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的发展范本十二篇

时间:2023-05-25 14:41:18

煤炭行业的发展

煤炭行业的发展(篇1)

一、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

借鉴国内外煤炭行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领域应包括促进煤炭资源回收率、转化率和利用率的提高,煤炭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废弃物排放的减少,矿区及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善。

(一)小循环――煤炭企业

从煤炭的生产开发上就要节能、使用可再循环的原材料、提高资源回收率。在建井设计之初就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考虑矿井在生产期间可能出现大量的废弃物,配套建设洗煤厂、煤矸石热电厂、矿井水处理站、建材厂等。从整体设计规划上,按“输入―过程―输出”进行全过程物质循环利用,由整个生产系统构成工业性的“生态”平衡。

1.集约化生产、提高资源回收率

我国已利用煤炭资源量3469亿吨,其中乡镇小煤矿占用资源达2200多亿吨,而且很多是优质资源,矿井的平均规模只有1万吨/年左右,回采率只有10―15%。小煤矿点多面广,资源占有量大,浪费非常严重。因此,必须从煤炭开发的源头提高资源的回收率,节约煤炭。

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建设高产高效集约化矿井,依据资源条件,合理确定新建矿井规模,重点建设大中型矿井,限制小型矿井,从源头减少煤炭占用量,减少浪费。从工艺、技术、装备等方面实质性改变小煤炭的生产状况,提升小煤矿的生产能力和回采率,最大限度地开发出已动用的资源。寻求适合我国国情和煤炭资源条件的开采方式,提升煤炭资源的开采范围,制定新的煤炭资源回采率标准和管理制度,限制采用落后生产方式和资源回收率低的矿井生产。

2.清洁开采

清洁开采是立足于煤炭开采的生产过程,通过对采煤方法和工艺、岩层控制以及相关技术、实验研究平台等的开发和建设,改变传统开采工艺造成的生态与环境破坏问题。减少煤矸石排放。改革开拓巷道布置方式,优化采区巷道布置,选择合适的采煤方法和生产工艺,减少煤矸石的产生。同时,要大力推行井下煤矸石处理技术,从根本上消除煤矸石污染的危害。减轻地表沉陷。根据资源条件和地质情况,采用充填、联合、协调、条带、房柱式开采和离层区注浆等适当的开采方法,控制地表沉陷。减少瓦斯排放。推广高效瓦斯抽放技术,实现综合抽放,提高抽放量和抽放效率。研究低浓度瓦斯的回收、浓缩技术,减少瓦斯直接排放量。减少水资源破坏。开展采矿与排水对环境的影响研究,加强保水采煤技术的研究与工业性试验,限制和降低煤炭开采过程对水资源的破坏。同时,应采取“清污分流”或“分质分流”等措施,将未被污染的干净地下水用管道排到地面,减少污水的排放量。减少材料消耗。煤炭企业在生产能源的过程中,不仅消耗大量电力,也要消耗大量的钢材、建工材料、火工材料、油脂及木材等。加之煤矿大多为地下作业,浪费现象时而有之。为此,应在煤炭企业大力推广节能装备、节能工艺与技术,减少生产能源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3.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

瓦斯利用。研究瓦斯地面开发和井下抽放两种方式的适用性与经济性。研究生产适合我国瓦斯地质条件的钻井、压裂和排采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瓦斯发电、瓦斯生产炭黑及瓦斯民用等。研究采煤塌陷土地的土壤特性变异分布规律,塌陷地不同复垦工程方法的复垦土壤重构技术,塌陷地复垦土壤改良技术研究,塌陷区复垦耕地土壤特性的时空变化规律,确定开采塌陷后土地复垦的最佳时机及土壤重构、改良的方法技术,形成适应煤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开采工艺和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重构技术。煤矸石综合利用,主要领域是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复垦、煤矸石生产建筑材料及制品及煤矸石制造肥料和提取化工产品,重点应是煤矸石发电和生产建筑材料及制品。矿井水净化。研究矿井水资源化处理技术,大力推广应用电渗析和反渗透技术,使高矿化度、高硬度矿井水资源化。

4.其他共伴生矿物的综合开发

我国很多煤矿都伴生高岭土(岩)、膨润土、油母页岩、蒙脱石、石膏、硫铁矿、硅藻土、耐火粘土等矿物,加强这些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中循环――大型煤炭生产基地或城市

以煤炭企业为核心,在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企业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建设与现有企业配套互补的企业和项目,努力实现企业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园区内废物的零排放。并通过产业、企业间的协调合作,逐步形成产品或废物加工链,谋求工业群落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具体地说,在园区内设计一个产业关联度高、协调发展的产业链,实现产业链延伸。

1.洁净燃煤

以提高效率、减少污染为宗旨的洁净燃煤技术已成为世界煤炭利用技术发展的热点,是国际高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之一。因此,推广先进、洁净燃煤技术是提高燃煤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手段。

应用先进发电技术。综合考虑技术成熟度和可用率、发电效率、单位煤耗、环保性能、投资和成本等因素,应在全国电力行业大力推广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推广烟气净化技术。应加大力度,推广烟气脱硫技术、烟气除尘技术、烟气脱硝技术和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减少电厂的烟气污染。粉煤灰综合利用,主要领域是粉煤灰制作建筑材料、粉煤灰井下回填和充填矿井塌陷区、粉煤灰筑路和从粉煤灰中提取化工原料。推广循环流化床锅炉。针对我国锅炉煤种供应多变、原煤直接燃烧比例高等特点,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改造热电联产和小机组。

2.煤炭转化

地面气化。逐步改造和淘汰中小规模和落后的煤气化工艺,发展先进的加压固定床、加压流化床和加压气流床技术。同时,应将大规模高效煤炭气化工艺作为今后的发展和应用方向。地下气化。加强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研究,将气化遗留地煤柱、采用常规方法不宜开采的煤和限制开采的高硫煤为主要方向,以达到回收煤炭资源的目的。多联产技术是煤化工的发展方向。它将多种煤炭转化技术通过优化集成组合在一起,可同时生产各种化学品、液体燃料以及燃气、电、热等洁净二次能源,实现了煤炭价值的梯级利用,使煤炭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得到优化。

(三)大循环――社会

要变末端治理为源头控制、变分散治理为集中控制,减少煤炭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污染,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1.使用清洁能源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城镇应发展和使用二次能源和可再生产能源,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推广应用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并形成优质能源优先供应商业和民用的能源供应机制。改变煤炭消费结构,大力推广煤炭洗选加工技术,将大量的原煤直接利用,转变为利用洗煤、型煤、水煤浆等,以提高消费过程中的能源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2.清洁贮运

建立封闭贮煤仓,减少露天煤炭堆放量,减少贮煤区的环境污染。建立封闭运煤系统,减少煤炭运输沿线的环境污染。

二、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议采取以下政策

(一) 产业技术政策

要把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煤炭产业政策的核心标准,建立科学的储量管理体系,避免企业为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而破坏了煤炭资源的整体可采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加大推进高产高效、集约化生产政策的力度,加快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建设。加强中小煤矿的管理,强化中小煤矿的技术改造政策,促进煤炭行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新建煤炭矿区要规划、设计入手,既规划设计煤炭、洗选、发电、建材等的能源生产主线,也要配套规划设计土地复垦、矿井水利用等的资源开发副线,选择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提高资源回收率、减少煤炭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形成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模式。打破行业、部门的界限,实现煤电、煤化工的有机联合,实行相关产业联营,推动坑口大机组火电、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的发展。延长煤炭产业链,将煤炭转化成电能、气体燃料、液体燃料等洁净能源和化工原料,实现煤炭资源价值的梯级利用,能量转化率。综合开采。鼓励煤炭企业在开采煤炭的同时,对共伴生的矿产品、煤层气、矿井水等多种资源及废弃物统筹规划,综合开采,加工利用,拓展企业的生产链,减少资源浪费。

(二)技术政策

加强环保手段与洁净煤技术的衔接,推动以煤炭洗选取为源头、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与发电为核心、以加大煤炭转化、优化终端能源结构和控制污染为主要内容的洁净煤技术的发展。制定严格的能效计划,坚决摒弃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技术,鼓励节能、环保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的开发和使用,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

加大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再利用技术、工艺、设备的研究和开发,并强制执行。

(三) 投资政策

煤炭行业的发展(篇2)

1.当前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

煤炭作为一种世界上分布最广、储量最多基本能源,在现代的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一个煤炭打过,煤炭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7.7%,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煤炭开采总量最大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行业的产量和消费水平正在呈现出一种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我国煤炭行业的市场较为分散,当前还处于一个自我的整合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煤炭消费仍然占据能源消费的主要地位;煤炭的需求和供应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阶段;煤炭运输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煤炭价格逐年上涨;不同煤炭企业之间的较为激烈,煤炭资源十分分散。

