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机会分析范本十二篇

时间:2023-05-29 16:26:51

投资机会分析

投资机会分析(篇1)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2)03-0050-05

一、合成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2010年全球合成橡胶消费量达到1385.8万吨,较之2009年的1194.1万吨同比增长16%,反映出全球汽车和轮胎需求的强劲复苏。2010年的生产量1400.20万吨,产略大于需,但基本处于协调平衡状态。具体到国家和地区的合成橡胶产业,产需并不平衡,多数发达国家及个别新兴国家多为大进大出,进出口贸易占到生产和需求的50%~80%[1]。

(一)生产情况

2010年世界合成橡胶1400.20万吨的生产量,创造了世界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5%(见表1)。

我国是合成橡胶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 2001年生产量首次超过100万吨,此后每年以双位数增长。我国也是唯一一个近乎没有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一直保持合成橡胶生产增长的国家。2007年超过200万吨,到2010年达313.68万吨,已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历史上,技术一直领先世界、产量长期位居全球之首的美国,合成橡胶最高年产量曾达260万吨,近10年来则处于下降状态,2010年走出金融危机影响,产量也仅为232.2万吨。日本从2004年的160万吨升至2007年的165万吨,受金融危机影响,先下降后上升,至2010年产量为157.8万吨,同比增长21.09%。

俄罗斯也是世界合成橡胶生产大国,1990年之前,合成橡胶年产量曾达到250万吨,位居当时世界之首。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直线下降,至2004年才恢复到百万吨之上,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产量同比下降14.76%,2010年产量上升至115万吨,同比增长18.79%。德国是继金融危机后同比增长最快的国家,2010年同比增长25.84%。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新兴国家韩国,近年来一直平稳快速发展,已由1997年的54万吨升至2010年的121.93万吨。

上述年产合成橡胶分别达40万吨以上的8大国家,年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81%,其中中国313.68万吨占全球的23%,成为拉动世界合成橡胶生产发展的主导力量[1]。

(二)消费情况

2010年全球合成橡胶消费量达到1385.8万吨,较2009年的1194.1万吨,同比增长16%。几年来,世界主要国家合成橡胶消费情况见表2。

我国已是世界第一合成橡胶消费大国,远超美日等国家,约为美日俄韩德法6国总的消费量。中国合成橡胶的消费量处在不断增长的跳跃状态,2004年占全球的20%,2007年约占全球的28%,2011年已占全球的33%。

(三)进出口情况

目前,中美日俄韩5大合成橡胶百万吨生产消费国中,除中国为橡胶大进口国,其他均为大输出国。世界各国合成橡胶进出口情况见表3。

由表3可见,美国与韩国是最主要的合成橡胶贸易输出国,出口量分别占该国橡胶产量的50%、86%。

2010年中国合成橡胶总进口量为157.65万吨,较2009年同比增长6.64%。由于近两年世界石油市场的动荡,石油价格连续飞涨,造成合成橡胶原材料价格也一扬再扬,2010年我国合成橡胶进口总金额为426815.50万美元,同比增长42.69%,进口平均价格为2726.73美元/吨,同比增长33.81%。中国在世界合成橡胶市场上处于需求方的地位,进口依存度高,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四)合成橡胶产业链

合成橡胶采用不同原材料可以合成不同的种类,其上游原材料可以追溯到丁二烯、乙烯、丙烯等烯烃以及石油、天然气。其下游产品是各种橡胶制品,包括轮胎、胶鞋、日用及医用橡胶、再生橡胶、橡胶板、橡胶管、胶带等,其中轮胎汽车工业是合成橡胶的主要消耗市场。合成橡胶产业链简易图见图1。

我国合成橡胶下游产品消耗中,52%的合成橡胶用于轮胎制造业,橡胶板、管、带制造业为13%,橡胶零件占10%,橡胶鞋、靴占9%,日用及医用橡胶制品占4%,再生橡胶占3%,其他橡胶制品占9%[6]。可以看出汽车轮胎制造业是合成橡胶最大的消费市场,占合成橡胶总消耗量的一半以上。合成橡胶制品消费结构见图2。

二、合成橡胶投资机会分析

(一)合成橡胶产量预测

合成橡胶的市场需求量和产量随时间推移呈现上升趋势,本文选用二次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经过试算,一次指数平滑系数和二次指数平滑系数均取0.95。2004-2010年我国合成橡胶市场产量见表4。

根据公式计算参数值,得,进而产量预测方程为:

(二)合成橡胶需求量预测

对需求量的预测,必须明确一点,从经济意义看,需求量并不是一直增长,随着市场的饱和,需求量将会出现一个峰值,故指数平滑只能作为近几年的一个粗略测算,若找寻需求量的峰值点需用其他方法进行预测,指数平滑将不再适用。2004-2010年我国合成橡胶市场需求量和平滑值见表6。

同理,根据公式计算参数值,并调整,得,进而需求量预测方程为:

投资机会分析(篇2)

在现实生活中,投资决策者进行投资决策时,有时会首先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一定的目标,要求实际收益率比某一期望收益率要大,并以该目标为约束制定相应的最优策略使风险最小。charnes和cooper提出,在不利情况发生时,可允许所作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不满足约束条件,但该决策应使约束条件成立的概率不小于某一置信水平。这被称之为投资机会约束。

假设在一个不确定的资本市场上,存在n种可交易的风险资产和一种既可借入,同时也可贷出的无风险资产。风险资产的收益率记为x1,x2…xn,将其表示为随机向量x,x的期望为μ=μ1,μ2,…μn,方差 cov(x)记为σ=(σij),xn(μ,σ)分布。同时,我们设该无风险资产的贷出收益rf1小于该无风险资产的借入成本rf2。以n维向量ω=(ω1,ω2,…ωn)t记在风险资产上的投资结构,即在x1,x2…xn上分配的资产比例。则整个的投资结构可以记为(ωl0,ωb0,ω1,ω2,…ωn)t=(ωl0,ωb0,ωt)t。其中ωl0,ωb0分别指在无风险资产上的贷出和借入。满足以下约束:

ωl0-ωb0+etω=1,其中e=(1,1,…1)t

ωl0≥0,ωb0≥0

这时的期望收益率为:

           

,相应的风险用方差ωtσω表示。存在借贷利率不等的无风险资产时,投资机会约束可表示为:

prob(xtω+ωl0rf1-ωb0f2>r)≥a

若在指定的收益率r下使投资风险ωtσω最小,从而形成以下的规划问题:

            

因为:

                

令a=etσ-1e,b=μtσ-1e,c=μtσ-1μ,=ac-b2>0,

下面我们求解规划问题p2:

记e=ωtμ=(ωl0rf1-ωb0rf2),,机会约束意味着点(e,σ)与(0,r)连线的斜率不小于a,规划问题p2的解取决于机会约束线rf同有效边界rf1m1m2n的交点。如图:

  

点(0,r),连线的斜率为:

                        

参考文献:

投资机会分析(篇3)

4)

2.期刊发行体系模式

中国期刊发行市场网络建设目标是打造集批发、零售、仓储、运输、、配送、结算于一体,传统门店交易与网上交易相结合的综合流通服务平台。发行网络建设必须坚持走高起点规划、高技术含量、大通道运行、广地域覆盖、连锁化经营、多元化资本结构的发展道路,通过规模化、集团化、集约化经营手段,切实提供期刊流通服务,从根本上打破制约期刊业发展的流通瓶颈。

构建全国一网化的现代期刊发行网络体系可以采取一次性建设和分阶段建设两种途径。一次性建设的优势在于能够迅速形成庞大的营销网络,从而产生对行业的巨大吸引力,其对行业发展的带动力与影响力将得到充分表达,其对行业的信息导航作用也将得到充分发挥;其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投资规模大增加筹资的难度,网络分布宽可能增大管理难度,人员素质与系统要求可能产生的不匹配,等等。

分期性途径即在确定基本规划的基础上,以可能的资金、人才、技术等条件分步骤、分区域建设。如它可以是通过战略联盟联结各地松散的期刊发行网络,使之逐步形成有机统一体。在此基础上以股权置换、产权交易为手段组建股份制期刊营销集团,以资本手段打造期刊快速流通通道。其优势是量力而行,稳步推进。其劣势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大网络形成的滞后无法有效扩大期刊发行量,从而降低自身对期刊社的吸引力;二是小规模发行网络不能形成较高的进入壁垒,无法排斥其他竞争者进入,从而增大投资的风险。

(二)期刊广告

1.期刊广告经营的政策背景

期刊出版领域是政府管制非常严格的部分,没有获得期刊出版权的任何单位或个人不能进行期刊出版活动,否则被视为违法。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媒介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两分开的政策。根据规定,报刊新闻业务部门融资活动仅限于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部门;而经营业务如报刊印刷、发行、广告等部门经批准可以吸纳业外资本组建股份制企业,这为业外资本(包括外资)进入传媒广告业开辟了“安全”通道,期刊无疑也从中受益。其实,在该政策出台之前,已有业外资本进入期刊广告经营板块,最为成功的当数上个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期刊业的国际数据集团(idg),它已介入15种期刊(报纸)广告经营并取得不俗业绩,其成功运作值得关注与借鉴。(表5)

2.期刊投资品种的选择

费斯克在其金融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分析中关于电视节目—电视观众—电视广告的互动关系的描述同样存在于期刊经营之中,期刊形成了内容—影响力(读者)—广告的有机体。尽管业外资本尚不享有期刊的内容编审权,但通过提高内容质量扩大发行量从而带动广告却是绕不过的弯,一本内容丰富、制作一流的期刊总是能够得到更多商家拥戴的。因此,投资者对所投资的期刊品种选择和内容经营尤为重要。

在就中国畅销期刊作出评介之前,我们不妨看看美国的畅销期刊类别。根据美国权威的srds分类法,美国期刊分为消费性期刊(供非专业、非学术人士阅读)和商业性期刊(专业型、专门性期刊)。表6中排在前5位的为最为畅销型的美国期刊。

中国哪些期刊最为畅销?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不能单纯从发行量的大小判断。与美国杂志完全依靠市场发行不同,中国一些发行量大的期刊是党政机关刊物,其发行通过行政手段进行,与市场没有很直接的关系。因此,我们只有通过企业广告投放量和读者购买情况来对市场畅销型期 和作出综合判断。从表7中我们发现,中国读者最青睐的期刊与美国读者的期刊消费偏好具有相似性。这些期刊无疑值得投资者关注。

