内容与教学过程的协调并进。技工院校的学生在语文基础上相对薄弱,且自我控制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把握注意力的时间方面也相对有限。由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中,为使课堂内容“活”,主要采取的方法是拓展课堂内容并辅之图片教学,将枯燥的课文知识以故事、图片、对话等形式展现,将知识点进行一定的发散再集中,使学生乐于倾听,且能集中注意力。当然,在讲授一定知识时,通过一定的对话、提问或课堂活动更有利于课文知识的进一步消化。当面对学生回答不出来,不能直接打击批评,而是将相应的知识串起来,并以各种故事典故的形式展现,将相应的雅称逐步传授给学生,以供学生有所积累,并提升对系统知识的兴趣度。由此而来,学生对语文知识则既能提升兴趣度,也能提升课堂的注意力。透过点点滴滴的积累为语文素养的提升与人文情怀的培育作好铺垫。在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课堂内容“活”,拓展知识领域、推进学生参与性是上“活”语文课堂的重要法宝。

(五)教学形式“活”:丰富方式方法、提高课程多样性

教学形式是教学的组织法则,要使教学形式“活”,需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从学法的选择到学习内容的选择,都将学生置于主体的地位。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形式的组织中也要打破传统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观念,将学生真实的放置在对等的主体的地位,使学生真实的融入,以切实激活有学生参与的方式方法。如在本学期的实践中,为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在学期学习之前主动征求学生的意见,这一学期学生们对知识、内容的期望、对老师们有哪些期望,以期针对性地加以指导与引导。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通过设计课堂演讲,即在课堂前先给学生讲一节生动的演说课,将演讲对学生成长的意义让学生以接收,然而由学生自选演讲的内容,在拟定为三至五分钟的时间完成演讲。通过演讲这类新颖且学生能接受、实施好操作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使语文教学充满了活力,课堂也由此真实的“活”了起来。此外,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兴趣度,如多媒体教学、图片教学等形式,将课程内容以丰富与生动的形式展现,再通过分组讨论的教学形式使每一个个体充分的参与其中,使语文课堂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活“起来。当然,还可将语文知识与职业技能相结合,在技能教育中,凸显教育的优势,让学生们加以重视。在此过程中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具体灵活掌握教学大纳,在教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能与之职业技能的提升相结合。如技工院校的学生相对而言,对作文有所反感与畏惧,即使让其将作品交上也可能存在抄袭或错字连篇的现象。如在讲说明文的写法时,为打破传统学生对作文的害怕,笔者尝试改变以往传统作文题目的布置方式,而改为另其撰写专业的介绍说明。如会计专业的写做账的制作流程、计算机专业的则写编程与软件应用、会展专业的则写会展服务策划书等,以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内容入手,使学生在写作中如思泉涌,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将熟悉的内容也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进而提升其对写作的兴趣以及真实感受语文的实用性。当教学形式活,语文课堂则不再死板。在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学形式“活”,丰富方式方法、提高课程多样性是上“活”语文课堂的重要途径。

技工学校语文课堂如何“活”起来,是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课题。基于语文教学理论的积累与近些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通过从学生思维“活”、课堂氛围“活”、教师语言“活”、课堂内容“活”、教学形式“活”等方面的探索,真实的实现了语文课堂“活”起来,在教学课堂效率上明显有所提升,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互动性均有所提高。当然,在探索如何使语文课堂“活”起来的同时,也突显了语文课堂“活”与“实”的辩证关系、语文课堂“活”起来的限度与边界、语文课堂“活”起来的理论立基何在等问题,这也成为今后语文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进一步方面。总之,因教学实践只停留于笔者工作所在学校,在教学实践时间与教学实践范围上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仍将此方面继续进行思考与实践,以期更大程度的提升技工学校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M].技工院校语文课课程标准(2010).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版。

[2] 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 李节.小大由之――语文教学访谈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篇10)

小学数学的参与式课堂教学是非常适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也正是基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而提出来的教学模式。参与式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和兴趣,并且对数学的学习有一个独特的认识。小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会让小学生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

一、参与式课堂教学的优越性

参与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并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生通常会难以理解小学数学抽象的数学知识,参与式教学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个问题,并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参与式教学能够发挥学生最大的学习自,并且能够让学生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做到真正的独立自主。小学生通常是不爱学习的,参与式教学在这一方面就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知识学习,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学习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满乐趣的。参与式教学课堂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并且让学生的学习保持在最高效率中,而且还可以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参与式教学的基本步骤

1.准备参与

教师可以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充满兴趣。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学生进行准备参与的阶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在课堂以及课下适当地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课堂的参与与课下的思考来完成。

2.探索性参与

探索是数学学习的关键,也是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知识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以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学生独立地解答知识中的障碍。

总之,参与式教学是目前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最佳办法,并且能够提升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参与式教学就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与兴趣,并且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全方位能力,非常符合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篇11)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59

为了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现阶段的历史课堂必须要进行课堂改革,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才能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人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紧跟现代教学发展潮流,积极的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将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技巧运用于课堂教学,并在实际的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在文中本人就通过教学改革打造高效高中历史课堂的一些方法与大家分享。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善于创设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发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点的获取持什么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进而使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进而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情境。

历史探究的是人类的过往,教师对学生讲解的是鲜活的历史事件,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于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创设情境。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通常通过提升教学语言艺术性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历史学习情境。例如:本人在对学生讲解“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就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述当时的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此时学生已经不仅仅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点的学习,还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得到了有效提升,学生也能够更加全面、有效的掌握知识点,达到了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助于教师营造教学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多种途径营造良好的情境,使学生更加有效的掌握知识点,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有效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

