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药学范本十二篇

时间:2023-03-03 15:46:27

现代医药学

现代医药学(篇1)

1 提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目的和意义

1.1、 提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目的。一方面我们期待能够利用中药现代化的进步空间,合理地把中药成品对于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特殊优点——如治疗效果的优点、低成本消耗的优点以及环保卫生的优点——发挥到最大限度,使国内的生命健康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并为广大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利用中药现代化的影响力把中药企业打入国际市场,提高其在市场中的影响力,进而推动中药界的国际化的发展,为减轻广大人民的经济压力提供助力。这两个重要目的提高了医药界的传承和创新的精神,充分运用了当今科学技术的优点,进一步加快了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速度,从而体现了中药现代化的意义。

1.2、 提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意义。简单的说,中药现代化的模式是适应国内环境、国际形势以及中药特点的。积极地实现中药现代化不仅是中药医学本身的需求,而且也是在21世纪新兴世界的背景下解决严重的社会健康安全问题和医药企业的发展问题的需要,它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一项造福人类的重要举措。

2、 创建临床医学的重要目的和意义

2.1、 创建临床医学的目的。临床医学简单的说就是亲身面对病人的医学,是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的各种专业性学科的统称。其理念是:临床医师通过视诊、听诊、触诊、叩诊以及问诊等临床手段来获得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而通过恰当的治疗措施治疗病人,以使病人的痛苦得到缓解或消除。

2.2、 创建临床医学的重大意义。临床医学过程本身就是一门把实践与理论相融合的过程,它不仅可以在实践中巩固和验证临床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工作者的操作技能,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 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的目的和意义

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有机结合使中药研究和临床治疗的关系更加紧密、有效,是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就两种形式的结合状态来看,它符合了临床-基础理论-临床的模式,反复应用,为以后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当代日渐中药现代化的潮流下,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不仅是未来之星,而本文由收集整理且将会大有成就。也就是说,一方面这种融合有利于临床医学对中药的标准型的研究,促进了使中药现代化的优势逐渐融入国际化的临床医学,推动了中药临床的治疗和用药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临床医学上关于中医药学的研制,推进中药临床的新药不断供应,为病人提供更有效、更便宜的新药,达到省钱、省力、省时的目的。下面笔者根据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手段及其优势作简单介绍。

3.1、 根据临床医学实践时所取得的经验和方法研制中药,体现中药现代化的优势

我们知道,新中药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优点:药效性强、疗效指数高、安全保障优等。但是以往相关工作者并没有重视中药现代化,也没有把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相互融合的意识,致使中药的研制量并不是很高。近年来,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相关工作者认识到把临床中积累到的经验融入到中药的研制方法中,可以更大程度上地使中国的丰富资源得以被利用,进而研发出更新、药效更高的新型中药。例如,在研发肝病新中药的过程中,有这样三种考虑:(1)根据历来前辈的经验,采取较科学的民间方法研制中成药;(2)根据临床医疗时所获得的经验,发扬创新精神,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验,最终研发出新型中药;(3)根据已经制得的但药效并不显著的中药,经过探索、实践找出新改进的出路。

3.2、 重视临床医疗中出现的副反应,加以研究,实现中药现代化

一切药物有益就必然有害,所以临床医师必须重视临床医疗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良反应,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逐步实现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系统性的融合,更好地将中医药界打入国际市场,实现全心全意为人类的生命健康服务奉献。例如,对葛根素注射液的副反应进行探究研讨,并明确这种副反应的发生机理,在实践研究中逐渐改善这种副反应的发生率和反应度。然而,由于这种副反应机理的工作开展的比较晚,研制体系不够完善,以及医疗设施的不够完备,致使制约着这种副反应的研制工作的进步。因此,医学工作者应该对中药副反应加以重视,并可以借助国外的临床实例,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和共同智慧,为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做好准备。

3.3、 根据社会的需求,加大对创新中药的建设以及临床医学知识的结合,强化中医药界的创新意识

社会的进步在于创新的精神,因此建立完善的新型中药的创新体系和临床医学知识的有机结合,是社会发展的趋向。但是由于这种中药的研究体系并不完善,比如人才的缺乏、知识储备的不足以及设备、设施的欠缺等,都是中医药学的脚步滞留的原因。所以必须加大以上客观和主观等的因素的改革,结合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建立创新型的基础平台,实现中医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知识和实践的融合,以达到医学中一个新的高度。

现代医药学(篇2)

1.1、 提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目的。一方面我们期待能够利用中药现代化的进步空间,合理地把中药成品对于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特殊优点——如治疗效果的优点、低成本消耗的优点以及环保卫生的优点——发挥到最大限度,使国内的生命健康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并为广大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利用中药现代化的影响力把中药企业打入国际市场,提高其在市场中的影响力,进而推动中药界的国际化的发展,为减轻广大人民的经济压力提供助力。这两个重要目的提高了医药界的传承和创新的精神,充分运用了当今科学技术的优点,进一步加快了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速度,从而体现了中药现代化的意义。

1.2、 提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意义。简单的说,中药现代化的模式是适应国内环境、国际形势以及中药特点的。积极地实现中药现代化不仅是中药医学本身的需求,而且也是在21世纪新兴世界的背景下解决严重的社会健康安全问题和医药企业的发展问题的需要,它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一项造福人类的重要举措。

2、 创建临床医学的重要目的和意义

2.1、 创建临床医学的目的。临床医学简单的说就是亲身面对病人的医学,是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的各种专业性学科的统称。其理念是:临床医师通过视诊、听诊、触诊、叩诊以及问诊等临床手段来获得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而通过恰当的治疗措施治疗病人,以使病人的痛苦得到缓解或消除。

2.2、 创建临床医学的重大意义。临床医学过程本身就是一门把实践与理论相融合的过程,它不仅可以在实践中巩固和验证临床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工作者的操作技能,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 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的目的和意义

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有机结合使中药研究和临床治疗的关系更加紧密、有效,是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就两种形式的结合状态来看,它符合了临床-基础理论-临床的模式,反复应用,为以后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当代日渐中药现代化的潮流下,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不仅是未来之星,而且将会大有成就。也就是说,一方面这种融合有利于临床医学对中药的标准型的研究,促进了使中药现代化的优势逐渐融入国际化的临床医学,推动了中药临床的治疗和用药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临床医学上关于中医药学的研制,推进中药临床的新药不断供应,为病人提供更有效、更便宜的新药,达到省钱、省力、省时的目的。下面笔者根据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手段及其优势作简单介绍。

3.1、 根据临床医学实践时所取得的经验和方法研制中药,体现中药现代化的优势

我们知道,新中药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优点:药效性强、疗效指数高、安全保障优等。但是以往相关工作者并没有重视中药现代化,也没有把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相互融合的意识,致使中药的研制量并不是很高。近年来,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相关工作者认识到把临床中积累到的经验融入到中药的研制方法中,可以更大程度上地使中国的丰富资源得以被利用,进而研发出更新、药效更高的新型中药。例如,在研发肝病新中药的过程中,有这样三种考虑:(1)根据历来前辈的经验,采取较科学的民间方法研制中成药;(2)根据临床医疗时所获得的经验,发扬创新精神,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验,最终研发出新型中药;(3)根据已经制得的但药效并不显着的中药,经过探索、实践找出新改进的出路。

3.2、 重视临床医疗中出现的副反应,加以研究,实现中药现代化

一切药物有益就必然有害,所以临床医师必须重视临床医疗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良反应,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逐步实现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系统性的融合,更好地将中医药界打入国际市场,实现全心全意为人类的生命健康服务奉献。例如,对葛根素注射液的副反应进行探究研讨,并明确这种副反应的发生机理,在实践研究中逐渐改善这种副反应的发生率和反应度。然而,由于这种副反应机理的工作开展的比较晚,研制体系不够完善,以及医疗设施的不够完备,致使制约着这种副反应的研制工作的进步。因此,医学工作者应该对中药副反应加以重视,并可以借助国外的临床实例,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和共同智慧,为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做好准备。

3.3、 根据社会的需求,加大对创新中药的建设以及临床医学知识的结合,强化中医药界的创新意识

现代医药学(篇3)

中药的研究与开发 姜廷良

中药制剂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王大林,陆伟根,WANG Dalin,Lu Weigen

浅议中药药理学中的血液流变学 廖福龙,Liao Fulong

试论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 邱德有

人类疾病基因测序接近尾声开发利用基因信息成为焦点

发展中医药学面对的若干基本问题 陈蔚文,CHEN Weiwen

补肾益智方对老年性痴呆模型鼠NOS1表达的影响 王怀星,赖世隆,Wang Xuaixing,Lai Shilong

浅析中医与信息科学 任廷革,Ren Tingge

网上中医方剂信息分析处理系统 刘晓峰,Liu Xiaofeng

从专利保护的角度看中药新药研制的方法学 郑永峰,Zheng yongfeng

厚朴质量优化研究进展 斯金平,童再康,曾燕如,Si Jinpin,Tong Zaikang,Zeng Yanru

竹子在中医药和保健品开发中的潜力 张佐玉,张喜,Zhang Zuoyu,Zhang Xi

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保护的相关问题探讨 黄璐琦,李慧,陈京荔,Huang Luqi,Li Hui,Chen Jingli

现代中医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

中药现代化与中药新药研制的几点思考 饶品昌,李发昌,Rao Pinchang,Li Fachang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李泊溪,Li Boxi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高山林,Gao Shanlin

文化交流是中医药国际化的重要基础 门九章,Men Jiuzhang

云南中药材基地建设现状与产品开发前景分析 马敏象,彭靖里,Ma Minxiang,Peng Jingli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与中药现代化 赵宗江,张新雪

论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的战略背景与目标——中药现代化产业推进战略的若干思考(一) 李泊溪

中药产业现代化过程中技术与管理的相互关系 周飞跃,唐五湘

值得关注的分离料学技术——逆流色谱技术 魏云,曹学丽

中药质量控制方法与策略 张子忠,梁鑫淼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 刘忠权,周材权,王义权,周开亚

丹参注射液主要成分的HPLC及LC-MS定性分析 施超欧,陶萍

野罂栗总生物碱及其单体的抗白三烯类作用 张海娟,张士贤,程桂芳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张勇忠,郑晓珂,毕跃峰,冯卫生,冀春茹

抗心律失常中药的电生理学研究近况 苗维纳

美国FDA《植物药品产业指南》的技术要求与我国中药新药技术要求的比较研究 王智民,任谦,叶祖光

浅谈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选择思路 熊维政,陈元宏

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 付建华,朱晓新,李连达

中国传统医学与西方替代医学的选择 诸国本

乳香炮制方法的改进 张雪菊

浅析西部天然药物开发的现状与问题 张仕元

按照GAP标准要求创建部级药源基地——天士力商洛丹参基地的调查 蒋传中,任强华

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王兵,姚玲,陈维国

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佳途径 张韬

构筑交流平台 是幻想还是理想? 张志华,柳莎,许有玲,徐伟宣

药用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 涂洪斌,卫剑文,彭立胜,钟肖芬,杨文利,吴文言,徐安龙