(三)增值服务领域

由于增值服务不涉及期刊采编宣传业务,在政府面上基本上不存在太多壁垒,为政府鼓励、支持发展的领域。期刊增值服务投资领域主要有:

1.资讯提供

期刊吸引读者的是内容,期刊资讯提供商通过调动社会化的智力资源,培育信息源(如发现作者、培养作者团队),组织选题策划,为期刊提供高质量的稿件。

表7 2002年1-6月中国期刊广告营收20强

附图

资料来源:慧聪媒体研究中心数据

2.管理顾问

针对期刊社管理薄弱的实际情况,投资者通过组建高素质的专业化期刊管理团队,针对不同期刊的要求开展专项管理会诊断,提供管理辅导和解决方案。特别是在配合期刊社开拓营运思路、创建制度规范、提供实战指导、推荐职业管理者、策划师、出品人等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3.投资融资

针对中国传媒产业投资主体单一、资本缺乏、效率低下的实际情况,投资者在扩大期刊资本来源、促进资本多元化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积极为期刊发展提供投资、融资信息与服务,扩大资金来源,解决期刊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公司将成立机构,选取部分期刊进行战略性投资,甚至对部分期刊进行托管,促进中国期刊业购并与重组。

此外,在经营策划、市场调查、教育培训、外贸、会议展览等领域投资者亦大有作为。

四、投资中国期刊业的基本策略

(一)突破策略

在当前政策背景下,投资期刊业在政策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所面临的政策风险较大。因此,应当采取突破策略,即从与政治、意识形态关系最小的领域着手。在介入期刊类别上,不妨选取时尚类、经济类、生活类、行业类和影视类等作为突破口,根据政策变化逐步涉足新闻时政类期刊;在经营环节上,宜从分销服务、增值服务作为切入点,逐步向版权提供、项目合作发展。当前,业外资本(含境外传媒集团)进入期刊业大多通过授权进行版权提供、栏目合作和租用版面等方式,以期逐步过渡到实质性的资本合作,应当说此种手法是稳慎的也是现实可行的。

(二)大投入策略

投资机会分析(篇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快速增加。由于我国的主要能源是煤炭,因而导致煤炭的消费量急剧增加。据统计,过去十年,我国煤炭的消费量增长了4-5倍,如今已经超过了40亿吨。同时,随着近年来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我国对石油的需求也呈快速增长的态势。煤炭和石油的消费为我国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今雾霾、酸雨、粉尘污染已经成为了当前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我国政府每年因为治污而投入的资金数以亿计。严峻的现实迫切要求改变目前对于煤炭、石油等能源的过度依赖,转而寻求清洁的可代替的能源。

一、我国天然气行业的发展现状

天然气是当前三大化石能源之一,相对石油和煤炭,其主要优势包括:污染少,环保性强。天然气是矿物燃料中最清洁的能源。

其成分主要是甲烷和乙烷,它燃烧后所产生的主要是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与煤和石油相比,天然气作燃料可以明显减少环境污染。在城市燃气中,使用天然气取代煤制气,二氧化碳排放减少25%,二氧化硫排放减少50%以上,氮氧化物排放减少约40%。因而,极大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所以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连续几年来消费量保持了快速的增长。据统计,从2000年至2011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6.44%。不过,尽管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得到了快速增加,但目前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比仍较低,2010年仅达到5.3%,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25%的平均水平,而且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11.2%的平均水平。因此,未来我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空间较大。据国家能源局有关人员介绍,“十二五”(2011-2015)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天然气行业,通过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作用,鼓励以气代油,将天然气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提高至8%,并预计到2030年达到18%。为了提高天然气供给,目前,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已相继建成,“全长7378公里,项目总投资1250亿元的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业已全面开工。相信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必然会在今后带动天然气消费需求量的快速增加,从而也为该行业提供较多的投资机会。

二、天然气行业投资机会

(一)城市管道燃气业务

城市燃气管道是输送天然气的基础设施,随着今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天然气供给数量的持续增加,天然气供给的范围将不断扩大,未来使用天然气的用户也将越来越多,天然气管道的铺设距离将不断增加,由此必然带动城市燃气管道投资的持续增加。当然,当前我国从事天然气经营的企业较多,其中许多还是大的上市公司,如华润燃气有限公司、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中石油昆仑系燃气公司等,他们不仅控制着诸如北京、上海、西安等一、二线城市的天然气市场,而且许多三四线城市的天然气市场也已经被他们所控制。因此,要想在城市燃气管道项目上有所突破,立足于城市核心地区机会已经不多。一方面可以将投资眼光放置于城市规划的新区、产业园区、开发区上,一方面可以选择将燃气管道的铺设范围扩大到城市周边经济实力较强的郊区或者县级市上。

(二)汽车加气(LNG)业务

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我国汽车年销售量已经连续四年超过1800万辆。由于使用天然气的成本远较汽油的低,因而当前大多数出租车和私家车都选择将燃料由“油”改成了“气”,从而产生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汽车加气市场。同时一些车企为了增加车型竞争力,根据市场需要也开发出了许多油气两用的车型。据统计,目前我国使用燃气作为燃料的汽车数量大概占有全部汽车数量的8%左右,以此推断,仅加气业务,每年创造的利润总额都高达数千亿元,如此庞大的市场份额,肯定会吸引众多的投资者纷纷加入。加之现在汽车加气业务不受城市天然气管网的约束,大都未包含在城市管道燃气特许经营范围之内,而目前,我国建成的天然气充气站数量明显偏少,市场缺口还较大,因而,未来汽车加气也前景广阔,投资价值极大。

(三)船用LNG业务

据有关研究报告指出,世界航运业每年消耗的燃油高达20亿桶,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12亿吨,为了应对环境问题,全球海事领域对有害物质排放要求日益严格,特别是一些排放控制区的设定,促使船东采取多种应对措施。于是,近年来,不少航运企业纷纷选择将液化天然气作为原油的替代燃料,不仅价格便宜经济,提升了船企的利润空间,而且较清洁、污染小,符合世界各国的环保要求。据测算,天然气燃料发动机的氮氧化物排放量比之柴油机低85%,二氧化碳排放量低40%,特别是在氧化硫、氧化氮与颗粒排放物上较之汽油和柴油燃料低的多,且每年使用成本能够降低30%左右。当前,全球使用LNG作为燃料的船舶仅39艘,因而该领域发展空间广阔,投资价值较大。

我国LNG动力船发展起步较晚,目前由于近海和内河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群众对此反应比较强烈。因此,加快传统燃油动力船改进,使之使用LNG作为动力,应该是今后造船业的一个发展趋势。为此,在该领域发展之初,加快该领域的投资步伐,及早抢占战略高地,应该是当前天然气企业谋划的一个重点项目所在。目前,国内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涉水该业务,如江苏蓝色船舶动力有限公司、湖北西篮天然气有限公司、昆仑能源、北京中兴恒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中有的致力于对船体动力的改造,使之能够使用LNG作为燃料;有的致力于为LNG动力船提供加气业务。目前,投入运营的LNG动力船已经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而且由于符合我国的产业发展政策,因而已经获得了国家和地方在税收、金融等领域的政策支持,并且许多高校的科研力量也加入到该行业中来,同一些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推动了相关研发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相信,随着今后投入的不断加大,该行业的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四)LNG储备库业务

由于未来天然气消费规模不断增多,需求不断旺盛,增强液化天然气储备周转能力非常必要。因而未来需要建立数量较多的天然气储备库,包括LNG储备库和地下气态天然气储备库等,不仅可以增强用气高峰时的调峰能力,而且可以利用不同季节天然气的差价,获得更多的价格利润。目前,我国的天然气供应还主要靠燃气企业直接供应,尚没有企业建立起较大的燃气储备库,因而该项目具有较强的投资价值。不过由于天然气存储涉及众多技术问题如密封、控温等,因而对从事该项目的企业技术能力和资质要求肯定会非常高,同时天然气存储占地面积大,存储容量多,因而具有较高的安全隐患,在管理、技术措施上稍有差池,就可能诱发较严重的安全事故。如2011年1月17日,吉林市昌邑区一栋楼发生一起天然气爆炸事件,爆炸起因在于天然气发生泄漏,由于该居民楼门窗紧闭,储存的天然气遇电器起火发生爆炸。巨大的冲击波将附近十几栋居民楼的门窗震碎,事故造成3人死亡29人受伤。可想而知,仅一户居民楼漏气引发的爆炸就造成如此重大的安全后果,如果存储面积更大的天然气储备库发生爆炸,其后果将难以预料。因而,投资该项目需要十分谨慎,必须要在解决了众多安全和技术难题后,经相关部门和专家在选址和可行性方案予以充分论证后方能进行。

三、结语

总之,在当前我国谋求经济发展战略转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前提下,以煤炭为主要燃料的能源利用方式已经一去不复存在了。寻求更加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共同保护我们的碧水蓝天已经成为了今后能源战略的一项共识。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总理在工作报告中庄重的承诺,要像对待贫困宣战一样向污染问题宣战,已经表明了今后我国能源发展的趋向。而天然气作为目前一种较清洁高效的燃料,相信在国家能源和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其在今后的开发和利用前景必将越来越广阔,从而带动相关上下游行业的共同发展。因而,在天然气行业尚未充分发展阶段,该行业具有极强的投资价值,尤其在汽车用气和船舶用气这两个领域,目前投资企业还不是很多,在一些细分市场方面尚存在较大空白,投资机会较大。相信随着我国天然气行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天然气企业在诸多投资领域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参考文献:

投资机会分析(篇5)

1引言

稳健性广泛用于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根据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原则,在进行对会计信息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时,既不能高估高估资产和收益又不能低估负债和费用。在市场运行的过程中,稳健性的会计政策常有一定的治理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它能协调经济多方的利益,保证经济缔约的顺利进行,降低企业运行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