2.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指对各种资源进行循环的高效利用,它发展的主要原则就是要对资源进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开发使用,这种经济一般具有资源使用量小、污染排放水平低、资源利用率高等特点,与当前流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吻合,是传统生产模式的巨大变革。具体到煤炭行业,就是指煤炭企业应该在没谈的基础上,以自身生产的煤矿为依托,充分发展各种煤矸石、粉煤灰、矿井水等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各种相关的产业从而实现对煤炭生产废料和余能的充分利用回收,最终实现不同资源之间的合理循环利用,在保护环境和避免浪费的前提下,将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传统的工业资源生产企业,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前景。

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的环节资源束缚矛盾。从改革开放开始,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建立在以煤炭等资源大量消耗的工业生产为基础上的,在将来如果想要继续保持高度的发展态势,利用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无法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且当前的煤炭、石油等资源也无法支撑之一目标的实现。所以说,要想降低经济发展给资源开发带来的巨大压力,就必须要大力发展资源的循环经济,进而使资源的利用实现最大化和高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当前我国煤炭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各种环境污染因素较多,如果我国的煤炭利用水平可以达到国际上的先进水平,那么我国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将会减少400万吨。各种煤矸石的利用率如果提高1%,那么我国每年将会减少向大自然排放1000万吨的废弃物。从上述这些数据来看,在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的降低各种环境污染,使整个生产过程变得更加清洁,使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很好的解决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矛盾问题。

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益。当前我国煤炭生产企业的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煤炭生产过程中产出率、利用率、循环使用率等指标较低,而这些较低的利用水平也直接使得煤炭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企业经济效益和自身竞争力得不到明显的提升,发展循环经济应该引起煤炭企业的高度重视,把它当作是企业生存的头等大事。

3.反战煤炭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利用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来提高煤炭利用效率。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提高自身煤炭开发利用的效率,逐渐改变原有的粗放式开发方式,逐步向着资源保护型开采方式转变,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应该注重设计方案的优化,积极采用新技术和设备来增加开采过程中的开采效率。在进行工作面的设计时,首先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仔细的分析,尽量采用大采取、大倾向、大长度的方式进行开采,从而有效的避免因为布局的问题而造成的资源浪费。煤炭开采过程中,应该积极推广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使用,从而有效的提升人员和设备的生产效率。对生产过程实施严格的技术管理,及时的对煤矿总量、可开采量、已开采量等数据进行监督和考核,进而提升回采率和回采效果。此外,矿井中还应该注意边角煤和薄煤层的开采,从而保证煤炭资源的充分开采利用,提高矿井的综合利用率。

积极采用煤炭洗选工艺,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效益。煤炭企业在开展循环经济建设时,应该积极推广煤炭洗选加工工艺,从而有效的提升煤炭的组成结构和质量,进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洗选加工可以有效的排除原煤中的洗矸以及硫份,这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原煤的质量,而且还能够降低不必要的运输量。

逐渐由传统的输煤向输电方向转变。煤炭企业开展循环经济建设中,较为有效的一条途径就是建立自己的电厂,煤炭企业建设电厂的主要优点有:可以有效的减少煤运输过程中的成本支出,对于缓解自身煤运输过程中的袁术压力也有着明显的效果;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使煤炭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减少中间不必要的环节支出;煤炭企业就近对煤炭进行利用可以有效的降低煤矸石和煤泥的产出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合理利用煤层气进行发电。当前煤层气发电技术已经成为国家积极鼓励的一个项目,它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通过煤层气发电技术可以实现以用促抽、以抽保安的合理循环,在保证矿井生产安全的同时,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同时,还可以避免传统生产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加强矿井水净化处理和循环利用。矿井水是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伴生物,为保证安全生产,需抽排到地面,如不净化处理,则无法利用,浪费水资源。矿井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可作矿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减少企业对外取水域。据估算,2007年我国煤炭生产排放的矿井水达54亿m3,利用量约29.7亿m3,利用率达55%。

强化企业节能降耗和综合管理。在企业内部推行节能措施,优化生产系统,强化系统内部过程管理,减少因工序不合理造成的无效能耗。提高企业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推行煤炭清洁生产和全过程清洁管理。

4.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

煤炭行业面临大好发展形势。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有:煤炭在能源中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产业政策有利于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煤炭需求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技术创新为煤炭行业发展提供动力。影响煤炭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煤炭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很严峻;政策性增支集中出台,成本面临急剧上升压力等等。“十五”期间煤炭工业投资持续增加,大机遇、大建设、大发展,需要大投入。因此建立有效顺畅宽阔的融资渠道对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总之,发展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程,它需要广大的煤炭生产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循环经济意识,提升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帮助。

煤炭行业的发展(篇3)

在现阶段的发展中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不断优化与完善,在根本上推动了煤炭行业的转型跨越发展,可以说煤炭行业在此种背景之下经历了一定规模的资源整合以及重组,这种发展变化对于整个煤炭行业的发展有着内在的推动力,可以在根本上促进煤炭行业的长足发展。对此下文主要对煤炭行业转型跨越发展背景下的财务会计创新模式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分析。

一、煤炭行业转型跨越发展的特征

在煤炭行业转型跨越发展背景下,煤炭行业主要具有高度集中化、多样化、复杂化以及拓展化的发展趋势,其主要表现如下:(一)煤炭产业呈现高度集中化。在实践中要想有效的推动煤炭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就要不断的优化完善现有结构,对其进行不断的调整,促进其转型发展,进而在根本上实现整个煤炭资源的整合。在实践中,煤炭行业相继淘汰了落后的产能,优化了其整体的产业布局,对于一些非法生产、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以及一些资源浪费的煤炭产业进行了关闭处理,一些大型的煤炭生产企业重组了中小型煤矿,在根本上保障了整个煤炭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在根本上提升了整个煤炭产业的整体集中度,在实践中有效的推动了整个行业转型跨越的进程。(二)行业投资主体具有多样化以及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在现阶段的发展中,煤炭行业在其转型跨越发展中,主要就是基于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为整合的主要内容,对于一些民营的中小煤矿进行了兼并,在实践中基于国家各种政策的引导,电力、冶金以及化工等与煤炭行业相关联的大型企业也通过入股的方式在煤炭行业中兼并重组,其成为了煤炭行业的主要投资主体。也就是说煤炭行业投资主体逐渐呈现着多样化以及复杂化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煤炭行业内部的竞争与发展。(三)基于煤炭为主,拓展领域,构建新型的煤炭化发展产业。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在低碳经济以及循环经济观念逐渐深入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煤炭行业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在实践中煤炭行业对于自身的资源进行了充足的利用,完善了其转变的有效方式与手段,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引进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发新型煤炭产业,这种发展趋势与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高度吻合,可以说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带动了煤炭行业的转型跨越发展,同时煤炭行业的转型跨越发展也在根本上推动了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财务会计工作创新的思考

煤炭行业的转型跨越发展的基础就是优质的财务保障,所以煤炭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了解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意义与价值,财务部门要对资金进行系统的管理以及分析,对于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充分的筹划与系统的监督,在工作中基于行业投资的主体状况以及实际的状况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判断,进而为其提供较为有利的资金支持。对此在实践中要基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一)要了解现阶段的形势状况,不断的拓展领域与思路,在实践中转变财务会计的实际工作理念。在现阶段的转型跨越发展趋势的影响之下,大多数的煤炭企业还是通过传统的核算方式开展财务会计工作,这种方式与手段早已与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发展不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整体发展。对此财务工作人员要对于现阶段的发展形式进行了解,要转变观念,不断的拓展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升其管理思路,加强对各种财务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财务会计的工作理念,进而消除传统的工作模式与手段的消极影响,充分的发挥财务管理的内在职能,为企业的转型发展奠定基础。(二)清洁能源的开采,提升对各种技术的推广与利用,在根本上推动财务会计的内部转型。低碳经济以及循环经济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实践中要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实际需求,在工作中提升对各种科技的投入与重视,进而实现整个生产的清洁化,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环保理念,不断的拓展企业的产业化发展,在根本上加强煤炭行业的整体发展,实现其整体精细化。企业的财务部门作为煤炭行业的经济信息中心,在实践中要保障其可以独立核算参与其整体的经营决策。经营决策是否正确对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财务会计部门在实践中要始终参与到煤炭企业的投资决策之中,基于效益的角度对于一些涉足煤炭产品的项目进行系统的研究,参与到其企业的实际生产以及决策之中,对于企业的边际贡献进行系统的管理,对其进行系统的调整以及优化,同时要对于企业的整体营销决策进行管理,构建完善的奖惩制度,提升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进而在根本上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内在职能,促进财务会计的“转型”发展。(三)基于煤炭企业大局出发,有效开展财务共享工作。财务共享服务是依托信息技术以财务业务流程处理为基础,以优化煤炭企业组织结构与规范流程、提升流程效率以及降低运营成本或者增强创造价值的为根本目的,基于市场视角为煤炭企业内外部客户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的一种管理模式。煤炭企业在实践中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整体能力和效率的提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它建立了一个IT平台,把一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制定的一切财务制度都固化在统一的数据库中,将煤炭企业的财务作业流程等都在整个信息系统中进行统一设定,相关成员单位不得随意修改,从而保证总部的战略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在实践中煤炭企业网上报销模块与票据实物流、票据影像模块与过程绩效测评模块以及综合管理模块为主要核心的共享服务系统平台,为煤炭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奠定了较强大的信息系统基础。财务共享经营的重点就是对于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在实践中基于经营管理要素对其进行集中调整以及重组,进而增强人均工作效益,在实践中不断的提升其整体效益。此种模式在实践中有利于提升整个生产流程,可以有效的增强企业员工以及各种设备的整体利用效率,可以有效的实现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的根本目标,可以在根本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财务共享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增强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与质量,可以充分的结合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管理等相关内容,对其进行优化配置,在实践中倡导节约、约束、高效率的发展价值与取向,进而在实践中实现低成本的高效管理,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而提升其内部竞争能力。