中国新药研究开发与前景分析 陈平,何勤,王炜,颜胜利

依托资本市场促进医药产业腾飞 孙兵

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分析 曹进,饶毅,沈群,王义明,罗国安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徐青,肖红斌,梁鑫淼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杨光明,蔡宝昌,王明艳,潘扬

略谈中医理论创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关键问题分析 黎敬波,陈孝银

中医临床常用汤剂处方书写的国际标准化探讨 廖峻,唐允华,贲安,胡晓梅

试论中药材全息图谱质量评测人工智能系统构建 李萍,薛粲

浅析现代生物学研究方法及与中医药现代化的关系 余伯阳,严永清

地方病区与非病区土壤及药材中微量元素硒的测定 胡世林,杨连菊,冯学锋

中药壁虎现代研究进展 陈明,黄坚航

试论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意识 杨明,胡晓梅,卢强

浅析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郭凤莲

广东医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连载二) 陈建南,赖小平,刘东辉,袁建文

从日本津村株式会社的发展看我国中药产业面临的挑战 孙宪民,任平

中药的生产必须从源头抓起 刘广南

广东固"九五"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概况及"十五"发展思路 广东省科技厅

广州市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回顾与展望 林元和

广东医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连载一) 陈建南,赖小平,袁建文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模式的研究和应用——若干实质性问题的探讨(一) 谢培山

"一方"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现代化、产业化进程与思考 涂瑶生

论现代中药药理学的发展与评价体系 王建华,王汝俊

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筛选中药创新药物 彭文烈,徐安龙

试从非线性视角看中医方剂实质 陈建南,赖小平,周华

试论广东省中医证候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 孙景波

试论新技术应用于中药制药工业的条件 药凤荷,李药兰

RAPD技术在干品中药材鉴别研究中的应用 王培训,李劲平,黄丰,周联,赖小平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 莫瑶江

北京、广州市场"洋中药"品种初步调查报告 赖小平,陈建南,刘中秋,黄晓丹,陈浩桉

建设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综述 陈伟

国家新药(中药)安全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的概述 王宁生,刘启德

第一军医大学中药新药研究实验室 广州第一军医大学中药系

广州医药集团技术创新体系与"十五"发展目标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白云山中药厂的现代化之路 广州白云山中药厂

一致医药集团的创业之路 深圳市一致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香雪药业的技术创新之路 宋力飞,刘乡乡,黄胜

丽珠医药集团的现代化之路 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药材GAP基地建设概述 徐鸿华,丁平,刘军民,赖小平,陈建南,詹若挺

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职能目标及运作模式 徐建平,高晓玫

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应用中的工业工程技术问题 刘汉槎,金波

论中药工业中的中试放大验证 曹光明,俞子行

以数字模型对中药药效进行综合评价的意义和思考 赵玉男,邢东明,丁怡,杜力军,孙虹,史志红

生物技术在中医药动物模型研究中的应用 陆茵,孙志广

建立中药小复方精选系统操作技术平台的基本构想 梁茂新

成方配伍的研究--中医处方用药的一个新思路 蒋永光,陈波,胡波,刘娟

中药川芎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的建立及其在药材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蔡宝昌,潘扬,王天山,杨光明,周厚成

试论中药提取物的产业化趋势 万德光,裴瑾

中药分子药性学的进展 王米渠,许锦文

麝资源保护与利用方法初探 贾谦,杜艳艳,周青,黄建华,孟智斌

中药秦艽及其可持续利用途径研究 吴兴海,黄馨慧,王喆之

中药材GAP实施的国内外比较与相关基地建设问题 蔺海明

GAP药源基地三维管理初探 王敬民,卫新荣,郝臣

中医药在澳大利亚的市场发展战略 郭治昕,罗瑞芝

实施中药现代化计划做大做强陕西中药科技产业 张积耀

中药制药工程理论研究与实践 曹光明

影响和提高中药临床疗效的几个关键问题 梁茂新,刘杰

中医药相关数据库建设 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高分子材料在现代中药中的应用 刘海岛,丁怡,邢东明,杜力军

中药指纹图谱与全面质量管理 曹进,王义明,罗国安,李萌葆

中药石韦的生药学研究 石建功,马辰,杨永春,宋万志

中药材质量控制方法体系探讨 李萍,徐珞珊

指纹图谱的化学模式识别分析--若干实质性问题的探讨(三) 梁逸曾,谢培山

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单体化合物 王倩,汪海

超声提取与常规提取对部分中药碱类成分提出率的比较 郭孝武

中药超微粉碎研究进展与思考 胡学军,蔡光先,杨永华,郑爱华

新技术在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中的应用 陈培胜,刘法锦,郭用庄

勉县天麻发展前景之管见 孙振民

开拓、创新,进一步推动中药学科和产业发展——本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纪要

关于中药现代化第二阶段发展目标任务的思考 邹健强

借鉴国际传统药物发展经验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 姚新生

中药传统技术的现代研究与保护 罗佳波

试论量子理论与中医药现代化 王巍

浅析含有毒中药材的中药新药的技术审评 何燕萍

关于目前中药新药注册管理及技术审评思考 王嘉仡

新世纪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前瞻 李楚源,贝伟剑,彭文烈,徐安龙

试论藏药的研究开发及现状分析 刘卫建,谭锐

信息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 程翼宇,瞿海斌

受体技术与中药研究 王秀坤,李家实

对速释、缓释制剂的药代动力学试验思考要点 程鲁榕

中医药实验室规范化操作规程(SOP)工程建设 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血清药理学、血清化学和中药药代动力学 潘卫松,刘美凤,石钺,邢东明,杜力军,何希辉,张宏印

中医药古代文献资源系统研究开发工程 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超声技术在提取中药碱类成分中的应用 郭孝武

HPLC法测定麝香保心片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 王建新,宋英,周小初,黄大唯,宋崎

浅谈GAP药源基地的组织运行机制 熊开鹏,高鑫,叶有禄

茯苓规范化种植及产业化发展对策 王克勤,方红,苏玮,傅杰,邓芬

中医中药在墨西哥 沈泉源

日本传统医药现状考察——兼论对中药现代化的一些启示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

中医辨证论治的数学表达 孟凯韬

论中医诊治非典型肺炎 邓铁涛,邱仕君,邹旭

中医药预防非典型肺炎在于除湿化浊 周鹰

中医辅助诊疗系统的研制 徐元景,牛欣

中医数字舌图的信息处理及其应用 梁嵘

中医脾胃方配伍规律的数据挖掘试验 蒋永光,李力,李认书,李慧琴,陈波

探索中医药优势疾病谱 石圣洪,郑小燕,王宗勤

生物碱的超临界流体萃取研究进展 张涛,蔡建国

中药毒性理论及研究进展 刘树民,罗明媚,李玉洁

根癌农杆菌对云南红豆杉原生质体的转化 罗建平,姜绍通,潘丽军

大枣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分子量的测定 杨云,李振国,孟江,苗明三,魏红

中药质量控制的发展趋势 谢培山

中药饮片质量规范研究概论 程国樑,张瑶华,徐徕

现代医药学(篇4)

关键词:

医药高等学校;药品经营与管理;现代物流管理基础

一顺应医药行业的发展需要,开设现代物流管理基础课程

当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消费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药品的现代物流配送也发展较快,为促进我国药品现代物流的发展,规范第三方药品物流或药品委托储存、运输、配送等行为,根据《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和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促进药品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国食药监市〔2005〕160号)等要求,国家鼓励开展第三方药品物流配送。支持具备现代物流条件的药品批发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方式,促进规范化、规模化、多元化的集约发展,使医药企业做大做强。允许具有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及技术条件且管理规范的药品批发企业为已持有许可证的药品企业开展药品委托储存、配送业务。为此,作为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开设专业基础课程《现代物流管理基础》,对学生进行必需的课程教学要求也是势在必行[1]。

(一)科学分配教学学时和安排课程内容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该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应以满足实际就业岗位和药品现代物流配送的需求为出发点或不断调整,本课程总学时数38学时。课程学时可以作如下分配:理论课时为26学时,实训实践为12学时,实训实践课时占课程总学时数的31.6﹪。该课程共十章内容,包括:物流和物流管理概述,物流基本业务管理,物流系统与物流技术设备管理,物流配送与配送中心,企业物流,国际物流,物流信息,物流组织与服务、成本和质量管理,物流企业与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各章的教学学时在实际教学中,也还需科学合理的分配或依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以树立和培养学生为药品现代物流服务的思想和能力。

(二)把握现代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轻重点

医药物流,是现代物流领域的一个特殊分支,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国家对该领域制定有相应的药事法律法规以加强规范管理,这就使得医药物流在管理和操作的层面上具有其特殊性。而高校中的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能掌握医药专业知识又具有一些药品现代物流配送能力,能够在实践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该门课程的开设,应与普通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区分开来,但又要显现出“医药物流”与“现代物流”相互交融的部分,即学生在系统学习并牢固掌握医药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学习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依据课程学时数的分配而科学适度的把握好现代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的轻重点,使学生把所学的医药专业知识和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的知识相互联系在一起,相互交融在一起,做到融会贯通[2]。

(三)为药品经营与管理而服务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课程的开设是为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而服务的,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及知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各类医药商品在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个物流的基本功能方面都有其特殊不同的要求。因此,就要求教师在知识讲授、举例说明、幻灯片的演示方面应加强和药品经营与管理活动相关联的内容,让学生对药品现代物流有一个初步正确的印象。此外,现代物流管理的教学中也可以使用“系统观念”等医药学哲学思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物流管理在医药物流中的应用,也可以帮助学生更理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立足于医药商品特色和现代物流发展特色,培养具有特色的、专业能力突出的实用型人才[3]。

二探索现代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的新方法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由于其课程的特殊性,在教学方面就会与其他专业课程有着不同之处,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现代物流管理基础课程又不能脱离其他专业课程而独立存在。同时,由于物流产业在不同地理区域或经济区域发展水平不一,发展规模差异较大,对学生毕业后的实际技能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如何在现代物流管理教学中探索出新的方式和方法,才能更好的有助于学生对于本专业课程知识的掌握是我们面临探讨的新课题。

(一)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学校大多已经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教师在授课之前需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在课堂教学中,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注意激发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讲授与PPT课件,学生分组讨论,微视频、插图、实作演示、岗位操作流程影像等相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应用,变传统枯燥的教学为生动有趣的教学,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也要注意,避免太过依赖多媒体,避免整个教学过程中过多的课件演示、视频播放而带来的过多信息量,使学生无法消化理解课堂内容[4]。

(二)理论与实训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证明将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相互交叉进行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强化。高校中的许多专业课程都开设有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系统地学习了理论知识之后,实训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继续、巩固和深化,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创新思维以及行业规范操作的重要手段。依照现代物流的主要环节采购、运输、存储、装卸与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与销售、货代和船代、报关与报检、信息处理等内容来设置实训实践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开动脑筋,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达到将知识转化成为实践技能的目的。