可从以下两个视角分析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缓解信息的不对称性和降低冲突。

2缓解信息的不对称

股权市场和债权市场都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掌握信息多且全的一方会利用这一优势试图获取更多的利益,甚至侵害对方的利益。在企业融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通过不确定或有负债而确定或有资产来“掩盖”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使投资者不能清楚地了解企业的资金现状和未来的盈利能力,并可能因此导致错误的投资行为(投资的损失由投资人承担)。但在现实中,受稳健性质量要求的影响,企业管理层操控会计数据的能力减小,缓解了信息不对称。之所以说企业管理层会因会计信息的稳健性而减少对会计数据的操控能力,是因为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以及信息都受到严格的管制,这样的管制会抑制信息的不对称性。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可以增强这一管制的效益。

2.1缓解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投资人因不能直接参与企业内部的经营与管理,只能通过企业提供的会计报告及其他相关信息来判断该企业相关项目的利润并决定是否选择此项目作为投资对象。作为一项带管理性质的会计性质,财务报告的稳健性降低了管理者操纵会计信息和高估业绩的能力。稳健性要求确认收益和利润需要更高的可证实性,即需高标准确认,使得市场中“好消息”的质量得到提高。相对于可证实性较低的“软消息”来说,附稳健性的“硬消息”为市场的信息确认提供了一个更高的标准,这显然提高了市场中信息的总体质量。

会计信息的稳健性能起到“稳定预期”的作用,降低投资人对某类市场的过分乐观。在完美市场下,稳健性不利于市场效率的发挥,与现实的市场相反,在完美市场下,稳健性反而会导致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冲突。但现实的市场并不完美,存在这各种市场摩擦(经济泡沫、高估的价值等)。稳健性能有效地发挥定价的功能,约束市场上潜在的泡沫。在充满“硬消息”的市场里,股东能更快速地选择投资或撤资以保证自身的利益。

2.2缓解债权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一般情况下,企业管理层会更乐意披露好消息(资产和收益)而尽量避免坏消息(负债和损失)的披露。企业通过拖延或隐瞒的方式减少“坏消息”的披露,如此即可防止债权人要求企业重组或清算。而用之后的盈利额弥补之前的(可能的)损失,再在适当的时间将坏消息与其他消息一同公布或不。这样的做法可以降低负面影响,避免企业声誉的下降。债权人通过财务报告中企业的资产和盈利状况判断是否投资。

在稳健性的会计政策下,企业债务违约的成本和难度增加。这是因为,当企业及时地了坏消息,债权人通过估计企业的利润和净资产,能提前接受企业不能按时履行债务这一信号,会及时地做出相应的投资调整,如转移控制权。这说明,稳健性可以进一步加强债务约束,从而保证了债权人的利益。

3降低冲突

完美市场的会计是中立并公允的,那是因为完美市场中没有问题和信息不对称性的存在。但现实市场并非完美市场,因为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冲突等问题的存在,企业的投资效率低于理想状态。

上文分析了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如何通过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接下来笔者将从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减少冲突的角度分析其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3.1降低股权冲突

因冲突而诱发的道德风险使得成本上升,所以有必要增强契约的有效性和约束力。会计信息的稳健性会减弱经理人对会计信息的操控,维护股权人的利益,有利于签约成本的降低。当企业实施了会计信息稳健性的会计政策,损失和费用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确认,而资产和利润会被夯实。投资人能更为清晰、及时、有效地了解企业的运行情况,减少股权人和经理人之间的冲突,加强了股权人对经理人行为的监控,避免了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发生。

3.2降低债权冲突

在会计信息的稳健性的要求下,企业对不同类型会计信息的确认和计量是不对称的。企业的某项资产发生减值时确认计量,而暂未实现的盈利不计入收益,这显然对债权人比较有利。当企业选择了盈利水平不高的投资项目时,若公司同时面临着少量的可抵押资产、较强的资产专用性以及严重的问题,此时公司最好的选择必然是运用严格的减值规划的会计系统。

2010年Ahmed和Duellman年通过研究美国1987―2004年上市公司的投资考察会计信息的稳健性的效益。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会计信息稳健性的水平越高,企业产生的边际贡献毛收益就会越高,未来产生的现金流量也越高,这表示特殊(额外)项目费用和发生的概率都会减少。所以,他们得出结论,稳健性的会计政策能降低投资中的成本。

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及时地确认损失可以加强债务约束,或者说加快其违反契约的速度,有利于企业的决策权及时地从经理人转移到债权人。这一干预使得企业的决策很快地发生改变,经理人将在自己的任期内确认损失,而不是将责任推脱给下一任高管。所以,在稳健性的约束下,经理人会更加谨慎地选择净现值高的投资项目,放弃可能会出现亏损的投资项目,避免未来可能会有的更大的损失。

3.3降低分权冲突

分权冲突不同于以上两种(外部)冲突,这是企业内部原因引起的冲突。其缓解方式也与前两种有所不同。可通过精神奖励、员工持股、增加培训等方式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业务能力,从而减少分权冲突。

如前文所述,可能会由于员工的怠工现象(如未能及时地生产出相应数额的某产品)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根据会计信息的稳健性,下级应及时地向上级报告这一损失,以便上级更为及时地做出调整(如从附近的仓库调货等),防止违约行为(不能按时为购货商发货)的发生,避免非效率投资的发生。

但由于分权冲突是企业内部冲突的这一特殊性,而稳健性原则管制意味过浓,不建议过多地使用稳健性来避免这一冲突。建议可以使用比较人性化的方式来降低这一冲突:如组织员工外游、建立长效的奖励机制、定期组织员工培训等,增强员工的办事效率和对企业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段华友,干胜道.企业问题与分权成本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15(2):151-156.

投资机会分析(篇6)

可从以下两个视角分析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缓解信息的不对称性和降低冲突。

2缓解信息的不对称

股权市场和债权市场都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掌握信息多且全的一方会利用这一优势试图获取更多的利益,甚至侵害对方的利益。在企业融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通过不确定或有负债而确定或有资产来“掩盖”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使投资者不能清楚地了解企业的资金现状和未来的盈利能力,并可能因此导致错误的投资行为(投资的损失由投资人承担)。但在现实中,受稳健性质量要求的影响,企业管理层操控会计数据的能力减小,缓解了信息不对称。之所以说企业管理层会因会计信息的稳健性而减少对会计数据的操控能力,是因为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以及信息都受到严格的管制,这样的管制会抑制信息的不对称性。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可以增强这一管制的效益。

2.1缓解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投资人因不能直接参与企业内部的经营与管理,只能通过企业提供的会计报告及其他相关信息来判断该企业相关项目的利润并决定是否选择此项目作为投资对象。作为一项带管理性质的会计性质,财务报告的稳健性降低了管理者操纵会计信息和高估业绩的能力。稳健性要求确认收益和利润需要更高的可证实性,即需高标准确认,使得市场中“好消息”的质量得到提高。相对于可证实性较低的“软消息”来说,附稳健性的“硬消息”为市场的信息确认提供了一个更高的标准,这显然提高了市场中信息的总体质量。

会计信息的稳健性能起到“稳定预期”的作用,降低投资人对某类市场的过分乐观。在完美市场下,稳健性不利于市场效率的发挥,与现实的市场相反,在完美市场下,稳健性反而会导致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冲突。但现实的市场并不完美,存在这各种市场摩擦(经济泡沫、高估的价值等)。稳健性能有效地发挥定价的功能,约束市场上潜在的泡沫。在充满“硬消息”的市场里,股东能更快速地选择投资或撤资以保证自身的利益。

2.2缓解债权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一般情况下,企业管理层会更乐意披露好消息(资产和收益)而尽量避免坏消息(负债和损失)的披露。企业通过拖延或隐瞒的方式减少“坏消息”的披露,如此即可防止债权人要求企业重组或清算。而用之后的盈利额弥补之前的(可能的)损失,再在适当的时间将坏消息与其他消息一同公布或不。这样的做法可以降低负面影响,避免企业声誉的下降。债权人通过财务报告中企业的资产和盈利状况判断是否投资。

在稳健性的会计政策下,企业债务违约的成本和难度增加。这是因为,当企业及时地了坏消息,债权人通过估计企业的利润和净资产,能提前接受企业不能按时履行债务这一信号,会及时地做出相应的投资调整,如转移控制权。这说明,稳健性可以进一步加强债务约束,从而保证了债权人的利益。

3降低冲突

完美市场的会计是中立并公允的,那是因为完美市场中没有问题和信息不对称性的存在。但现实市场并非完美市场,因为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冲突等问题的存在,企业的投资效率低于理想状态。

上文分析了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如何通过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接下来笔者将从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减少冲突的角度分析其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3.1降低股权冲突

因冲突而诱发的道德风险使得成本上升,所以有必要增强契约的有效性和约束力。会计信息的稳健性会减弱经理人对会计信息的操控,维护股权人的利益,有利于签约成本的降低。当企业实施了会计信息稳健性的会计政策,损失和费用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确认,而资产和利润会被夯实。投资人能更为清晰、及时、有效地了解企业的运行情况,减少股权人和经理人之间的冲突,加强了股权人对经理人行为的监控,避免了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发生。

3.2降低债权冲突

在会计信息的稳健性的要求下,企业对不同类型会计信息的确认和计量是不对称的。企业的某项资产发生减值时确认计量,而暂未实现的盈利不计入收益,这显然对债权人比较有利。当企业选择了盈利水平不高的投资项目时,若公司同时面临着少量的可抵押资产、较强的资产专用性以及严重的问题,此时公司最好的选择必然是运用严格的减值规划的会计系统。

2010年Ahmed和Duellman年通过研究美国1987―2004年上市公司的投资考察会计信息的稳健性的效益。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会计信息稳健性的水平越高,企业产生的边际贡献毛收益就会越高,未来产生的现金流量也越高,这表示特殊(额外)项目费用和发生的概率都会减少。所以,他们得出结论,稳健性的会计政策能降低投资中的成本。

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及时地确认损失可以加强债务约束,或者说加快其违反契约的速度,有利于企业的决策权及时地从经理人转移到债权人。这一干预使得企业的决策很快地发生改变,经理人将在自己的任期内确认损失,而不是将责任推脱给下一任高管。所以,在稳健性的约束下,经理人会更加谨慎地选择净现值高的投资项目,放弃可能会出现亏损的投资项目,避免未来可能会有的更大的损失。

3.3降低分权冲突

投资机会分析(篇7)