三、结束语

煤炭行业转型跨越发展背景下,煤炭行业的资源整合的主要对象就是对煤炭资源、资金、资产以及技术等要素进行系统的整合与优化,在实践中基于资产为主要纽带,通过企业的并购、联合重组以及控股参股等相关方式,加强煤炭企业的兼并以及组合,实现企业之间的联合重组,进而构建一些呈现财务共享、专业化、科学化、先进化的具有一定现代化特征的煤炭能源企业。总之,在实践中煤炭行业转型跨越发展背景之下,企业的财务会计要转变自身的主体,要更加直观的、具体的对煤炭行业的财务管理状况进行反映,这样可以便于企业管理层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正确性,进而在根本上推动其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焦建国.财务会计工作创新的思考——基于煤炭行业转型跨越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1,21:190+141.

[2]焦建国.财务会计工作创新的思考——基于煤炭行业转型跨越发展[J].会计之友,2011,35:21-22.

煤炭行业的发展(篇4)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7180

长久以来,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相对滞后,生产方式人工化、管理模式人为化、资源开采随意化,经营理念和环境保护落后,一直面临管理人才和普通矿工“双流失”的严重威胁。为使煤炭企业能够健康发展,务必需要加强安全生产科学管理、努力提升工作技术含量、积极创立企业文化,适应企业生产、适应企业需要、适应企业发展。随着全球经济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满足市场需求和煤炭行业内部经营方式、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需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促进煤炭行业的重新定位发展,树立煤炭行业“高效、精细、安全”新形象。

1创立企业文化对煤炭行业发展的意义

俗话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论是跬步的积累,还是小流的汇集,都是积攒达成目的的有效途径。一个组织、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没有目标一致性,就没有发展。煤炭企业如何激发员工的生产激情、如何凝聚员工个人理想同企业发展相统一,是创立企业文化无法回避的课题,也是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依照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的直接要求。以前,煤炭行业因受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和计划经济的影响,除与其他国企一样存在管理粗放的状况外,还存在工作环境差、矿井现代化程度低和安全隐患多的现象。故而,企业文化其实也是一个行业的独特的管理模式,还是一个企业所有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达到提高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市场竞争力的目的。企业在发展中创造出独特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同时这种企业文化又成为企业内令行禁止的“总开关”。企业制度一旦形成,就煤炭行业来讲,管理者和员工都会严格遵守和执行,有了规范,势必减少违章现象发生,自然能够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2当前煤炭行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部分煤炭行业的文化建设重形式轻实质,有从形式中来到形式中去的现象,其本质是因为少部分领导干部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吃得不透,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没有依照煤炭行业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具体讲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有的企业对建设企业文化虽已建立起相关的制度,但没有形成完善的运行机制和闭合体系。考核办法和细则针对性不强,在基层操作中存在形式主义倾向,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只落实在每个人口头,只体现在喊几句口号、印几张宣传单上,而并未真正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对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没有发生促进性的改变。

第二,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这种价植观只能为某一个企业所独创。企业文化是不能照搬和模仿的,每一个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和需要,逐步总结完善的。比如当一个企业取得成功后,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被众多的企业模仿,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引进“模式化”的企业文化出现“水土不服”,最大原因就是每个企业独创的企业文化才是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才能增强企业的团队凝聚力。

第三,部分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和本质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把企业文化单纯地理解为文体活动,以为多组织几场比赛、多开展几项活动就是企业文化,没有真正认识到企业文化是激发员工内在动力、推动企业发展的一种管理手段。企业文化应该是存在于广大员工潜意识中,对企业的规章形成共识,在员工的心灵中打上深深的烙印。不是仅仅靠组织几次文体活动就能完成的,需要通过制度建设、保障落实、活动开展、奖惩措施等一系列过程实施、完善后才能形成的。

3做好煤炭行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所暴露的问题,一言以蔽之,主要是缺少有效性,没有形成文化示范、规范建设,没有让员工的道德修养与企业文化建设真正地融合在一起,使企业文化建设缺少“人味”。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来进行煤炭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来进行煤炭行业的文化建设,就是要求我们要充分把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的自身发展联系到一起,充分考虑到职工的需求,并且尽量满足职工的需求,使其从内心深处认同企业的发展的观念,积极地投身到企业发展建设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得他们在企业中觉得自身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出来,使员工在这种文化建设中体会到自尊与归属感,从而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第二,不断地更新管理理念有助于煤炭行业文化建设。现代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就要求我们的煤炭行业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过去那种单一模式应用实践非常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营模式,才能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很好的服务,才能使得企业文化建设真正适合我们企业自身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全体员工中间形成极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从而使得我们的煤炭行业得到长远与健康的发展。

第三,煤炭行业文化建设要注重领导的带头作用。在任何一个行业中,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都十分重要,在煤炭行业更是值得特别提倡。煤炭行业的领导要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并且思想认知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这样才更能看出问题。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作为煤炭行业文化建设的推动者,把文化建设提到重要的地位上来;要不断地向下面的员工讲述企业文化的内涵,用领导的力量带动员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树立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信心。

第四,实现科学发展观。当前,我国的煤炭企业要始终如一地坚持这一思想。企业文化的建设,会增强职工的道德水平与思想境界,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工作。只有所有的员工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我们的企业才能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迈进,所以说煤炭行业企业文化建设是煤炭行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

第五,一个优秀的企业要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建立机制来对企业文化的贯彻实施来进行约束,配合企业文化的实施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适合企业运作需要的推广、考核及保障体系,让企业文化在极短的时间里得到全体煤化员工的认同,并得到执行,使企业文化在煤炭行业做大做强过程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第六,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有严格的奖惩措施来确保企业文化的落实到位。如对企业文化的模范执行者,应按照企业制度予以表彰;对不遵守公司规定的,要按制度进行惩处。如果企业文化的践行者得不到奖励、违反者得不到惩罚,那么企业的文化一定执行不下去,将会成为摆设。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企业文化建设不是靠一个部门或单一的做几件事情就能做好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合作,是一个长期过程。煤炭行业建设适应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才刚刚起航。

煤炭行业的发展(篇5)

任何一个经济行业的发展都会面临各种挑战和机遇,煤炭行业大发展和运作也同样遵循一样的道理。所以,国家应该针对煤炭行业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和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引导,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来确保煤炭行业的稳定发展。

一、我国煤炭行业目前的形势探究

中国作为世界上资源种类多、使用量大的国家之一,煤炭能源具有储量大、价格低、范围广等特点。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加剧、科学技术的提高、专业煤炭从业者的加入及新型行业对能源的依赖,煤炭行业在过去的时间中有了明显地发展和进步。通过对我国煤炭行业当前形势的探究,总结出几个有利方面。

1.煤炭行业的创利润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从整体上进行总结、分析,不难看出我国的煤炭企业的获利时间大概从21世纪初开始,然后持续到今天,在这个时间段中,我国的煤炭行业的盈利有过持平、缓增,快增等不同的发展趋势。众多的煤炭企业在经过几年的发展、运营之后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现在我国煤炭行业的创利润能力逐渐趋于稳定增长,获利能力较强。

2.料显示,我国的煤炭企业在2009年前后开采的原煤的总产量同比增加了约10%左右,其创造的煤炭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的一大支柱,为我国的整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一个国家的经济要想有序、稳定、持续地发展,就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我国政府在煤炭企业的发展中,不断地推出相适应的措施和政策,使得我国的煤炭行业有了快速、良好的发展,虽然现在国家政策和措施更新速度与煤炭企业问题的出现频率有一些不协调,但是最后终究会在不断地探究中找到最合适的管理、奖惩方法。

3.我国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得到完善和优化。在以前很长的一段时间中,我国的煤炭行业处在摸索时期,发展目标比较模糊,管理方面比较的松散,这就使得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动力不足。此外,因为一些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不细致、不合理,我国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水源、大气被污染,妨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些污染严重的地区,人们不得不采取搬迁的方式来保证自己的生活处在正常状态,我国政府面对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及时出台了相关规定和补偿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

4.从事煤炭行业工作人员的酬劳有了增加,工作效率也有了提升。随着物价不断攀升和人们需求的增加,煤炭从业人员的报酬有了新的标准,工资和福利同时有了大幅度提高。以前煤炭企业的从业人员面对的高风险、低收入的现象已经有了很大改善,煤炭从业者的住房、保险渐渐都会趋于完善,生活质量会有质的改变。