(三)计虚拟的实训实践教学

在教师的布置引导下,由学生分组成立虚拟物流公司,或购置第三方物流核心流程和物流沙盘的仿真软件,安装在实训室的电脑上,构建一个仿真环境。在物流仿真实训室用动态的、可视的,多媒体方式来推演整个物流的运行,产生信息流、资金流的流程,运输库存管理的流程,以及配送的流程。学生通过自行分配角色进行实训实践的演练,边学边做,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模拟物流业务可涵盖如下行业:医药、食品、耗材、连锁、供应链等,依据各行业业务运作模式的特点进行组合,形成可定制的业务流程。流程中还可包括现代物流技术设备或信息技术的应用。如自动化分拣设备、装卸设备等;在信息技术中,如EDI、条形码(商品条形码与物流条形码)、EOS(电子自动订货系统)、药品电子监管码、POS(销售时点系统)、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等功能。在实训中教师可对整个实训过程进行监控、评价或组织学生对实训过程进行分析评判。当然仅仅单凭学校的虚拟实训显然是不够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需要借助企业或相关行业的支持进行课外直观的、形象的实训实践教学以帮助学生的理解[5]。

(四)尝试培养专业型人才的教学手段

医药高等学校还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结合学校实际配置情况及就业前景,探讨将学生培养成医药物流专业型人才。当然这还需要在教学中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现代物流与医药物流相结合。由于现代物流行业发展较快,物流学科本身又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包括有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的知识。因此,要更好地将这些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防止简单的堆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了解学生的需求,更好地贴近学生,可尝试将学生培养为医药物流专业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

三结论

物流行业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才引入物流概念一词,但物流及药品现代物流的发展却十分迅速。而现代物流管理基础又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学科,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创新,不断运用新观念采用新方法。需要加强任课教师自身在医药与现代物流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扩展提高,从而为教学服务,同时对教师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谭劲芳.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外资,2009,3:44-45.

[2]韦克俭.现代物流管理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68.

[3]董铁.物流与电子商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77-78.

现代医药学(篇5)

作为现代医院药事管理必不可少的一环,现代医院中药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其内容涉及中药生产管理、中药质量监督、中药临床药管理、中药供应管理等[2]。医院中药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中药的临床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需得到高度关注[3]。本院自2014年开始实施现代医院中药管理理论和模式,笔者将其在药学管理实践中应用的效果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实施现代医院中药管理理论与模式期间的药学管理情况作为研究组;以本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实施常规中药管理理论和模式期间的药学管理情况作为对照组。分别在每组中随机抽取500张中药处方和相应病历,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核对,统计并分析两组的不合理药物处方数量、高危药品配置错误量、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等。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现代医院中药管理模式,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2.1加大技术人员培养力度,提升其专业素质和水平

坚持人才战略,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增加专业知识储备;积极培养科室管理骨干,引进高学历人才,优化药学部人才资源的学历结构,提升整体文化水平;对药剂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提升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从整体上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水平。

1.2.2积极转变服务观念,确保用药合理安全

积极转变服务观念,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技术服务模式;积极开展以“合理用药”为重心的药学监护工作模式,以超常预警及动态监测来监护处方用药,减少不合理药物处方数量;对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确保用药安全。

1.2.3药物调剂规范化管理,确保药物使用安全

加强药物调剂管理模式改革和规范化建设,确保药房布局合理,药品分区恰当,药架摆放规范有序;引进计算机信息化软件对药品进行管理,完善各项药物调剂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具体职责,建立健全的调剂技术标准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四查十对”政策,杜绝出现凭借印象发药的现象[4];建立健全的科室奖惩制度,定期检查科室药物调剂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积极处理;加强在岗培训,提升药学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整体专业素质,确保配发给患者的药物准确、合理、优质、安全、有效。

1.2.4加强药学科研建设,提升整体科研水平

加强医院药学科研建设,不断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理论、新方法,以提升临床药物治疗效果,降低因管理不当造成的损失和浪费;成立中药药理实验室,加强各方面的专业配套改革,如人员安排、机构设置、规章制度等,积极推动药学科研工作发展[5];定期组织药学技术人员参与到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之中,并就药学科研课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发表出版中药学专著和论文,提升药学科研水平和药学部的影响力,从而提升整体科研水平。

1.2.5做好药物制剂管理,提升社会和经济收益

充分结合医院直接投入和科研立项所得研究基金,申报中药新制剂品种,加大研发与生产含医院特色的中药制剂,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500份中药处方中,有2份不合理药物处方,不合理药物处方发生率为0.4%;对照组500份中药处方中,有10份不合理药物处方,不合理药物处方发生率为2.0%。两组对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高危药品配置错误量来看,研究组共1张,占0.2%;对照组共5张,占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来看,研究组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占0.6%,对照组有9例出现不良反应,占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现代医院中药管理是在当前新“医改”形势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药事管理理论和模式,在推动医院药学事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提升医院中药管理水平,便于医院为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的药学服务[6]。本研究按照本院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现代医院中药管理。

3.1药品调剂方面

本院药品调剂普遍存在用药不规范、发药不标准、工作效率低、管理不科学等问题。而药物调剂承担着药物的贮存、发放、使用、回收等方面的责任,需得到高度重视[7]。对此,笔者提出药方布局合理规划、信息化管理方式、完善中药调配制度等措施进行改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药物发放登记管理需实施双人双核制度,以充分确保药物发放、使用的安全性。而且,还必须改善药物调配人员的工作环境,促使其提升工作积极性,提高药物调配准确性和调配速度,以确保中药临床效果充分发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现代医院中药管理理论与模式实施以来,药品调剂制度日益规范,药物不合理发放行为明显减少,工作效率得到提升。临床不合理药物处方发生率从2013年的2.0%下降到2014年的0.4%,而药品配置错误量从2013年的1.0%下降到2014年的0.25%,用药合理性大大提升。

3.2药物研发方面

医院未来的发展和技术实力取决于其自身药物研发技术水平和临床治疗水平的高低[8]。另外,中药制剂的研发也有助于推动医院专科建设发展,比如康复科、肾内科、骨伤科、肛肠科等,进而推动医院整体发展,因此应得到高度重视。然而,本院以往药物研发还存在资金及设备投入少、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阻碍药物研发速度和效率。对此,笔者认为,可精简机构,对科研人员、科研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确保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还应该定期对研发成果进行检验,以免出现科研浪费的情况,促使整个科研过程顺利进行;成立专门科研实验室,加大科研经费和新设备投入力度,验收科研成果。

3.3药物制剂方面

本院中药制剂发展中存在自行生产制剂能力缺乏、制剂覆盖范围狭窄、部分药物制剂严重短缺等问题。对此,笔者认为,院方应该在切实立足患者具体需求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自行生产中药制剂的力度,以生产出安全性高、价格相对便宜的常见中药制剂;而且,为改善本院中药煎药流程,还应成立专门住院中药房,安排有丰富中药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负责人,专门负责为住院患者进行中药调剂和煎煮,以提升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3.4人才培养方面

对于医院的中药管理来说,高素质、高专业性的药学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本院存在人才储备不完善、人员学历结构水平低等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加强本院专业人才培养已迫在眉睫。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加强从业人员知识、技能培训;构建健全考评选拔制度,充分挖掘人才潜力,帮助其实现自我价值;引进高学历、高水平人才,优化人才结构等。综上所述,现代医院中药管理理论与模式在药学管理实际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能规范药物管理,提升医务人员专业素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可以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杨勇 单位:重庆市綦江区结核病防治所

〔参考文献〕

〔1〕梅全喜,曾聪彦,钟希文,等.现代医院中药管理理论与模式在我院药学管理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12,23(31):2881-2884

〔2〕贾丽君.现代医院中药管理理论与模式在我院药学管理实践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5):163-164

〔3〕李浩福.现代医院中药管理理论与模式在药学管理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5):266-267

〔4〕赵霞.现代医院中药管理理论与模式在我院药学管理实践中的应用〔J〕.首都医药,2014,21(24):29

〔5〕曾聪彦,梅全喜.现代医院中药质量管理模式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7):620-623

现代医药学(篇6)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64-3849

国内刊号:11-5699/N

邮发代号:2-53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现代医药学(篇7)

现代医药商品学是研究医药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及其实现规律与变化规律,指导消费者合理使用医药商品,反馈医药商品信息以提高医药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国民保健体系和医药市场健康发展的一门科学。

现代医药商品学的内涵

现代医药商品学的内涵很丰富,但概括起来就是研究医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如何体现与提高医药商品的使用价值。

医药商品的使用价值

医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医药商品属性与人和社会需要之间的满足关系 医药商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作用的特殊医药商品。现行流通中的医药商品包括医药企业经营的药品、医疗器械、化学试剂等医药商品。

医药商品从生产经营者的角度,不具有直接的使用价值,只具有间接的使用价值即交换价值;从药品消费者的角度,有直接的使用价值,即可以满足人们的防病、治病和保健的需要。医药商品使用价值具有两层含义:一是药品的适应性,由医药商品实体的物质特性所决定,具有能够满足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具体需要的效用。二是医药市场适销性,医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否被医药市场所接受,以及被社会和他人所承认的程度。

医药商品使用价值的特征 正确理解医药商品使用价值的概念关系到医药商品学学科体系和药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关于医药商品学研究对象与任务的研究是我国医药商品学界几十年来的热点问题。为了阐明医药商品使用价值的特征,首先必需分析一般医药商品使用价值的特征。医药商品使用价值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医药商品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人对医药商品的评价与对其他事物的评价一样,其实质就是把医药商品放在社会需要中去衡量。这种需要是指人对物质和精神的占有关系。医药商品市场上的需要表现为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是以货币作为保证的需要。价值在哲学上的含义就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即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对于医药商品使用价值来说,就是医药商品客体对人和社会的意义。价值观的核心是主体对主客体关系的一种评价。

医药商品使用价值决定于物的属性。医药商品首先是物,医药商品使用价值来源于物的使用价值,物的属性构成了使用价值的物质基础。医药商品使用价值是由医药商品有用后形成的,医药商品的属性可以分成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医药商品作为有用途的物体,在形成使用价值的属性中,起直接和主导作用的是医药商品的自然属性,主要包括医药商品的成分、结构、性质等。医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由医药商品自然属性派生的,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和艺术多方面的内容。医药商品使用价值决定于物的属性,但不等于说物的属性就是医药商品的使用价值。物的使用价值也不是指物的本身及其属性。而是物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能力、过程和结果。物品的全部属性必然要区分为价值部分和非价值部分,只有与人和社会需要一致的方面才对使用价值做出贡献。