(一)政府频出助推债市

2002年上半年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及有关措施对于推动国债发行,支持国债市场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影响较大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央行下调存款利率。年初,央行实施了自1996年5月以来的第8次降息。此次降息源于刺激经济的需要,同时对国债现货市场形成直接利好,各券种纷纷以上涨作为回应。

2、短期内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会淡出。目前通货紧缩和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不足,这对短期和长期的经济增长都是一个巨大压力。因此,不能以短期的财政收入平衡或赤字规模大小作为决定积极财政政策是否退出的依据,特别是要防止积极财政政策过早地淡出可能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3、净价交易顺利推出。根据有关决定,2002年3月25日起沪深证交所开始试行国债净价交易。这一交易方式有利于判断国债的市场利率,解决了市场走势的不连续性问题,也使交易佣金、交易经手费等均有所下降。

4、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平静登场。2002年4月初,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商业银行柜台记账式国债交易管理办法》。这一举措的积极意义不言自明,但由于利率偏低和存在价格波动风险,本期国债发行并没有出现火爆场面,这说明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依然存在被投资者逐渐认可的过程。

5、市值配售助推市场利率走低。在大资金的热捧下,国债现券市场终因其本身容量小、品种结构不健全等问题而不堪重负,在2002上半年,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在短期内猛降至历史最低位。在新股按市场配售政策出台之前,我国同业拆借和回购市场交投活跃的一个主要动力,是来自申购新股的资金需求,每当新股发行接二连三、市场资金面紧张时,3天、7天的回购利率会升至5%以上。新股发行实行二级市场市值配售后,同为拆借和国债回购在申购新股方面已失去用武之地,以往同业拆借和国债回购市场周期性喷发的强烈的短期融资需求从此终结。此外,市值配售之后,原来囤积在股票一级市场申购新股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转移到国债市场,也促使了国债利率的走低。

(二)多因素导致资金推动型行情

进入2002年,债券市场整体延续了去年的强势行情,国债各品种都有较好涨幅,虽然降息后市场价格有一定回落,但成交量保持温和,出现高位整固格局,预计投资者对降息后的国债市场仍谨慎看好。4月份之后,受国内物价走低和再次降息的预期,债券市场更是走出了一波大的扬升行情。

在降息利好出台和股市低迷的背景下,各类债券轮番上涨,现货和回购交易量上升,整个市场呈现出资金推动的投机特征。在4月份至6月份期间,债券市场总体上涨了2.72%,其龙头券种010107更是上涨了8.72%,与伺期股票市场下跌2.94%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时,国债一级市场招标利率的不断下降与二级市场收益率的下降对债券价格的上涨形成了推波助澜之势。从4月初的5年期国债招标利率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开始,连续数次的国债招标利率都是不断降低的。不断降低的招标利率,对二级市场的国债现货走势都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此外,净价交易和银行柜台国债交易的推出、物价的持续下跌等情况也都助长了债市的全面上扬。

因此,每次财政部在一级市场发行国债时,都会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争取更大的国债份额,承销团成员之间免不了相互压价,使新券的招标利率屡次低于二级市场。于是,债券市场形成这样一个奇异的循环:新券发行利率走低,推动二级市场行情,然后再由二级市场价格上涨,对新券发行利率构成压力。

但是也应看到,经过2001年底和2002年上半年的炒作,债券市场开始面临较大的风险。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资金仍然是相对稀缺的资源,因此从长期来看,2.9%的长期国债的到期收益率无疑是较低的。并且,未来若干时间内,如果我国宏观经济走出通货紧缩境况,物价指数上扬,通货膨胀又将不可避免,人民银行完全有可能采用提高利率的货币政策手段。到那时,30年期国债票面利率为2.9%,对应二级市场的交易品种就可能出现跌破面值的情况。如果加息前债券行情没有充分调整,届时就会出现单边下跌走势。由于债市持仓主体大多为银行、保险公司、券商等机构投资者,持有国债的品种期限结构大都趋同,一旦风险突现,很难全身而退。

此外,在国债回购交易中,机构投资者还通过反复抵押国债而取得贷款,转而购买更多国债,导致交易量数倍放大,这可能使市场风险数倍放大。因为,万一遇上债券市场利率反转或通货膨胀稍有抬头,债券价格受到冲击,必将导致机构无法售出所持债券偿还贷款,从而使国债市场受到冲击。

二、上市国债投资机会及风险分析

(一)近期国债二级市场投资机会分析

由于预计银行存贷款利率一段时间内不会下调,因此从银行流出的资金有限,因而银行居民储蓄资金和企业储蓄资金中流入国债市场的资金就不多,但由于2002年以证券投资基金特别是债券型开放式基金为代表的加快发行,机构投资者拥有的资金已达一千多亿元,加上其它资金,预计场外增量资金还是比较充裕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机构投资者在股市和国债市场因套利机会而进行资金转移。从这个意义上讲,场外资金有可能继续推动国债继续缓慢上扬。但是由于大部分老的现券品种目前市价均比较高,其到期收益率和持有期收益率比较有限,仅靠赚取二级市场差价存在一定风险,因此,预计老券价格再往上涨的幅度就很有限,而上市时间比较短的新券则很有可能受到场外机构资金的关照。

在相关市场因素方面,影响国债价格走势最紧密的因素是股票和基金市场状况。一般而言,国债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有跷跷板效应,股票市场好,投资收益高,资金就会流进股市,间接使国债市场受到冷落。因此判断股市今后一段时间内的走势显得非常重要。对股市大盘的研判,本文认为大盘在经过深幅下调后风险已得到较多的释放,特别是国有股停止在二级市场减持政策出台后股市有重新走活的迹象,但根本上股市仍没有摆脱熊市的阴影,今后更多的走势很可能是以大箱体运行。基于这种认识,老的国债现券价格也很可能维持一个小箱体震荡运行态势,而新券则可能在大盘仍然低迷时受到场外资金的大力关照而稳健上扬,国债市场从去年至今的价格走势也印证了这一点。此外,由于基金没有稳定的利息收益而仅靠分红获取收益,但是因股市状况不好而使得目前基金运作业绩较差,投资者是否享受分红和分红多少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目前看来投资基金的收益不及投资国债的收益,一部分原先准备投资基金的资金也有可能转向国债市场,使得国债市场的运行有了资金面的支持。

(二)上市国债投资风险分析

由于国债是由中央政府发行的公债,所以它的信用风险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其投资风险主要来自于利率风险、机会成本和购买力风险。

1、利率风险分析。由于2000年我国国债利率采用浮动利率的定价方式,这是我国国债市场的一个重大创新,是适应其未来发展的需要,和当时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密切相关。我国目前的国民经济运行仍然良好,物价指数平稳,通货紧缩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观,GDP增长率维持在7-8%左右的水平,从这个意义说,当前的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空间已经不大,一段时间内预计会维持目前的水平,上市国债的市场利率风险较小,如果今后国民经济出现通货膨胀,银行利率还有上升的预期。因此,目前从银行流入国债市场的储蓄资金比较有限,更多的是依靠场外机构资金和民间资金,国债二级市场走势可能维持一个温和震荡态势。

2、机会成本风险分析。由于上市国债流动性强,对其它债券存在的变现力风险和机会成本(再投资收益)对上市国债而言就很小。

3、购买力风险分析。购买力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胀而使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风险。在通货紧缩期间,购买力风险几乎为零,而在通货膨胀期间,收益长期固定的国债受到的影响很大,通货膨胀程度越高,购买力风险就越大,而此时股票投资的购买力风险就相对小一些。目前我国经济存在一定通货紧缩趋势,因此,收益稳定的国债存在变现货币购买力风险就很小。

投资机会分析(篇8)

目前,对国债市场运行现状理论界和实际部门有不同看法。本文认为,我国国债运行现状良好,具体分析如下:

(一)政府频出助推债市

2002年上半年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及有关措施对于推动国债发行,支持国债市场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影响较大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央行下调存款利率。年初,央行实施了自1996年5月以来的第8次降息。此次降息源于刺激经济的需要,同时对国债现货市场形成直接利好,各券种纷纷以上涨作为回应。

2、短期内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会淡出。目前通货紧缩和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不足,这对短期和长期的经济增长都是一个巨大压力。因此,不能以短期的财政收入平衡或赤字规模大小作为决定积极财政政策是否退出的依据,特别是要防止积极财政政策过早地淡出可能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3、净价交易顺利推出。根据有关决定,2002年3月25日起沪深证交所开始试行国债净价交易。这一交易方式有利于判断国债的市场利率,解决了市场走势的不连续性问题,也使交易佣金、交易经手费等均有所下降。

4、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平静登场。2002年4月初,

在国债回购交易中,机构投资者还通过反复抵押国债而取得贷款,转而购买更多国债,导致交易量数倍放大,这可能使市场风险数倍放大。因为,万一遇上债券市场利率反转或通货膨胀稍有抬头,债券价格受到冲击,必将导致机构无法售出所持债券偿还贷款,从而使国债市场受到冲击。

二、上市国债投资机会及风险分析

(一)近期国债二级市场投资机会分析

由于预计银行存贷款利率一段时间内不会下调,因此从银行流出的资金有限,因而银行居民储蓄资金和企业储蓄资金中流入国债市场的资金就不多,但由于2002年以证券投资基金特别是债券型开放式基金为代表的加快发行,机构投资者拥有的资金已达一千多亿元,加上其它资金,预计场外增量资金还是比较充裕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机构投资者在股市和国债市场因套利机会而进行资金转移。从这个意义上讲,场外资金有可能继续推动国债继续缓慢上扬。但是由于大部分老的现券品种目前市价均比较高,其到期收益率和持有期收益率比较有限,仅靠赚取二级市场差价存在一定风险,因此,预计老券价格再往上涨的幅度就很有限,而上市时间比较短的新券则很有可能受到场外机构资金的关照。