5.我国煤炭行业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关注,并有了很好的对应措施。煤炭的开采工作一般在地下进行,少则十几米多则几十米,地下的通风和照明都非常有限,加上局限的工作空间,使得其安全难以得到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愈来愈多的科学技术和科学人员投入到煤炭开采设备的研究当中,一些智能的开采设备应运而生,并逐渐投入到具体的开采过程中,加上煤炭工作人员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开采技术,我国的煤炭行业的矿难事件发生率和工作人员死亡率都有了明显的下降。此外,救援技术和救援设备也不断的强化、优化,使得在出现矿难后,能尽快开展全面、可靠地救援,从而将伤亡和损失降到最低。

二、我国煤炭行业所面临的不利因素

1.我国的煤炭资源储量有限,不足以供应长时间的大量开采。我国地大物博,能源的种类和数量都比较的多,尤其是煤的储量更是惊人,但随着开采量不断攀开,再多的煤炭资源也会被开采一空。随着社会的发展,煤炭的需求量在快速增加,供求之间呈现了一个反比增长的趋势,不利于长期发展,此外,煤炭的利用还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一些煤炭被随意弃置,或是燃烧不充分,这就使得能源利用率偏低。

2.我国虽然出台了一些环保策略和措施,但是煤炭企业对环境和生态的危害依然存在。煤炭处在地底深处,要想开采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生态环境,由于社会的需求,无法停止能源的开采,也就无法停止对环境的影响。有些污染严重的矿区出现了地面塌陷、水源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还有一些矿区在开采过程中随意存放煤炭,管理不当造成了煤炭资源的浪费,怎样才能将这种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成为了目前备受关注的问题。

3.我国的煤炭行业没有明确的价格规定,市场经济表现的比较混乱。煤炭行业随着改革的春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局势比较的明朗,但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比较大,煤炭的价格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和统一标准。煤炭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市场价格,而不同的企业在进行煤炭交易时所支付的价款也不一致,这是使得煤炭的整体价格没有可比性和参考性。面对这种状况,国家也采取了一些政治策略进行管理、规划、调节,但是收效甚微,煤炭企业之间因竞争也打起了价格战,滋生了市场不良竞争行为。有些区域企业的煤炭价格偏低,使得这些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市场供应积极度也逐渐的下降,或者是囤聚等待涨价,造成了资源的闲置、甚至是浪费。

三、解决煤炭行业问题的策略

1.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在大的前提下确保煤炭行业的有序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从实际出发,国家在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时,要从经济体制、市场供求关系、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出发,才能最大力度地保障我国煤炭行业的产业结构和运营模式得到改变和提升。要想从根本上对煤炭行业进行管理和规划,就不能一味地做善意地提示和软弱地管理,要勇于下狠手,按照制定的规则、策略,严格执行,对一些不达标的小型煤矿坚决抵制,根据具体的情况关闭、合并等,绝不手软、姑息。对于一些积极进行改造的煤炭企业,要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评估,使这类煤炭企业顺利完成转型,或是帮扶一些有前景,但运转困难的煤炭企业,使其快速的走出困境,为社会创造财富、贡献力量。

2.不断调整煤炭企业的内部改革,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能力。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就要不断地优化自身,让自己从内部到外部都得到提升,煤炭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就要创建出一套符合自身、符合社会的管理体制。逐渐摆脱掉地域、局部供需对企业发展的限制,在企业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将生产线和供应线扩宽、加长,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市场控制力迅速提高,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活力,提高企业的创效益能力。

四、结语

虽然我国的煤炭行业和煤炭企业在过去的几年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就目前来说煤炭行业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我们要及时转变思想,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从而促进煤炭行业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永红,高良敏,文辉.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探[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03).

[2]陈小毅,周德群.中国煤炭行业市场结构与经济绩效实证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04).

煤炭行业的发展(篇6)

由于历史的原因,山西煤炭形成“多、小、散、乱”的格局,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矿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总的来说,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1 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程度较低

山西煤炭综合利用技术水平较低,由于煤炭开采造成的大量的矸石和煤层气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许多煤炭企业将这些“废料”直接排向周围环境,既严重污染了生态,也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煤炭的伴生矿产资源存在着严重的破坏和浪费,如果任由这种现象持续,将对山西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煤炭资源的回采率低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将对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和实现资源替代转型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1.2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以煤炭产业为主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给山西带来的不只是经济增长,还有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长期以来,各地方片面追求煤炭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破坏环境所带来的积累性后果。煤炭开采带来水资源的破坏及水土资源的流失,煤炭企业排放的固体废弃物,粉尘排放和煤炭燃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最终形成了山西污染大省、生态环境恶劣的严峻现实。

1.3 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山西煤炭为我省的主导产业,大中小煤矿之间的安全生产水平差距十分明显。煤矿管理不严格,煤矿设备存在隐患,矿工工作安全意识不足,非法开采屡禁不止,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2 山西煤炭行业实施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

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煤炭行业有着重要意义。

结合煤炭工业实际,可以把煤炭工业实施循环经济总体思路概括为: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维整合为目标,以3R 原则及煤炭工业配套三原则为手段,以六条主线为主要内容,以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强有力的政策为支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彻底改变煤炭工业粗放的增长方式,精心设计安排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战略规划,使煤炭工业走上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煤炭工业实施循环经济要在内容上突出以下六条主线:

第一,从资源稀缺性和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出发,以节约为主线,并把源头治理作为第一优先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最大限度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避免资源浪费;二是节约煤炭行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能耗与物耗。

第二,从环境问题造成的不良后果出发,把清洁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结合起来。由于煤炭行业环境问题有其特殊性,比其他行业复杂并且治理成本较高。因此,要把治理环境的项目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第三,把一体化整合作为实施循环经济的重要基础。大型煤矿企业可收购小煤矿并进行改造,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资源回收率,解决小型煤矿企业规模过小和非正规开采带来的问题。

第四,在搞好煤炭主业的基础上,可发展与煤炭相关的其他非煤产业,但是选择相关产业需慎重,并不是越多越好,应与当地实际结合,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进行决策。

第五,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环境质量。

第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并结合政策法规,进行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以及管理创新。

3 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评价体系构建

由于循环经济发展理论还不完善,对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更少,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力图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备、实用的指标体系。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设计

根据循环经济的内涵,对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可以从经济、生态环保及循环经济特征等多个方面综合进行衡量。

(1)目标层。煤炭行业循环经济评价的总目标是循环经济模式下煤炭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的量度,也就是在一定时期内,要实现煤炭行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协调,同时指标的设计要体现对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状况的评价,因此经济、生态环保和循环经济特征三个方面构成评价体系的目标层。

(2)准则层。准则层是目标层的具体反映,本研究设置了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潜力、污染排放强度、环保控制力度、生产安全环境、循环管理能力、物质能量消耗、资源利用效率、投入减量化九个方面。

(3)指标层。煤炭行业循环经济评价的指标层是影响评价对象循环经济发展的最基本因素形成的指标,它提供了收集信息的基本框架,一般不需要综合,反映的是影响煤炭工业循环经济的某方面的基础信息,即右图所示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

3.2 经济指标

煤炭工业经济状况是衡量整个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依据。经济指标既反映工业当前的发展水平,又反映工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反映评价对象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行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本研究选用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潜力两个二级指标,在二级指标下设置若干三级指标。

3.3 生态环保指标

生态环境指标用来衡量企业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的强度和水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求企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煤炭工业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矿区“三废”的产生和不当处理,以及煤炭在燃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作为一种广义的环境概念,煤炭工业生产和劳动环境的安全性也应纳入评价范围。本研究选用污染排放强度、环保控制力度两个指标来评价企业的生态环境状况。

3.4 循环经济特征指标

循环经济特征指标按照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参照生态工业效率指标进行筛选,它反映了煤炭企业对物质能量的利用水平。其中,包括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管理能力指标、反映物质能量投入利用水平的物质能量消耗指标、反映企业废物资源化水平的资源利用效率指标,还包括反映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的效果的物质能量投入减量化指标。

4 山西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与措施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仅仅依靠企业的力量难以完成,仅仅依靠行业主管部门的力量也难以完成,必须从社会层面采取措施,因此,山西省各级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宏观指导职能,协调各方利益,尽快制定完善的山西省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构架。

4.1 政府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国家和政府应积极制定政策。①完善山西省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使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法可依,引导其健康发展。②构建实施循环经济的制度和规范,具体指导循环经济的发展。③完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达到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并使环保真正发展为一个产业。④制定推动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财政政策,使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有足够的鼓励性政策。⑤加强煤炭行业循环经济试点实践与理论研究工作,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作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已成为山西省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示范企业。⑥促进国内外煤炭行业循环经济交流与合作,走对外开放之路,与国际接轨。

4.2 煤炭行业协会的作用分析

充分发挥煤炭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指导煤炭企业制订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并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信息中心作用,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

4.3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分析

(1)转变观念。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前提,在发展思路上要充分认识人与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思想。

煤炭行业的发展(篇7)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sis the circulation economy main feature,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application foundation, analysis summarized the coal profession development circulation economy primary coverage and the business game, resources situation, proposed realizes the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development circulation economy way.