医药商品使用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医药商品首先是物,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物。医药商品已不是一般的劳动产品,而是通过交换满足他人、满足社会而生产的社会使用价值。作为社会的使用价值不仅应具有物质有用性,而且还必须具有社会有用性,即为社会所需要的属性。实践证明;不顾社会总体在质和量方面不断变化的需要而盲目生产的产品,尽管其物质有用性存在,但缺少社会有用性,如因为医药商品的过度包装等问题,医药商品不能完成交换,医药商品使用价值也不可能实现,以致造成巨大的社会积压和浪费,无法实现社会经济效益。

医药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这种二重性是不可分开的两个方面。医药商品使用价值具有的物质性和社会性,这二者的统一也正是医药商品二重性的反映。从医药商品功能和人的需要之间的满足关系来看,对于医药商品消费者来说,医药商品使用价值更多地体现了物质性。它是人需要的“物化”产物。医药商品是根据人的需要和药品本质可能性创造出来的。对于医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来说,医药商品使用价值更多地体现了社会性,医药商品事关国计民安和社会的稳定;医药商品的功能要得到人和社会的承认,才能实现医药商品使用价值的深化和提高。

医药商品使用价值是历史的、动态的、相对的、主客观的统一。医药商品需经过研究、生产、流通、消费等过程。医药商品研究和生产是医药商品使用价值形成阶段,这时的“医药商品”一般叫做产品。医药商品与人的需要之间未发生价值关系。只能说医药商品具有了潜在的使用价值。医药商品流通是医药商品使用价值转移阶段。医药商品消费是医药商品使用价值实现阶段。医药商品在交换时完成了产品到医药商品的转化,医药商品在交换和使用中完成了它的实际效用,使医药商品具有了实在的使用价值。医药商品使用价值有其形成、转移、实现和消亡的运动历程,它的运动规律正是医药商品学所要研究的。医药商品的使用价值随着人的健康观念、医药科学的进步、医药商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原有的需要满足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人们对医药商品的需要是无止境的。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与医药商品的创新也是无止境的。

因此医药商品使用价值是历史的、动态的、相对的、主客观的统一。

研究医药商品使用价值必须重点研究药物特征和合理用药

现将药物特征和不合理用药现象概括如下。合理用药是复杂的系统行为,由医学、药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及医生、药师和用药者个人的综合素质所决定,其详细内容将另行论述。下方仅就相对于合理用药的不合理用药的特征作简明叙述。目的是为了解药物特征和不合理用药不但不可能体现医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且会产生对人和社会的伤害。必须尽可能的杜绝不合理用药现象,只有在掌握医药商品特征和合理用药的前提下,才可能体现医药商品的使用价值。

医药商品的特性 迄今,人类还不能达到研制出完全无害、有益的医药商品。医药商品的特征是:具有药理作用与副作用的两面性;具有作用和功效的隐蔽性;医药商品市场需求的动态性;医药商品使用的针对性;医药商品质量的惟一性。

不合理使用医药商品的危害 造成药源性疾病呈上升趋势,其危害程度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感染性疾病之后,而居第四位致死亡率。

不合理使用医药商品可概括为:Abuse药物滥用;Misuse误用;Overuse用药过量;Underuse用药不足。

不合理使用医药商品的具体表现 第一,有病未得到治疗。病人患有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疾病与症状,但因各种原因,包括得不到需要的医药商品。第二,用药不当。病人存在用药适应症,因误诊及误购而没有得到对症治疗的医药商品,对病人的用药禁忌失察、联合用药的配伍失当等。第三,药量不足或过量。由于病症、个体差异、心理状态与环境等因素,在具体的药物治疗中,必须科学的决定用药剂量与疗程,不足与过量均属不合理用药。第四,无适应症用药。病人不存在需要药物治疗的疾病与不适而安慰、保险性的使用医药商品。第五,不必要的使用昂贵药品。例如单纯提高医疗单位的经济收入而使用昂贵药品或大处方。第六,用药时间、间隔、途径不当。应遵循具体医药商品说明书中关于该药物的给药时间与间隔及给药途径合理用药。第七,重复给药。由于医药商品知识的缺泛,对医药商品方的不了解而重复使用某一药物成分。例如感冒药合并用药时,常有患者重复接受对乙基酚的现象发生。

现代医药商品学的学科体系与课程内容

现代医药商品学的学科体系与课程内容,目前在我国尚未统一和形成共识。笔者根据教学的体会与实践,认为现代医药商品学的学科体系与课程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现代医药商品学的学科体系

现代医药商品学的目的任务决定了现代医药商品学的学科体系。

现代医药商品学的目的任务 现代医药商品学是由商品学、经济学、临床药学与临床医学、市场营销学、消费者心理学等多种学科有机结合与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近年来世界上各国对于医药商品学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逐渐加深。笔者认为只有受过医药商品学专门教育的经济专家,才能成为医药企业家。在医药商品流通范围内的工作人员,要经常与医药商品打交道,必需学习医药商品学,在商业企业中担任销售、计划、统计工作的人员与管理者,也需要学习医药商品学,运用医药商品学有关理论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现代医药商品学的具体任务是:

指导医药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通过医药商品资源和医药市场的调查研究与市场预测,医药商品的需求研究等手段,为有关部门实施医药商品的结构调整、医药商品的科学分类,医药商品的销售与进出口贸易管理,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医药商品的环境管理等制定医药商品标准和政策法规、医药商品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为医药企业提供医药商品的质量要求与建议,指导医药商品质量的改进和新药的开发,提供医药企业的经营素质,保障医药市场的适销对路和建康发展。

评价医药商品使用价值的高低。通过医药检验与品种鉴定手段,保证医药商品的质量符合法定的和惟一的药典和药品标准,保护药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防止医药商品的不合理流通与使用。通过确定适宜的药品包装、运输、贮存保管与养护的条件与方法,防止医药商品的质量发生不良变化而造成企业和消费者的损失。

促进医药商品使用价值的提高。通过医药商品学关于结合具体各类医药商品临床药学与临床医学的知识介绍,大力普及医药商品使用知识,使消费者医药商品流通人员了解和提高医药商品知识,学会对症合理用药和合理的选购医药商品,掌握科学、合理的药品消费方式和方法,从而实现医药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与提高。

现代医药商品学的学科体系 现代医药商品学的学科体系应当涵盖医药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由其自然属性决定的其他属性。因此现代医药商品学的学科体系是研究医药商品的自然属性,即医药商品的质量;医药商品的理化性状;医药商品的作用功效及合理用药的临床药学与临床医学的基础。研究医药商品自然属性决定的有关要素,即医药商品的标准;医药商品的分类;医药商品的包装;医药商品的运输、贮存与养护;医药商品检验等。

现代医药商品学的课程内容

医药商品学是研究医药商品使用价值的科学。一般而言,可以用医药商品质量来表现医药商品的有用程度,反映医药商品满足人们和社会用药需求的程度,医药商品质量是医药商品使用价值及使用价值大小的集中反映。因此,医药商品质量是医药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

医药商品学研究的具体内容概括起来可分为三个方面:

研究医药商品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以及医药商品发展史、学科性质与发展方向。如研究医药商品质量、使用价值、有用性、效能等基本概念及这些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医药商品科学的规律性、医药商品流通领域的质量及其变化规律;如何运用临床药学、临床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观点全面评价医药商品的质量、经济效益比、医药商品的使用价值等问题;全面的研究医药商品的发展史、通过对医药商品学的研究,考察医药商品在每一阶段、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所产生的作用;探索医药学在医药商品经济中的作用,如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医药商品学应有的作用与地位。

现代医药学(篇8)

1.2芒苞草化学成分的UPLC———MS分析芒苞草是中国植物分类学家高宝莼研究员首次建立的第一个新科,是中国的特有科植物,国家首批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II级),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孤立的类群,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是科学上的一个重大发现,该成果代表了植物学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为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肖世基等人对芒苞草进行UPLC———MS分析,通过相应色谱峰的质谱解析并参考文献报道,从该植物全草的甲醇提取物中推测出5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绿原酸、奎宁酸、异鼠李素-3-O-(3"-6"-二-O-E-P-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山奈酚-3-O-(3"-6"-二-O-E-P-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和松柏苷。由UPLC的PDA色谱图可知前4个化合物均为该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它们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4]。

1.3硝苯地平在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硝苯地平(NIF)是第一代钙拮抗剂,广泛用于心绞痛、充血性心衰和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7]。石墨烯(GR)是具有二维平面结构的新型纳米材料,其具有良好的电催化和电子转移性能,能够极大降低被测物的过电势。广西民族大学的廖苏琦等人研制了用Nafion与乙醇分散石墨烯的化学修饰电极以测定NIF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0.1mol•L-1的NH4Cl-NH3缓冲溶液中(pH值为9.0),硝苯地平在裸电极于-1.037V处有一个不明显的还原峰,与NIF在修饰电极上于-0.937V处有一个明显的还原峰,峰电位正移100mV,灵敏度增大约15倍。说明石墨烯修饰电极对硝苯地平有很好的催化和增敏作用。且NIF在电极上的电极过程是完全不可逆的。定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4.0×10-6~1.0×10-4mol•L-1,相关系数为0.991,检测限为4.0×10-6mol•L-1,说明此修饰电极有良好的选择性,且表现出优良的重现性[8]。实验证明,此修饰电极具有稳定性好、催化活性高以及灵敏度高等优点,可用于实际样品测定。

1.4盐酸氯丙嗪在纳米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盐酸氯丙嗪(CPZ)是一种中枢多巴胺受体的阻断剂,具有增强睡眠、麻醉、镇静等多种药用功能。石墨烯(GR)是具有平面二维结构的新型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催化和电子转移性能;能够极大降低被测物的过电势。为此,广西民族大学的彭欢等人研究了盐酸氯丙嗪(CPZ)在用Nafion分散石墨烯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实验表明该电极反应为一具有吸附作用的不可逆过程。用该方法对片剂中CPZ含量测定,回收率在95%~110%之间,结果令人满意[9]。实验也证明,此修饰电极具有稳定性好、催化活性高以及灵敏度高等优点,可用于医药片剂的检测及实际生产控制。

1.5一个氨基剑麻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解析多糖由于拥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免疫调节、降糖降脂等众多生物活性,因而吸引了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广西大学的张雪红等人以抽取纤维后的废弃剑麻渣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和脱蛋白法,得到剑麻粗多糖CSP(手性固定相)。粗多糖CSP经DEAE-Celluose纤维素柱色谱脱色分离、SephacryS-300HR凝胶柱多次催化纯化后得到一个精制的剑麻多糖SP3,其纯度为99.4%,平均分子量约为16700Da。由单糖组成分析可知,SP3由Rha、GalA、Gal、Mam、Glc和Xy1以1.7∶1.0∶1.1∶0.1∶0.2∶0.1的摩尔比组成。通过多糖部分水解、氧化、降解和甲基化对剑麻多糖SP3分析,还进行了结构鉴定[10],其中发现部分半乳糖残基的0-2位上的羟基被甲氨基取代,该研究期望能在生物学、医药学、生命科学、分析分离科学中得到应用。