在相关市场因素方面,影响国债价格走势最紧密的因素是股票和基金市场状况。一般而言,国债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有跷跷板效应,股票市场好,投资收益高,资金就会流进股市,间接使国债市场受到冷落。因此判断股市今后一段时间内的走势显得非常重要。对股市大盘的研判,本文认为大盘在经过深幅下调后风险已得到较多的释放,特别是国有股停止在二级市场减持政策出台后股市有重新走活的迹象,但根本上股市仍没有摆脱熊市的阴影,今后更多的走势很可能是以大箱体运行。基于这种认识,老的国债现券价格也很可能维持一个小箱体震荡运行态势,而新券则可能在大盘仍然低迷时受到场外资金的大力关照而稳健上扬,国债市场从去年至今的价格走势也印证了这一点。此外,由于基金没有稳定的利息收益而仅靠分红获取收益,但是因股市状况不好而使得目前基金运作业绩较差,投资者是否享受分红和分红多少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目前看来投资基金的收益不及投资国债的收益,一部分原先准备投资基金的资金也有可能转向国债市场,使得国债市场的运行有了资金面的支持。

(二)上市国债投资风险分析

由于国债是由中央政府发行的公债,所以它的信用风险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其投资风险主要来自于利率风险、机会成本和购买力风险。

1、利率风险分析。由于2000年我国国债利率采用浮动利率的定价方式,这是我国国债市场的一个重大创新,是适应其未来发展的需要,和当时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密切相关。我国目前的国民经济运行仍然良好,物价指数平稳,通货紧缩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观,gdp增长率维持在7-8%左右的水平,从这个意义说,当前的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空间已经不大,一段时间内预计会维持目前的水平,上市国债的市场利率风险较小,如果今后国民经济出现通货膨胀,银行利率还有上升的预期。因此,目前从银行流入国债市场的储蓄资金比较有限,更多的是依靠场外机构资金和民间资金,国债二级市场走势可能维持一个温和震荡态势。

2、机会成本风险分析。由于上市国债流动性强,对其它债券存在的变现力风险和机会成本(再投资收益)对上市国债而言就很小。

3、购买力风险分析。购买力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胀而使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风险。在通货紧缩期间,购买力风险几乎为零,而在通货膨胀期间,收益长期固定的国债受到的影响很大,通货膨胀程度越高,购买力风险就越大,而此时股票投资的购买力风险就相对小一些。目前我国经济存在一定通货紧缩趋势,因此,收益稳定的国债存在变现货币购买力风险就很小。

三、近期国债发行市场走势分析

2002年我国国民经济稳健增长,但是,经济体系的内部需求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启动,物价指数仍然呈现结构性下降的趋势,据统计,同期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8%.除服务类收费项目如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外,食品价格下降0.9%,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价格分别下降1.1-2.4%.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3.4%.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下降3.9%.因此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投资和外贸,而内需则成为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不稳定因素。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保证经济的健康增长,我国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仍然没有淡出,国债的发行仍旧在较大规模地进行。另外,2002年4月份,国家出台了一项新政策,允许银行利用柜台交易记账式国债,由于以前记账式国债只能通过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限制了一些居民参与记账式国债的交易,因此此项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扩大了记账式国债的交易参与者,有助于我国记账式国债的发行。其次市场对于国债尤其是记账式国债的需求非常旺盛,目前的需求情况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保险公司的需求,二是基金供求的需求,三是投资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者的需求。目前新基金发行的节奏

投资机会分析(篇9)

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现象逐步加剧,社会保障相关制度也开始逐步改革,完全积累和现收现付有机结合的社保制度也开始逐步建立。在国内的社会保障方面有了基金的积累后,这种储备较久、规模较大的基金在保值乃至增值方面面临着各类问题。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高效管理社保资金,促进资金的增值,使国内社保制度的缺口得以补上非常重要且必要。

1 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社保基金在投资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金融危机的简要概述

金融危机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逐步蔓延到全世界,我国也因此次金融危机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其一,国内的出口额开始逐步下降,出口的增速逐步放缓。其二,国内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此次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国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千万以上的农民工开始返乡,失业人口的比例逐渐增大。其三,金融危机的蔓延促使海外资金逐渐紧张,部分在国内投资的海外资金从中国撤出,严重影响国内的房地产市场等资产市场。

(二)金融危机对社保基金投资管理造成影响的因素

(1)市场风险。此种风险也成为系统风险,即外部因素的改变使投资者及企业出现损失的风险。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社保基金的投资带来的市场风险往往体现在通货膨胀风险及利率风险两方面,前者是因为大量的货币供应造成货币的贬值,物价上涨不断的情况;后者往往因为市场上的利率改变引起。

(2)投机风险。此风险极可能带来收益也可能带来资产的损失。投机风险往往以股市风险为主,因为在股票的购买中既可能得到收益又可能受到损失。全球的经济状况受金融危机影响巨大,金融危机的到来让世界经济濒临衰退,股市严重下跌,资本市场出现低迷状况,股票投资占比较大的国家社保基金的损失也相应较大。

(3)道德风险。此风险即投资成员在资金的运作中为了使得个人收益增加而做出对基金投资利益造成损害的事,以致做出损失基金资产的决策风险。

(4)操作风险。此风险即在针对基金的投资进行操作时因为管理者对资产实际价值、证券市场的走势与整体经济形势等没有获取全面信息或判断出现错误而造成投资失误,进而造成收益减少或资产受损的风险。金融危机时期怎样将资产有效配置以使风险得到规避,对投资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而现阶段国内的此类人才并不多。

2 国内社保基金在应对金融危机是投资管理乏力的原因

(一)没有适当的社保基金管理体制

在金融危机发生期间国内社保基金投资的失利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国内的投资政策较为保守,这对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造成了限制;其二为很多地区挪用或挤占社会保障基金,进而带来了经济的损失。在我国,社保基金的管理较为混乱、分散,而且没有分清资金的运营管理和行政管理。部分地区没有针对社会保障资金做好管理工作,出现社保基金的挪用及挤占状况时却无人过问。

(二)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比较窄

首先,滞后的立法严重地限制了国内社保基金进行投资的范围。根据国内相关法律规定,基本养老金在对两个月的支付金额进行预留后,结余款项要勇于国债的购买或直接存入银行。国内即使允许企业年金以及全国社保基金投资与资本市场,然而针对投资的比例限制较为严格,国债投资与银行存款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大。然后,我国的资本市场并不成熟,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保基金的投资方式选择形成了制约。现阶段的资本市场普遍缺乏对风险的防范能力,社保基金缺乏投资工具供选择。

(三)投资比例没有合理搭配

现阶段国内的社保基金投资比例并不合理,在该项基金的个人账户部分存在一定的资金积累,它通过工作期间内职工缴费的方式完成延迟支付基金的建立,因此该项基金有着增值及保值的要求。然而因为对安全过于注重,很大一部分基金用于国债的购买或存入银行,很多社保基金以迫于基金增值及保值压力为理由被挪用、被挤占。

(四)公司治理的结构有缺陷

现阶段国内的基金公司已经着手建立将权力的相互制衡作为理念的治理结构,然而由于没有充分发挥监管的作用,以致基金在管理、投资运营等方面并不完美,主要体现为如下几点:

(1)没有健全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现阶段国内在激励基金投资的管理人员时,往往采用经济竞赛的方式,即委托人将投资管理者的投资成绩进行排列,为收益较好的投资管理人员支付更多的报酬,为收益较差的投资管理人员支付较少的报酬。这样的措施在国内很有必要性,然而效果却并不明显,管理人的道德风险已然存在。某年某省的社保基金有接近30亿元的亏损额度,然而支出的费用却出现了三倍的增长,由1.3亿元逐步增长到3.9亿元。其中,管理人员的报酬从原来的的0.68亿升到了0.88亿,交易费用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基金管理机构变成了赢家。

(2)托管人员没有将基金的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就法律角度而言,基金的托管人员、受托人员均有对投资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的权利,然而只有交通银行和国有四大银行是托管社保基金的机构,这些机构竞争不足,为了拿到更多的托管收益,漠视投资管理人的各类行为,只针对社保基金进行保管而不积极承担责任,监督效果并不好。

(3)基金投资方面没有水平较高的管理者。即使资本市场的波动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对社会保障金的投资状况有较大影响,投资管理者的操作能力也影响着社保基金的收益状况,社保基金的运作及投资离不开专业化人才,而国内这样的人才数量严重不足。

(五)资金管理没有健全的立法体系

(1)立法方面较为滞后,现阶段社保基金投资相关立法很难使得基金增值、保值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且对社保基金在投资方面形成了约束,滞后性非常明显。而且现阶段法律预见性较差,制定的法律条文往往是针对基金管理的问题进行弥补的措施,缺乏全面性和权威性。

(2)立法的层次比较低。从劳动部及财政部颁布的相关规定到国务院文件,再到社会保障相关部门、中国证监会、银行业监督相关机构等的试行办法,种种法律可以看出国内在针对社保基金进行投资及管理时立法的层次并不高,各类立法往往呈现暂行规定为试行办法、等形式,立法机构也往往是劳动社保机构、财政部风,全国人大没有审议通过任何一部社保相关法律,这也让法律的约束效果很难发挥。

(3)立法的内容较为空泛,国内在制定社保基金相关法律时常常制定开放性较强的政策,除了在投资比例与社保基金的投资领域有了较为详细的限定外,很多法律有诸多模糊不清之处,例如没有明确规定参与主体的各种责任,针对社保基金采用什么样的具体管理形式也没有在立法中看到较为详细的规定,执法也并不严格。

3 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方面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

(一)理顺投资管理的体制

将国内社保基金管理的体制理顺,务必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分离社保基金的营运管理权和行政管理权;管理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账户时将其分开。国内在管理社保基金时没有分清营运与管理以及混管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账户的状况,导致了社保基金被大量挪用,也降低了基金的投资收益,当出现金融危机时,有了更大的贬值风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应根据基金不同的性质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

针对统筹账户的基金可以由政府对其进行集中式管理,针对个人账户的基金可以选择委托运营的模式进行管理,此外还可以建立纵向监管体系,将社保基金的运营、管理机构与监管机构分开。

(二)投资策略方面的改革及创新

一般情况下收益往往与风险并存,要想确保收益较高,务必积极承担相应的风险,然而基金投资风险较低的产品,也无法确保基金能够安全,因此在针对社保基金进行投资时务必要将收益和风险的关系处理妥当,其中最重要的是秉承这样的原则:确保资金安全的基础上获取更多的收益。要想既确保基金安全又获取较大收益,就要适当进行投资的组合,使用投资组合的方式尽最大可能规避风险。因此,社保基金在进行投资时除了要选取合适的投资工具,也要确保投资比例合理,确保基金安全管理及使用。

