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值周总结范本十二篇

时间:2023-03-13 11:03:42

劳动值周总结

劳动值周总结(篇1)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自律自理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神,为将来就业奠定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达到学校教书育人的目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开设公益课,具体规定如下:

一、公益课的组织和领导

1、公益课由学生管理科负责组织和管理,按班级排定课时计划,下达到各班级,并报学校及有关部门。

2、公益课值周班级由班主任具体指挥、协调和日常管理。

二、公益课内容

1、时间安排:以班为单位,每周每班值周一次,时间周一至周日全天(晚自习正常上课)。每周星期天晚自习下课前班级之间完成劳动工具、值日红袖章、值班日志等事项的交接。

2、公益课范围:协助学校校保卫科护校;校园环境卫生清扫、整理;环境绿化;监督校园秩序和卫生管理及学校临时安排的其它工作任务。

3、管理:值周班级根据本周工作量,划分3个小组,每个小组设一个卫生监督岗,并指定一名组长。组长负责每天劳动工具的领发、归还,负责卫生的安排,协助班主任、辅导员(由教务处安排)完成每天两次的学生考勤、卫生打扫情况的检查及本组人员的日常管理。

三、公益课考核内容和标准

1、考核内容:

学生的工作态度、劳动纪律、工作表现以及完成任务情况,学生公益课成绩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

2、考核标准:

⑴优:劳动态度端正,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脏活、累活抢着干,主动性强,有吃苦精神,听从老师指挥,一丝不苟的完成工作任务,未发生安全事故;

⑵良:劳动态度端正,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听从指挥,劳动较认真,能较好地完成工作,未发生安全事故;

⑶及格:劳动态度尚端正,偶有迟到或早退现象,工作尚认真,尚能遵守劳动纪律,表现一般,基本上能完工作任务,未发生安全事故;

⑷不及格:劳动态度不端正,不遵守纪律,不服从指挥,工作不认真,不能按时按量按质完成工作任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旷工一天或一天以上;②事假两天或两天以上;③病假三天或三天以上;④工作受到批评及行政处分;⑤不带值日红袖章两次或两次以上;⑥公益课期间有玩耍、打球、回寝室睡觉、打扑克等违纪行为发生的。

四、考核办法

1、学生管理科根据考核内容及标准评出等级。一周公益课结束后,进行个人总结,小组评议,最后由班主任综合评定填写公益课成绩表,报学生管理科审核,经审核无误后报教务处审定后载入学生成绩档案,公益课成绩应通知学生本人,并在班级内公开宣布。

2、每学期结束后,由学生管理科组织公益课评比,评比分为优、良、一般、差四个等级,被评为差的公益课班级的班主任,新学期第一个月末,班主任综合津贴扣50%,如新一学期未担任班主任的,从奖金中如数扣除。

五、奖惩办法

1、公益课成绩作为推优、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及参加勤工助学的条件之一。

2、公益课成绩记入学生档案,并参与综合素质测评。

3、公益课为学生必修课,不及格者必须重修,重修不及格不得毕业。

六、其他

1、各班主任应在本班值日的前一周到学生管理科领取劳动安排计划,接受工作任务。

2、公益课值周前班级应进行一次劳动态度、劳动纪律、劳动意义和安全等内容的教育,明确分工,指定小组长。

劳动值周总结(篇2)

一、 引言

经济增长质量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是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是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是发达国家考核本国经济增长业绩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比较的一个重要指标。估算全要素生产率不仅有助于分析经济增长的源泉,还是制定和评价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的基础。目前已经有很多测算中国或各省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考虑到中国地区间的自然要素禀赋和经济结构的不同,衡量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应该考虑地区和行业间的差别,因此本文选取北京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数据,采用索洛余值方法,测算北京地区三大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二、 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采用索罗余值方法,即C-D生产函数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定义全要素生产率为TFP=Y/L?琢K?茁,其中TFP为全要素生产率,Y为北京地区生产总值,L为就业人数,K为资本存量,?琢和?茁分别为劳动弹性和资本弹性。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北京统计年鉴》、《北京科技年鉴》、《北京6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下面分别介绍各项数据的来源及处理方法。

1. 北京实际生产总值(1990年为基期)。计算北京市实际生产总值之前,需要先计算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平减指数,统计年鉴上只给出了按照可比价格计算的物量指数,可按照■=■来计算北京市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其中P0和Q0分别代表基年的价格和数量,Pt和Qt分别代表第t年的价格和数量。然后用三大产业的名义生产总值除以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可得1990年为基期的北京地区三大产业的实际生产总值。

2. 资本存量。测算资本存量的基本方法是Goldsmith在1951年开创的永续盘存法。该方法对资本存量进行测算的基本公式为Kt=It/Pt+(1-?啄t)Kt-1,其中Kt表示第t年的实际资本存量,Pt表示固定资本投资价格指数,It表示第t年的名义资本投资,?啄t表示第t年的固定资产折旧率。下面分别说明这几个量的计算方法。

(1)基年资本存量的计算。一般假定在稳定状态下,产出增长率与资本存量增长率相等则期初资本存量计算公式为K0=I0/(δ0+g0),其中K0为基年资本存量,I0为期初投资额,δ0为基年折旧率,g0为基年之前某给定期间的资本增长率。本文采用该公式计算基年(1978年)的资本存量,各产业的基年折旧率取3%,通过《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2》可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五五期间”(1976-1980)的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分别为0.049、0.092和0.071。计算出第一产业、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基年的资本存量分别为68.87亿元、138.75亿元和209.66亿元。

(2)固定资本价格指数。由于目前关于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是从1990年开始统计,所以1978年~1989年间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用固定资本形成指数代替。根据分行业的生产总值价格指数的比例,计算得到各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3)当年投资量的选择。现有文献对当年固定资产投资的选取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采用所谓“积累”(Accumulation)的概念及其相应的统计口径;第二种是采用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Total Social Fixed Asset Investment);第三种是大部分近期研究采用的资本形成总额(Gross Capital Formation)或固定资本形成总额(Gross Fixed Capital Formation)。张军等(2004)详细地讨论了当年投资的选择,认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衡量当年投资的合理指标。由于本文考虑分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而现有的年鉴中对分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了统计,而且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额相差不大,因此本文采用固定资产投资额作为当年投资的指标。

(4)折旧率或折旧额。《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在按照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提供折旧数据,即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根据资本折旧额,计算出各产业(行业)的资本存量。

根据资本存量的计算结果,整体上看,三大产业的资本存量是增加的。对第一产业而言,在1995年~2000年间,北京地区的资本存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这是因为在这些年间,第一产业固定资本投资额比折旧额小的多。2001年开始,第一产业的资本存量增速较快,在2001年~2005年间,年均增长率为5.24%,2006年~201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8.69%。对第二产业而言,其资本存量呈现增长趋势,1998年之前,增长速度较快,之后,增长速度减缓,在2001年~2005年间,年均增长率为5.61%,2006年~201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0.30%。“十一五”期间的增速明显低于“十五”期间,是因为“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小于资本折旧额。对第三产业而言,其资本存量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在2001年~2005年间,年均增长率为17.40%,2006年~201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14.29%。

(3)劳动力。很多相关文献地区劳动力采用三次产业从业人数,本文采用北京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中历年三次产业从业人数。

根据统计结果,1985年~2010年间,北京市从业人员总人数呈增长趋势,以年均2.40%的速度增加。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从业人数增长呈现波动趋势,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总趋势出现下滑,第一产业以年均1.96%的速度下滑,第二产业以年均1.00%的速度下滑。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长趋势非常明显,以年均5.41%的速度增长。

(4)劳动弹性和资本弹性。用收入法计算GDP时,GDP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在这四项中,除了劳动者报酬外,其余三项都与资本有关,可合并称为资本报酬,那么GDP就包括两项项,劳动者报酬和资本报酬,所以资本报酬占GDP的份额可作为资本投入增长的权数,即:资本弹性,劳动报酬占GDP的份额可作为劳动投入增长的权数,即:劳动弹性。

本文采用的是1985年~2010年的劳动弹性和资本弹性的平均值。经计算可得,第一产业的劳动弹性为0.630,资本弹性为0.370,第二产业的劳动弹性为0.398,资本弹性为0.602,第三产业的劳动弹性为0.466,资本弹性为0.534。说明说明规模报酬不变时,三大产业劳动报酬占北京地区收入的份额分别为63.0%、39.8%和46.6%,资本存量占北京地区收入的份额分别为37%、60.2%和53.4%。

三、 结果及分析

利用公式A=Y/K?琢L?茁及上节的内容,可计算1985年~2010年北京市三大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根据结果,可测算北京1986年~2010年全周期及“七五”到“十一五”5个子周期以及25年间相邻两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在测算子周期增长率时,应用的是前5年的劳动弹性和资本弹性的平均值(包括上一子周期最后一年的劳动弹性和资本弹性,但不包括本周期最后一年的值)。相邻两年和子周期及全周期的测算结果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北京地区及各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呈现波动,其中第二产业呈现较大波动。整体上看,各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增长趋势。自1998年以后,第二产业相对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而言,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从1985年~2010年间,北京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速度为2.98%,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26%、6.03%和3.43%。

由图2及计算结果可知,在25年的全周期中,第二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最快,其次为第三产业。“七五”期间,北京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年均增长率为-0.80%,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率为6.71%,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分别为0.03%和0.41%。“八五”期间,北京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为3.81%,相比于“七五”期间,增长较快。三大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分别为3.22%、4.20%和7.20%,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提高较快。“九五”期间,北京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为4.67%,三大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分别为3.12%、9.00%和6.88%。“十五”期间,北京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为1.72%,三大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分别为0.37%、7.26%和-2.94%。“十一五”期间,北京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为3.28%,三大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分别为-1.24%、9.80%和1.87%。

从上面的分析发现某些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为负值,这是因为根据索洛的总量增长方程,产出增长率等于各要素投入增长的加权和加上全要素生产率,即?驻lnY=?驻lnTFP+?琢?驻lnK+?茁?驻lnL,因此全要素生产率等于产出增长率与各要素增长率加权和之差。从要素角度看,如果固定资产投资的生产设备,没有发挥设其生产能力,或购置的生产设备闲置等,都会导致加权的资本投入增长扩大。尽管新设备科技含量高,会扩大产出的增长率,但是如果设备生产能力和人力资源利用不充分,中间投入不合理,原材料、能源的浪费会造成要素投入增加的加权和大于产出增长率,此时全要素生产率就是负值。这种现象不能说明生产过程中没有科技进步,而且科技进步对产出确实做出了贡献,但由于投入增长过快,淹没了科技进步贡献的份额。

四、 结论

本文根据索罗余值模型计算出北京地区1985年~2010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了相邻两年和五个子周期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根据前面的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从北京地区看,其全要素生产率呈现逐渐逐年攀升的趋势,增长速度比较平稳。(2)从三大产业看,各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增长情形,第一产业的波动较大。从全周期看,第二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第三产业次之。从“七五”到“十一五”期间,第一产业的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呈现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呈现涨跌互现的情况,从“十五”期间,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开始下降,由于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和资本投入的增长较快,到“十一五”期间,其年均增长速度为负值。

参考文献:

1.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 -2004.经济研究,2005,(6):51-60.

2. 叶裕民.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和分析.经济学家,2002,(3):115-121.

3. 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再认识.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9):3-11.

4. 周彩云.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学位论文,2010.

5. 张军,章元.再论中国资本存量的估计方法.经济研究,2003,(7):35-43.