将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是现代教学进行改革的重点,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一名现代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要运用多媒体有效辅助课堂教学,进而达到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目的。高中历史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讲究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善于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有效设计课件

课件是辅助教师展开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课件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课件对历史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教师要尽可能的亲自制作课件,这样课件才能更好地展示教师的教学思路。然而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往往为了贪图方便,随便从网上下载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有些教师甚至没有对下载的课件进行必要的调整,而直接用课件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结果发现不仅难以达到有效辅助教师对知识点讲解的目的,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教学思路制作课件,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升课件的趣味性

教师运用多媒体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中,还应该引起重视的一点就是提升课件的趣味性。多媒体的一个强大功能就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好的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只有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很好地将一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元素运用于课件之中,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有效运用视频

上文我们已经提到历史讲解的是鲜活的事件,为了运用多媒体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可以有效运用视频。例如:在讲解与抗日战争相关的一些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于一些影视视频,使当时的场面更加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视觉冲击。

三、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在通过教学改革达到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应该引起教师高度重视的一点,就是教师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打破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新课改过程中也提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并提出了多种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技巧,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历史是一门知识点十分丰富的学科,而不同的知识点需要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有将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知识点的呈现。

当然,高中历史教师在实现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的过程中,也并不是盲目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应该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只有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的需要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例如: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时,教师可以有效采用趣味教学法,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学生对知识点产生疑惑时,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展开有效讨论。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篇12)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4-0074-02

[作者简介]秦海慧(1981―),男,江苏如皋人,本科,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教师, 一级教师。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自身素质发展有很好的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效率,教师要不断地研究新型教学方法,营造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参与式课堂的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小学参与式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放在主要地位,让学生成为认知的主体,体现主体性的原则。学生只有作为课堂的主体,才能够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二)正面引导原则

教师的鼓励对于小学生思维灵活非常重要,因此数学教师要给予适度的鼓励和适时的肯定,采用激励的手段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三)机会均等原则

参与式课堂强调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进去,所以教师在练习提问和复习中,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合适的机会,按照机会均等原则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四)循序渐进原则

数学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确定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在循序渐进中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依据教材设置的难度,逐层深入教学,陪伴学生一同成长。

二、参与式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因为缺乏兴趣导致数学成绩不理想,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参与式教学中。小学生有了深厚的数学兴趣,就会跟随教师的引导,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手法,多媒体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角色扮演法等,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进行新课导入时,为了降低学生理解上的难度,教师要使用灵活的手段。例如在学习《钝角和锐角》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说:“同学们,咱们之前学习过关于角度的相关知识,你们还记得它有哪些特征吗?” 学生经过思考之后能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之后教师进行深度的引入,“咱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基本知识,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图形来观察一下这些角什么区别。”在复习旧知识和提问式的教学中,学生就会兴趣高涨,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之下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创设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

参与式课堂教学情境的创造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参与程度,数学本身是一门充满了挑战性和趣味性的科学,因此教师要依据教材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合起来,利用情境给学生展现数学知识。创设数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有多媒体教学方法、课堂提问方法、角色扮演方法等。多媒体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形象,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在教学分数时,就可以采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通过图片、视频、声音,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分数的意义。“为了准备下周的春游,我们一共购买了十个西瓜,全班一共有三十个同学,请问每个同学分多少西瓜才比较合理?” 学生就会发现西瓜的个数比较少,学生的个数比较多,在分配过程中不可能出现整除的情况,这就涉及分数。教师在多媒体上将西瓜排列出来,引导学生思考,平均一个西瓜要分给三个学生,那么如何将这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西瓜该怎么表示就成为了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视频的过程中,就能够感受到分数的应用,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帮助教师解决问题。

课堂提问是小学参与式课堂常见的方法,教师在提问中要掌握两个原则:第一是依据教学的重点进行提问,第二是依据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提问。可以选择学生状态低落的时候提问,提升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依据教材中设置的难点,进行提问,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例如在学习图形时,教师明确“让学生正确地区分每种图形的特征”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就可以拿着图片给学生展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让学生一一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别,在互动中,加强学生对图形认识的了解。

(三)注重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非常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教学发展的需要。在参与式课堂中开展创新教学,能开拓学生视野。例如在进行乘法教学中,教师给出这样的例题3×24=?。学生通过充分的观察发现,可以在原来的数学基础上直接进行乘法运算;也可以进行创新,将24拆分成为2×2×2×3,这样就简化了数学运算的过程,在口算中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学生在参与式课堂创新中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不仅要掌握数学表面上的知识,还要对数学有深层次的认识。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参与能力,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适当点拨总结,让学生能够在抽象的归纳总结中,发现新型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师将数学知识形成于脉络,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形成系统,在需要学习的时候可以进行紧密的联系,提升创新的水平。“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方形和三角形,也知道了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以及周长公式,那么在梯形的时候我们该用怎样的方法来进行面积的求解呢?” 学生的数学知识形成系统之后,就能够轻易地进行数学知识创新,“我们可以采取最常用的方法将梯形分解成为正方形和两个三角形或者是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分别求出它们面积,从而求出梯形的面积”。有的善于归纳总结的学生就会这样回答教师:“经过这样运算之后我们总结出来了,梯形面积的求解方法,就是上底加下底乘以高除以二。”

(四)积极开展合作式课堂教学

小学生喜欢一起完成任务,在参与式课堂中进行合作式教学,能够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教师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考方法进行合适的分组,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合理位置。“今天我们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同学们能不能回答一下除法和乘法有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间接地与教师进行课堂互动的方法。“我认为除法和乘法是相反的,所以在进行除法运算的时候可以反过来思考,用乘法的思维来进行。”“乘法越来越多,除法就越来越少。”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一定的点评,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去。

精选范文
相关文章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