例如,可以针对投资的工具进行创新,如发行特种国债、将社会保障基金应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等,还可以利用社保基金进行绿色投资。某地区将社保基金应用于医疗、教育等服务性较强的基础设施,既使人们有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又创造了更多的岗位供人们就业,还有效地扩大了内需,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该项基金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的投资回报率也很高。

(三)对基金管理公司加强监管

首先,要建立高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可以运用多种手段积极约束、激励投资管理相关人员,以有效规避道德风险;其次,针对托管人员的监管责任可以积极进行强化,在投资管理者与社保基金的托管者之间可以建立相关机制以确保权利得以相互制衡;再次,对基金公司还要加大社会监督的力度,除了受托人积极监管基金公司之外,社会相关部门还要积极加强监管基金投资人员的力度,将社会监督工作做到位。最后,要培养高素质的投资管理相关人才,有效降低操作中遇到的种种风险。

(四)建立社会保障基金投资风险管理体系

第一,建立风险预警相关机制,在投资过程中积极识别风险,以确保风险一旦来临,国内政府能够及时针对投资政策进行调整。第二,针对社保基金可以建立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一旦无法防范基金投资风险而造成损失,建立补偿机制能缓解风险对制度带来的影响。

(五)针对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进行完善

可以根据基金的发展状况对法律相关政策进行调整,也可以将立法的层次积极进行提高,还可以细化社会保障基金在投资管理方面的立法。这三项措施的积极采用可以通过法律监督基金的运营状况,使违法成本得到有效提高。

4 结语

笔者针对金融危机状况下设备基金在投资管理方面的种种问题展开了研究,从法律、体系、机制等角度阐述了相应的措施以解决问题,希望本次的研究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轩.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控制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2]陈丽娜.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风险控制的思路和方法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13.

[3]胡寅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组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投资机会分析(篇10)

中图分类号F831.59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与金融自由化不断加深,金融危机爆发规模大、频率高、破坏力度大,但经济恢复时间愈来愈长,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不仅重创各国经济,也影响各国政治稳定,特别是2007年美国次货危机引爆2008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以及欧元区债务危机至今还没有解决良方.金融危机及金融危机理论形成国内外学术研究热点与难点,如何防范金融危机也是各国政府实践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国际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理论学说试图对金融危机进行解释,主要理论有:1)费雪于1933年提出的“债务通货紧缩”论(Fisher,1933)[1];2)以霍特里为代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纯货币危机理论(Krugman,1979)[2];3)海曼·明斯基于1963年提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Minsky,1982)[3];4)以麦金农为代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道德风险论(Mekinnon,1997)[4];5)戴尔蒙德和荻伯威格1983年提出的金融恐慌论(Diamond & Dybvig,1983)[5];6)弗里德曼1979年提出的货币政策失误论(Friedman.,1968)[6].至今,相对于从外部宏观角度解释金融危机,对金融危机比较有解释力的是海曼·明斯基于1963年提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Minsky,2010)[7],它从金融内部去解释金融危机,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

本文首先简单分析海曼·明斯基提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的危机解释力,其次拓广C.Chiarella和C.Di Guilmi(2011)[8]提出的随机微观模型及其相关结论.通过融资关系将企业、投资者和资本市场联系起来,建立随机方程对企业状态和资本的演化过程进行随机动态分析,说明金融系统中不稳定性的生成机制,从金融系统内部和随机微观角度探索金融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探讨金融部门冲击实体经济的传导过程.

2金融不稳定假说的危机解释力

金融不稳定假说的核心内容是从金融系统内部解释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金融体系内在不稳定性、波动性及其危机是以复杂金融系统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固有属性,投融资活动是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来源,经济体系不稳定主要体现在金融系统不稳定性方面.

海曼·明斯基在分析企业财务结构变化与风险形成基础上,根据“债务收入”关系,将企业按其融资结构分成三类,第一类为对冲型企业,融资产生的现金流能够完全偿还利息和本金;第二类为投机型企业,融资产生的现金流只能如期偿还利息,不能如期偿还本金,但从长期来看,所产生的现金流能够偿还利息和本金,投资带有某种程度投机,主要是依靠债务滚动维持企业运营,吸收冲击的能力较弱;第三类为庞氏型企业,融资产生的现金流不能如期偿还利息,这类企业主要依靠出售资产或者再借新钱来履行合同支付承诺,庞氏型企业对冲击毫无吸收能力.从海曼·明斯基的融资企业分类法中可以看出,一个对冲型企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系统能够维持均衡;若经济系统中投机型企业和庞氏型企业的比重越大,经济系统就越有可能偏离均衡状态,从而趋向不稳定.因此,经济系统在某一种融资机制下是稳定的,在另一种融资机制下是不稳定的,这就是金融不稳定假说的第一定理.海曼·明斯基还认为,经济系统在经过一段时间扩张后,会遵从金融不稳定假说的第二定理,即经过一段长时间繁荣,经济会从有助于稳定系统的金融关系转向有助于不稳定系统的金融关系,如果经济系统中对冲型企业所占比重非常小,而庞氏型企业所占比重非常大,此时经济会产生过度负债,从而发生费雪的“负债通货紧缩”过程,爆发金融危机(Minsky,2010)[7].

当金融部门冲击实体经济时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引起社会动乱,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在全球金融自由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发展环境下,设法将金融部门的资金转移到实体经济,减少金融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投机炒作,突出金融部门为实体经济服务功能,保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金融部门冲击实体经济的传导过程如图1所示.

为了更加直观分析金融危机发生原因以及金融部门冲击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C. Chiarella和C. Di Guilmi(2011)[8]对异质资本结构的企业建立随机微观模型,并将海曼·明斯基融资企业分类中投机型企业和庞氏型企业归为一类,统称为投机型企业,经济系统中企业相应地分为对冲型企业和投机型企业两类,但由于经济系统中企业数目众多,以单个行为主体建模来分析企业状态变化很复杂,利用Aoki(2002)[3]提出的平均场方法,建立随机微观逼近模型,通过代表性企业的状态变化来分析资本的演变过程.

本文在分析C. Chiarella和C. Di Guilmi建立的随机微观模型基础上,将企业由对冲型和投机型两类还原为对冲型、投机型和庞氏型三类,把企业划分回归到海曼·明斯基原本的企业分类,然后拓广C. Chiarella和C. Di Guilmi的随机微观模型,并通过融资关系将企业、投资者和资本市场联系起来,通过随机微分方程对企业状态和资本的演化过程进行动态分析,说明金融系统中不稳定性的生成机制,并探讨金融部门冲击实体经济的传导过程,本文还原海曼·明斯基融资企业分类如图2所示.

3随机微观模型的基本假设

3.1对企业的假设

3.2对投资者的假设

凯恩斯认为,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基于三大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动机),总是偏好持有一定的货币.基于凯恩斯的这三大动机,明斯基将人们对流动性资产的需求看成是收入、利率、资产价格、企业贷款和近期货币供给的函数.利用类似方式确定流动资产的需求,并假设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为了将每个时期市场信心水平数量化,将投资者分为基本面分析投资者、技术分析投资者和投机投资者三类;基本面分析投资者关注于公司的实际价值,偏好投资对冲型企业;技术分析投资者在作投资决策时时刻取决于外部平衡表,偏好于风险高的股票,这类投资者偏好投资于投机型企业;投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将高收益高回报作为唯一条件,这类投资者偏好投资于庞氏型企业.

3.3对变量ρ的假设

金融市场预期决定了企业投资决策,而变量ρ又决定了金融市场预期,所以变量ρ在整个模型中起关键性作用.对于ρ如何确定,本文仍引用C. Chiarella和C. Di Guilmi(2011)[8]两个基本假设:第一,变量ρ取决于市场基本面投资者、技术分析投资者及投机投资者三者之间比例;第二,变量ρ与金融市场预期构成有关,当金融市场中技术分析投资者和投机投资者比例之间增高时,提升了对负债企业预期;当市场中技术分析投资者和投机投资者之间比例减少时,基本面分析投资者更多.因此,不同类型企业的ρj是不同的.假设nc为市场中技术分析投资者所占比例,ns为市场中投机投资者所占比例,

因此,整个经济系统会经历债务扩张,当投资者预期突然发生反方向变化时,会导致企业债务无法如期偿还,造成资金断裂,使得整个经济系统越来越脆弱,特别是当庞氏型企业所占比重较大时,大量企业无法正常经营直至破产,使得整个经济系统面临严重危机.相反,当技术分析投资者和投机分析者比例减少时,基本面分析投资者比例会增加,则投机型企业和庞氏型企业的投资、生产和债务会减少,这时,整个经济系统就趋于稳定.

3.4对资本市场的假设(财富分配)

根据其风险程度可以相应的将三种不同类型企业股票分为三种类型.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根据市场预期将其部分财富配置在这三种股票上.因此,投资者财富总额由股票、借贷和流动性资产三部分组成,即

4随机微观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建立随机微观模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三种不同类型企业所占比重的动态变化描述整个经济系统的演变过程.为了说明这个过程,提出三个假设:

假设1企业从一个类型转换为另一个类型的过程服从跳跃马尔科夫链;

假设2企业总数N是常数;

假设3企业只能从对冲型企业转换为投机型企业,从投机型企业转换为对冲型企业;或者从庞氏型企业转换为投机型企业,从投机型企业转换为对冲型企业;而不能从对冲型企业直接转换为庞氏型企业或者从庞氏型企业直接转换为对冲型企业,也就是说,不同企业之间转换服从跳跃马尔科夫链过程.企业在不同类型中转换方向如图4所示

在进行分析时,首先需要确定一个企业从一个类型转换为另一个类型的概率,即转化概率.但在该模型中,由于企业数目庞大,确定每个企业从一个类型转换为另一个类型的概率是不可行的,所以,首先通过平均场方法在每一个类型企业中选择一个代表性企业,然后用这个代表性企业的转换概率代表该类型所有企业的转换概率,将转换概率与企业转换之前属于三种不同类型企业的概率相乘便得到转换速率,转换速率衡量了在单位时间内一个企业从一个类型转换成另一个类型的转换概率.为了刻画三种不同类型企业数目的随机演变过程,用转换概率建立主方程.