劳动值周总结(篇3)

中图分类号:F014.1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10-038-03

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将马克思杰出贡献概括为两大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1}。前者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后者解释了财富创造的力量始源。马克思经济学说特别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不言而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继承了马克思经济学说,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为开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新境界而不断探索。

一、剩余价值理论的置评

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科学地论证了劳动创造价值及劳动是剩余价值唯一源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垄断生产资料的占有权,无偿获取剩余价值。雇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并非是指浅显易见的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而是具有价值表现形式的剩余勞动或剩余产品。占有对象的形式发生变化,使剥削更具有隐蔽性。马克思经济学说特别是剩余价值理论,为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剥削的特殊表现形式及其本质奠定了学理基础。

1.贡献:源于科学的发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继承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思想,进而批判其在剩余价值起源和性质问题上的错误见解{2},全面系统地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深刻阐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剩余价值的生产)的绝对规律,创造性地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价值形成与价值增殖过程,从而发现了新价值来源于劳动,揭开了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剥削工人的秘密,解决了乌托邦社会主义者不能解决、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不敢解决的问题。马克思的杰出贡献,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为成为现实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2.不足:因为时代的发展。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础理论和重要内容。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两类不同性质的挑战:一是来自意识形态方面的诘难,二是来自社会经济发展的省思。显然,后者具有科学价值。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独特地位,使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局面:一方面,马克思经济学说如果教条地理解、机械地运用必然脱离实际,既不能科学地解释现象,也不能合理地制定政策;另一方面,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也是舶来品,作为外国经济学一家之言不能归并于西方经济学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主观考虑影响客观置评。

社会经济发展到新的阶段,新常态下经济实践需要有新的理论认识来指导。所谓新常态,是指现代科技发展的水平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建立。前者代表了新的生产力水平,后者反映了新的生产关系。因此,继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创新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丰富和发展具有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

二、剩余价值理论的解析

剩余价值(SurplusValue)是马克思经济学说核心概念,由英国早期乌托邦社会主义者威廉·汤普逊(WilliamThompson)在《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1824年)一书中最先提出。古典经济学少有使用和论述剩余价值,直到马克思的经典性著作《资本论》问世。

1.剩余价值的产生。假设某纱厂{3},纺纱工人劳动6小时,消耗棉花10斤、价值10元,消耗纱锭等其他生产资料的价值为2元,劳动力1天的价值为3元,资本家垫付15元(预付资本:(10+2)c+3v=15元)。工人6小时将10斤棉花纺成棉纱,棉花和纱锭等其他生产资料的价值(12元)及其劳动力1天的价值(3元),一同归集计入棉纱中。那么,10斤棉纱的价值应为15元(产品价值:(10+2)c+3v=15元)。产品的价值等于预付资本的价值、没有增殖,即价值形成过程。

但是,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一天的使用权,雇用工人工作不止于此,必须继续劳动。假定工人劳动12个小时,意味着20斤棉花纺成20斤棉纱,生产资料的消耗与劳动时间同比例增加,则资本家垫付资本27元(预付资本:(20+4)c+3v=27元)。生产的结果,产品价值30元(产品价值:(20+4)c+3v+3m=30元)。纺纱工人12小时劳动转移生产资料旧价值(所消耗的棉花和纱锭等其他生产资料的价值)24元,创造新价值6元。其中,补偿劳动力价值(耗费6小时)3元,余额3元(另6小时创造)。产品按价值出售后,资本家收回预付资本27元,剩余价值3元。产品价值大于预付资本价值,实现了增殖。由此推论,“劳动过程的第二段时间,工人超出必要劳动时间的界限做工的时间,虽然耗费工人的劳动,耗费劳动力,但并不为工人形成任何价值。这段时间形成剩余价值。”{4}

既然“在不同生产部门,总资本中大小相等的各资本,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大小不等的源泉,而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5},令人困惑的是:(1)资本家或职业经理人经营企业、组织生产的管理工作,在整个价值创造和增殖过程中是否属于生产劳动?换言之,经营管理行为能否作为劳动参与价值创造?(2)资本家垫付的不变资本(构建或租赁厂房、购置机器和采购原材料的投入),承担投资风险以及由此可能带来货币贬值的损失,是否允许有回报?(3)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国家税收十分完善,企业缴纳经营税、个人缴纳个人所得税、无论纳税主体是法人还是自然人的捐赠行为缴纳赠与税、个体生命终结缴纳遗产税,企业发展还要提取留存所需资金,剩余价值百分之百归资本家占有值得商榷。

2.剩余价值的来源。为了简化分析和说明问题,需要建立几个模型:

分散生产模型:假设每人每天在家工作6小时可以将10斤棉花纺成棉纱,每周工作6天,其中1天用于卖货和购买原料,10斤棉纱价值10元。如此,每周可纺50斤棉纱,价值50元,扣除成本费用可赚20元;集中生产模型:某纱厂雇用10名工人,每人20元/周报酬,生产条件不变(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6小时将10斤棉花纺成棉纱)。唯一变化的是,工人6天全部纺紗,资本家负责采购和销售。如此,每名纺纱工6天可以生产60斤棉纱,集中生产比分散生产多产10斤棉纱。此外,集中采购可以降低成本。

分工协作模型:某纱厂雇用10名工人,每人20元/周报酬,劳动强度不变(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6小时)。与集中生产相比,工序由每人从头到尾、各自为营,改为按照工艺分工、流水作业,即2人梳棉、4人粗纺、4人精纺。分工使每个人的工作简单化、程序化,协作提高组织整体的生产效率,平均每人每天生产11斤棉纱,每周生产66斤棉纱。如此,分工协作比集中生产多产6斤棉纱,比分散生产多产16斤棉纱。

简化工艺模型:某纱厂雇用10名工人,劳动强度不变(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6小时)。与分工协作相比,按照生产工艺设岗定酬。梳棉和粗纺环节不需要专门技术,解聘6名工人以原工资的一半聘用6名学徒;精纺是提高棉纱质量的关键,解聘4名工人以原工资1.5倍聘用4名技师。如此,产量保持不变情况下,工资总额比分工协作生产方式少支付20元(原工资总额:20×10=200元,现工资总额:10×6+30×4=180元),相当于增加了20斤棉纱产量的效益。

机器生产模型:某纱厂劳动强度不变(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6小时),与简化工艺相比,生产条件由手工作业改为机器生产,按照生产工艺设岗定酬。总共雇用5人:2名学徒工填料打包、2名技工操作机器纺纱、1名工程师负责机器维护。学徒、技工和工程师每周工资分别为10元、20元和80元。如此,产量保持不变情况下,工资总额比简化工艺生产方式少支付40元(原工资总额180元,现工资总额:10×2+20×2+80×1=140元),相当于增加了40斤棉纱产量的效益。

以上模型,分析可知:

分散生产模型下,劳动者从事生产作业,兼顾经营管理。若视个体经营为资本家不脱离生产劳动,其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皆有付出。

集中生产模型、分工协作模型表明,手工作坊生产是由组织要素(OrganizationFactor)组成,要素之间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相应的系统结构,以使整体功能大于单个要素功能之和。生产作业与经营管理实现分工,管理职能从生产运作中独立出来,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

简化工艺模型、机器生产模型表明,在生产过程中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不仅有雇用工人的劳动,也有资本家的劳动,资本家的劳动对生产经营和技术革新起关键作用,同样创造价值。

综上所述,分散生产模型下,只有一个人劳动。业主既是工人,又是资本家,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所有;集中生产、分工协作模型较之分散生产模型,劳动强度和劳动报酬条件保持不变,同样可以创造新的、更大的价值。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剩余价值;简化工艺、机器生产模型较之集中生产、分工协作模型,劳动强度保持不变,改革生产工艺、专业分工,以优化组织资源配置实现价值增殖。由此可知,剩余价值还有新的源泉。集中生产、分工协作、简化工艺和机器生产四个模型分别代表制度、管理、技术和工具等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与价值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马克思的伟大,在于发现劳动在价值形成与价值增殖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从而参与剩余价值分配具有正当、合理性。否定其它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与增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劳动本身也就无法创造价值和社会财富。

三、剩余价值理论的否定之否定

在马克思以前,早期西方经济学家就已经发现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超过自身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却止步于“劳动商品”、“出卖劳动”的传统认识。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从分析劳动力商品切入,探索剩余价值的来源,根据劳动价值理论构建起剩余价值理论框架。虽然,马克思对剩余价值并没有给定一个标准定义,而是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概念。例如,“剩余价值首先是商品价值超过商品成本价格的余额”{6}、“这个过程的完整形式是G-W-G’。其中的G’=G+ΔG,即等于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值额。我把这个增值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surplusvalue)”{7}、“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对象化的剩余劳动,这是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8}。不同概念的建构,只是从不同视角展开论述、本质无异,这些论述确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表征了马克思的政治立场和研究视域。

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都应当密切关注时代提出的现实问题,“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9},这是学术研究的使命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有赖于投资者、管理者、工人的共同劳动。生产作业与经营管理都是通过劳动创造价值,这不是否定剩余价值理论,而是对劳动创造价值给予重新认识,对剩余价值的产生进行省思。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认识是科学的,也是正确的。历史条件所限,以小生产的视域看待社会化大生产显然不足。后继者囿于教条认识,又成为小生产者观的继续。

在分散生产模型下,有社会分工、无组织分工,利益关系单一,组织内部无利益矛盾;集中生产、分工协作、简化工艺和机器生产模型下,社会分工与组织分工共同作用,利益分化形成利益矛盾,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管理运营与作业操作、专业技术与非专业技术之间的经济差异格局不断扩大。利益矛盾激化势必导致利益冲突,而在合理的制度安排下利益分化则会助推社会经济发展。

“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10},“世界并不是一种利益的世界,而是许多种利益的世界”{11},个人和组织的动机、思维和行为都可以从各自的利益诉求中获得答案,故马克思言:“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2}现代社会,资本家通过投资活动,合理使用劳动对象、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劳动时间,优化资源配置、集约劳动所产生的合力大于个别劳动简单相加之和,特别是采用先进的生产装备和科学工艺、改进组织管理进行专业化分工提高生产率,减少生产运营中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剩余价值的来源除了劳动,还有制度、管理、技术、工具等生产要素,共同构成剩余价值的来源。当然,劳动是剩余价值的主要来源。正确理解剩余价值或财富创造的源泉,有助于指导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和微观领域的企业管理。

劳动值周总结(篇4)

本学期开始特别加强对值周班的检查。每天对值周班都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以填补值周班卫生监督的空白。

遇到问题:

本学期大部分班级对学生会的检查及批评能做到虚心接受。只有少部分人不把检查当一回事,对于检查指出的问题,总有一大堆推托之词,或是爱理不理,无动于衷。

下学期工作的方案(部分):

1、对高一、高二开展一次劳动委员会议

对上学期保洁、卫生工作完成较好的班级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上学期完成较差的班级进行批评。(参考xx学年第一学期卫生总结)然后把高一、高二较差班级的劳动委员留下来,再进行指导提醒。

2、发放红、蓝卡

对较好、较差班级分别发放红、蓝卡,先拟定在半学期对卫生较差的班级发放蓝卡,进行警告。基本上在一学期结束后进行一次发放(红蓝卡发放给各班的劳动委员)

3、对无扣分班级进行等级评定

对无扣分班级,我们分为a、b、c档进行评比,a为较好,b为稍有不足,此举可以更直观、方便地为每周的较好、较差班级进行评比。

4、对大扫除进行扣分

此举只是为了直观地显示了各班大扫除的卫生情况,对无扣分同样进行a、b、c档,为了在评较好、较差班级大扫除情况的方便。以及平时可以方便监督(大扫除仅作为评较好、较差班级参考的数据)

劳动值周总结(篇5)

未来十年是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十年,根据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制订2003年至2010年远景规划,使之成为公司各项工作的指导。

十年内的奋斗目标和重点是:研制尖端产品,赶上国际先进水平;进行部分产品的更新换代;新建和扩建部分生产车间;大量培训员工,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二、十年内发展规划

(一)企业发展规划:新建××车间,进行××产品的生产;扩建××车问,使×种产品的生产到2010年比现在提高×倍,年产量达到××万只;增加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部分管理人员,使之从现有的××人,增加到××人。

(二)产品发展方向:与××研究所舍作,积极研制××、××等新产品,其中××新产品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对现有的××等几种产品进行(二)产品发展方向:与××研究所舍作,积极研制××、××等新产品,其中××新产品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对现有的××等几种产品进行(二)产品发展方向:与××研究所舍作,积极研制××、××等新产品,其中××新产品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对现有的××等几种产品进行技术改造,使之符舍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l、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新技术设备的应用和工人生产技术的提高,到2010年全年劳动生产率要比现在提高××%左右。

2、增加总产值:在××车间的扩建和××车间的新建工程完成投产后,年总产值可达××万美元,比现在提高×倍。

3、降低可比产品成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燃料等消耗,使可比产品成本到2010年比现在减少××%左右。

4、加速技术周转:在产品增加的情况下,做到不增加流动技术,使流动技术的周转天数从现在的××天,降低到××天。

5、提高盈刺水平:在增加生产、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力争20lO年的利润从现在的××万美元,增长到××万美元。

三、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措施

(一)举办各种培训班,提高员工文化水平,学习先进(二)产品发展方向:与××研究所舍作,积极研制××、××等新产品,其中××新产品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对现有的××等几种产品进行技术改造,使之符舍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l、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新技术设备的应用和工人生产技术的提高,到2010年全年劳动生产率要比现在提高××%左右。

2、增加总产值:在××车间的扩建和××车间的新建工程完成投产后,年总产值可达××万美元,比现在提高×倍。

3、降低可比产品成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燃料等消耗,使可比产品成本到2010年比现在减少××%左右。

4、加速技术周转:在产品增加的情况下,做到不增加流动技术,使流动技术的周转天数从现在的××天,降低到××天。

5、提高盈刺水平:在增加生产、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力争20lO年的利润从现在的××万美元,增长到××万美元。

三、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措施

(一)举办各种培训班,提高员工文化水平,学习先进(二)产品发展方向:与××研究所舍作,积极研制××、××等新产品,其中××新产品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对现有的××等几种产品进行技术改造,使之符舍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l、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新技术设备的应用和工人生产技术的提高,到2010年全年劳动生产率要比现在提高××%左右。

2、增加总产值:在××车间的扩建和××车间的新建工程完成投产后,年总产值可达××万美元,比现在提高×倍。

3、降低可比产品成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燃料等消耗,使可比产品成本到2010年比现在减少××%左右。

4、加速(二)产品发展方向:与××研究所舍作,积极研制××、××等新产品,其中××新产品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对现有的××等几种产品进行技术改造,使之符舍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l、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新技术设备的应用和工人生产技术的提高,到2010年全年劳动生产率要比现在提高××%左右。

2、增加总产值:在××车间的扩建和××车间的新建工程完成投产后,年总产值可达××万美元,比现在提高×倍。

3、降低可比产品成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燃料等消耗,使可比产品成本到2010年比现在减少××%左右。

4、加速技术周转:在产品增加的情况下,做到不增加流动技术,使流动技术的周转天数从现在的××天,降低到××天。

5、提高盈刺水平:在增加生产、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力争20lO年的利润从现在的××万美元,增长到××万美元。