2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2.1液液选择分配萃取法从栀子中分离制备栀子苷栀子别名黄栀子、山栀、白螗,是茜草科植物栀子果实。目前,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作用,在中医临床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高血压、糖尿病等症。栀子苷是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的有效成分,分子式为C17H24O10,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为提高栀子苷的食品保健作用和药效,广西大学的周敏等人通过选择性分配萃取原则建立了一种简便而有效提取制备栀子苷的新方法。即将栀子粗提物用聚合物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CMC)、聚乙二醇(PEG)和聚丙烯酰胺(PAM)水溶液和有机溶剂进行分配萃取分离富集栀子苷,并对栀子苷在两相之间的分配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将栀子粗提取物分别溶在0.5%CMC水溶液、5.0%的PEG-6000水溶液和2.0%PAM水溶液中,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普通的正相萃取,有机相栀子苷含量为65.4%、59.8%和62.3%,而将栀子粗提物溶于正丁醇中,用上述聚合物水溶液反相萃取,有机相中栀子苷含量分别为85.0%、82.3%、87.1%。此结果表明聚合物对栀子苷的分配具有选择性[2]。

现代医药学(篇9)

关键词:近代;基督教;医学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1)12-0115-08

中国医学现代化是指从建立在经验和玄学基础上的“传统医学”向建立在实验与科学基础上的现代医学转化,这一过程直到今天仍在继续。而中国医学早期现代化则是指西方近代医学传入中国,并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中西冲突”之后,逐步在中国医学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基督教在华医学事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基督教在华医药事业促使了中国医学早期现代化。如费正清所言:“中国的现代西方医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传教士示范和教授的结果。”①

一、西方医学日益为中国人所认同

继文艺复兴之后,西方国家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和对外扩张,国力迅速增长;而中国却仍然在传统的君主专制体制下缓慢发展,国力日渐衰弱。西方国家为了在中国扩充市场,派遣大批传教士来华;而传教士要立足于中国,又不得不借助医药这一手段。因为免费而有效的医药活动可以打消中国人对西方人的怀疑与恐惧,而“上帝的仁慈”又遮掩了掠夺者的凶狠与贪婪。医学史家王吉民指出:“基督教医药事业从开始就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结下了不解之缘,美帝在华教会协会曾有如下主张:‘欲介绍基督教于中国,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医药,欲在中国扩充商品的销路,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教士。医药是基督的先锋,而基督教又是推销商品的先锋’”。② 在这一观念的驱使下,19世纪中叶以后,大批的基督教和天主教医学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在中国开展“设立医院或进行医学教育”等医药事业,从而大规模地把近代西方医学输入到中国。

起初,中国人对医学传教士及其活动心存怀疑与恐惧,一直到19世纪下半叶还没有完全消除。在民间流传着关于传教士的谣言,如蒸食幼儿、以诱人入教、以媚药妇女、挖眼剖心以入药、解剖尸体或制作人体标本等,③ 因此许多传教士被认为是邪恶之人,而教堂被视为恐怖之地。然而,医学传教士早期的施医送药活动均免费,且兼以救济贫病。这对一般穷苦人而言无疑具有一定的诱惑力。他们在无钱治病的情况下,比较愿意尝试这种免费治疗。久而久之,各种传言和误会就消除了,而传教士医生的仁慈和高明的医术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看法,到传教士开办的诊所来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例如,伯驾在广州的新豆栏医局开张六个星期就有450人前来看病。④ 由于越来越多的民众推崇西医,一些曾对西医和西方人(传教士)心存“疑忌”的士人甚至官吏也逐渐改变其成见,当他们或亲人患病而中医治疗无效时,也会选择到医学传教士开设的诊所或医院就医。所以,在伯驾的医局里,不只是百姓前来排队就医,就是县、省等各级官吏也只能如百姓一样排队候诊。就连一直痛恨洋人的林则徐也间接地请求伯驾为其治病。由于受“华夷之防”观念的束缚,林则徐虽患疝气,却不愿意亲自去请伯驾为其治疗。而是委托一名高级行商带信给伯驾,请求他翻译《各国律例》,附带请求他开列戒除鸦片的药方和治疗疝气的方法。伯驾送给林则徐一副疝带,林则徐的病情有所好转。从此,林则徐打消了对西医的疑虑。鸦片战争结束以后,伯驾在广州重开医院。1843年,时任钦差大臣的耆英到伯驾的医院看病,并对医院赞不绝口。事后,耆英还给伯驾赠送了两块匾额,上书“妙手回春”、“寿世济人”,落款为“耆宫保书赠伯驾先生”。官吏对伯驾医药活动的默许表明中国社会的上层已开始接纳西方医学。

晚清重臣李鸿章对西医态度的转变也是一个典型例子。李鸿章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接触到了西医,但当时却是漠不关心。直到1879年,李鸿章对西医的态度才开始改变。是年,李鸿章夫人患病,李氏遍请天津城内外的中医国手诊治,总共延请了17名中医,其夫人的病不仅未能治好,反而加重了,几乎死去。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所请之人都是庸医,于是请求美国驻天津副领事毕子明代请西医。结果请到英国伦敦会医学传教士马根济等给李夫人治病。在马氏等西医的治疗下,李夫人的病迅速好转并得以痊愈。马根济不仅治好了李夫人的病,还为李鸿章衙门内其他一些人治好了疾病。马根济的高超医术,赢得了李鸿章的好感,李鸿章也因此改变了对西医的看法,并从此开始“笃信洋医”。⑤ 不仅如此,李鸿章还对中国西医的发展作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他捐资给马根济创办医院,并允许他在医院传教。这对基督教传教士而言,是一次传教事业的成功;这对中国而言,是中国政府支持西医事业的开端。除资助医学传教士开设医院外,李鸿章还对医学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医学教育事业予以支持。如1887年香港西医书院创办时,李鸿章不仅是书院的名誉赞助人,而且他还“于1899年覆函西医书院掌院以示支持”。⑥ 李鸿章还开创了官办西医院的先例。1879年,李鸿章出资由马根济在天津开办医院――“阁爵督部堂施医处”。医院设有候诊室、病房、药房等,设备比较先进。1888年马根济去世后,该医院由英国伦敦会买回。此后不久,李鸿章在天津地方乡绅的资助下,又建立了一所新的官方医院――天津总督医院。在创办北洋海军过程中,李鸿章以天津总督医院为基地,在海军各口建立了一系列的海军医院。在创办医院的同时,李鸿章还开办了近代中国第一所官办医学校――北洋医学堂。作为中国近代最早的医学堂,它一直持续至1933年停办。它培养了不少陆、海军军医。他们对中国早期军事现代化、官办医学教育乃至医药卫生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

李鸿章除了发展西医事业以外,还在许多场所赞扬或宣传西医。在天津总督医院开业之际,李鸿章当着英、德、俄、美等国领事和中国民众的面发表演讲“对外国医术给天津人民带来的好处表示赞赏”。1896年,李鸿章访问美国时曾对美国教会人士在华设立医院表示赞赏,他还希望教会向中国“派遣更多的医学传教士”。⑦ 由于马根济医治好了李夫人的病,此后李鸿章便大胆地请西医为其幕僚乃至宫廷人员治病,他曾请西医给醇亲王奕治病。这些活动无疑扩大了西医在中国的影响,同时也消除了中国上层社会对西医的误解和抵触。从而有利于西医事业在中国的发展,为中国医学现代化开创了条件。

二、中国传统医学遭到质疑和批判

医学传教士在华的医药活动广泛地为中国人所接受必然会动摇传统中医在中国医学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但是,对一般民众而言,接受西医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一定会排斥中医,谁能医治好他们的疾病他们就相信谁,因此他们不可能从科学的高度去质疑传统中医,也不可能对传统中医提出批判。李鸿章等晚清官僚虽然也接纳了西医,但他们却不排斥中医。真正对传统中医提出质疑和批判的是如下三种人:(1)那些较早接触西方医学的传统中医学家,通过潜心钻研,发现传统医学存在诸多问题,于是予以揭露和批判;(2)那些在教会医学院校或国外(尤其是留日学生)学习西医的人,他们在深入掌握西医学之后,对中医的某些认识和做法难以理解和接受,于是主张废止中医或改造中医;(3)那些受西方科学思想影响较深的文人,他们对西医未必精通,但他们有敏锐的思想和犀利的文笔,他们对中医的批判尤为尖刻。

王清任是第一个方面的代表。王清任及其著作《医林改错》,被认为“冲出了传统的中医学术的哲学基础”,引发了一场中医学术在方法论上的革命。⑧ 王清任于1830年刊行《医林改错》,作为一名中医,他谙熟中医的理论与实践,因此他对传统医学的批判更有针对性,而不是泛泛说理。他在文中指出:“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人夜行。”“前人创著医书脏腑错误,后人遵行立论,病本先失。”⑨ 其中“脏腑错误”、“病本先失”这八个字表达了他对数千年来中国医家所奉行的“循法守度”做法的不满。在书中他还“指责历代医家奉为圭臬的《内经》自相矛盾,连篇累牍地攻击歧伯、鬼叟区、扁鹊等误人非浅。”⑩ 他主张通过解剖或实践观察认识人的脏腑,而不是记诵前人的经典著述。这从方法论上对传统中医是一次大胆的超越。当然,在当时西方医学还没有大规模输入中国的情况下,这种认识没有得到医界的认同,相反却被认为是异端。因而其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冲击并不明显。