4.1转换概率

一个企业从对冲型转换为投机型的概率取决于投资需求和留存利润的大小,当投资需求大于留存利润时,即当对冲型企业所获得留存利润不足以满足投资需求时,该企业必须通过发行新股或借贷来满足余下投资需求.这时,一个对冲型企业就转换成了投机型企业,因此,一个企业从对冲型转换为投机型的概率ζ为

4.2随机动态过程分析

在上节定义了一个企业在不同类型之间转换的微观过程,在以下分析宏观动态过程中,将关注每种不同类型企业数目的变化.假定企业总数是一定的,不同类型企业数目的变化反映了宏观状态的变化过程,这个宏观状态包括了三种不同类型企业数目.由于不同企业之间的转换是服从跳跃马尔科夫链过程,因此将不同企业之间转换分为两部分来建立关系,首先根据对冲型企业和投机型企业相互之间转换建立主方程得

由式(31)至式(39)可以看出,经济系统中不同类型企业数目的随机动态变化仅取决于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相互转换速率.由转换速率公式可知,转换速率是由有不同预期的技术分析投机者和投机投资者所占比例决定,故决定经济系统中不同类型企业数目的随机动态变化过程关键因素是期望利润.

4.3金融不稳定冲击实体经济的传递机制分析

上述随机动态过程描述了在实体经济中不同类型的企业数目的动态变化.由海曼·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可知,当经济体系中投机型企业和庞氏型企业的数目越来越多时,这个经济体就显得越来越脆弱;不同类型企业数目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转换速率,其转换速率是不同投资者比例与投资者预期ρ的方程,所以当投资者的投资预期发生变化和不同投资者比例发生变化时,整个经济系统的稳定性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在经济扩张时期,投资者预期乐观,技术分析投资者和投机投资者的比例会增加,信贷条件宽松,企业的融资方式从对冲性融资向投资性融资比重、庞氏融资比重逐步升高的方向发展,因而投机型企业和庞氏型企业比重增加,经济体由稳定向不稳定发展,一旦资金链突然中断,大量企业无法如期偿还债务,庞氏型企业的数目会激增,最终会导致金融危机爆发.因此,整个模型随机动态的过程取决于两个动态变量:第一个动态变量是反映投资者预期和非理的资本积累;第二个动态变量是资本市场中不同偏好投资者所占比例.影响投机型企业和庞氏型企业所占比重的主要因素是转换概率,根据式(23)到式(26)可知,转换概率是由经济系统中技术分析投资者和投机投资者比重决定,而经济系统中技术分析投资者和投机投资者比重反映了投资者预期,所以影响投机型企业和庞氏型企业所占比重的关键因素就是投资者预期;当经济系统中技术分析投资者和投机投资者比重增加时,他们对投机型企业和庞氏型企业预期乐观,因此会增加对这两类企业的投资,这就使得经济系统中投机型企业和庞氏型企业的比重大大增加,在面对投资者预期突然发生变化时更加脆弱.

富比例;dPkK/dt表示经济系统中资本总额随着时间的变化.ρ是本文分析研究的关键所在,不同类型投资者所占的比例变化决定了ρ的变化,进而会导致不同类型企业所占比重和资本价格的变化.而不同类型企业所占比重的变化和资本价格的变化通过影响投资者的财富分配比例和投资决定了经济系统中资本的变化.可以看出,该模型通过融资关系将企业、投资者和资本市场联系起来,揭示了企业状态和资本的演化过程和经济系统中现金流的运作方式.当投资者对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时,会对企业投机融资提供支持,随着社会总投资增加,总利润开始下降;金融市场资本短缺,利率上升,由于已经进行的投资项目还要继续,金融需求依然很大,这导致利率进一步上升,利润进一步下降,于是对冲型企业会向投机型企业转变,而原为投机型的企业会向庞氏型企业转变.此时,原本健全的金融结构转变成脆弱的金融结构,若经济中对冲型企业所占比重非常小,而庞氏型经济主体所占比重非常大,此时经济会产生过度负债,从而发生费雪的“负债—通货紧缩”过程,爆发金融危机.也就是说,当经济系统中对冲型企业所占的比重较大时,金融系统是比较稳定的;当投机型企业和庞氏型企业所占的逐渐比重增加时,金融系统会越来越脆弱,这种不稳定性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会爆发金融危机.

5小结

本文在C. Chiarella和C. Di Guilmi提出的金融不稳定性假说随机微观模型的基础上,将企业融资分类由对冲型企业和投机型企业扩展还原为海曼·明斯基的对冲型企业、投机型企业和庞氏型企业三类,通过分析企业数目状态动态演变过程,说明金融系统中不稳定性的生成机制,从随机微观角度揭示了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主要取决于两个动态变量:一个是反映投资者预期和非理的投资积累;另一个是不同类型投资者比例的变化,同时该模型还揭示了金融部门冲击实体经济的传导过程.

参考文献

[1]Fisher IRVING. The debtdeflation theory of great depressions [J]. Econometric, 1933,1(4):337-357

[2]Krugman PAUL. A model of balanceofpayment crises [J]. 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 ,1979,11(3):311-325

[3]Minsky HYMAN. “Can ‘it’ happen again? a reprise.” [J].Challenge, 1982,25(3):5-13

[4]Mekinnon RONALD. Credit liberaliz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the over borrowing syndrome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7.

[5]Douglas DIAMOND, DYBVIG PHILIP. Bank runs, deposit insurance, and liquidity [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3,91 (3):401-419

[6]Friedman MILTON. 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8,58(1):1-17.

投资机会分析(篇11)

在西方成熟的资本市场中,证券分析师是指在资本市场中从事股票分析的专业人员,专业的分析能力和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导致分析师能够发现市场中因为偏离内在价值而被低估的股票,并以此向投资者提供盈余预测和投资评级等投资建议。按照供职部门的不同,证券分析师主要分为三类:供职于券商的卖方分析师、供职于基金和保险等机构投资者的买方分析师以及供职于咨询机构的独立分析师。其中,供职于券商的卖方分析师是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分析师群体,也是学者研究的主要对象。我国证券分析咨询行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在证券公司营业部门负责对散户股民进行投资咨询的证券咨询师和媒体上发表股票评论的股评家,是我国最早的分析师。但因为这个时期市场投机氛围较浓,发展不成熟,导致分析师行业鱼龙混杂,出现许多挖掘内幕信息和帮助特定机构推荐股票的黑嘴和说客分析师。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监管的不断成熟和中介机构的不断发展,专业性的研究机构开始出现,证券分析师行业开始进入规范发展阶段。1997年国务院证券委员会颁布了《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明确规定了从事证券咨询行业人员的必须具备从业资格。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证券法》,从此我国有了正式法律对证券咨询行业的运营进行约束。《证券法》明令禁止了券商坐庄操纵市场、拆借资金和内幕信息交易等行为。2002年我国证券业协会成立,开始要求证券行业的机构和从业人员必须通过资格审查。2003年《证券投资基金法》的颁布为我国基金行业的健康规范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从此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力量开始壮大。基金行业的壮大改变了我国券商原有的业务结构。机构投资者必须租用券商的交易席位才能拥有交易资格,租用交易席位需要交纳的大笔交易佣金费用成为券商收入的主要来源,交易佣金收入成为分析师业绩考核的依据,因此,提高券商佣金收入成为券商研究部门分析师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咨询服务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2005年我国修订了《中国证券分析师职业道德守则》,对分析师的职业道德、行业声誉以及独立性等问题进行了新的制度规范和要求。

在一系列制度和法律的颁布后,我国证券分析师行业逐渐走上规范化和市场化的成熟发展道路,市场影响力也在逐渐提高,分析师活动对上市公司的价值表现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影响也日益受到管理层的重视。维护与分析师之间的关系成为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重要对象。因此,研究分析师活动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影响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分析师活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路径

金融学中估值理论认为公司价值由公司未来现金流折现值决定[2]。因此,提升公司价值的途径有两方面:提升公司未来基本面表现和降低公司资本成本。其中,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认知是影响公司资本成本的两个重要因素。基于此理论,国内外文献关于分析师活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主要从如何影响公司未来基本面表现、信息不对称程度和投资者认知水平这三条路径展开。

(一)分析师活动与公司基本面表现

关于分析师活动是否会提升公司基本面表现的研究并没有一致发现。已有文献给出了两种对立解释:监督解释和压力解释。监督解释认为,分析师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能力,对公司的长期跟踪和走访调查导致管理层的任何不当行为都在分析师的关注之下,因此,分析师活动对公司治理发挥了积极的外部监督作用,降低了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委托成本,有利于公司未来经营表现。压力解释则认为,分析师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当公司公布的真实盈余低于分析师预测盈余时,公司股价会有负面反应,管理层为了避免股价波动而调整盈余与分析师预测一致,因此,分析师跟踪活动给管理层施加了压力,导致其为了短期业绩而牺牲公司长期利益,对公司未来经营表现产生了负面影响[3]。

(二)分析师活动与信息不对称程度

已有文献关于分析师是否缓解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有一部分研究认为,通过对公司公开信息的专业解读和私有信息的深入挖掘,分析师为市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缓解了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4]。不仅如此,分析师还能够帮助投资者提早发掘管理层隐藏的负面消息,有效化解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股价暴跌风险[5]。但是另一部分研究认为,早期研究没有控制住盈余公告和其他消息的共同影响,存在对分析师报告信息含量以及预测评级引起的市场反应作用的夸大解释。即使分析师能够向市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分析师可能会将信息有选择性的提供给特定投资者,从而增加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6]。并且在利益冲突影响下,分析师向市场提供的有偏报告反而恶化了信息不对称程度[7]。

(三)分析师活动与投资者认知水平

另一个重要但是较少被研究的降低资本成本的路径是提升投资者认知水平。Merton[8]提出在不完全信息环境下,投资者并不知道市场上的所有股票,知道公司股票的人数被定义为投资者认知,投资者认知越低的公司,持有的投资者越少,因为缺乏需求,股票的流动性较差,股价较低。因此,提升公司投资者认知水平,可以降低资本成本,最终提升公司价值。近年来,国外学者开始基于投资者认知理论研究分析师活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分析师研究报告、进行电话访谈、安排投资者与管理层见面会等活动,能够不断引起投资者对公司的关注,提高了公司投资者认知水平,降低了资本成本,提升了公司价值[9]。但是目前国内学者却较少从这一视角进行研究。