三、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措施

(一)举办各种培训班,提高员工文化水平,学习先进(二)产品发展方向:与××研究所舍作,积极研制××、××等新产品,其中××新产品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对现有的××等几种产品进行技术改造,使之符舍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l、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新技术设备的应用和工人生产技术的提高,到2010年全年劳动生产率要比现在提高××%左右。

2、增加总产值:在××车间的扩建和××车间的新建工程完成投产后,年总产值可达××万美元,比现在提高×倍。

3、降低可比产品成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燃料等消耗,使可比产品成本到2010年比现在减少××%左右。

4、加速技术周转:在产品增加的情况下,做到不增加流动技术,使流动技术的周转天数从现在的××天,降低到××天。

5、提高盈刺水平:在增加生产、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力争20lO年的利润从现在的××万美元,增长到××万美元。

三、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措施

(一)举办各种培训班,提高员工文化水平,学习先进技术,改善人员素质,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

(二)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正确贯彻经济责任制。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切实做到权、责、利相结使。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改善人员素质,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

(二)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正确贯彻经济责任制。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切实做到权、责、利相结使。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周转:在产品增加的情况下,做到不增加流动技术,使流动技术的周转天数从现在的××天,降低到××天。

5、提高盈刺水平:在增加生产、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力争20lO年的利润从现在的××万美元,增长到××万美元。

三、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措施

(一)举办各种培训班,提高员工文化水平,学习先进技术,改善人员素质,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

(二)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正确贯彻经济责任制。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切实做到权、责、利相结使。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改善人员素质,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

(二)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正确贯彻经济责任制。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切实做到权、责、利相结使。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改善人员素质,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

(二)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正确贯彻经济责任制。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切实做到权、责、利相结使。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改造,使之符舍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l、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新技术设备的应用和工人生产技术的提高,到2010年全年劳动生产率要比现在提高××%左右。

2、增加总产值:在××车间的扩建和××车间的新建工程完成投产后,年总产值可达××万美元,比现在提高×倍。

3、降低可比产品成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燃料等消耗,使可比产品成本到2010年比现在减少××%左右。

4、加速技术周转:在产品增加的情况下,做到不增加流动技术,使流动技术的周转天数从现在的××天,降低到××天。

5、提高盈刺水平:在增加生产、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力争20lO年的利润从现在的××万美元,增长到××万美元。

三、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措施

(一)举办各种培训班,提高员工文化水平,学习先进技术,改善人员素质,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

(二)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正确贯彻经济责任制。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切实做到权、责、利相结使。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改造,使之符舍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l、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新技术设备的应用和工人生产技术的提高,到2010年全年劳动生产率要比现在提高××%左右。

2、增加总产值:在××车间的扩建和××车间的新建工程完成投产后,年总产值可达××万美元,比现在提高×倍。

3、降低可比产品成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燃料等消耗,使可比产品成本到2010年比现在减少××%左右。

4、加速技术周转:在产品增加的情况下,做到不增加流动技术,使流动技术的周转天数从现在的××天,降低到××天。

5、提高盈刺水平:在增加生产、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力争20lO年的利润从现在的××万美元,增长到××万美元。

劳动值周总结(篇6)

一、引言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提出了“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即如果剩余价值率或劳动被资本的剥削程度不发生变化时,通常利润率会逐渐下降。究其原因,一般是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社会的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由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的共同作用形成的。所以,有些人认为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可以使得技术进步,进而导致一般利润率下降。而实际上,技术进步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利润率,需要对其进行综合考虑。

二、一般利润率的影响因素

一般利润率等于社会剩余价值总额除以社会总资本。对平均利润率,不能理解为是各部门利润率的简均,而要考虑各个部门的资本在社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考虑一般利润率的形成原因时,要同时考虑到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别(求出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简均数)和平均数中不同利润率的占比。而投在每个特殊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占多大的部分决定了一般利润率。”个别生产部门的利润率为p'=m/(c+v)。由此公式可见,个别生产部门的利率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资本的有机构成,即c:v,二是剩余价值率,即m/v。因此,一般利润率通常由资本的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决定。另外,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也会影响一般利润率。

本文主要从技术进步对资本的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以及周转率方面研究其对一般利润率的影响。

三、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与一般利润率

技术进步对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主要包括三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资本和降低不变资本各要素的价格。

1.技术进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

个别生产部门为了获得超额利润,增强竞争力,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获取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激励研究更加先进的技术,这也是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的手段之一。当其他部门发现之后,也会采取该技术进行生产,从而整个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相比于提高之前将需要更少的劳动力,使得不变资本相对于可变资本增加,从而提高了资本有机构成。

置盐信雄对以上分析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是采用先进的技术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所以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另外,即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由于没有统计数据,所以也不能判断其对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

综合以上观点,而且由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存在,笔者认为技术进步为了使资本的有机构成得到提高而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式,效果是有限的。

2.技术进步通过节约资本而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

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可以通过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进而达到提高利润率的目的。“生产不变资本的劳动的节约不能达到提高利润率的目的,而是要通过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资本存在着两种趋势:一、通过利用劳动的各种社会生产力聿欢霞跎俨品生产所必要的劳动,进而尽量节约直接使用的活劳动;二、在最经济的条件下使用这种生产产品压缩到最小的必要的劳动,即压缩利用的不变资本的价值到最低限度。”

通过技术进步而改良机器是节约资本的主要途径之一。机器的改良所引起的不变资本节约,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改良制造机器的材料,使机器耐用;二是生产生产资料的劳动生产力提高,使生产资料价值下降;三是改良已有机器,使它们更便宜或更有效地进行操作;四是废料可以通过使用性能较好的机器减少。“凡是使机器从而全部固定资本在一定生产期间内的损耗减少的事情,不仅会使单个商品变得便宜......而且减少这段时间内的资本支出。”而由机器改良引起的利润率提高,实际上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社会内部的分工和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都会使生产力得到发展。资本家利用的是社会分工制度的优点。在为资本家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中,劳动生产力通过降低资本家所使用的不变资本的价值,达到提高利润率的目的。”

3.技术进步通过降低各要素价格而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

不变资本的各种要素变得便宜,就是生产资料价值的下降。它可以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原因是:

第一,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生产资料的数量要不断增加。但是生产资料价值的下降,使不变资本的价值并不与生产资料的数量成比例地增加。因此,生产资料价值的下降使得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放缓,从而延缓了利润率的下降。第二,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产品价值会下降,生产资料价值也会下降,从而现有以生产资料价值存在的不变资本就会贬值。

4.资本有机构成与一般利润率

综合以上三方面,笔者认为技术进步降低了资本有机构成。从一般利润率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的有机构成与一般利率是负相关关系。所以,技术进步通过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了一般利润率。

四、技术进步、剩余价值率与一般利润率

技术进步会对剩余价值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一般利润率。

1.技术进步提高剩余价值率

技术进步会同时导致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提高,但是相对于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提高得更多。其原因是,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分析,社会中少数人拥有着大量的物质财富。人类生产的发展过程伴随着技术进步,因此:技术进步带来的利益全部被资本家占有,工人仅仅变成了更复杂的劳动力。资本家剩余价值生产的需求使得劳动力变得复杂。因为资本家希望得到更高的剩余价值率,如果技术进步使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同比例提高,那么资本家也没有动力寻求技术进步。

所以,从原始社会和现代社会两个时点的总量比较,可以这样说,技术进步一定会使剩余价值率提高。

2.剩余价值率与一般利润率

由于技术进步的存在,不同行业的剩余价值率不同。拥有先进技术的行业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均较高。基于平均利润率相等的经济事实,一个行业生存的必要条件:技术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倒数的减量与剩余价值率的增量之和为零。如果有限的剩余价值率提高要求过多的不变资本,或者工人的劳动力价值不能达到太高的技术要求水平,那么这样的技术都不会被采用。技术落后的行业,资本技术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所以这些行业也可以获得平均利润率。

由于技术进步不仅具有内在规律,还存在巨大的外部效应,不由资本家控制得使所有行业获得外部收益。这导致了平均利润率的存在。技术进步有劳动力价值增长的需求,同时劳动力价值存在超强增长的特性。因此,如果技术受到影响进步速度减缓,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将会同时减少,进而使得利润率下降,导致经济危机。

五、技术进步、周转速度与一般利润率

除了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外,周转速度也会影响一般利润率。所以,技术进步可以通过影响周转速度,进而影响一般利润率。

1.技术进步加快周转速度

通过技术进步可以实现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缩短,进而提高周转速度。技术进步主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缩短生产时间的目的,通常人们称之为工业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引起生产时间的缩短,从而缩短周转时间,可以提高利润率。如果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添置昂贵的机器,引起总投资的大大增加,也可能降低利润率。技术进步缩短流通时间的主要方法是改进交通。

2.周转速度与一般利润率

周转时间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任意一个要素的减少,都可以使剩余价值量增加。究其原因是,用于生产的资本仅是全部资本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流动资本体现为货币和商品资本的形式。生产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闲置的资本就越少,用于生产的资本就越多,生产的剩余价值就会越多。由于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因此剩余价值量增加,利润率也就提高。

六、总结

技术进步对一般利润率的两方面决定因素:资本的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它们的影响体现为是资本的有机构成降低,而使剩余价值率提高,它们分别使得一般利润率提高,所以综合起来也是得一般利润率提高。虽然此结论有一定的局限性,即认为技术进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得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有限的,此观点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在其他方面都严格论证了技术进步对一般利润率的正向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

[2]彭必源.对国外学者非议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8(1):1-5.

[3]沙洛姆,煞.马克思利润率下降理论中的技术进步和价值:一个注解[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10):186-207.

劳动值周总结(篇7)

二、一般利润率的影响因素

一般利润率等于社会剩余价值总额除以社会总资本。对平均利润率,不能理解为是各部门利润率的简单平均,而要考虑各个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考虑一般利润率的形成原因时,要同时考虑到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别(求出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简单平均数)和平均数中不同利润率的占比。而投在每个特殊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占多大的部分决定了一般利润率。个别生产部门的利润率为p=m/(c+v)。由此公式可见,个别生产部门的利率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资本的有机构成,即c:v,二是剩余价值率,即m/v。因此,一般利润率通常由资本的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决定。另外,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也会影响一般利润率。本文主要从技术进步对资本的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以及周转率方面研究其对一般利润率的影响。

三、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与一般利润率

技术进步对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主要包括三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资本和降低不变资本各要素的价格。

1.技术进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

个别生产部门为了获得超额利润,增强竞争力,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获取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激励研究更加先进的技术,这也是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的手段之一。当其他部门发现之后,也会采取该技术进行生产,从而整个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相比于提高之前将需要更少的劳动力,使得不变资本相对于可变资本增加,从而提高了资本有机构成。

置盐信雄对以上分析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是采用先进的技术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所以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另外,即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由于没有统计数据,所以也不能判断其对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

综合以上观点,而且由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存在,笔者认为技术进步为了使资本的有机构成得到提高而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式,效果是有限的。

2.技术进步通过节约资本而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

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可以通过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进而达到提高利润率的目的。生产不变资本的劳动的节约不能达到提高利润率的目的,而是要通过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资本存在着两种趋势:一、通过利用劳动的各种社会生产力來不断减少产品生产所必要的劳动,进而尽量节约直接使用的活劳动;

二、在最经济的条件下使用这种生产产品压缩到最小的必要的劳动,即压缩利用的不变资本的价值到最低限度。

通过技术进步而改良机器是节约资本的主要途径之一。机器的改良所引起的不变资本节约,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改良制造机器的材料,使机器耐用;二是生产生产资料的劳动生产力提高,使生产资料价值下降;三是改良已有机器,使它们更便宜或更有效地进行操作;四是废料可以通过使用性能较好的机器减少。凡是使机器从而全部固定资本在一定生产期间内的损耗减少的事情,不仅会使单个商品变得便宜......而且减少这段时间内的资本支出。而由机器改良引起的利润率提高,实际上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社会内部的分工和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都会使生产力得到发展。资本家利用的是社会分工制度的优点。在为资本家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中,劳动生产力通过降低资本家所使用的不变资本的价值,达到提高利润率的目的。

3.技术进步通过降低各要素价格而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

不变资本的各种要素变得便宜,就是生产资料价值的下降。它可以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原因是:第一,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生产资料的数量要不断增加。但是生产资料价值的下降,使不变资本的价值并不与生产资料的数量成比例地增加。因此,生产资料价值的下降使得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放缓,从而延缓了利润率的下降。第二,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产品价值会下降,生产资料价值也会下降,从而现有以生产资料价值存在的不变资本就会贬值。

4.资本有机构成与一般利润率

综合以上三方面,笔者认为技术进步降低了资本有机构成。从一般利润率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的有机构成与一般利率是负相关关系。所以,技术进步通过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了一般利润率。四、技术进步、剩余价值率与一般利润率技术进步会对剩余价值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一般利润率。

1.技术进步提高剩余价值率

技术进步会同时导致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提高,但是相对于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提高得更多。其原因是,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分析,社会中少数人拥有着大量的物质财富。人类生产的发展过程伴随着技术进步,因此:技术进步带来的利益全部被资本家占有,工人仅仅变成了更复杂的劳动力。资本家剩余价值生产的需求使得劳动力变得复杂。因为资本家希望得到更高的剩余价值率,如果技术进步使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同比例提高,那么资本家也没有动力寻求技术进步。所以,从原始社会和现代社会两个时点的总量比较,可以这样说,技术进步一定会使剩余价值率提高。