吴汝纶、汪大燮、余云岫是第二个方面的代表。吴汝纶在信奉西医后对中医大加排斥,说《灵枢》、《素问》、《本草纲目》等医书都不足据;西医解剖学相当准确,药品又多由化学家所定,所以“百用百效”。他认为中医远不如西医,宋以后的一些医书“尽可付之一炬”。??? 在近代对中医提出挑战并主张废止中医的人当中,留日学生最多,汪大燮、余云岫就是其中典型代表。日本作为汉文化圈中的成员,中国传统医学(“汉方医学”)一直在日本占主导地位。16世纪以后,西方医学逐渐传到日本。18世纪中期,前野良泽翻译介绍荷兰医书提倡西医,西方医学逐渐在日本立足,当时把从荷兰传入的医学称为兰方医学或“兰医”。此后,日本发生了“汉医”与“兰医”的论争。明治维新以后,随着日本全面接受西方文明,也实施了一系列废止中医的措施,此后日本医学得到了全新的发展。日本废止“汉医”的作法对留日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曾经留学日本的汪大燮在民国初年任教育部总长,在“民元教育系统漏列中医”事件之后,在接见要求为学会立案的北京中医学会代表时说“余决意今后废去中医,不用中药。所谓立案一节,难以照准。”这不仅表明了他废止中医的决心,也反映了要为“中医学会”在国民政府立案也是不可能的。余云岫反对中医也十分坚决,还在日本学医期间,余云岫就发出“长习新医,服膺名理”的感慨,立志回国后也要革除旧医。1914年,余云岫发表了著作《灵素商兑》,开始了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全面批判。他指出:“不歼《内经》,无以绝其祸根。”“灵素之渊源,实在巫祝”,是占星术和“不科学的玄学”,“中医无明确之实验,无巩固之证据……不问真相是非合不合也”。总之,其主要思想是全面否定中医,认为中医是“杀人之祸首”,“如不消灭中医,不但妨碍民族的繁息,民生的改良”,而且国际地位的提升也无从谈起。??? 1929年2月23日至26日,南京国民政府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余云岫以中华民国医药学会上海分会会长的身份参加会议,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障碍》的议案,并获得会议通过。虽然,余云岫废除中医的思想并非直接来源于基督教传教士,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教在华医药事业的繁荣,的确给这种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鲁迅、郭沫若等是第三个方面的代表。鲁迅和郭沫若都有留学日本学习西医的经历,而且后来都弃医从文。在他们早年的著作中,都曾经流露出对中医的不满甚至批判。鲁迅1902年至1909年留学日本,在日本期间,有感于“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于是1904年入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西医。西医的熏陶,再加上早年在家乡目睹中医何廉臣给父亲治疗疾病过程中的一些荒唐事情以及中医治疗无效而使其父亲痛苦不堪的记忆,而产生了对中医的不满。因此,他在《呐喊自序》、《父亲的病》中对中医都进行严厉的批评,并发誓“决不看中医”。郭沫若1914年到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学习西医。由于所学之西医为西方近代科学之一部分,推崇科学的思想倾向,促使他对西医产生好感,而对代表“旧文化”的中医却痛恨而加以鞭挞。这种态度,在他的言论中时有流露。即便到了1944年,郭沫若曾在《新华日报》上发表文章谈“中医科学化”问题。他指出:“首先要对中医大夫进行‘再教育’,需要学习全部的西医教程方准行医。”“只是(中医)文献上的问题,与行医无关,在医学院里不作必修科目,只须有志者作为研究问题。”言下之意就是中医理论没有临床指导意义,应束之高阁。他还说:“国医治好的病,反正都是自己会好的病。”鲁迅、郭沫若等代表中国社会知识分子阶层,他们对西医推崇而贬抑中医的观点与他们早年直接学习西医不无关系,但同样与20世纪初基督教在华医药事业的繁荣及其本土化对中国医学乃至中国社会的影响不无关系。

上述各个方面对于中国传统医学的质疑和批判,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决策,最终上升到国家意志,从而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两次“废止中医”的政府行为,当然也引起了中医界的抗争。第一次发生在1912年7月全国临时教育会议之后。此次会议制定了《大学令》和《专门学校令》,决定大学中设医科,专门学校中设医学专门学校和药学专门学校。11月,教育部根据这两个法令又制定了具体的“医学专门学校规程”和“药学专门学校规程”,医学设48个科目,药学设31个科目,但是都没有中医药学的内容。1913年1月,教育部又公布了“大学规程”,医科分为医学门和药学门,医学门设51个科目,药学门设52个科目,仅药学门中有中医药学及实习两科。这表明,中国医药学正式被排除在国家教育系统之外。这一事件引起了中医界的强烈抗议,从1912年底到1914年初,上海、福州、广州、南京、香港等地中医界人士纷纷组织起来,成立中医药团体,创办中医药刊物,从理论上对争取中医的合法地位进行呼吁,从实践上通过开展中医药教育等活动来与政府抗争。第二次废止中医的政府行为发生在1928年底到1929年3月。1928年11月11日,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卫生部,下设总务、医政、保健、防疫、统计五司,另设中央卫生委员会为设计审议机关,12月1日政府公布全国卫生行政系统大纲,规定省设卫生处,市设卫生局,卫生行政系统正式确立,这一新的卫生行政体系仍然把中医药排斥在外。1929年3月23日至25日,国民政府卫生部在南京召开第一届卫生委员会,共50余人参加,但其中却没有一名中医界的代表。大会共计讨论40多个议案,涉及到中医的议案有4个,其中坚决主张废止中医的议案就是其中之一,那就是中国医药联合会上海分会主席余云岫所提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余云岫在提案中举出废止中医的四点理由,并说“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向上,卫生行政一日不能进展”。??? 可见,其反对中医态度之坚决。会议对这四项提案的处理结果是:甲、旧医登记限至民国十九年底;乙、禁止旧医学校;丙、其余如取缔新闻杂志等非科学医之宣传品及登报介绍旧医等事由卫生部尽力相机进行。国民政府中央卫生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余云岫等提出的有关中医议案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震动,引起了一场更加声势浩大的中医界抗议活动。

综上所述,由于基督教在华医药事业的发展,更多的中国人接受西医教育或接受西医的“恩惠”,人们已逐渐消除了对西医的恐惧与误解。从百姓到官僚、从社会到国家,在接纳西医、学习西医、效仿西医的过程中,开始排斥传统的中医,不断提出废止中医的主张甚至上升到国家行为。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有来自中医界的抗争,他们为争取中医的生存而奔走呼号。但,这只局限在中医界,对广大民众而言,他们所关心的只是“疗效”,对“政策”、“科学”等与之日常生活联系不大的事情似乎不太关心。所以,在这场废止中医与维护中医的斗争中,废止中医一派因有政府的支持和较广的群众基础,最终占了上风。政府废止中医的动因和结果是要发展西医。因此,20世纪20年代后期,在中国政府的推动下,西方医学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这一“弃旧从新”的过程,也正是中国医学现代化的重要内涵。

三、现代医学体系在中国的确立

在传统中国,用以治病救人的医学只是沿袭“歧黄仲景”之术,虽然在历朝也有域外医学的传入,但其传统与精髓却数千年未有变化。而中国传统医学(包括医药卫生体制)发生变化,是在近代以后的事。随着西方医学在中国影响的逐步加深,中国的医学体系在器物、制度、知识及观念等各个层面,在医疗、医学教育、卫生行政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经历了一个世纪左右的中西医的交流与融合之后,中国医学发生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到20世纪30年代,一种全新的医学体系在中国基本确立,中国医学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1. 现代医院的建立和发展

中国的现代医院最早是传教士建立的教会医院,从1835年伯驾在广州创办眼科医局起,到20世纪20年代教会医院已遍及除、青海以外的全国各地。据统计,1919年中国共有教会医院326所,分布在22个省,237个城市。??? 这些由教会开办的医院一般都能采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医学知识来治疗疾病,因此教会医院是西医输入中国的最早窗口。例如早在19世纪40年代,伯驾就能用世界最先进的麻醉剂乙醚、氯仿等实施手术,而这些技术从开始在欧洲或美国使用到传入中国也只三五年时间。由于教会医院采用西医治疗见效快,再加上传统中医无法企及的外科手术,使教会医院很快赢得了人们的认同甚至赞誉,一些官绅捐资建设教会医院以答谢其治病之恩,一些有权势的人出资兴建新式医院。此外,那些早年在教会医院、医学院校或者在国外学习西医的中国人,也开始创办医院或诊所。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开始出现了官办或私人开设的新式医院或诊所。在中国最早开办西医诊所的人是黄宽,他在英国获得爱丁堡大学医学博士后,于1857年回国,次年在香港开办诊所。又如晚清重臣李鸿章曾出资由医学传教士马根济创办了天津总督医院,在创建北洋水师过程中又在各军港建立了北洋海军医院。最早的官办医院则出现在清政府新政时期,1906年和1908年,清政府相继在京城仿照各国在京官医院(教会医院)建立了内城官医院和外城官医院。??? 在民间,社会力量也开始创办医院。1872年由香港当局和民间力量共同出资建立了中国首家华人医院――东华医院。这家医院最初全靠中医治疗,但医院董事会聘用了一位经香港西医书院培训的华人担任院长之后,西医在该医院日益发挥重要作用。进入20世纪以后,在非基督教运动和反帝浪潮中,更多的西式医院诞生并迅速发展起来。如20年代广州的梁培基,他曾说“广州的一些著名医院如博济、柔济等都是外国人办的,带有慈善性质,为什么中国人不可以自己办医院呢?”在这一动议下,广州社会名流纷纷捐款创办了“珠江颐养院留医院”。??? 又如杭州的韩清泉,当他还在杭州读书时,因看到广济医院不公平对待华人,极为愤慨,1911年,他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与留日同学厉绥之、汤尔和等人创办了杭州第一所中国人创办的西医院。??? 时至30年代,中国人开办的西医院已遍及全国各地。据国民政府统计,1937年中国有医院1025所,病床31095;在医疗技术和设备方面现代化水平也较高,其中拥有X光机的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分别达到50%和32%。这些医院大部分为中国政府和民间力量开办的医院,在1025年医院中,教会医院只有192所,约占19%。

这些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医院大多是按照教会医院的模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而且得到了医学传教士不同程度的支持。费正清就指出:“中国官员越来越频繁地向兼行医术的传教士征求有关公共卫生、卫生措施、房屋建筑、供水、政府医院和医学教育等方面的意见。”??? 每当决定建立医院之前,当地官员还要参观教会医院,然后提出方案,或者直接聘请传教士参与医院的设计和建设。如袁世凯在创办北洋女医院时就在传教士金韵梅的建议下聘用了英国的卫淑贞。这表明,中国新式医院的建立与医学传教士的直接帮助和教会医院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不仅如此,这一时期虽然教会医院在数量上较本土医院相对要少一些,但是其规模、设备以及医疗技术仍然处于优势地位。例如在湖北,1937年共有医院185所,其中教会医院只有19所,除了梅神父医院、汉口协和医院、武昌省立医院之外,其他医院都无法与教会医院相比,许多医院医护人员只有1个或2个人,病床数量大多数不足30张。这又表明,教会医院在近代医药卫生资源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仍然在近代中国医药卫生事业中发挥着引领方向的作用。

2. 现代医学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的现代医学教育也是从传教士开始的,从广州博士医校的建立到20世纪30年代,全国共有教会医护学校140多所。这些教会医学校在学制、课程设置等方面都给本土医学教育提供了参考。早在洋务运动期间,1867年清政府就在同文馆设立科学系,开始讲授西医知识;1881年李鸿章在天津创办医学馆(1894年改为北洋医学堂);1902年袁世凯在天津创办北洋军医学堂,都是仿教会医学校建立起来的。新政时期,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大学堂章程》,其中医科大学分为医学门和药学门,医学门设29门课,中医学作为其中一门且摆在首位;药学门设17门课,中药材作为其中一门亦摆在首位。按照此章程,1903年京师大学堂设立医学实业馆,1904年改称京师专门医学堂。医学实业馆开设解剖、生理、内外科、妇科、公共卫生科、眼耳鼻喉科、细菌及动物学等西医课程,馆内还有许多西医书籍,如《内科全书》、《西医五种》、《西医内科理法》、《西医妇科》、《西药大成》、《西药表》、《八科撮要》、《西医全体生理图》等。从课程设置以及这些书籍可以看出,这是中国第一次全面引进西方高等医学教育体制的一次实践。

1912年11月,根据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大学令》和《专门学校令》,教育部制定了《医学专门学校规程》和《药学专门学校规程》,医学设48个科目,药学设31个科目;1913年1月,教育部又公布了“大学规程”,医科分为医学门和药学门,医学门设51个科目,药学门设52个科。这同样是一个西医教育的章程,但其中几乎没有中医类课程。此后,北洋政府及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医学教育事业迅速发展起来。如1912年北京成立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1924年改为北京医科大学,1928年改为北平大学医学院)、杭州成立浙江省立医药专门学校、苏州成立江苏医学专门学校(1927年并入上海医学院),1916年保定成立省立直隶医学专门学校,1926年广州成立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与此同时,一批私立医学校也相继产生。1909年,广州创办私立广东公医医科专门学校,1912年张謇创办南通医学专门学校,1915年创办私立北京协和医学校,1918年上海成立了同德医学专门学校(同济大学医学院前身)、1926年上海郭琦元创办私立东南医科大学等。至1932年,全国较有影响的西医学院达27所,其中公立(国立、省立、军医)11所,私立(包括教会医学院)16所,学生人数共计达3528人。???