Key words: coal profession; circulation economy; way

1前言

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和资源循环经济。其主要特点是:[1]①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主要目标;②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题原则;③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突出特征;④以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的使命和特点使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中,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开环模式转化为闭环模式,使物质和能量得到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环境的配置效率,实现社会经济的生态化转向。

煤炭是萍乡最为丰富的矿物资源,百年发展中,为繁荣萍乡经济和文化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萍乡境内煤炭储量为7.2亿吨,含煤地层占全市总面积的60%。1898年,清末邮政大臣盛宣怀为解决汉阳铁厂燃料之需,在萍乡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煤矿——安源煤矿(中国近代史十大厂矿之一)。它的创办不仅给安源这块红土地留下了无数文化瑰宝,而且也为萍乡工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更为萍乡的繁荣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2]新时期对萍乡市煤炭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的选择。

1.1国外循环经济发展实践

西方发达国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行者,已经实现了循环经济的法制化和社会化,其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已形成了3种比较成熟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美国的企业小循环模式。其运用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

如美国的杜邦化学公司,通过运用循环经济,在全公司内部已基本实现废物的“零排放”。

(2)丹麦的卡伦堡中循环模式。其运用范围是区域层面。如在丹麦的卡伦堡工业区,发电厂、石膏板厂、炼油厂、制药厂之间形成资源可循环利用关系。

(3)日本的社会大循环模式。其运用范围是社会层面。如日本已初步形成由废物回收、废物拆解、利用系统及无害化处理为主要内容的资源再生系统。

1.2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内容

1.2.1综合一体化开发

开采煤炭资源的同时,将与煤共伴生的矿产品、煤层气、矿井水、煤矿瓦斯等多种资源及废弃物,统筹规划,综合开采,并进行加工利用。

1.2.2产品深度加工

对不同煤种、品质的煤炭进行粗加工、深加工或精加工,把煤炭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

1.2.3资源高效利用

将煤炭开采和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如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及粉煤灰制砖、生产水泥、筑路和回填地表塌陷区等。

1.3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对策

1.3.1推进煤炭企业节能生产

实施煤炭清洁生产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按照废物减量化的首要原则,减少煤炭生产过程中各种废物的产生量,利用各种清洁开采技术减轻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良性循环。

1.3.2延伸煤炭产业链

拓展“煤矸石——煤泥——热电”、“灰渣、矸石——建材厂——建材产品”、“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地资源”、“矿井水——水处理站——供水”等产业链,在发展煤、电、建材联产循环经济的同时,发展煤、化工、煤和焦等高附加值产业,实现煤炭生产的多元化经营,提高煤炭生产的经济效益,促进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萍乡市已被确定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延伸煤炭产业链,对促进经济转型,实现萍乡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1.3.3加强矿区环境综合治理

以土地复垦为重点,把固体废物的利用与矿区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建立各种类型的矿区生态重建示范基地,逐渐形成与生产同步的生态恢复建设机制。

2萍乡市循环经济发展

2.1萍乡市概述

萍乡市地处江西省西部,东靠宜春、安福,南邻永新和湖南茶陵,西接湖南醴陵和攸县,北连湖南浏阳。历来以资源丰富著称,特别是煤炭,因煤而生,因煤而兴,被誉为“江南煤都”。

然而经过上百年的机械化大规模开采,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少,煤炭可供开采的年份最多不过20年,且开采规模越来越小,年产量由1994年的1 600万t下降至2007年的995万t;煤矿数量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1 116家急剧衰退到2007年的132家,现存的132家煤矿企业中,列入待关闭名单矿山的煤矿就有15家,且其余的绝大部分煤矿剩余服务年限不足10年。

而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抓住了资源相对短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症结,对解决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萍乡市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后,充分利用煤炭开采过程伴生的大量粉煤灰和煤矸石,发展粉煤灰、煤矸石发电和制砖。大力发展煤——焦——化工、煤——电——铝——型材——制品、煤——电——新型建材砖产业,拉长产业链条,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重点围绕三大工业园区和三大产业基地、重点企业开展循环经济建设工作,探索建设生态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型工业体系,实现园区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利用和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抓好节能和污染治理,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以建设节约型社会、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为重点,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和谐统一。

例如,煤电铝一体化经济循环经济项目是萍乡作为全国20个循环经济试点市的第一个项目。这个项目通过产能改造,运用萍乡丰富的煤矸石发电,再用煤矸石发的电支撑铝业的需要,形成煤、电、铝产业一体化。该项目的实施,开创了萍乡百年煤城走科学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的先河,为国家环境建设,为萍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2.2萍乡市依托循环经济实现煤炭资源综合利用

2.2.1加强矿井资源管理工作

各煤矿严格贯彻执行《矿产资源法》、《煤炭法》和《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高度重视煤炭资源开发管理和保护工作,最大限度地开采现有资源,减少煤炭损失,提高矿井采区回采率。

2.2.2推广使用先进的装备和技术

萍乡市大部分煤矿服务年限长,设备老化比较严重,因此,应加大投入,进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和技术,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积极找煤、探煤,稳定煤炭产量,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2.2.3加大煤炭洗选力度

煤炭洗选加工是洁净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大煤炭洗选力度,推广应用洁净煤技术,进一步提高原煤入洗率,减少产品中的灰分、硫分,为社会提供精品煤炭和洁净能源。

2.2.4对煤矸石进行再利用

全市有3个煤矸石发电厂,电厂全部燃用矿区产生的低热值煤、煤泥和矸石,但现有的矸石电厂发电单机仅为0.6 万kW,应该进行循环硫化床改造,或建设5 万kW以上发电机组,这样可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而且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由于矸石堆放等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还可以利用矸石电厂产生的热能,建设热电联产工程,既节约能源,又大大改善了环境。

2.2.5建设与煤矸石发电相配套产业

建设粉煤灰、煤矸石墙体材料厂,消化矸石电厂产生的工业废渣和粉煤灰。随着各地对实心黏土砖限制生产使用,鼓励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有关政策的实施,粉煤灰、煤矸石渣墙体材料项目不仅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如粉煤灰硅砌块生产、高掺量粉煤灰烧结砖生产、粉煤灰轻质墙板生产、粉煤灰陶粒生产等等。

2.2.6全面开展矿井水处理于复用工程

建设矿井水处理厂。处理后的矿井水复用于井下,如消防、喷雾灭尘等。必要时对矿井水进行深度处理,在保证工业用水的基础上,能够提供生活用水。

3结束语

为了充分发展循环经济,萍乡市尤其是中、小煤矿应全面规划落实资源环境观,从萍乡市实际出发,把煤矿废气、废水、废渣以及塌陷地等作为环境资源,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延伸产业子链,调整产业结构,真正实现闭合型的全面循环经济模式。

参考文献

煤炭行业的发展(篇8)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recycle economy)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之后,在少数发达国家中首先出现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简称3R原则)为原则,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把“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作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其中减量化(Reduce)是指在不减少产出的前提下,通过在输入端消耗较少的资源来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再利用原则(Reuse)是指在生产的过程中对于各种中间产品和废弃物应当尽量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对于各种包装用的容器应当尽量反复使用,使其发挥最大效用;再循环原则(Recycle)以污染物排放最小化为目标,把废弃的资源重新投入循环,使其变成可以重新利用的资源。循环经济是对传统“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经济模式转变的结果,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模式,使人们将逐渐改变过去只注重高消费,而忽视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理念,使资源效用得到最大发挥。

二、我国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煤矿企业安全成本长期投入不足,矿难频发。

(二)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三)煤炭资源储备严重不足,众多企业将面临无煤可采的局面。

(四)开采水平低,浪费严重,对我国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出重大挑战。

(五)煤炭企业科研投入水平低,竞争力不足,制约大企业集团战略的实施。

三、循环经济发展中企业、政府行为的博弈分析

博弈论的基本理论前提假设有两个:一是参加博弈的双方都必须是理性人,在参加经济活动中能够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判断,并作出理性选择;二是参加博弈的双方都选择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策略。在这里我们首先假设政府和企业对对方都拥有完全信息,同时决策的制定有先后顺序,而政府一般处在优先的位置,这主要是由政府掌握的政治权力决定的。政府在经济活动中选择先行动,制定还是不制定要求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煤炭企业然后进行选择。

假设政府在不对煤炭企业进行规制的情况下社会收益为m,煤炭企业的收益为n;但当政府选择规制时社会收益则变为a,煤炭企业此时选择接受规制则收益变为b,选择不接受规制则变为d,则相应政府规制的社会收益变为c。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博弈有两个纯战略纳什均衡,分别为(制定,{不遵守,遵守}),(不制定,{遵守,遵守})。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政府会首先选择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制,此时企业便只存在遵守还是不遵守两个选项,它此时需要比较b与d的大小。如果b>d,那么企业便会选择发展循环经济;但如果b行政处罚甚至法律制裁,另一方政府制定的优惠措施也很难得到,反之便可以享有相应的优惠措施,那么不遵守的机会成本便变得极大。最终,企业便只有遵守这一个选项,此时政府的社会收益与企业的私人收益均实现最优化。