2.剩余价值率与一般利润率

由于技术进步的存在,不同行业的剩余价值率不同。拥有先进技术的行业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均较高。基于平均利润率相等的经济事实,一个行业生存的必要条件:技术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倒数的减量与剩余价值率的增量之和为零。如果有限的剩余价值率提高要求过多的不变资本,或者工人的劳动力价值不能达到太高的技术要求水平,那么这样的技术都不会被采用。技术落后的行业,资本技术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所以这些行业也可以获得平均利润率。由于技术进步不仅具有内在规律,还存在巨大的外部效应,不由资本家控制得使所有行业获得外部收益。这导致了平均利润率的存在。技术进步有劳动力价值增长的需求,同时劳动力价值存在超强增长的特性。因此,如果技术受到影响进步速度减缓,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将会同时减少,进而使得利润率下降,导致经济危机。

五、技术进步、周转速度与一般利润率

除了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外,周转速度也会影响一般利润率。所以,技术进步可以通过影响周转速度,进而影响一般利润率。

1.技术进步加快周转速度

通过技术进步可以实现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缩短,进而提高周转速度。技术进步主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缩短生产时间的目的,通常人们称之为工业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引起生产时间的缩短,从而缩短周转时间,可以提高利润率。如果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添置昂贵的机器,引起总投资的大大增加,也可能降低利润率。技术进步缩短流通时间的主要方法是改进交通。

2.周转速度与一般利润率

劳动值周总结(篇8)

劳动价值理论是理论经济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古往今来,众多学者对于这个理论体系的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前人成果对今天深化劳动价值论的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借鉴。本文作者在比较前人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现实经济运动实际情况的观察和分析,认为对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概念——劳动——需要进行重新定义。这种重新定义不仅不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而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化和发展。根据重新定义的劳动,阐述了有别于传统劳动价值论的劳动自身增殖价值学说的基本原理。并对基本原理给出一个总公式(模型)。

㈠ 劳动的新定义

劳动定义:劳动是自身生产和增殖的创造社会财富的脑力活动。

现就这个定义说明如下:

⒈劳动首先是人的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因而是脑力活动。人脑浓缩了巨量的信息,因此就可能形成特殊的信息场。并由信息场发出具有能动作用的信息力——脑力。脑力不同于一般自然力,不同于动物力,也不同于人的生理学力即体力。脑力具有目的性、意志性、思维性、扩增性和创造性。劳动不是被动的盲目的活动。而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活动。动物和人出于本能进行的活动,既所谓的“体力劳动”不应该属于劳动范畴。

⒉劳动是一种可以复制和扩增的活动,是一种自身生产和增殖的活动,这是劳动的本质。以往对劳动的种种定义,概念,说明,分析,都因为没有揭示劳动的这个本质,而不能对劳动做出正确的概括。

⒊劳动也是人创造财富的活动。所谓创造财富就是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获得财富。创造财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适应和改造自然,达到利用自然获取社会财富的目的。为获取财富,从事侵犯他人权益的活动,不是劳动。社会上任何个人或集团的脑力活动,符合这个要求的才可以定义为劳动,其他任何脑力活动,由于不符合这个要求都不能算做劳动。这是劳动定义的又一个主要规定。

⒋劳动本身是有用的。一切劳动都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用的活动,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走向文明的活动,因而一切劳动都是有用的。有用性也是劳动的共性之一。劳动的有用性和具体劳动的用途必须加以区别。当我们进行劳动的抽象时,抽掉是劳动特殊的具体的用途,但不能把劳动的有用性抽象掉。特别重要的是,劳动是脑力的“利用”,而不是一般的“使用”。劳动过程中脑力是增强的,增强大于损耗,是增长性耗费,而不是单纯的耗费。劳动自身就是生产和增殖的活动,劳动的这种特性是脑力的目的性决定的。由于劳动是一个脑力的自身利用活动,是脑力的主动过程,是脑力有利的使用——利用,因此劳动本身就是个获利过程。

⒌劳动的本质是一种脑力活动,包含两个因素,即脑力和时间。劳动是脑力与时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的存在形式称为劳动力。脑力的耗费以时间的形式表现出来。

⒍脑力是由人脑产生的特殊的信息力,所以劳动是属于人的特殊活动。劳动是人的特殊属性,而不是动物的属性,更不是自然的属性。所谓牲畜的劳动和机器的劳动,都是错误的。简言之,劳动是属于人的活动。

⒎劳动,即脑力劳动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者的身体表现出来的功能,称为技能技巧。这种技能技巧既可以通过人手实现,也可以通过其他器官实现,例如也可以通过嘴、牙齿、躯干、腿、脚、臀等等身体部位实现。而且这通常都是整个身体的协调作用。技能技巧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也可能通过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直接获得。

劳动,即脑力劳动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工具和机器表现出来的功能,称为机能机巧。人的各种形式的劳动通过机器的机能机巧实现出来。例如,制砖机的机能机巧表现了、或者说实现了制砖劳动,纺织机的机能机巧体现了纺织劳动,计算机的机能机巧体现了计算劳动,绘图机的机能机巧体现了绘图劳动。劳动的组织结构、组织形式,劳动制度等等是一种机制,也是一种“机器”,这种机制或者说“机器”的“机能机巧”则体现了管理劳动。

人类的劳动,一开始就表现为技能技巧,表现为人手的功能,劳动生产离不开技能技巧。但是,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劳动的技能技巧是逐渐被机能机巧代替的。劳动生产的发展过程就是机能机巧代替技能技巧的过程。这种过程表现为机器对工人的替代。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表现——机器代替工人的表现——决不是机器代替工人的所谓“体力劳动”,也不是代替脑力劳动。机器代替的是劳动的表现形式,即以机能机巧的形式代替技能技巧的形式,机器代替的并不是劳动本身。

机器是把分工后彼此分开的劳动的不同部分联结起来的一种特殊方式。所以机器运动的机能机巧体现了劳动者劳动的技能技巧。机器的动作体现的是劳动者的协作。

㈡劳动量与劳动单位的规定

⒈劳动量:

就一般意义上说,劳动量是劳动自身生产增殖活动的量,即劳动自身生产增殖活动的多少。劳动自身生产增殖活动的量也就是这种活动的速率,即劳动生产增殖活动的速率,简称为劳动生产增殖率。

这个劳动生产增长率的存在形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就是传统理论的劳动生产率。传统的劳动生产率定义,其实只是劳动生产增殖率的现实形态或者说外在形式。

⒉劳动单位:

既然劳动是自身生产增殖的活动,那么就要知道“自身”怎样定位,这就是劳动单位问题。我们把劳动单位定义为:一个标准人正常生理活动耗费的劳动。简称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或体力活动耗费劳动。这个定义,符合马克思的抽象劳动概念,即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的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

⒊劳动量的数理表达式

根据劳动和劳动量的定义,劳动量的数理表达式为:

m=n•l/l÷l/l……………………………⑴

其中:l代表劳动单位,m代表劳动量。

在公式⑴中:

n是自然数,n≠0。

“l/l”和“n•l/l”分别是根据劳动单位和劳动定义确定的两个劳动量。

“l/l”是初始劳动量,为了简化,把分子的系数取1。

“n•l/l”是生产增殖后的劳动量。

将⑴简化,得到:

m=n•l/l……………………………………⑵

公式⑵可以看作劳动量的基本公式。

从公式⑴和公式⑵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单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它是劳动量变化的内核。劳动单位的不断缩小,反映了劳动量的不断扩大。

但是根据我们对劳动的认识,劳动量的不断扩大的决定因素并不是劳动单位,而是劳动本身。也就是说,并不是决定于生理活动耗费劳动,而是决定于劳动。劳动单位l仅仅是劳动量变化的计量单位。

还要提起注意的是,劳动单位与一般计量单位是不同的,一般计量单位是恒量,而劳动单位则是一个变量。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劳动单位l可以用劳动时间表示。

㈢劳动价值论的量纲

上面谈到,劳动单位是“一个标准人在一个工作日内生理活动耗费的劳动时间”。在这里,“一个标准人在一个工作日内生理活动耗费的劳动时间”就是劳动的量纲,或者引申地说,就是劳动价值理论的量纲。

这个量纲的规定,包含了两个明确的客观标准,一个是时间,一个是人的生理活动耗费,而这两个标准都具有固定的周期性特征,又是可以计量的。所以量纲的规定是十分科学的。

⒈工作日

工作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工作日的周期,即24小时。就是说工作日是一个周期性的规定,日复一日,总是不变,每一个工作日都是24小时。这是一个固定的尺度,固定的量纲。另一个是劳动小时。劳动小时中的小时也是一个具有周期性的量纲,而且不同的国家对劳动小时有统一的法律规定(例如8小时、6小时等等),法定的劳动时间对任何企业都是一样的,具有可操作的均等性和周期性。

⒉标准人的生理活动耗费

标准人的规定是出于科学描述,实际上从宏观上看每一个劳动者都是标准人。我们每一个人一天的生理活动都是差不多的,除非过度运动。一个人的生理活动耗费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基本是一个定值,最简单最粗糙的方法,是用口粮计算。经济学上规定为最低生活资料的量。这个量显然也是均等的,带有周期性的,可操作的。斯密就曾经说过谷物量最接近劳动量的话。马克思更是对抽象劳动做了生理学意义上的规定,把劳动价值量纲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⒊劳动生产率的周期性

我们知道,劳动生产率的规定是“若干元/人•日”。这个规定,从表面上看是工作日,劳动者与生产价值的关系,工作日规定包括一天24小时和期间的劳动小时。而实际上,它的完整含义应该是:每人每天以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计量的劳动量。就是说,这个规定实际包含的是四个方面,即工作日的规定、劳动者的规定、劳动的计量单位的规定和劳动量。劳动的计量单位就是劳动的量纲单位——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这个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作为计量单位与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致的。它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但也是一种符合客观实际的规定。

由于工作日、劳动小时、劳动者及其生理活动耗费都是具有周期性的明确的规定,因此劳动生产率与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就在这个规定的框架内有规律的运动。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量增加,导致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节缩;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节缩,反衬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量的增加。

⒋量纲规定包含了需要因素

从上面的叙述,我们不难看到,劳动价值论的这个量纲规定是包含着需求因素的。所谓标准人生理活动耗费就是对需求的量的规定。而且这个需求并非是因人而异,随意性的,它是根据客观实际做出的一种科学的规定。这种规定显然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温饱系数、恩格尔系数都具有参考意义。

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量具的共性和个性规定

各种劳动归结为量的表现——劳动时间,实际上就把各种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掉了。但这还不是相同的劳动,相同的劳动是具有一定量尺的劳动,这个量尺就是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它相当于马克思规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商品价值来说,仅仅把不同的具体劳动抽象为劳动时间是不够的,并且把劳动时间抽象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是不够的。由于不同的劳动者,不同的具体劳动,劳动生产率不同,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有多有少,也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量有多有少,要比较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量,还需要确定他们各自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的量,确定他们各自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量。根据他们各自的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的量计量他们各自的劳动量。

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是计量劳动的量具,而量具的大小对于不同的劳动者是不同的。每个劳动者必须用自己的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计量自己的劳动量,这样计量的劳动才是社会公认的社会劳动量。

⒍劳动量纲不因社会形态而改变

恩格斯:“如果劳动时间的等价包含的意义,是每个劳动者在相等的时间内生产出相等的价值,而不必先得出一个平均的东西,那末这显然是错误的。即使是同一生产部门内的两个工人,他们在一个工作小时内所生产的产品价值也总是随着劳动强度和技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样的弊病——而且只有像杜林先生那样的人才会把它看成弊病,——不是任何经济公社,至少不是我们这个天体上任何经济公社所能消除的。”[1]

从恩格斯对杜林的批判,我们可以看到,地球上自从出现人类社会以后,劳动时间的等价意义就存在了。这个等价意义并不与社会形态有关,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杜林所谓的经济公社,劳动时间的等价意义都必须先取得一个平均的东西,即取得一个平均的量纲,这个量纲根据我们的分析就是一个标准人的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

㈣劳动与价值

一旦我们确立了这样的概念,即确立了“劳动是自身生产和增殖的创造社会财富的脑力活动”这样的概念,我们就能够得出下面的合乎逻辑的劳动价值原理:

⒈劳动自身的生产力表现为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表现为分工、协作、机器和生产组织的生产力。

⒉在资本雇佣劳动的生产方式下,即在工资劳动的生产方式下,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表现为劳动的资本生产力。

⒊从价值层面考察,劳动的生产力通过抽象的相同劳动和具体的不同劳动的生产和增殖,表现为价值的生产增殖和使用价值的生产增殖。这种生产和增殖的结果就是剩余价值(广义剩余价值)和剩余产品(广义剩余产品),是货币的增值和财富的增加。由此,为人类提供了社会发展和个性自由发展的条件。

⒋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劳动的资本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为社会生产广义剩余价值(国民产值),而且还为资本家生产狭义剩余价值(利润)。狭义剩余价值是广义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后者是资本生产力的特殊性。

⒌在资本主义社会,所谓劳动和资本的交换,实际并非是真正的交换关系而是一个分配关系。由于劳动是自身生产和增殖的活动,广义剩余价值在劳动者和资本家之间的分配,会存在多种可能性。分配的结果取决于劳动者与资本家的博弈。这种博弈突出地表现在工人的劳动权利和工资水平上。把工资看成劳动与资本的交换关系,导致人们对价值规律解释的混乱。