中国西医教育的发展,教会医学教育同样是先导,它不仅提供了课程方案,而且还提供了师资;不仅部分医学传教士自身担任中国西医学校的教师,而且教会医学校还为中国培养了一批西医教学力量。例如,1871年清政府就聘请北京双旗杆医院的德贞为同文馆讲授生理学,此后,卜世礼(Bushell SW.)、德秀、满乐道(Robert Coltman)等医学传教士也在同文馆进行医学教育。李鸿章1881年创办北洋医学堂也是在传教士马根济的建议和支持下创办的。??? 此后中国政府和地方官办的医学教育以及一些私立医学教育,或多或少地得到了医学传教士的支持。不仅如此,在这一时期的医学院校中有1/3是教会医学院校,无论在办学设施还是在办学规模上与公立或其他私立医学院相比都要优越。教会医学教育事业为近代中国医药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他们是当时乃至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医药事业的中坚力量。

3. 现代卫生行政体制的确立

中国医学现代化的核心的部分就是现代卫生行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现代卫生行政的确立是仿日本内务省卫生局而设立的,表面上看不出有传教士参与的痕迹。但日本现代卫生行政又是效仿欧洲各国,尤其是德国的体制。对传教士而言,他们对这种现代卫生行政体制是相当熟悉而且乐意支持的,尤其是海港检疫及其他公共卫生领域,表现尤为突出。

从卫生行政方面看,中国在清末以后就逐步建立起了现代卫生行政体制。1905年9月,清政府设立巡警部,分设五司十六科,其中警保司下设卫生科。卫生科职掌为考核医学堂之设置,考验医生给照,并管理清道、防疫、计划及审定一切卫生、保健章程。这是我国政府机关的名称里第一次出现“卫生”一词,即第一次出现专管公共卫生的机构。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厘定官制,设民政部下属五司,其中包括卫生司,卫生司下设三科:保健科,职掌为检查饮食物品、清洁江河道路、贫民卫生及工厂、剧场公共卫生;检疫科,职掌为预防传染病、种痘、检霉、停舶检疫;方术科,考医、验稳婆、验药业、管理病院。在京师,设内、外巡警总厅,下设四处,其中包括卫生处。其职责是掌清洁、防疫、检查食物、屠宰、考验医务等。在地方设巡警道,下设卫生课,职责同上。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以后,中央设内务部下设卫生司。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在内政部下设卫生司,1928年11月改称卫生部,下设总务、医政、保健、防疫、统计五司;另设中央卫生委员会为设计审议机构。其后又陆续设立中央医院、中央卫生实验所、西北防疫处、蒙绥防疫处、品经理处、公共卫生人员训练所、各海关检疫所等机构。在地方,也陆续建立起了卫生机构,浙江、湖南、甘肃、宁夏、青海五省设立卫生实验处,其他地方设卫生处、卫生局或卫生委员会,县设卫生院。至此,中国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卫生行政体系,掌管医药卫生各项事务。??? 这一套卫生行政体制与传统中国的卫生体制全然不同,在古代中国几乎只有太医院这唯一的医疗机构,而且专为皇室服务。而这种新的卫生行政体制却把关照的对象下移到了社会、民间,这也是现代民主思想在医药事业中的体现。这不能不说受到了西方医学现代卫生体制影响,具体而言,是受19世纪末西方国家纷纷在租界设卫生处、卫生局影响的结果。

在中国卫生行政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医学传教士曾予以大力支持。如1935年,湖南卫生实验处制定了《湖南卫生实验处与教会合作办理县卫生院办法》,规定:“凡已有教会医院之县份,其县卫生院得尽先与教会医院合作办理,以省经费,而避重复”,同时又规定参与合作的教会医院“应一律改组,定位为某某县卫生院”。??? 这表明,在民国时期许多基层卫生院就是在原教会医院基础上改组而成的。又如加拿大长老会以卫辉惠民医院、彰德广生医院、怀庆恩赐医院这三所教会医院为基础,在河南彰德、卫辉、怀庆建立乡村医疗卫生网也是一个典型例子。??? 此外,传教士在中国的医药活动也揭开了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序幕,他们呼吁中国改善卫生环境,宣传和组织公共卫生公益活动,致力于改变落后的公共卫生意识和生活习惯。1915年,中华博医会成立公共卫生委员会,在上海、长沙、南京、北京等城市举办卫生讲座和健康展览,制作幻灯片,在日历上印制预防结核病的知识,在报纸上介绍疾病预防知识等。??? 在河南惠民医院门诊部和病房中,护士每天都向人们宣传饭前洗手,不喝脏水,不吃腐烂的食物以及妇女孕期保健的重要性,同时出售有关卫生的小册子,并对农村进行20次巡回演讲,有时利用宗教集会,进行卫生知识的报告和演示。??? 传教士的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群众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改善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卫生状况,促进了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在海港检疫方面,传教士的作用则更大。早在1863年我国就设立了海关医务所,负责海港检疫等工作。1873年,东南亚地区霍乱流行,为防止霍乱传入我国,上海颁布了海港检疫条例。此后,汕头、营口、汉口、天津、广州等地相继颁布海港检疫条例。在各海港检疫机构担任医官的几乎全部是外国人,其中不乏医学传教士。

4. 现代医学知识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现代医学知识的传播有多种途径,包括编译西医著作、组织医药团体或其他研究机构、创办刊物等。在这些西医知识传播途径中,基督教医学传教士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西医书籍在中国的传播,最初以来华的基督教医学传教士为主,如合信、嘉约翰、德贞、傅兰雅等。甲午战争之后,留日学生增多,于是大量的西医书籍假道日本输入中国。20世纪20、30年代以后,也出现了大批中国人自己编译的西医著作。在留日学生中,编译西医著作最多的是丁福保。1906年他就在家乡无锡组织了译书公会,至1914年出版其编译的医学著作达80余种,后人将其编成“丁氏医学丛书”。后来丁福保笔耕不辍,一直从事医书编译工作,到1933年,其译述和著述多达160余种。在这一过程中,其他的一些学者也编译出版了不少的西医学著作。当时出版西医学著作最多的出版社是诞生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截止1935年共出版科技类书籍180多种,其中西医药方面的著作有121种。此外中华书局自开业以来至1949年,也出版西医学书籍达100余种。自1850年代最早的西医著作在中国翻译出版到1949年这100年时间里面,在中国出版的西医著作有数百种之多。西医著作的完善,表明西方医学知识体系在中国基本确立。

虽然其中大多数为中国人所为,尤其是进入到20世纪以后,但是在20世纪以前西医著作在中国的出版主要来自于基督教医学传教士。在西医著作编译出版过程中,中华博医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890年博医会成立名词委员会,着手医学名词的统一和规划工作。中华博医会确定的医学名词的标准,一直被后来的医学著作所采用。1905年博医会成立编译委员会,开始大量编译西医书籍。1918年统计,博医会在中国编译出版的西医著作达103种。1932年博医会并入中华医学会,此后中华医学会就成了编译西医著作最重要的机构。据统计,由中华博医会和中华医学会编译的西医书籍有70多种被用作医学院校的教材。由此可见,基督教医学传教士在西医学知识传播到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医学刊物也是传播医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在19世纪后半期,基督教医学传教士在中国相继创办了一些医学刊物,为西医知识尤其是西医常识在中国的传播开创了一种较好的形式。中华博医会创办的《博医会报》进入20世纪以后继续发行,1907年改名为《中国博医会报》,1923年与中华医学会创办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部分合并,名为Chinese Medical Journal,并单独出版。20世纪初,一些留日学生开始创办医学刊物。如1907年创刊的有中国医药学社编辑的《医药学》、中国国民卫生会编辑出版的《卫生世界》;1908年上海出现介绍卫生常识的刊物《卫生白话报》,同年汪惕予在上海编辑创办了《医学世界》;1910年顾实秋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医药报》、中国医学研究会创办了《中西医学报》等。辛亥革命以后,随着西医院和西医学院校在中国日益增多,加上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西医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设立卫生部以负责管理全国医药卫生各项工作,西医药刊更是大量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到1935年在中国出版的西医药刊物多达237种。??? 这些刊物不仅介绍世界西医学的最新进展,而且在普及现代医药卫生知识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些西医刊物,不仅大多按照20世纪以前基督教医学传教士所创办的西医学刊物的体例和规范出版发行的,而且其有许多也是基督教医学传教士创办的,还有许多是曾经在教会医院或教会医学院校成长起来的中国西医师创办的。这表明,医学传教士同样奠定了中国西医药刊物兴盛的基础。

西医药学术团体的产生和发展壮大,也促进了西医学在中国的传播。1838年,在华基督教医学传教士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医学传教团体。虽然其核心任务是传教,但由于强调医务活动对传教事业的价值而加强医学事业的发展,这客观上促进了西医学在中国的传播。随着基督教在华医药事业的发展,1887年基督教医学传教士又组织成立了医学会――中华博医会。其宗旨就是要促进中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具体包括:(1)在中国人之间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交流在华传教士医生之间各种工作经验;(2)一般地培养及促进教会工作和医学科学的进展;(3)保持在华正规医业的联合与协调,以保存品格、旨趣及友爱的荣誉。??? 中华博医会成立之后,在其下相继成立了名词委员会、编译委员会、研究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等,全方位地促进了中国西医学的发展。在华基督教医学传教士还于1909年组织成立了中国护士会,主要工作是组织在华的外籍护士,统一制定护士学校的课程和编译教材,办理护士学校注册、护士颁证等。这为中国护士教育奠定了基础。无论是中华博医会还是中国护士会,在教会医药事业本土化过程中都吸收了一批中国人入会。正是这批人后来在中国发起创办了学会或团体。例如曾是中华博医会会员或名誉会员的伍连德、颜福庆等,于1915年组织成立了中华医学会(Nat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 of China),下设编辑部、会员部、医学名词部、公众卫生部等,该学会以“巩固医家交谊,尊重医德医权,普及医学卫生,联络华洋医界”为宗旨。中华医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西医学术团体正式建立,也是西医科学体系在中国确立的重要标志。由于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博医会在宗旨任务等各方面大致相同,于是两会于1932年正式合并,沿用中华医学会之名(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除上述团体以外,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民国医药学会、中国生理学会、中华卫生教育会、中国解剖学会、上海医学联合会、全国医师联合会等本土医学团体纷纷在中国建立。这些医学团体不仅促进了西医学知识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而且推动了中国现代医学事业的发展,成为中国医学现代化过程中重要的组织力量。