四、政府在促使煤炭企业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中的路径选择

(一)改革官员政绩评价体制,推行绿色GDP核算

制度经济学认为,理性化的制度通过社会行为规则和社会心理机制,改变人们的行为预期,而主体只有在从变迁中获益的情况下,才去尝试变革制度。这意味着只有改变过去的官员考核方式,使地方官员在预期的时间范围内依靠自己较优的政绩来得到最大收益,也就是说行政机关在对官员进行考核时,应该把绿色GDP作为主要的考核标准,使他们真正树立起环境保护的观念。

(二)完善循环经济技术支持体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煤炭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不但要依靠自身的科研力量,还要积极吸收社会科研部门的研究成果,把它们消化吸收来为本部门服务。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建立相应的扶持政策,牵线搭桥,将掌握技术的科研部门与需要技术的企业联系起来,可以采取企业提供科研经费、实验场地,研究所提供技术的模式,这样便可以使社会的技术潜力真正满足企业的真实需要。

(三)探索建立煤炭期货市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煤炭期货市场通过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以及流动性的标准化合约转让,能够反映煤炭市场的供求,并起到价格发现的作用。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的信息可以合理的调整生产,政府通过价格信息的反馈作用也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从而使煤炭市场的供求达到平衡。

(四)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

企业在宣传循环经济中无疑处于主体地位,通过积极开展绿色营销,使全社会对于循环经济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自觉地参与到使用绿色产品的活动中去。政府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通过建立一系列的促进措施,搞一系列的宣讲活动,使公众的绿色消费倾向真正建立起来。只有公众普遍建立起绿色消费倾向,积极参与到循环经济发展中来,企业才能获得一个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才能更积极投入循环经济的建设中去。

(五)创建有利于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产权制度

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科学合理的产权制度有利于巩固和规范商品经济中财产关系,保证商品经济顺利运行。在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产权不清严重制约我国煤炭企业自身的发展。因此应当在保护国家矿产资源所有权的前提下,依法建立矿业权的招标、转让制度,使资源效用得到最大发挥。中央与地方政府也应当明确国有煤矿的所有权,科学监管,使循环经济制度在煤炭企业中真正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1]唐荣智等,论循环经济及其法律调整[ J ],北京市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1(1)

煤炭行业的发展(篇9)

引言

煤炭行业是我国战略性基础产业,能源煤炭工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受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煤价短期大幅下跌,煤炭社会库存达到历史高位,煤炭企业普遍已经出现利润下滑、商品滞销等不利因素。另一方面,由于煤炭企业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加速扩张,形成负债,这将不同程度造成煤炭企业及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存在资金链紧张的问题。如何解决煤炭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

一、 供应链融资的含义

供应链融资是指在对供应链内部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信贷模型,并引入核心企业、第三方物流、资金流导引工具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对供应链的不同节点提供封闭的授信支持及其它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 。由于供应链中除核心企业之外,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供应链融资就是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供应链融资作为金融机构创新金融的新产品,将为煤炭企业及上下游供应链条的企业提供全新的融资渠道,是解决当前煤炭行业资金流动性,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力途径。通过供应链融资,把传统的银行贷款,漫长的授信过程,变得快速便捷,从根源上解决了煤炭行业物资采供中,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慢的问题。

二 煤炭行业的供应链融资

(一)煤炭行业供应链的结构

从产业链来看,煤炭供应链有自己的特点,整个链条主要包括设备、备件及原材料的供应、勘探与开采、运输、煤制油、煤化工、分销和客户等环节(如图1所示)。就供应链上各环节来看,它比一般的供应链的关系更为复杂。实际运作中,从煤源到消费直接存在着较长的价值链跨度,市场巨大、复杂且较为活跃。从国内外成熟行业中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一般发展规律来看,通过供应链整合优化推动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达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 煤炭行业的供应链融资模式

现阶段开展的供应链融资业务均是以核心企业的信用为驱动,对产业链相关的资金流、物流进行有效控制,针对链条上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为供应链上的单个企业或所有企业提供全面的融资服务。通过提供链式融资,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商品交易连续、有序进行,使该供应链的市场竞争能力得以提升。

基于质押方式与第三方监管的不同,目前围绕煤炭供应链开展的融资服务,主要包括仓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预付款融资等模式。

(1) 仓单融资。仓单融资是指以企业(借款人)合法持有的,银行认可的专业仓储公司的仓单进行质押,向银行申请的融资授信业务(如图2所示)。仓单融资实质是一种存货抵押融资方式,通过银行、仓储公司和企业的三方协议,引入专业仓储公司在融资过程中发挥监督保管抵押物、对抵押物进行价值评估、担保等作用,实现以企业存货仓单为抵押的融资方式。

(2)应收账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企业以赊销产生的应收账款进行质押即可申请融资(如图3所示)。如煤企将销售给下游耗煤企业(电厂、钢厂等)所形成的应收账款债权或是位于供应链上游的煤炭设备供应商销售给煤企的设备所形成的应收账款等,将应收账款质押或转让给金融机构,快速获取融资额度。采用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可以实现快速资金回笼。

(3)预付款融资。预付款融资业务是银行以控制购货商(借款人)向供货商(收款人)购买的煤炭的提货权为手段,向购货商提供融资,用于支付供货商货款,由供货商根据约定按银行指令进行发货的业务。在过去,企业一般是向银行寻求贷款支持,申请传统流动资金贷款用于支付预付款。但这种贷款限制较多,往往需要企业提供足额抵质押或担保。对于供应链中的这些中小企业而言,这些往往难以办到。因此,企业往往由于融资难而不得不放弃扩大经营规模。在预付款融资模式下,银行借助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资信实力和对交易要素的控制,为下游企业提供融资,将融资款项直接支付给上游核心企业。对于下游经销商而言,银行为其提供融资便利,解决资金困难,扩大销售规模,同时,在一些商品交易中,预付货款可在对核心企业的采购中享有优惠价格,进而降低经销商成本。

三 煤炭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分析

采用供应链融资的方法,虽然能极大的解决煤炭供应链的资金短缺问题,但是由于这类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实际操作中还面临多种风险,主要体现为系统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性风险。

(1)系统性风险。煤炭供应链融资中的系统性风险包括两层含义,其一,煤炭供应链融资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周期等系统性宏观风险和行业风险的影响。如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跌、煤炭价格低位运行,这将不可避免的影响煤炭供应链融资的力度。其二,在围绕某个核心企业的所构成的一条供应链体系中,位于供应链上的企业是相互依存的。因为如果供应链的某一成员出现了融资方面的问题,那么其后果将不可避免地蔓延到整条供应链。所以,随之融资工具向整个煤炭供应链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延伸,这种来自供应链系统的风险也会在整个供应链扩散。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造成违约的风险。例如,在应收账款模式中,对银行而言,融资企业的应收帐款存在不确定性,如该企业的应收帐款在贷款期限内发生不利的变化,将影响银行贷款的安全性。这种没有资产支持的信用授信,存在比较大的风险。

另一方面,由于国内整体信用环境的恶化,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信用体系,供应链成员相互之间以及与银行之间并没有相对可靠的信用保证。

(3)操作性风险。巴塞尔委员会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不完善或者失灵的内部控制、系统失灵、人为错误以及外部事件等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损失,所有与风险事件相联系的成本支出都包含在操作风险内 。假仓单、仓单重复质押等就是典型的操作风险。由于仓单的应用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流通机制、

标准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都还不健全。在仓单融资中,仓单的真伪,仓单的转让、分割、提货等环节都存在风险。

四、煤炭行业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对策

供应链融资在产生较大收益的同时,也孕育着较大的风险,尤其对煤炭行业来说,供应链融资中的风险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为此,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好煤炭行业供应链融资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首先,构建合理的煤炭供应链融资体系。核心企业应当按照自身的实际和所属行业资金运动的特点,构建合适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以打造整体供应链竞争力为主导,设计企业融资方案,注重产业链整体资金流动性,充分考虑整个供应链的资金需求,同时兼顾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流动性,打造整体供应链核心竞争力。

其次,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供应链融资中的核心企业应当与商业银行一起制定适用于本企业供应链的信用评级制度,降低信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缺陷。根据煤炭行业的特点,适当的考虑供应链上中小企业关键的财务指标、企业治理结构,经营状况,违约概率等指标,形成个性化的信用评级制度,并进行动态监管。

最后,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银行应与核心企业、物流公司建立相应的信息共享平台,以便对供应链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实时数据传递。例如,在仓单质押融资业务中,银行与仓储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尤为重要。及时准确的信息共享能够有效避免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

随着煤炭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煤炭兼并重组后,特别是当前处于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需要整个行业积极创新融资方式,扩大资金来源。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将为整个煤炭行业的企业带来全新的增长模式和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孙跃光,周晶,金融供应链管理体系构建初探[J],物流技术,2009(2):123-125.