⒍对于自然资源的价值问题,我们用发现性劳动和劳动获得性原理解释。一切自然资源本身是没有价值的,自然资源的价值表现,在于资源使用价值的发现性劳动和对资源的获得性劳动。

㈤总公式(通式、微观、宏观)

劳动自身增殖价值学说总公式因其相同符号代表的具体含义的属性区别,表示为三个具体公式(模型),即通式(一般模型)、微观公式(微观模型)、宏观公式(宏观模型)。分别记做劳动自身增殖价值学说总公式ⅰ、劳动自身增殖价值学说总公式ⅱ和劳动自身增殖价值学说总公式ⅲ。

⒈劳动自身增殖价值学说总公式ⅰ——通式(一般模型)

p=(t/t)÷w

其中:

p——商品价格。

t——劳动时间。

t——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

w——商品数量。

t/t——劳动价格,单位是“元”。

p=x元/w。

简要说明:

这是劳动自身增殖价值学说的一般模型。这个通用的模型,给出了商品、劳动时间、价值、价格的一般关系。

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t)是变量,商品价格(p)随着t的变化而变化。

t的变化决定于劳动生产率(力),劳动生产率(力)则决定于人的脑力耗费,即脑力劳动。

⒉劳动自身增殖价值学说总公式ⅱ——微观公式(微观模型)

p=(t/t)÷w

其中:

p——商品价格。

t——个人劳动时间。

t——个人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

w——具体商品的数量。单位是尺、公斤、平米、台等等。

t/t——劳动价格,单位是“元”。

p=x元/w。

简要说明:

这个模型适用于微观运行,适用于微观层面上的生产和交换关系。是价值规律在微观层面上的运用。

微观公式(微观模型)的意义在于,指示我们交换必须依据商品价格相等原则进行,而不是根据个人劳动时间。

个人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t)是变量,商品价格(p)随着t的变化而变化。

t的变化决定于个人劳动生产率(力),个人劳动生产率(力)则决定于人的脑力耗费,即脑力劳动。

在劳动自身增殖价值学说微观模型中,t值代表个人的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由于每个人的劳动生产率都可能是不同的,所以,个人的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通常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个工作日内,某甲的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可能是8小时,某乙的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则可能是4小时。个人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称为个人必要劳动时间。个人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即个人必要劳动时间,在微观上是交换的尺度,它决定劳动价格。个人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越短,劳动价格量越大;个人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越长,劳动价格量越小。

微观模型中的劳动时间(t)也只表征劳动者个人的劳动时间,不是社会统一规定的工作日劳动小时。某甲在一天内可能劳动8小时,某乙则可能劳动6小时,某丙可能根本就不劳动。

在微观模型中,商品w是具体形态不同的商品,例如小麦、上衣、电视机、汽车、房屋等等。它们之间的交换按照相等价格进行。

个人脑力劳动生产科学技术,并通过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个人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趋于变小,按照劳动价格相等原则,他就可以交换更多的商品。

⒊劳动自身增殖价值学说总公式ⅲ——宏观公式(宏观模型):

p=(t/t)÷w

其中:

p——商品价格。

t——工作日劳动时间(相当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ⅱ)。

t——社会平均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ⅰ)。

w——社会平均生理活动耗费的商品即标准商品。单位是“件”。

t/t——劳动价格,单位是“元”。

p=x元/w。

简要说明:

这个模型适用于宏观运行的分析。适用于财富(价值和使用价值)总量的分析。是价值规律在宏观层面上的运用模型。

在宏观模型中,p的元素单位=1元/1件。

社会平均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t)是变量,商品价格(p)随着t的变化而变化。

t的变化决定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力),劳动生产率(力)则决定于人的脑力耗费,即脑力劳动。

在劳动自身增殖价值学说宏观模型中,商品价格中的“商品”指标准商品。对t值进行了社会平均化,代表社会平均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个人的劳动时间也进行了平均化,形成同一的工作日劳动时间,例如周劳动40小时。把社会平均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定义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中,作为量尺的社会平均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称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ⅰ,用这个量尺量度的结果,即社会平均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总量称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ⅱ与社会劳动总量相等。

用社会平均生理活动耗费商品量度的标准商品的数量与作为量尺的社会平均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成反比。社会平均生理活动耗费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ⅰ)越短,社会标准商品的数量越多。

脑力劳动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ⅰ趋于缩短,同时由货币体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ⅱ(总价值)和社会标准商品(总的使用价值)同步趋于增加。现实经济生活中,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gdp逐年增长,可以作为阶段性证明。

劳动值周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G8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7-0987-03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Physical Capacity Indexes for Male Mid-distance Running during the Enhanced Period Training Before Indoor Competition

WANG Wei-jun

(College of Sport Science,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226007,Jiangsu,China)

Abstract:Controlling properly the training load before indoor competition is a very significant area that needs to be explored in the course of scientific training for mid-distance running. However,hardly anyone has touched on this area. This research aims at discovering the controlling factors,criterion of valuation and law of variations of physical capacity indexes which are caused by the training load of athletes before indoor matches by use of som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to supervise the training process before indoor competition that athletes will attend,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Shanghai long and middle distance running brigade to prepare for the 10th National Games and make their training more scientific and appropriate.

Key words:before competition;load;male mid-distance running;physical capacity index

室内赛赛前训练是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训练既要保证运动员能够在比赛中表现出高水平,又要保证在紧接着的室外赛中有足够的专项体能,就必须进行大负荷训练。负荷是极其难掌握和调控的,而机能指标能很好的反映运动员训练负荷的大小和恢复情况。因此,加强身体机能指标的评定对室内赛赛前负荷的调控显得尤为重要。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上海市优秀男子中跑运动员6名。年龄(23±6)岁,体重(65±5)kg,身高(1.78±0.05)m,从事中跑训练年限(6±3.5)a,现有运动水平:运动健将(他们均在全国锦标赛、冠军赛上获得过前8名)。经健康检查,无肥胖症,无心、肺、肝、肾及内分泌等疾病病史。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利用上海市图书馆、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及各体育院校的相关资料,查阅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文献资料,收集本研究课题所需的资料。

1.2.2专家访谈法

利用2003年和2004年度上海体育学院高级教练员岗位培训的机会,以及2005年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上海、天津、北京三站),访问了我国从事中跑训练的著名中长跑教练员。

1.2.3实验法

1.2.3.1实验时间2005年1月29日―2005年3月2日(赛前小周期)。

1.2.3.2实验地点

云南省楚雄州人民体育场、云南省楚雄市人民医院、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天津站(3月1-2日)。

1.2.3.3实验负荷的设计赛前实验负荷的设计图(图1)

运动负荷变化测试,采用运动员训练负荷变化的方式,测出进行实验训练前的一些指标(部分指标测试前一天不进行大强度、大运动量训练[1,4,5])。然后训练的负荷不断变化,将训练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赛前小周期4周即:大量中强度第一周中量高强度第二周至第三周低量高强度第四周[2,3]),负荷的变化用平均心率来监控。每阶段负荷变化后,测出相应机能指标,将这些指标进行比较研究,能客观界定赛前中跑运动员的运动时间和负荷大小、评定机体疲劳及恢复情况,加强对中跑训练的监控。

1.2.3.4身体机能指标的选定

采用CK评定运动负荷强度;采用HB、T/C评定负荷量;采用T/C、V・O2max评定训练效果[4]。

1.2.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forWindows12.0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Paired-SamplesTTest统计分析。

1.2.5对比法

将研究对象在完成三个阶段训练前后的HR、V・O2max的变化及训练过程中的血尿素、CK、HB、T/C、即时HR的值进行比较。

2结果

2.1不同训练负荷后Hb测试结果见表1。

3分析与讨论

3.1血红蛋白(Hb)变化分析及对赛前训练负荷训练效果的评定

大量中强度Hb值应该底于常值,第一周却高于常值,是由于在高原的原因,在高原训练中Hb值可能高于正常值[4],因此偏高是正常的。后经过一周的训练适应后血红蛋白值15.3±0.15g/dL开始恢复接近常值(表1),但仍偏高。由于大负荷强度和保持负荷量,出现第三周后的Hb值(14.5±0.23)g/dL明显下降,运动员身体处于疲劳,负荷设计对身体机能的影响充分体现,但样本唐××的Hb值下降幅度较大达到1.1g/dL,有过度疲劳的迹象,监控中及时其调整了运动量,经过调整后Hb值在第四周恢复到正常值。第四周后血红蛋白值(15.1±0.29)g/dL已与正常值没有什么区别,说明运动员在经过第四周的调整恢复,可以以好的状态迎接比赛。

3.2血清肌酸激酶的(CK)变化分析及对赛前负荷训练效果的评定

测试结果的标准差相对其它指标的标准差比较大(表2、图2),最大的第三周达到122.97(U/L),最小的是第四周结束时为62.79(U/L),说明了队员的身体条件不完全一致,个体差异明显,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也不完全相同。第二阶段CK值比第一阶段CK值有下降趋势,但总负荷却没有下降,说明运动员整体上适应了训练负荷,但机体由于负荷的增大,CK值仍偏高,而且个体差异更加明显,标准差增大到122.97(U/L)。第三阶段由于总负荷的下降,造成CK值回落,同时表1的血红蛋白(Hb)值升高,说明运动员总体上进入良好状态,训练负荷的设计有利于运动员的调整、恢复,参加比赛[5]。

结合运动员的安静值,本次研究中样本李××和高××CK值在第一周结束后出现明显上升幅度,通过监控及时对其调整负荷一周,并增加了恢复措施,第三周恢复训练,经过第四周的调整后,高××的CK值仍较高,CK值并没有出现明显回落,但其它指标未见异常;再如样本唐××经过第四周的调整,CK值没有变化,其它指标未见异常。可见CK相对其它指标更敏感,对单个样本的评价更有现实指导作用。

3.3血清睾酮/皮质醇的变化分析及对赛前负荷训练效果的评定

表3第一周负荷后,T/C比值出现下降,T/C值具有显著性变化P小于0.01,说明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运动员的机体处于疲劳状态。第三周后,T/C比值仍下降,T/C值具有显著性变化P小于0.01,说明分解代谢仍大于合成代谢。第四周负荷后,T/C比值回升,T/C值不具有显著性变化P=0.5611,说明合成代谢大于等于分解代谢,运动员的机体己开始恢复。第三周与第一周的T/C比值也是下降,T/C值具有显著性变化P=0.000567,说明负荷增大后,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运动员的机体疲劳进一步加深,机能指标进一步下降。

从图3可以同时了解,T、C、T/C的总体对应关系,第一周当运动员睾酮值上升时,对应的皮质醇值下降,第三周运动员睾酮值进一步上升时,对应的皮质醇值也同时进一步下降,说明分解合成在同时进行,但对应的T/C值,说明总体上分解代谢速度大于合成代谢速度,对应CK、Hb、血尿素的实验结果,可以准确推断加量加强度后运动员出现疲劳,综合机能指标下降,负荷的变化,引起机体的反应[1];第四周是高强度低量阶段,总负荷下降,出现睾酮值回落,对应的皮质醇值回升,T/C达到安静状态值,代谢的合成速度上升与分解速度下降,身体机能趋于平衡。

3.4最大摄氧量(V・O2max)变化分析及对赛前负荷训练效果的评定

由表4可见,实验前V・O2max的绝对值和相对值与实验后比较,P值小于0.01有显著性变化,其中V・O2max的绝对值上升4.81%,V・O2max的相对值上升6.32%。从数据可以说明,通过赛前的训练、调整,运动员的V・O2max有提高,当运动员身体状况较好时,最大摄氧量升高;当运动员身体状况下降或过度训练时,运动员心肺功能下降,最大摄氧量下降。

最大摄氧量是评定运动能力变化的指标,最大摄氧量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和运动成绩相一致,耐力运动员随着运动成绩和有氧代谢能力的不断改善,经常进行400m、800m、1500m跑训练的运动员容易发展V・O2max的能力。实验结束后V・O2max值增大,可以预示在即将进行的比赛中有好的表现[5]。

3.5实验后运动员比赛成绩讨论

表5实验后运动员运动成绩良好,总体成绩有所提高。样本唐××在参加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天津站中获得了800m和1500m两项冠军,赛前负荷监控效果显著,特别是样本唐××第三周后的过度疲劳先兆得到很好调控,机能指标的评定对训练实践起到了指导作用。

4结论

1)大量中强度,中量高强度后Hb、T/C值下降,反应运动员疲劳和深度疲劳;低量高强度调整后Hb、T/C值上升,反应运动员恢复良好。说明采用Hb、T/C、评定负荷量,采用T/C评定训练效果是有效的,是监测大量、大强度训练的理想指标。2)赛前强化阶段CK值的标准差特别大,个体差异也很明显,CK值的变化完全能够反映单个样本的疲劳程度,反映负荷的大小和运动员个体的适应情况,是评价负荷强度、负荷量的敏感指标。3)V・O2max值增大,说明从事中跑训练的运动员可提高V・O2max,而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说明运动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与V・O2max成正比例。

参考文献:

[1]颜克典.训练检测与评估[J].省略.tw.

[2]陈兴胜,冯坚.田径赛前最佳竞技状态调控原则、训练时间及运动负荷的安排[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5):75.

[3]过家兴.现代运动负荷安排的主要特征[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4(2):19-20.