三、影响分析师活动与公司

价值关系的因素

(一)利益冲突

存在利益冲突时,分析师有有偏研究报告的动机,增加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了公司股价波动的风险。利益冲突主要来源于券商的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自营业务等部门。分析师会为了提升券商经纪业务佣金收入,向市场提供乐观报告[10]。不仅如此,分析师倾向于对具有承销关系[11]和券商自营业务关系[12]的利益关联的公司股票有偏研究报告。

(二)声誉机制

声誉机制会缓解利益冲突对分析师发挥信息中介作用的负面影响。虽然乐观倾向的研究报告会为券商带来更多交易佣金收入,但在声誉机制的影响下,分析师倾向提高自身预测准确性,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明星分析师的声誉机制能对利益冲突起到抑制作用[13]。

(三)信息披露

公司自身的信息披露对分析师活动与公司价值关系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当分析师扮演信息解读者角色时,公司信息披露增加会吸引更多分析师跟踪,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升投资者认知水平,从而提升公司价值[14];当分析师更多扮演信息提供者角色时,更多的公司信息披露会替代分析师发挥的信息供给作用,分析师活动在缓解信息不对称上的边际作用降低。

因此,鉴于分析师在缓解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公司投资者认知水平,并最终提升公司价值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上市公司管理层应该重视分析师活动,不仅仅是分析师预测报告的跟踪活动,分析师事前的电话访谈、投资者交流会议和实地调研等各种尽职调查活动均会对公司基本面表现、信息不对称程度和投资者认知水平产生影响。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在关注分析师活动的同时,应该注意分析师面临的利益冲突和声誉机制对其预测分析的影响,有利于投资者更好的解读分析师的研究报告并做出最优的投资决策。特别地,监管部门应该加强我国资本市场防火墙机制的建立,保证分析师研究报告的独立性,促进我国分析师发挥更为有效的外部监督作用。

四、研究评述与展望

综上所述,本文发现,公司基本面表现、信息不对称程度和投资者认知水平是分析师活动影响公司价值的三条重要途径,而分析师面临的利益冲突、声誉机制以及公司自身的信息披露政策,会影响分析师活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国外文献关于分析师活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已有成熟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证研究,但我国该领域的研究还较少,特别是分析师活动对公司投资者认知水平影响的经济后果还缺乏探讨,因此,未来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扩展。

(一)考虑不同资本市场的影响差异

相对于西方以专业机构投资者为投资主体的成熟资本市场,我国是以个人投资者为投资主体的新兴资本市场,投资者掌握信息的不完全程度更高,投资者认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更为重要。因此,从投资者认知水平这一视角研究分析师活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考虑不同作用路径的影响差异

投资机会分析(篇12)

在西方成熟的资本市场中,证券分析师是指在资本市场中从事股票分析的专业人员,专业的分析能力和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导致分析师能够发现市场中因为偏离内在价值而被低估的股票,并以此向投资者提供盈余预测和投资评级等投资建议。按照供职部门的不同,证券分析师主要分为三类:供职于券商的卖方分析师、供职于基金和保险等机构投资者的买方分析师以及供职于咨询机构的独立分析师。其中,供职于券商的卖方分析师是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分析师群体,也是学者研究的主要对象。我国证券分析咨询行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在证券公司营业部门负责对散户股民进行投资咨询的证券咨询师和媒体上发表股票评论的股评家,是我国最早的分析师。但因为这个时期市场投机氛围较浓,发展不成熟,导致分析师行业鱼龙混杂,出现许多挖掘内幕信息和帮助特定机构推荐股票的黑嘴和说客分析师。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监管的不断成熟和中介机构的不断发展,专业性的研究机构开始出现,证券分析师行业开始进入规范发展阶段。1997年国务院证券委员会颁布了《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明确规定了从事证券咨询行业人员的必须具备从业资格。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证券法》,从此我国有了正式法律对证券咨询行业的运营进行约束。《证券法》明令禁止了券商坐庄操纵市场、拆借资金和内幕信息交易等行为。2002年我国证券业协会成立,开始要求证券行业的机构和从业人员必须通过资格审查。2003年《证券投资基金法》的颁布为我国基金行业的健康规范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从此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力量开始壮大。基金行业的壮大改变了我国券商原有的业务结构。机构投资者必须租用券商的交易席位才能拥有交易资格,租用交易席位需要交纳的大笔交易佣金费用成为券商收入的主要来源,交易佣金收入成为分析师业绩考核的依据,因此,提高券商佣金收入成为券商研究部门分析师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咨询服务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2005年我国修订了《中国证券分析师职业道德守则》,对分析师的职业道德、行业声誉以及独立性等问题进行了新的制度规范和要求。

在一系列制度和法律的颁布后,我国证券分析师行业逐渐走上规范化和市场化的成熟发展道路,市场影响力也在逐渐提高,分析师活动对上市公司的价值表现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影响也日益受到管理层的重视。维护与分析师之间的关系成为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重要对象。因此,研究分析师活动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影响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分析师活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路径

金融学中估值理论认为公司价值由公司未来现金流折现值决定[2]。因此,提升公司价值的途径有两方面:提升公司未来基本面表现和降低公司资本成本。其中,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认知是影响公司资本成本的两个重要因素。基于此理论,国内外文献关于分析师活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主要从如何影响公司未来基本面表现、信息不对称程度和投资者认知水平这三条路径展开。

(一)分析师活动与公司基本面表现

关于分析师活动是否会提升公司基本面表现的研究并没有一致发现。已有文献给出了两种对立解释:监督解释和压力解释。监督解释认为,分析师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能力,对公司的长期跟踪和走访调查导致管理层的任何不当行为都在分析师的关注之下,因此,分析师活动对公司治理发挥了积极的外部监督作用,降低了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委托成本,有利于公司未来经营表现。压力解释则认为,分析师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当公司公布的真实盈余低于分析师预测盈余时,公司股价会有负面反应,管理层为了避免股价波动而调整盈余与分析师预测一致,因此,分析师跟踪活动给管理层施加了压力,导致其为了短期业绩而牺牲公司长期利益,对公司未来经营表现产生了负面影响[3]。

(二)分析师活动与信息不对称程度

已有文献关于分析师是否缓解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有一部分研究认为,通过对公司公开信息的专业解读和私有信息的深入挖掘,分析师为市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缓解了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4]。不仅如此,分析师还能够帮助投资者提早发掘管理层隐藏的负面消息,有效化解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股价暴跌风险[5]。但是另一部分研究认为,早期研究没有控制住盈余公告和其他消息的共同影响,存在对分析师报告信息含量以及预测评级引起的市场反应作用的夸大解释。即使分析师能够向市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分析师可能会将信息有选择性的提供给特定投资者,从而增加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6]。并且在利益冲突影响下,分析师向市场提供的有偏报告反而恶化了信息不对称程度[7]。

(三)分析师活动与投资者认知水平

另一个重要但是较少被研究的降低资本成本的路径是提升投资者认知水平。Merton[8]提出在不完全信息环境下,投资者并不知道市场上的所有股票,知道公司股票的人数被定义为投资者认知,投资者认知越低的公司,持有的投资者越少,因为缺乏需求,股票的流动性较差,股价较低。因此,提升公司投资者认知水平,可以降低资本成本,最终提升公司价值。近年来,国外学者开始基于投资者认知理论研究分析师活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分析师研究报告、进行电话访谈、安排投资者与管理层见面会等活动,能够不断引起投资者对公司的关注,提高了公司投资者认知水平,降低了资本成本,提升了公司价值[9]。但是目前国内学者却较少从这一视角进行研究。

三、影响分析师活动与公司

价值关系的因素

(一)利益冲突

存在利益冲突时,分析师有有偏研究报告的动机,增加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了公司股价波动的风险。利益冲突主要来源于券商的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自营业务等部门。分析师会为了提升券商经纪业务佣金收入,向市场提供乐观报告[10]。不仅如此,分析师倾向于对具有承销关系[11]和券商自营业务关系[12]的利益关联的公司股票有偏研究报告。

(二)声誉机制

声誉机制会缓解利益冲突对分析师发挥信息中介作用的负面影响。虽然乐观倾向的研究报告会为券商带来更多交易佣金收入,但在声誉机制的影响下,分析师倾向提高自身预测准确性,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明星分析师的声誉机制能对利益冲突起到抑制作用[13]。

(三)信息披露

公司自身的信息披露对分析师活动与公司价值关系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当分析师扮演信息解读者角色时,公司信息披露增加会吸引更多分析师跟踪,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升投资者认知水平,从而提升公司价值[14];当分析师更多扮演信息提供者角色时,更多的公司信息披露会替代分析师发挥的信息供给作用,分析师活动在缓解信息不对称上的边际作用降低。

因此,鉴于分析师在缓解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公司投资者认知水平,并最终提升公司价值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上市公司管理层应该重视分析师活动,不仅仅是分析师预测报告的跟踪活动,分析师事前的电话访谈、投资者交流会议和实地调研等各种尽职调查活动均会对公司基本面表现、信息不对称程度和投资者认知水平产生影响。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在关注分析师活动的同时,应该注意分析师面临的利益冲突和声誉机制对其预测分析的影响,有利于投资者更好的解读分析师的研究报告并做出最优的投资决策。特别地,监管部门应该加强我国资本市场防火墙机制的建立,保证分析师研究报告的独立性,促进我国分析师发挥更为有效的外部监督作用。

四、研究评述与展望

综上所述,本文发现,公司基本面表现、信息不对称程度和投资者认知水平是分析师活动影响公司价值的三条重要途径,而分析师面临的利益冲突、声誉机制以及公司自身的信息披露政策,会影响分析师活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国外文献关于分析师活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已有成熟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证研究,但我国该领域的研究还较少,特别是分析师活动对公司投资者认知水平影响的经济后果还缺乏探讨,因此,未来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扩展。

(一)考虑不同资本市场的影响差异

相对于西方以专业机构投资者为投资主体的成熟资本市场,我国是以个人投资者为投资主体的新兴资本市场,投资者掌握信息的不完全程度更高,投资者认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更为重要。因此,从投资者认知水平这一视角研究分析师活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考虑不同作用路径的影响差异

精选范文
相关文章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