煤炭行业的发展(篇10)

2008年之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步入到了缓慢发展的轨道,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遭遇到了极大的冲击。在这一期间,金融危机的影响迅速从美国的金融行业蔓延至全球的实体经济,使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逐渐演变成了经济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在明显的下降,煤炭行业的表现更加明显,供过于求的局面至今仍未改变。随着金融危机的发展,煤炭行业也逐渐的进入到了后危机时代,在当前情况下,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更加迟缓,用电量也在持续下降,这使本就存在的煤电之争更加难以缓和,煤炭价格持续下降,电煤产量也在不断下调。在这一关键的历史时期,煤炭行业如何突破现有的发展瓶颈,寻找解决的途径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兼对发展瓶颈和约束的分析

(1)煤炭经济的发展结构滞后。我国煤炭经济呈现出了明显的二元结构――一元是国有大矿,其起点高,发展慢,存在的问题是社会负担多,税费负担重;体制改革落后,效益低下;另一元是乡镇小型煤矿,其特点是起点低,但近年来发展快,存在问题是技术陈旧、管理不科学,投入不够,后续资源短缺。它们之间存在着非良性竞争,后者凭借劳动对资本的极限式替代,使其在竞争中具有低成本优势。(2)政府职能的介入力度过高。在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的介入力度过高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实际上,在我国,出问题的多为一些不符合生产要求的小型煤矿,而一些规范生产的大型煤矿也会在特定的时期跟着一起停产,势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种莫名其妙的停产,对于以煤炭开发为主导产业的地区来说,其摧毁力是致命的。(3)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未得到根本的保证。地方政府受区域经济利益的驱使产生了地方保护主义,对关闭小煤矿态度不积极,措施不落实。前几年,由于压产导致煤炭市场好转,局部地区出现煤炭供应紧张,煤价恢复性上涨后,一些小煤矿受利益驱使擅自偷偷生产。这种生产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安全危机频发等问题,更严重的是导致整个行业的秩序混乱。而且这类煤矿实际上在刺激众多具有资源禀赋的地区和集团都来掠夺开采,不但科技进步的威力发挥不出来,且能使一些大煤田的矿层受到破坏。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煤炭行业产生的影响

(1)政府和政策的作用并未真实显现。矿业是风险大、利润高的行业,其融资受到多重因素制约,在目前社会流动资金紧缺的前提下,对煤矿的投资也有压缩的迹象。另一方面,之前迫于国内投资需求旺盛且国际能源资源和有色产品上涨幅度大,CPI于高位运行、与PPI倒挂的现象明显,在此背景下,国家对能源价格机制的改革受到搁浅。由于“煤电联动”的价格循环机制尚不完善,因此,计在煤炭价格中的电力成本被低估,煤炭行业利润高企。而经济的向好,使国家开始酝酿对能源价格机制的改革。一旦实施,各种资源将逐步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定价,煤炭行业成本的提升将使其利润受到挤压。在宏观政策的影响下,煤炭的价格会逐步回落。(2)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下降。受美国经济疲软影响,2013年世界经济将增长率将继续下行,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此次的次贷危机,它加剧了市场的恐慌,对全球消费和投资的影响都是空前的。而在经济运行至下行周期时,投资远超过储蓄的经济结构也使国民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我国的消费结构中,由于对石油、煤炭等大宗产品的消费弹性较低,对能源的消费也渐趋减弱,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下滑,大大减小了对能源的需求。而随着GDP增长速度的放缓,我国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速度也逐渐减小,国内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速度均有所减慢。(3)煤炭价格短期内难见大幅回升。作为石油的替代品,煤炭在前期石油价格大幅波动时呈现大起大落的走势。在这样的条件下,石油的替代能源――煤炭需求大增。一旦全球经济复苏,市场对油价上涨的预期进一步增强,替换的努力就一直会进行。另外,考虑到油价上涨会引起运输费用的增加,煤炭价格的上涨亦是必然。针对次贷危机造成的全球范围内需求减弱和石油市场存在的供大于求的问题,通过一些措施缓和了能源市场的紧张局势,使石油价格持稳,也使煤炭价格的下跌幅度减缓。

三、后危机时代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策略和路径

(1)通过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首先,要加快煤层气开发利用,协调煤炭开采与煤层气抽采的关系,改进煤层气矿业权管理,加强煤层气开发关键技术的攻关,统筹规划建设长输管网;其次,要鼓励洁净煤技术产业化,解决煤炭气化液化的技术障碍,促进煤炭深度加工转化,完善煤炭产品质量标准,促进煤炭洗选加工的发展;再次,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对综合利用煤矸石、煤泥等资源实行更加合理的财税扶持政策;最后,研究建立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煤炭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明确企业和政府的责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投入,逐步使矿区环境保护和治理步入良性循环。(2)通过资源整合提升行业的整体实力。为了应对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冲击,我国煤炭行业应以市场运作为主,强化政府推动和政策引导,打破区域界限,发展跨区域企业集团,致力于通过兼并重组培养特大型煤炭集团,加快实施战略性重组整合,以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做准备。把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培育成为优化煤炭工业结构的主体、大型煤炭基地开发建设的主体、平衡国内市场供需关系的主体、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体,逐步形成若干个由国有资本控股、担负跨省区市煤炭供应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提高国家对煤炭资源的控制力和对煤炭市场的调控力,提升煤炭行业的竞争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3)对能源的价格进行市场化运作。在今后一段时间,应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推动价格改革,充分发挥价格的市场信号作用;煤炭企业要及时更新观念,努力创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市场决定煤炭价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稳步有序的提高煤炭产品价格;真正实现煤炭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必须将煤炭外部成本外部化,通过征收环境保护税和能源税等措施是煤炭价格准确的体现其真实成本,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现实问题。

四、结语

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煤炭产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主要表现为需求减少、价格下滑、利润降低、投资不足,影响了煤炭产业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金融危机同时也为煤炭产业组织调整经营战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因此,在后危机时代,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应先重视现存的瓶颈,通过有力的方式突破约束,利用多种途径和手段,寻找行业发展的新契机,更好的促进行业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李浩.经济危机对中国煤炭行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23):27~28

[2]李刚,侯凤娟.次贷危机对我国煤炭行业的影响与应对[J].中国煤炭.2009(11):51~53

煤炭行业的发展(篇11)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280-01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祖国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严重冲击,面临新经济形势下的挑战,在当前的煤炭行业的管理体制中,职工继续教育的问题还不是很完善,还有很多工作有待于提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煤炭行业职工的继续教育迫在眉睫。

一、煤炭行业职工继续教育的优势

国有大型煤矿企业领导对职工的继续教育都非常重视,很多企业都成立了集团公司级和矿级两级培训机构,集团级的培训机构主要负责集团公司干部和职工的培训工作,生产矿井的职工学校是矿井自己的培训机构,主要负责企业技术工人的培训工作,煤炭企业继续教育目标明确,管理制度健全,由于行业对技术工人设立了通过培训才准进入的门槛,对校企合作学校教育的学生实行招工政策,所有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较高,煤炭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经费有严格的规定,按照年工资总额一定的比例来进行计算的,而且是专款专用,经费应用的范围制定很详细,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师资力量来自企业管理干部或专业技术人员,实际工作经验丰富,操作能力较强,继续教育项目从实际出发,学习和工作相结合,学员学有所用,学用结合到位,当今整个煤炭行业都在开展学习型企业的创建活动,很多国有大型煤矿企业都是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示范单位,企业文化建设是煤炭企业一笔巨大的财富,对企业员工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激励作用,有利于企业形成积极上进的企业氛围。

二、煤炭行业职工继续教育的现状

1.国有大型煤矿企业人才总量不足,人才断层严重,企业人才引进及继续教育面临较大的压力,继续教育资源分配不够合理,过于倾向管理人员的培训,职工继续教育经费虽然国家有规定标准,但多数国有大型煤矿企业都没有按照标准执行,企业预算的继续教育经费没有任何税收的优惠政策,预算越多企业负担越重,企业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及新技术、新设备、新管理理念等知识还存在不少差距,学校和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成熟,在实习、实际操作等环节的管理有待完善; 煤炭企业的继续教育项目多是为了获得资格证书的培训,因此培训的质量参差不齐,由于煤炭企业职工的工作时间特殊性,学员的学习和工作矛盾比较突出,煤炭企业专业技术方面藏书很欠缺,煤炭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与行业的兴衰联系密切,煤炭行业景气,企业才能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职工继续教育经费才能得到保障。

2.由于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煤炭企业的继续教育,影响了全社会范围内继续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煤炭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经费只有靠企业自己拿出,上级主管部门没有资金的投入,而且继续教育成本又在不断增加,企业负担沉重。煤炭企业继续教育又受到多方面的管理,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监控,强制性、重复性的继续教育项目太多,继续教育市场不够规范,各种社会培训机构不断涌现,许多社会力量办学的培训机构多以赢利为目的,培训内容重复、管理混乱、质量没有保证,致使有些继续教育的项目名存实亡。

3.国家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出台了很多新的管理举措,煤炭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目标更是具体化,随着煤矿企业转型的崛起,煤炭的深加工,节能减排及煤炭物流等都需要一大批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技能骨干人才,这给煤炭行业职工的继续教育拓展了广阔的空间,煤炭行业人才短缺的问题靠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来补充难解燃眉之急,煤炭高等学校的成人高等教育为煤炭行业输送人才更为突出,所以煤炭企业纷纷和高校合作,采取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为煤炭企业量身定做合格人才,这进一步明确了高校的继续教育以为行业服务、为行业培养人才为主的办学方向。