劳动值周总结(篇10)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三十四年以来,受益于改革开放等基本国策,浙江省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增长成果全国瞩目。2012年浙江省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大关,名义国民生产总值比三十年前增长了一百多倍。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然而,在经济增长迅速的背后依然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过去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庞大的人口和对资源的过度消耗,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升级的必要,浙江省经济也面临着下行的巨大压力。劳动力资源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开始减少,很多人认为过去几十年高速增长的经济成果归功于人口红利下充沛的劳动力供给。由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婴儿潮和八十年代的计划生育等历史原因,人口年龄结构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我国正在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龄化表现为青少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降低而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大的现象。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老年人口的迅猛增长会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下行的压力。

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来自于储蓄上升、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处于青年期的劳动人口数量,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为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人力资本。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它的数量是由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两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劳动参与率指劳动力占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劳动参与率的提高将会增加劳动力的供给,反之劳动参与率的降低将使劳动力供给减少。数据表明,超过50岁的劳动人口的劳动生产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从资本形成的角度来看,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消费和储蓄分配的比例,影响资本形成,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会拉低人均储蓄,从而影响经济增长。从历史经验可以发现,储蓄率是影响经济增长很重要的因素。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在二战以后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储蓄率。

二、浙江省人口年龄结构的统计描述

2013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498万人,比上年增长0.38%。全年自然增长人口25.0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56‰,其中出生率为10.01‰,死亡率为5.45‰。18岁以下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16.62%,18岁到35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22.99%,35岁到60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41.71,60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18.68%。

伴随着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增大,使老龄化不断加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少子化,这也是我省人口结构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少子化是指由于出生率下降而造成的0―14岁低年龄人口比例不断减少的现象。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实施是造成少子化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增大等客观原因也使人们的生育意愿降低。由于低生育率的影响,全省2003年至2013年少年抚养比处于缓慢下降的状态,从2003年到2009年迅速降低后,2009年到2013年间处于平稳的过程,在2013年达到最低点。2003年到2013年间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一直处于下降的过程,2013年比2003年降低了4.01个百分点。2003年少年抚养比为0.3136,2008年少年抚养比为0.2660,2013年少年儿童抚养比达到最小值为0.2569。

从2003年到2013年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直处于缓慢上升的状态。2003年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3.60%,2013年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8.68%,比2003年增加了5.0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2003年到2007年一直缓慢增长,2003年为65.78%,在2007年达到最大值为66.72%,比2003年增加了0.94个百分点,在2007年到2013年间处于缓慢下降的过程,在2013年达到最低值64.70%,比2007年下降了2.02个百分点。由于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直上升,所以老年抚养比也随之一直上升。2003年老年抚养比为0.2067,在2008年上升为0.2345,在2013年老年抚养比达到最大值为0.2887。

三、世代交替理论

世代交替理论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放弃了无限生命假设,转而假设经济中不断有新家庭出现。在这种经济模型中,消费与储蓄由世代交替的家庭决定,是家庭的无限期决策。企业雇佣家庭的劳动力,租用家庭的资本,来生产家庭消费的产品。假设把人的生命周期分成一百年,20岁前属于少年,20岁到60岁前属于青壮年,过了60岁到一百岁为老年。处于少年时期的人既没有资本,又不能向社会提供劳动力,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阶段,需要父母养育。因此,经济人的生命只有两个周期:青壮年和老年。在世代交替理论里,“人”指的是“经济人”。青年时期和老年时期的时间长短是一样的,都是四十年。

Y代表浙江省国民生产总值,N代表浙江省人口总数,K代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p代表18岁以下少年和60岁以上老年占总人口的比重,u代表随机误差项或者随机干扰项。用EVIEWS对人口总数,固定资产投资额和p值进行单位根检验,显示一阶差分后平稳。

用EVIEWS对浙江省2003年至2013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得到以下结果。

经济生产总值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呈现负相关,具体表现为老年人口和少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值降低百分之一,经济增长百分之3.4431。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t值大于临界值,所以人口老龄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不为零。

五、小结

数据表明浙江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人口老龄化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当前浙江省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艰难过程中,廉价劳动力原先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资源优势将不复存在。为了应对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应该从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对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和鼓励科技创新发明等多方面提高劳动力的质量从而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发展老龄化产业,比如针对老年人的医疗产业和消费产业,也可以延迟老年人退休年龄来增加劳动力供给。(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厚秀.江西省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区域经济,2012.

劳动值周总结(篇11)

2.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相继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产业资本循环连续性的实现条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特点;固定资本的两种磨损及原因;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因素;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社会资本的概念;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出发点、核心问题和理论前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难点: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及实现条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特点;固定资本的磨损和折旧;社会资本的概念;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3.讲授时间:12学时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

一、研究资本循环必须以产业资本为对象

产业资本是投在工业、农业、交通、建筑业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它不仅占有剩余价值,而且直接生产剩余价值。它的运动不仅包括生产过程,而且包括流通过程。只有产业资本的运动,才能反映资本运动的全貌

二、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相继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1.购买阶段

(1)含义: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把手中的货币转化为商品。用公式表示即:W

(A代表货币,W代表商品,A代表劳动力,P代表生产资料)

(2)性质:不是一般的购买阶段,而是资本运动的特定阶段。因为在购买的商品中包括劳动力特殊商品,这里的货币既是流通手段,又是资本的预付形式,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都是生产要素。

(3)前提条件: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或者说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分离。

用货币购买劳动力是一种商品货币关系,但这种关系的前提是:买者是资本家,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卖者是雇佣工人,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因此这种买卖关系实质上是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关系,“而这种关系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劳动力实现的条件-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已经作为别人的财产而和劳动力的所有者相分离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35页。

(4)要求:购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性质上相适应,在量上成比例。

2.生产阶段

(1)含义:资本家用购买的商品从事生产消费,生产出新的商品。用公式表示即:W……P…..W

(其中P表示生产过程,虚线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W代表包含剩余价值的新商品)

(2)性质:不是一般的生产阶段,而是资本循环的特定阶段。因为这里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既是生产的物质要素,同时又在执行资本的职能,不仅生产出商品,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

(3)地位:资本循环的决定性阶段。因为它通过劳动力的使用和生产资料的耗费,生产出新的商品,创造出剩余价值,实现资本增值的目的

3.销售阶段

(1)含义:资本家把生产出的商品拿到市场上出卖,从而把商品转化为货币。用公式表示即:W''''-G''''

(其中,W''''代表新生产出来的商品,G''''代表实现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2)性质:不是一般的销售阶段,而是资本运动的特定阶段,因为在销售的商品中包含着预付资本的价值和雇佣工人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价值

(3)地位:关系到资本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资本再生产规模的大小和资本家的命运。

(二)产业资本中循环中相继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1.货币资本:就是表现在货币形式上的资本。它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2.生产资本:就是以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它的职能是补偿资本家价值,创造剩余价值

3.商品资本:即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它的职能是销售商品,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在这里应特别注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不是三种不同的资本,而是同一产业资本的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或者说职能形式。

三、资本循环的概念和理解

(一)什么是资本循环

资本循环就是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相继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发生了价值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用公式表示即:

(二)资本循环概念的理解

1.资本循环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在资本循环中生产过程起着决定作用,只有生产过程才能生产商品,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资本运动也不能离开流通过程,流通过程是生产的前提和实现条件。

2.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相互依存、紧密衔接的。

资本只有不停地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才能正常地进行循环。如果在某一阶段停顿下来,资本循环就会中断。当然,资本循环本身又要求资本在各个阶段中,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地稳定。

四、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一)货币资本的循环

1.什么是货币资本循环

货币资本的循环就是以货币资本为出发点和回归点的运动。用公式表示即:

马克思说:“货币资本的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的最片面,从而最明显和最典型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4卷,第71页。

2.货币资本循环的典型性和片面性

最典型性:把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获得剩余价值,表现得最明显;

最片面性:不仅把货币作为过程的开始和终结,而且直截了当地表明货币资本可以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似乎货币本身可以产生更多的货币。

(二)生产资本的循环

1.什么是生产资本的循环

生产资本的循环就是以生产资本开始,并以生产资本为终结的运动。用公式表示就是:

2.生产资的本循环与货币资本循环的区别

第一,货币资本的循环不表示资本的再生产,而生产资本的循环则表示资本的再生产。

第二,货币资本的循环以生产过程为媒介,两头是流通过程;而生产资本的循环则以流通过程为媒介,两头是生产过程。

3.生产资本循环的典型性和片面性

典型性:告诉人们剩余价值不是来自流通过程,而是来自生产过程。

片面性:又创造了一种新的假象,好像资本主义生产不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而是为生产而生产。

(三)商品资本的循环

1.什么是商品资本的循环

商品资本循环就是从商品资本开始再回到商品资本的运动。它的公式是:

2.商品资本循环的特点

第一,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

第二,作为起点的商品资本价值发生了增殖

第三,先是两个流通过程,最后是生产过程

第四,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个人生活消费

3.商品资本循环的典型性和片面性

典型性:表明全部商品产品的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是资本循环的首要条件

片面性:又造成了一种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消费,而不是为了价值增殖的假象。

上边讲的三种循环形式可用一个综合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就是:

从以上分析的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中,不难看出,每一种形式都以一个侧面表现出资本运动的特征,同时又都有自己的片面性。因此,只有把三种循环形式统一起来考察,才能全面了解资本运动的实在。事实上,任何一个单个的产业资本都是同时处在这三种循环形式之中,这三种循环形式是连续地并列进行的。

五、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及实现条件

1.什么是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

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就是产业资本在各个阶段和各种职能形式上不间断地顺利运动。

2.产业资本循环连续性的实现条件

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保持并存性。

这就是说,资本家必须把全部资本按照一定比例分为三部分,分别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上。经常掌握一部分货币资本,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经常掌握一部分生产资本,使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经常掌握一部分商品资本,以便通过出售取得货币。这样,产业资本即可同时处在循环的三种形式中。

第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中时间上保持继起性。

这是说,资本的每一部分都必须相继通过循环都三个阶段,依次变换三种职能形式,完成各自的循环。货币资本要顺序转化为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最后回到货币形式上;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也要分别按顺序转化为其他两种形式,最后回到各自的出发点。这样,三种形式的资本即可同时进行循环

3.产业资本循环连续性的两个实现条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首先,继起以并存为条件。

每一部分的相继运行,是由各个部分资本的比列存在所决定的,没有并存性就没有继起性。

其次并存性又以继起性的结果。

资本各部分的并列存在之所以可能,只是由于每一部分资本依次经过各个不同阶段的运动,没有继起性也就没有并存性。资本价值同时地、并列处于三种形式上。每种形式都同时地、不断进行自己的循环,即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只有种三种循环的统一中,才能实现总循环的连续性,而不致发生上述的中断。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产业资本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种循环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19页)

第二节资本周转

一、资本周转时间、次数和速度

(一)资本周转的概念

1.什么是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就是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马克思说:“资本的循环,本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4卷,122页)

2.资本周转和资本循环的区别

揭示的问题不同。资本循环理论是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揭示价值增殖是怎样在产业资本循环中产生和实现的;资本周转理论则是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对影响。

(二)资本周转时间及构成

1.什么是资本转周转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就是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时起,到这个资本带着剩余价值以同样形式回到资本家手中到时间。资本周转时间由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两部分组成。

2.资本的流通时间是资本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又包括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两部分。

3.资本的生产时间是资本处在生产领域的时间。生产时间由劳动期间、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的作用时间、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和停工时间等四部分构成。

(三)资本周转次数

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资本价值周转等次数。资本周转次数等于一年等时间除以一定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用公式表示就是:

(四)资本周转时间、次数和速度的关系

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马克思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或标准

马克思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生产资本各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2.固定资本的概念和特点

固定资本是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形式存在等生产资本。它的特点是,物质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而价值逐步转移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逐步收回。

3.流动资本的概念和特点

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和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它的特点是,物质形态一次投入生产过程,并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消费,价值也一次转移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一次收回。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不存在转移问题,但它是资本家一次支付给工人,工人中生产过程中一次补偿过来,本随着产品的销售一次收回。所以从价值周转方式看也属于流动资本。

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第一,价值的周转方式不同

第二,周转时间不同

第三,回收方式和期限不同

第四,物质更新方法不同

5.马克思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第一,划分的根据不同。马克思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据是资本各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生产资本各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第二,划分的目的不同。马克思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为了阐明资本周转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对影响。

第三,划分对内容不同。不变资本中的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单独构成固定资本;不变资本中的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和可变资本共同构成流动资本。

6.固定资本的两种磨损及原因

(1)固定资本的两种磨损是指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

(2.)固定资本的物质磨损又叫无形磨损,是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的损失。引起这种磨损的原因是使用和自然力的作用。

(3)固定资本的精神磨损又叫无形磨损,是固定资本在它的有效使用期限内发生的价值的损失。精神磨损发生的原因总起来说是科技进步,具体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发明及应用。

7.固定资本的折旧、折旧费和折旧率

为了保证再生产的连续进行,在产品出售后必须把固定资本转移到产品中去到价值提取并积存起来,以便在价值和物质形式上更新固定资本,这种做法叫固定资本折旧;每年提取的货币资本价值叫折旧费;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率叫折旧率

8.固定资本的维持和修理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1.什么是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预付资本在价值上的周转,是它的不同组成部分在价值上的平均周转。

2.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的计算方法

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等于一年内固定资本周转价值额与流动资本周转价值额之和,除以与付资本总额所得的商数

其计算公式是:

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

3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主要因素

第一,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第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预付资本中的比重。

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对影响

1.加速资本周转可以节省资本家对预付资本,特别是流动资本。

2.加速资本周转可以避免或减少固定资本无形磨损

3.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资本家的年剩余价值量。

年剩余价值量是资本家一年内所获得的总剩余价值量,它通常用M来表示,M=m.v.n

4.加速资本周转可以提高资本家的年剩余价值率

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它与剩余价值率有两点区别:一是计算方法不同;二是说明的问题不同。

第三节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一、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联系和区别

1.什么是个别资本

个别资本就是为个别资本家所占有并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

2..什么是社会总资本

社会总资本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简称社会资本。

3.个别资本运动与社会资本运动的联系:运动的内容、形式、过程、目的相同。

4.个别资本运动与社会资本运动的区别

个别资本运动只包括生产消费和资本流通,不包括生活消费和简单商品流通;而社会资本的运动既包括生产消费和资本流通,又包括生活消费和简单商品流通。

二、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出发点、核心问题和基本理论前提

1.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出发点:社会总产品,又叫社会总商品资本。

只有社会总产品,才包括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又包括用于个人生活消费的生活资料。

2.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问题。

(1)什么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全部出售,以货币形式收回,用于补偿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获得剩余价值。

(2)什么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替换是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以后,如何再转化为下一次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3)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为什么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问题

因为:第一,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正常运行的基础。

第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替换是保证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关键。

3.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基本理论前提: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和实物构成以及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原理

马克思按照最终用途,把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与此相适应把社会生产部门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为第一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为第二部类;同时,把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分为C、V、M三部分。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研究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问题。

三、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和流通

(一)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概念和地位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就是整个社会的所有资本家都把剩余价值用于生活消费,不进行资本积累,整个社会的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组成部分。

(二)研究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必须作的几点假设

第一,社会生产全部为资本主义性质,只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第二,不变资本价值一年全部转移

第三,商品价格和价值一致且不变

第四,没有对外贸易

第五,剩余价值率为100%

(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式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2000C+500V+500M==3000

图式说明: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为9000,其中6000是生产资料,3000是消费资料。在6000生产资料中,4000用于第一部类的再生产,1000V和1000M分别用于雇佣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消费;在3000生活资料中,2000C用于再生产,500V+500M分别用于雇佣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消费。

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三大交换关系

第一,第一部类内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即第一部类4000C代表的产品的实现

4000C所代表的产品为什么能在第一部类内部全部实现呢?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在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下一年第一部类进行再生产需要投入多少不变资本?(很明显是4000,因为进行简单再生产)

(2)这4000不变资本从什么地方来呢?(只能从卖掉产品的收入中提取,因为它是转移价值)

(3)假如产品已经卖掉,已经提取4000C,生产能否进行呢?(不能。因为还需用4000C买到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

(4)这些生产资料在社会的那些生产部门才能买到呢?(显然第一部类,因为只有第一部类才生产生产资料)

这样,第一部类4000C所代表的产品就在本部类内部实现了。

实际上第一部类各企业买和卖是同时进行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卖者是从W-G,目的补偿价值;买者是G-W,目的是实物替换。每个商品生产者既是卖者,又是买者,结果使第一部类价值4000的产品得到实现。

第二,第二部类内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即第二部类500V+500M所代表的产品的实现

第三,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即第一部类1000V+1000M代表的产品和第二部类2000C代表的产品的实现

这样,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三大交换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Ⅰ4000C+1000C+1000M=6000

Ⅱ2000C+500V+500M=3000

(四)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基本实现条件: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用公式表示即:Ⅰ(V+M)=ⅡC

公式表明,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之间互为前提、互相制约的内在联系。说明两大部类之间的供给和需求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平衡比例关系。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生产和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生产只有保持了这个基本比例关系,才能具备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2.两个派生或引申条件

第一,第一部类的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不变资本之和。用公式表示即:Ⅰ(C+V+M)=ⅠC+ⅡC

公式表明,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生产同两大部类不变资本补偿价值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内在平衡比例关系。这是从全社会生产资料供求关系角度考察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第二,第二部类的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即:Ⅱ(C+V+M)=Ⅰ(V+M)+Ⅱ(V+M)

公式表明,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生产必须同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保持价值上相等、事物上相互替换的内在平衡比例关系。这是从全社会消费资料总供求关系角度考察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四、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和流通

(一)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在第一部类的年产品中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必须的生产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不变资本对需要。用公式表示就是:Ⅰ(C+V+M)›ⅠC+ⅡC,即Ⅰ(V+M)›ⅡC

这个条件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追加生产资料提供了前提保证,它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条件。

第二,在第二部类的年产品中除了满足两大部类资本家和原有工人的消费需要之外,也必须有一个余额,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时追加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用公式表示就是:Ⅱ(C+M-M/X)›Ⅰ(V+M/X)(其中,M-M/X表示资本家用于积累部分的剩余价值,M/X表示资本家用于消费部分的剩余价值。

这个条件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追加劳动力需要的生产资料提供了前提保证。

(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图式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750V+750M=3000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图式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式,有何区别?为什么?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三大交换关系

假设,第一部类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半用于积累,两大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发生变化。这样,第一部类产品的价值按照扩大再生产的用途就重新组合为:Ⅰ(4000C+400C)+(1000V+100V)+500M/X=6000

Ⅰ4400C+1100V+500M/X=6000

为了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根据社会资本再生产中两大部类之间必须相互交换产品的原理,第一部类要求第二部类产品价值必须作如下的重新组合:Ⅱ(1500C+100C)+(750V+50V)+600M/X=3000

Ⅱ1600C+800V+600M/X=3000

两大部类产品价值经过重新组合,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情况下社会产品的实现创造了条件。这一实现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Ⅰ4400C+1100V+500M/X=6000

Ⅱ1600C+800V+600M/X=3000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交换,社会总产品得到全部实现,下一年的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就能够顺利进行。在下一年的扩大再生产中,如果剩余价值率仍为100%,那么,两大部类生产出来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是:

Ⅰ4400C+1100V+1100M=6600

Ⅱ1600C+800V+800M=3200

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基本实现条件:第一部类的原有可变资本加上追加可变资本,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原有不变资本加上追加不变资本。用公式表示即:Ⅰ(V+V+M/X)=Ⅱ(C+C)

这个公式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的产品之间,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和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平衡比例关系。

(2)派生或引申实现条件

第一,第一部类年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之和。用公式表示即:Ⅰ(C+V+M)=Ⅰ(C+C)+Ⅱ(C+C)

这个公式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和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平衡比例关系。

第二,第二部类的年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原有和追加可变资本及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即:

Ⅱ(C+V+M)=Ⅰ(V+V+M/X)+Ⅱ(V+V+M/X)

这个公式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消费资料生产同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和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平衡比例关系。

练习:第一年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是: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750V+75OM=3000

假设第一部类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半用于追加资本,进行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原有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剩余价值率不变,都是100%。根据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进行计算,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第三年社会产品的总价值是多少?

(2)第三年社会产品的总价值比第二年增长百分之几?

解: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根据这一条件和题中的假设,第二年进行扩大再生产以前社会总产品价值必须重新组合如下

Ⅰ4400C+1100V+500=6000

Ⅱ1600C+800V+600=3000

因为两大部类的剩余价值率都是100%,而且不变,所以,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结束后产品价值构成是:

Ⅰ4400C+1100V+1100M=6600

Ⅱ1600C+800V+800M=3200

同样道理,第三年进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以前社会总产品必须重新组合为:

Ⅰ4840C+1210V+550=7260

Ⅱ1760C+880V+560=3200

在剩余价值率100%不变的情况下,第三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结束后社会产品的价值构成是:

Ⅰ4840C+1210C+1210M=7260

Ⅱ1760C+880V+880M=3520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看出,第二年社会产品总价值为9800,第三年社会产品总价值为10780,第三年比第二年增加了980,第三年社会总产品比第二年增长了10%[(10780-9800)/9800X100%]

五、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原理

1.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原有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因为,在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原有的预付资本以及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追加资本中,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比重愈来愈大,而转化为可变资本的比重越来越小,因而追加的生产资料要多于追加的消费资料,这在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消费资料的增长速度。

2.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内容

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增长最快的是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

劳动值周总结(篇12)

【作者简介】糜韩杰,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1 引言

在2008 年2月25日《人民日报》的经济周刊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在谈及中国劳动力成本仍然占优势时,把其归因于三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是,他认为中国劳动力资源总体上非常丰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1亿以上,可随时进入劳动力市场,这会提供一个长期的人力资源优势保障(白天亮,2008)。但是中国农村是否像莫荣副所长所说的有1亿多剩余劳动力呢?特别是在经历过近30 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之后的现在,会不会如蔡先生所说的,如今“坚持认为中国农村仍然有高比例、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的观点,已经成为缺乏经验证据的教条,且妨碍我们对劳动力市场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蔡,2007)。

本文通过修正目前学术界指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计算法的两处假设过严及估值偏低的不足,结合最优理论,从全社会农业生产支出成本最小的角度,推算出农村农业生产所需的合理劳动力,进而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以此揭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寡的现状,以证明这种“教条”是否存在。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

国内外理论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第一种是已被广泛接受的传统定义,即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于零,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而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那部分农村劳动力。第二种定义是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和社会需要量之差。本文所修正的直接计算法即是基于这种定义。第三种定义为边际收益低于非农业劳动力的农业劳动力。第四种定义为当一个国家(地区)农业劳动者人均耕地面积长期呈下降趋势时,就认为该国(或地区)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

2.2 目前学术界对于测算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法

2.2.1 国际标准模型法

该方法由钱纳里和赛尔昆在《发展的型式:1950~1970》一书中提出,他们通过对许多国家有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与不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适应的各部门劳动力份额和各部门产值份额的“国际标准结构”,并用所研究的国家农业劳动力份额与该“国际标准结构”相比较,从而得出该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准确”的估计值。但是,这种统计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忽略了国与国之间的差别,太过粗略(江秀辉,李伟,2007)。

2.2.2 耕地劳动比例法

该方法是由胡鞍钢在《中国就业状况分析》一文中提出来的,通过估算一国农业生产中耕地数量与有效劳动力数量的比例来计算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各年的农业有效劳动力数量等于当年的耕地数量除以这一比率,而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就等于农业劳动力总量减去有效劳动力数量。该方法的关键是如何确定耕地与有效劳动之比。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假定某一年没有农业剩余劳动力,以该年的耕地劳动比作为系数,同时假定这一比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胡鞍钢运用这一方法,假设1957 年中国不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按照这一年的耕地劳动力比,对中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了估计。但是假定耕地与有效劳动比例从1957 年开始一直保持不变,是一个很严格的假设。农业中的技术进步会对这一比例产生影响(胡鞍钢,1997)。

2.2.3 直接计算法

该方法是由王诚在《中国就业转型:从隐蔽失业、就业不足到效率型就业》一文中提出来的,是根据相关农业统计数据直接计算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RDU=RE-TVE-PE-IE-FE-CE。其中,RDU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RE 为农村总劳动力数量,TVE 为乡镇企业就业量,PE 为私营企业就业量,IE 个体劳动就业量,FE 为流入城市岗位就业量,CE为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在文中作者指出,RE、TVE、PE、IE 这几个数据可以从《中国统计年鉴》中查到。FE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算出1994 年在城市中成功就业的民工人数占城市就业人数的比例为5.35%,假定这一比例不变,用这一比例乘以城市就业人数就得到历年民工就业量。对于CE,作者据其测算的上世纪90 年代中期我国农业资源可容纳劳动力数量为1.5 亿,按照农村生产性固定资产计算出容纳系数为6.4,假设这一系数不变,用这一系数与历年农村生产性固定资产相乘就得到历年农业资源可容纳的劳动力数量。但是作者假设固定资产和劳动力数量的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相抵,进而假设容纳系数不变,这与实际的替代效应占主导的情况不符。同时,在流入城市岗位就业量FE 的估计中,成功就业的民工人数占城市就业人数的比例不变的假定同样过严,以此推算往后各年的数据误差较大(王诚,1996)。

2.2.4 生产函数法

这种方法由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社区处在《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量分析》中提出的, 在基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等于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去农业劳动力需要量的共识下,他们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出发,分析农业生产总量达到最大时,各生产要素(仅指劳动力与耕地)按最优配置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从而推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生产函数模型构造为:Y=ALdK1-d,其中A为常数,L、K分别为农业劳动力和土地。根据剩余劳动力的经济特征,农业总产值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通过计算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社区处多年的回归模型,发现1978年比较符合这一条件,即劳动力与耕地面积指数之和接近1。回归结果显示该模型通过各项统计检验,由此得到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劳动力、耕地面积的生产函数模型:Y=18.43 Land0.6Lab0.32(Y为农业总产值,Land为耕地面积,Lab为需要的农业劳动力数量)。从理论角度分析,这种测算方法虽然与剩余劳动力的定义最为接近,但同时也成为它的弱点,剩余劳动力不仅包括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的那部分劳动力,其实还应包括一部分边际生产率大于零的农业劳动力(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社区处,2002)。