三、加强煤炭企业继续教育的措施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已经颁布,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但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中,没有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制度作为保障,因此必须加快继续教育的立法进程,从法律上明确继续教育的目标、实现的手段、地位和作用等,让教育工作者,相关教育职能部门,社会各教育机构在执行自己的继续教育行为时有法可依。

2.立足实际,眼光长远,计划周密

企业要依据行业协会制定的行业中长期教育规划,结合本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制定企业的继续教育规划,规划的制定既要考虑煤炭产品纵向发展,人才缺口的补充,又要研究企业所需要的跨专业人才的培养,既有学历继续教育的规划,又有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项目,不但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要在规划中体现,一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等继续教育项目也要在规划中体现,通过企业人才培养的合理布局,做好企业所需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以缓解企业因转型等多种原因造成的专业人才短缺的矛盾。

3.加强和高校的合作,全方位培养人才

煤炭企业和高校之间是协作共赢、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煤炭企业和高校必须开展科研管理、人才培养等全方位的合作,以合作促进煤炭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制和开发, 以合作促进高校多层次、多渠道为煤炭行业培养全方位的人才。企业应该选择不同层次、不同办学特色的高校,将企业急需培养的相关专业人才分期分批送往相关高校进行充电提高,企业应为职工搭建起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形成企业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使企业中有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实现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自主培养、自我使用,缓解煤炭企业继续教育的压力。

4.发挥高校教师资源,加强煤炭职工培训

煤炭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始终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不能满足煤炭企业继续教育的需求。来自企业本身的师资力量做好企业职工传统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游刃有余,但面对当今先进的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新的开采技术、与时俱进的生产与经营管理理念的继续教育工作,有不少师资的能力就显得力不从心。为了确保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质量,企业一方面要鼓励教师继续进修学习,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要建立与高校、社会培训机构的师资共享平台,使企业的教师和高校、社会培训机构的教师流动起来,通过相互的交流研讨,使企业的教师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企业在进行内部继续教育培训时,引进高校相关教师或社会培训机构的教师进行主讲,可以使企业职工及时了解相关行业的热点问题,相同工种不同企业的工作方法 煤炭企业安全的共性及个性问题,煤炭企业继续教育新的动向等,拓宽企业职工的知识视野,达到职工继续教育的目的,提高企业继续教育的质量。

5.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培训煤炭企业职工

煤炭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工作和学习时间安排的问题 煤炭企业职工的工作时间是不固定的,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是如此,煤炭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对高层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进行分类继续教育,我们还可以采用,全日制学历继续教育函授,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煤炭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要充分利用远程培训的方式,实时或录播相关课程的内容,不断积累各种教育资源软件,并通过企业局域网不断播放,甚至可以将一些安全培训的课程内容在煤矿工人上下班必经的巷道口反复播放,一些课程内容可以让职工下载后利用自己空余的时间学习,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工作和学习矛盾突出问题。

四、结语

总之,煤炭企业职工只有通过继续教育才会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思想与时俱进,知识面不断开阔,技术逐渐精湛,煤炭企业才会越来越有生机和活力,所以煤炭企业职工不断进行继续教育意义深远,它是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家人事部.煤炭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实施办法[J].继续教育.

煤炭行业的发展(篇12)

一、耗散结构理论基础

(一)耗散结构的定义

耗散洁构是由比利时物理学家伊利亚・普利高津20世纪60年代末研究提出的理论,它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当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由原来无序的状态转变为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状态。

(二)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

要形成耗散结构必须达到四个条件:

1、开放系统。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在一个孤立系统中,熵值的变化总是由小变大,系统的状态由有序趋向无序,直到系统熵值最大或无序程度最大的热力学平衡态。

2、远离平衡态。远离平衡态并不是绝对的,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孤立系统从某种有序状态向无序状态发展是系统自我演替的过程,最终达到最无序的平衡态;而当系统处于衡态(离平衡状态不远的区域),尽管外界的物质和能量不断的与系统内部进行交换,其发展趋势也要回到平衡态的。因此,只要使开放系统超出平衡态或衡态的线性区域,达到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域,就可以形成耗散结构。

3、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了耗散结构内部动力学机制,在临界点处,由于非线性机制的放大功能把微涨落作用为巨涨落,热力学分支达到非稳定状态,在控制参数越过交界点时,非线性机制对涨落产生调控,使系统稳定到新的耗散结构分支上。

4、涨落作用。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总是由众多子系统构成,而在通常情况下,多个子系统的统计平均效应可以观测的变量,但系统在任一时刻的实际观测量都在平均值附近轻微波动,有些许误差,这些偏差就叫涨落,涨落是不确定的、随机的、杂乱的。

二、基于耗散结构的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的探讨

(一)煤炭行业循环经济产业是一个开放系统

煤炭行业循环经济产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大系统,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依赖于整个大系统环境。煤炭的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以及分解者企业相互作用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煤炭循环经济产业的稳定运行,必须建立健全生产资源能源输入系统,以及生产的煤炭产品的输出系统。

(二)煤炭行业循环经济产业处于远离平衡的状态

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是构成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外部环境、市场机制、法规政策等诸多因素在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了响应国家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煤炭生产必须调整原有的生产工艺,从而改变原来的产业链。由此看来,煤炭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中各环节、各企业间的关系并非静止不动的,是发展变化的,是不平衡的。因此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处于远离平衡的状态。

(三)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具有非线性的特征

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的组建模式是“煤炭资源―煤产品―再生资源”,其中存在多个非线性表现形式。在产业链中存在着采购设备、生产煤产品、物资循环再生、系统信息管理等非线性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新的价值增值。

(四)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存在涨落

煤炭循环经济发展存在涨落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的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等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资源总量、技术创新、市场机制等因素对于循环经济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因素随时都可能成为发生涨落的力量。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在一段时间内煤炭行业循环经济产业是稳定的,但是这种微涨落现象在系统中从未终止过。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是具有耗散结构特性的,满足耗散结构形成所必需的条件。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耗散结构理论具有可行性的。

三、耗散结构理论对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

(一)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具有开放性思维模式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在系统发展的过程中,组织外部环境条件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能量、物质、信息在系统内部间不断的交换,涨落形成突变,通过系统内非线性动力学形成平衡、有序的耗散结构。

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管理者要具有开放性的思维模式,要认识到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创新技术,注重研发技术、原料循环再生技术、废物再利用技术、能量的阶梯利用技术的开发与创新,保持技术、人员的开放。再次,通过企业间、企业内的合作,实现要素和资源配置的最佳结合,推动区域规模发展。同时,也要注重实行对内开放,加强内部各个子系统、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协调发展,增强内部动力。

(二)实施非平衡发展战略推动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

长久以来,在大多数人们的脑中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那就是平衡总是好的,一旦破坏了平衡,原有的规律会崩溃;原有的秩序会混乱。也就是说,不平衡就会引起混乱,所以人们想方设法的保持固有的平衡。然而,实际上,这种看似表面上的平衡往往使煤炭循环经济陷入泥潭中,停滞不前。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摆脱这种平衡状态进入远离平衡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耗散结构。因此,就要打破这种僵化的单一生产模式,引入循环经济,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改变生产工艺,引入技术人才,开启煤炭行业新局面。

(三)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组织系统

在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中,各个子系统间的各要素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机制的作用,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才是多种形式,多种结果的过程,不是单一的线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行业基本上是单一的开采活动,忽视了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忽视了资源社会的循环发展。因此发展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必须要强化企业内部各要素职能的协同,解放思想,开阔眼界,从多维视角来看待煤炭行业的循环发展,注重各个产业的联系,实现多元全方位发展。

(四)涨落推动煤炭循环经济的发展

在一个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不会孤立、对称的存在的,它们之间的差异,会导致平衡系统发生微小波动。在平衡状态和衡状态,系统的排干扰能力特别大,会导致涨落造成的偏离不断减弱直到消失,而系统仍保持常态不是稳定。然而,在非平衡的非线性区,各种微涨落会不断被放大,从而使系统达到非平衡性、演化并跨越到一个崭新的有序平衡态。如果把这种涨落机制运用到煤炭行业的循环经济中,应在煤炭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采取一些改革措施制造一些涨落,利用涨落对实现耗散结构的“触发”和“激化”的作用,使系统产生突变,促使煤炭循环经济跃迁到一种生机勃勃的有序状态,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结构。

四、结论

普利高津的耗散理论是对一般系统论的重大发展,并且对于任何动态系统的转型发展都具有切实的指导作用。在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中,我们要把握循环经济“耗散结构”的客观规律,创造发展条件;努力实施非平衡战略,发展煤炭行业的新的制高点;强化形成非线性思维模式,推动煤炭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多元化发展;利用涨落的思想,切实推动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旗.矿区社会经济系统的非平衡态及其耗散结构模式研究[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

[2] 周秋蓉.对耗散结构理论的思考[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06).

精选范文
相关文章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