3 模型修正及相关数据

针对直接计算法的不足,本文从三处对其进行了修正。

3.1 对流入城市岗位就业量FE的修正

在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中,2006年中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人数是13181万。按照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的定义,其是指村住户户籍从业人员中,2006年到本乡镇行政管辖区域以外从业1个月及以上的人员。因为乡镇以外从业人数和流入城市岗位就业量是同一个概念的两个方面,所以可以以此作为直接计算法中2006年的流入城市岗位就业量,这样减少了按照成功就业的民工人数占城市就业人数的比例不变所推算的2006年流入城市岗位就业量的误差。

3.2 通过最优化方法对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CE的修正

3.2.1 农业生产函数的估计

(1) 模型介绍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计量经济学中的多元回归,拟合出我国农业生产函数

lnY=lnA+αlnK+βlnL

其中Y是农业产出(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值),A是技术水平和耕地面积等因素(注:需要特别指出,在短期,技术水平和耕地面积通常变化不大可以看做常数;而在长期,这两者会对农业生产总值产生较大影响。所以本文的农业生产函数需要每隔一段时间重新估算。),K是农业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农业资本存量),L是农业劳动力人数(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由于农业产出,农业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农业劳动力人数,这些数据是时间序列数据,在满足协方差稳定,或者是协整的前提下,可以拟合出农业生产函数曲线。得到,

lnY=lnA+αlnK+βlnL,即Y=AKαLβ

(2) 数据准备

产出Y:通过各年的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按可比价格计算)和1980年的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得到以1980年为基年的各年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实际值,见表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农业资本存量K:农业资本存量就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在一定时点上所积累的实物资本,它反映了人们在一定时点上所掌握的农业物质生产手段的数量(吴方卫,2006)。目前通常采用的估计资本存量的方法是永续盘存法,它是由戈德史密斯提出的,其公式是Ksub>t=Kt-1(1-δ)+It。本文以1980年为基准年,数据的样本区间是1980~2006年。其中,1980年的农业资本存量基准采用1615.48亿元(Chow,1993)。以后各年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其中1981~1997年,采用吴方卫(1999)估算的相关数据,并按照他的方法推算了1997~2003年的数据,同时由于《中国统计年鉴》在2005年以后不提供“国有经济按各种分组的固定资产投资”该项数据,所以2004~2006年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用《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新增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行业分”中的第一产业的数据。

同时,由于各年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都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名义值,所以需要通过以1980年为基年的固定资产价格指数折算成实际值。由于《中国统计年鉴》没有1991年以前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所以1991年以前的指数用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作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代替(张军、章元,2003),1991年以后则仍用《中国统计年鉴》上公布的相关的指数。折算后的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值见表2:

资料来源: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折旧率采用王小鲁(2000)的估计为5%。按永续盘存法的公式,得到农业资本存量的估计劳动力投入L:与大多数研究相同,本文同样将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作为劳动力投入指标。 (3) 计量结果及检验

按多元回归拟合的我国农业生产函数为:

lnY=-0.621654+0.879324lnK+1.407260lnL

由于农业产出Y、农业资本存量K和农业就业人数L都是时间序列数据,所以需要进行协整检验(Engle,Granger,1987),通过对农业生产函数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ADF检验(见表4),可以看到在10%的置信水平下,函数的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即残差序列是平稳的,也就是说这个回归方程不是伪回归。

ADF检验统计量-2.9496650.0539

检验的临界值: 1%置信水平-3.724070

5%置信水平-2.986225

10%置信水平-2.632604

*麦金农 (1996) 单侧p值。

注:零假设:残差序列存在单位根;滞后长度:

同时,由于回归方程的参数t检验、F检验、拟合优度R2均令人满意(见表5)。

表5 农业生产函数回归方程分析

3.2.2 最优就业量的估计

(1)模型介绍

等式约束极值问题求解在满足一定的农业总产出的要求下,社会对农业的支出成本,主要是劳动力成本和资本成本,最低情况下的固定资产和农业劳动力人数的最优配置

min wL+rK

其中,w是农业劳动力成本,这里用按行业分城镇单位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和估算的农村农业从业人员平均收入的加权平均,r是资本成本(贷款基准利率),Y0是已知的当年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实际值。

通过一阶、二阶检验,得出最优的农业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劳动力人数。

这里有个数据处理的说明,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CE等于农业劳动力人数减去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第一产业)。之所以保留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的称谓,是为了和原公式保持一致,更合适的称谓是农村农业资源可容纳劳动力人数,因为它排除了城镇中的农业资源容纳劳动力人数。

(2)数据准备

农业劳动力成本w:由于有一部分城镇人员也从事农业,所以农业劳动力成本用按行业分城镇单位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和估算的农村农业从业人员平均收入的加权平均。因为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中从事农业的人数很低。据有统计资料的2003年,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中从事农业的人数为46.5万人仅占当年农业从业人数的0.13%,所以暂不予以考虑。由《中国统计年鉴2007》按细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2006年城镇从事农业人员的年平均收入是9269元。农村农业从业人员平均收入,由于没有相关的统计数据,所以通过下面的公式估算:

农村农业从业人员平均收入=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农村家庭平均每户常住人口/平均每户整半劳动力按《中国统计年鉴2007》,整劳动力指男子18周岁到50周岁,女子18周岁到45周岁;半劳动力指男子16周岁到17周岁,51周岁到60周岁;女子16周岁到17周岁,46周岁到55周岁,同时具有劳动能力的人 。。

按照《中国统计年鉴2007》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2006年的农村农业从业人员平均收入为2177.13元。以就业人数为权重,2006年农业劳动力成本为2271.84元。

资本成本r:资本成本用贷款1年期的基准利率表示。由于中国人民银行在2006年两次上调了贷款的基准利率,从年初的5.58%,第一次上调到5.85%,第二次上调到6.12%,所以本文以天数加权估算出的年平均贷款利率为5.86%。

产出Y0:2006年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实际值4627.37亿。

(3)最优化结果及检验

其中,系数4.18是对农业资本存量作了由实际值到名义值转换的调整。按照拉格朗日方法解得:

L=1.8788K=10890.6799

这是唯一的驻点,又由方程的含义一定存在最小值,所以社会最小支出成本存在,此时的农业从业人员人数是18788.45万人(为了提高精度,单位由亿转换为万),农业资本存量是10890.68亿元。

3.2.3 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CE的估计

按照直接计算法的含义,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其实是单指农村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此处之所以保留原有称谓是为了和原公式保持一致。上文已通过求等式约束极值得到在保持2006年农业产出不变的情况下,从全社会对农业支出成本最小的角度,所需的农业从业人员人数,即18788.45万人。因为城镇的农业生产结构优于农村,且对资源的配置比较合理,所以假定城镇的农业从业人数是满足最优条件的。在此假设前提下,最优的农村农业从业人员人数为农业从业人员人数减去城镇单位的农业从业人数(即:18788.45-435.2=18353.25万人)。所以CE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的估计值是18353.25万人。

3.3 对直接计算法其他项的修正

根据直接计算法的公式RDU=RE-TVE-PE-IE-FE-CE。其中,RDU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RE 为农村总劳动力数量;TVE 为乡镇企业就业量;PE 为私营企业就业量;IE 个体劳动就业量;FE 为流入城市岗位就业量;CE为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等式右边RE-TVE-PE-IE-FE是为了计算出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作者的角度是通过在农村总劳动力中减去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另外加上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就业,得出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然后通过已求出的农村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但这种计算方法容易导致数值被低估,因为各经济类型中也是分行业的会包括部分农业生产人员,特别是包括在公式内的TVE 乡镇企业就业量《中国乡镇企业年鉴2006》中2005年各地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按国民经济行业分)(从业人员年末数)中农林牧渔业有2852069人。、PE 私营企业就业量和IE 个体劳动就业量,虽然所属经济类型不同,但却可以从事相同的行业,特别是农业。

所以一种方法是按照本文3.1和3.2中对FE 流入城市岗位就业量和CE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的修正,通过直接计算法的原始公式估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估计出的数据会低估农村剩余劳动力,且该低估值很难调整,因为只有乡镇企业就业量可以查到相应的按行业分的数据;另一种方法是,遵照直接计算法原始公式的含义,从另一个角度,即通过用农业就业人数减去城镇从事农业的就业人员人数,直接得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然后减去农村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估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本文采用后一种方法。4 修正后的直接计算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估计

根据上文,修正后的直接计算法公式为

RDU=TAE-CAE-CE

其中,RDU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TAE为农业就业人数;CAE为城镇从事农业的就业人员人数;CE为农村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

通过《中国统计年鉴2007》可以获得2006年的TAE农业就业人数和CAE城镇从事农业的就业人员人数的相关统计数据,它们分别是农业就业人数32561万人、城镇从事农业的就业人员人数(城镇单位的农业从业人数)435.2万人。同时按照上文对CE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修正后的数值,可以得到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为13772.55万人(即:32561-435.2-18353.25)。

同时,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告(第五号),农村劳动力资源中,20岁以下占13.1%;21~30岁占17.3%;31~40岁占23.9%;41~50岁占20.7%;51岁以上占25%。所以剩余劳动力的年龄分布按此估算得,20岁以下1804.20万人;21~30岁2382.65万人;31~40岁3291.64万人;41~50岁2850.92万人;51岁以上3443.14万人。

另外,2006年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20岁以下占16.1%;21~30岁占36.5%;31~40岁占29.5%;41~50岁占12.8%;51岁以上占5.1%。可以看出外出从业劳动力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下,占94.9%,50岁以上的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即使可以转移,也不存在相关的劳动力需求。

但是,农村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分布中50岁以上却占了足足1/4,所以真实的有需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应该不包括50 岁以上的人口。按此得出2006年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为10329.41万人。证实了本文引言中莫荣副所长的观点,即中国劳动力资源总体上非常丰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1亿以上。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剩余劳动力并非可随时进入劳动力市场,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一个长期的人力资源优势保障,它是要受到农业资本存量的限制。因为10329.41万人的剩余劳动力需要10890.68亿元的农业资本存量,而按上文的估算2006年的农业资本存量仅为4627.01亿元(见表3),两者相差了6263.67亿元。如果按2006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值作为每年的投资量,且不考虑投资增长和资产折旧,那么要达到10890.68亿元的资本存量需要投资将近10年。当然随着投资的增长,这一年限可以大大缩短,但从这里可以看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却不是随时,而是一个逐步的过程,随着投资的不断增加,由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释放。

5 修正方法的局限及其对结果的可能影响

(1)修正方法较之原方法更加复杂,从收集数据到回归拟合,至最后通过最优理论推断,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对计算的准确性和数据来源的可靠性的要求都很高。

(2)修正方法在对农业技术水平的考量中,主要通过拟合农业生产函数,估计出一个长期的平均值A,短期的农业技术水平的重大提高对农业劳动人数的影响,会由于回归拟合而减弱。因而,修正方法在短期对农业技术水平的反应会有一定的滞后,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低估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但在长期中,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渐在生产函数中体现,最终将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趋于合理。

6 结论的政策含义

(1)要保证一个持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过程,以期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一个长期的保障,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通过资本和劳动力的替代作用,逐步释放出剩余劳动力。同时加快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政策建设。这主要包括促进平等就业、劳动力流动、培训、工资、企业用工、劳动力市场建设等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政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政策;进城务工人员的养老、医疗、工伤、最低工资支付、 失业、 生育等社会保障政策 ;保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劳动合同、 劳动保护、 工作强度及工作时间等制度;面向进城务工人员的安置房、廉租房政策等(黄乾,2007)。这样通过构建起良好的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制度保障,不断吸引有条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出。

(2)加强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整体受教育水平。按照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3593万人,占6.8%;小学文化程度17341万人,占32.7%;初中文化程度26303万人,占49.5%;高中文化程度5215万人,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48万人,占1.2%。在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文盲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8.7%;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所以当务之急是通过基本义务教育,职业培训等再教育降低农村,特别是50岁以下劳动力人口的小学文化程度以下人口的数量,增加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人数,这样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才是有需求的剩余劳动力,真正能起到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一个长期的人力资源优势保障。

(3)虽然农村按估算有1亿以上的剩余劳动力,但随着中国整体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人口红利的消失,人口逐渐呈现老龄化,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人数也会逐步减少,所以需要目前逐步展开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增加高端资本密集型行业,减少低端劳动密集型行业,加快行业整合,提高行业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提高中高端产品的生产,增加产品附加值,这样在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减少的同时,实现中国经济的平稳过渡,减少由于劳动力数量优势的丧失而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冲击。同时由于产品逐步向中高端转移,附加值不断增加,劳动力的待遇也会随之上升,实现人民富裕、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 白天亮.四问劳动力价格上涨.人民日报,2008-02-25(13~15版)

2 蔡.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中国人口科学,2007;2

3 江秀辉,李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统计方法的比较.甘肃农业,2007;5

4 胡鞍钢.中国就业状况分析.管理世界,1997;3

5 王诚.中国就业转型:从隐蔽失业、就业不足到效率型就业.经济研究,1996;5

6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社区处.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量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 2

7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stats.省略/tjgb/nypcgb/qgnypcgb/t20080227_402464718.htm,2008

8 吴方卫.我国农业资本存量的估计.农业技术经济,1999;6

9 Chow, G..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1993;108(3)

10 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经济研究,2003;7

11 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跨世纪的回顾与展望,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57-65

12 Engle, Robert F. and C. W. J. Granger.Co-integra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 Representation, Estimation and Testing,Econimetrica,1987,(55):251-276.

13 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精选范文
相关文章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