概言之,在中国医学早期现代化过程中,基督教在华医药事业起到了奠基和推动作用。基督教在中国发展各项医药事业,然后在专业化、本土化过程中使这些医药事业由医学传教士为主转变为以专业医生为主,再转变为以中国的专业医生为主。具体而言,往往是先有教会医院,后有中国自创的新式医院;先有教会医学院校,后有中国自创的西医学院校;先有传教士医药团体,后有华人医药团体;先有医学传教士创办的医学刊物,后有中国人自办的医学刊物;先有医学传教士编译西医书籍,后有中国人自己编译西医书籍……总之,西方医学体系输入中国并确立在中国医学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与基督教医学传教士的奠基和推动作用分不开的。因此可以说,基督教在华医药事业推动了中国医学早期现代化。

注释:

①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3年版,第186页。

②⑧⑩ 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18页。

③ 郝先中:《晚清中国对西洋医学的社会认同》,《学术月刊》2005年第5期。

④ 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4页。

⑤⑦??? 李传斌:《李鸿章与近代西医》,《安徽史学》2001年第3期。

⑥ 李志刚:《民国以前香港基督教之本色化事业及其影响》,载于林治平编著《基督教在中国本色化》(论文集),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185-186页。

⑨ 李纯芳:《王清任与〈医林改错〉》,《内蒙古中医药》2005年第3期。

?????? 余云岫:《医学革命论二集》,上海社会医报馆1932年版,第282、282页。

??? 《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20页。

???????????? 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第329-330、328-341、508、523页。

??? 李以庄:《热爱祖国的民族工商业家梁培基》,《广州文史资料》(选辑)第35卷,1986年。

??? 明:《浙江医药史》,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年版,第54-55页。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晚清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3年版,第636页。

??? 李涛:《民国二十一年度医学教育》,《中华医史杂志》1933年第5期。

?????? 李传斌:《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与近代中国社会(1835-1937)》(博士论文),苏州大学2001年,第163、164页。

??? 秦永杰、王云贵:《传教士对中国近代医学的贡献》,《医学与哲学》2006年第7期。

现代医药学(篇10)

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在受到外界刺激或扰动后其代谢产物种类、数量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它以一类指标分析为基础,运用高通量的检测手段和数据分析方法,定性定量地研究生物体的代谢终端产物,以求获得相关的生物标记代谢物,从而揭示生物体在疾病时的整体状态。这种将生物体视为整体系统,运用代谢组学和全面性系统策略研究疾病发展过程的观念与中医学“整体观念”有着本质的相通性,因此,21世纪代谢组学很快运用于中医药研究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兹就近年来代谢组学在糖尿病(DM)领域中的中医药研究概况介绍如下。

1 代谢组学在糖尿病研究中的优势

DM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代谢性疾病,其慢性并发症致死致残率很高,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年轻化趋势明显。中医药治疗DM有重要价值,但DM复杂的发病机制和中药治疗的药物基础不明确也阻碍了中医药对DM的研究。在“代谢组学”概念提出之前,Nicholson等[1]实验性地运用核磁共振(NMR)技术分析正常人和DM患者的尿液和血液,并发现DM患者样品中某些代谢物与正常人样品中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这一意外发现,对中医药DM研究有着非同一般的启示意义。

作为典型的代谢性疾病,DM的发生主要包括代谢紊乱和内分泌失调两个方面,其发展过程伴随着糖、脂、蛋白质等诸多物质代谢异常。正因如此,其他研究方法很难全方位把握DM各个发展阶段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代谢组学可以对生物系统代谢物进行全面分析,也可以对代谢物因内源性和外源性影响而发生的暂时变化进行分析和概括,并以其高精密度的仪器、数据分析方法和化学计量手段保证疾病研究要求的可靠性。在疾病研究中相比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有其独特优势,在DM的研究中优势更明显。

2 代谢组学用于糖尿病中医证型研究

作为一种慢性疾病,DM的发展往往伴随着糖、脂肪及蛋白质等诸多物质代谢紊乱。因此,从众多代谢产物中找到DM相关的代谢物质对疾病机理的研究十分重要。戴氏[2]利用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初步建立了DM尿液和血液的代谢模型,发现乳酸、肌酐、柠檬酸及牛磺酸等为DM的特征代谢物质。这对DM中医证候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有人通过对233篇DM中医证候的文献分析,发现气阴两虚、阴阳俱虚、阴虚热盛和气虚血瘀为出现频率最高的4种证型[3]。而张氏[4]在研究了DM的中医证候后,认为肾虚痰瘀是DM重要的病理结果,也是其并发症的致病因素。

2.1 气阴两虚

气阴两虚证是由于脾虚水谷精微运化功能不足,肾温煦、滋养功能失常所致。一般认为,DM以阴虚为本,其病位多在肺、脾、肾,而以脾、肾虚损为主;DM的证候多表现为虚实夹杂,而气阴两虚是其病情迁延的常见证候[5]。陈氏[6]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代谢组学检测方法分析DM早期气阴两虚证与健康对照组存在的内源性代谢产物差异。结果表明,DM气阴两虚者上调的代谢产物有2-羟基丁酸、葡萄糖、尿素、半乳糖、棕榈酸和硬脂酸,下调的代谢产物有甘氨酸。说明DM气阴两虚证与脂代谢、糖代谢以及蛋白质代谢紊乱有关。

2.2 阴阳两虚

阴阳两虚多发生于DM的中后期。虽然DM致病因素多,但多由阴虚燥热所致。气随阴伤导致气阴两虚,而气虚损伤于阳最终可致阴阳俱虚之证。郜氏[7]通过研究阴阳俱虚2型DM大鼠模型的建立标准,发现阴阳俱虚DM的大鼠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浆皮质醇水平、血栓素B2水平升高,胰岛素水平、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6-酮前列腺素1α水平降低。提示阴阳俱虚可能与DM脂代谢、蛋白质代谢及胰岛功能紊乱有关。

2.3 阴虚热盛

中医认为,DM(消渴)初期积热伤阴,阴虚燥热为本病的主要病机。随着病情的发展,燥热伤阴导致气虚,出现气阴两虚证候;阴损及阳,继而在疾病后期出现阴阳俱虚的症状。因此,消渴初期对阴虚热盛的治疗就显得十分关键。有文献资料表明,阴虚热盛型DM大鼠的血糖、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血浆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大鼠。此外,血栓素B2也高于正常大鼠,而6-酮前列腺素1α则低于正常水平[8]。由此可以推断,阴虚热盛型DM可能与脂代谢、糖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的紊乱相关。

2.4 气虚血瘀

阴虚是伴随DM病情发展的主要证候,阴虚日久,导致气虚。“气为血之帅”,气虚使血液运行不畅,导致瘀滞,即“虚气留滞”;又因气不行津,导致水湿痰饮停聚,间接引起血流不畅而产生血瘀,即“至虚之处,必有留邪”,所以,气虚血瘀是DM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证候,也是DM并发症发展的重要原因。李氏等[9]运用核磁共振谱代谢组学研究了气虚血瘀证大鼠的尿液成分含量变化,发现柠檬酸、琥珀酸和α-酮戊二酸含量明显下降。而这些内源性代谢物与线粒体功能有关,提示气虚血瘀可能与糖代谢紊乱有关。

2.5 肾虚痰瘀

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肾虚往往导致阴阳两虚,进而引起体内津液运行不畅,气滞血瘀,聚湿为痰,最终出现肾虚痰瘀证。在DM发展中,痰瘀既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因此,肾虚痰瘀为DM重要病机。尤氏等[10]通过对2型DM肾虚痰瘀证血清代谢组学研究发现,患者血清代谢成分中α-葡萄糖、β-葡萄糖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均有升高,而苯丙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乳酸、柠檬酸以及肌酸酐等较健康人低。提示患者体内的糖酵解途径和三羧酸循环被抑制。表明DM患者后期血清代谢组变化可能与氨基酸代谢、脂代谢和糖代谢有关。

3 代谢组学在糖尿病中医治疗研究中的应用

中医药治疗DM以益气养阴为主,针对DM不同证候辅以补肾健脾、滋阴清热和活血化瘀之法。相比于化学药物,中药更注重调理患者的全身机能,改善机体的气血津液。通过辨证论治调节人体各个脏腑的功能,防治并发症,延长DM患者的寿命。

3.1 复方研究

复方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根据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对疾病的主要病因和并发症进行针对性治疗,具有多靶点、多层次、多环节的作用特点。 中药复方治疗DM主要通过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调节因DM引起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在降低血糖效率方面尚不及化学药物。中药复方与化学药物联合使用,可减少化学药物的剂量,减轻毒副反应,同时可以改善人体机能,提高免疫功能。

3.1.1 葛根芩连汤 葛根芩连汤由葛根、黄芩、黄连和甘草组成,功效清泻里热、解肌散邪,是中医治疗急性腹泻的经典方剂。具有抗菌、解热、抑制胃肠动力、抗心律失常、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陈氏[11]分析了DM模型大鼠、正常大鼠和灌胃葛根芩连汤后大鼠尿液中的内源性代谢物区别。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对大鼠的尿液进行成分分析,再对检出的化合物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最终找到了31个潜在的代谢标记物。通过代谢组学的研究分析,发现葛根芩连汤对DM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3.1.2 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是温补肾阳的经典方剂,由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牡丹皮、泽泻、肉桂和附子组成。全方温阳药和滋阴药配伍使用,从阴引阳,滋阴以生气,助阳以化水,补肾阳而使气化正常。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匮肾气丸对糖尿病引起的糖、脂代谢紊乱有调节作用[12-13]。李氏等[14]采用LC-MS分析了金匮肾气丸治疗肾阳虚时总苷成分代谢变化。通过对比体内外样品色谱图中的各色谱峰,共发现17个总苷化学成分,包括6个已知代谢产物和3个未知的物质,其余均以原型的形式被检出。该研究对确定金匮肾气丸治疗DM,改善糖、脂代谢的物质基础有重要参考价值。

3.1.3 交泰丸 交泰丸由黄连和肉桂组成,功效清心除烦、引火归元。黄氏[15]运用NMR氢谱研究了DM大鼠和DM患者血清的代谢组学变化,发现黄连和肉桂虽然都可以降低血糖,但机制不同。其中黄连通过影响三羟酸循环促进葡萄糖氧化,而肉桂以调节脂肪代谢和促进葡萄糖的无氧酵解为主。当二者配伍组成交泰丸时,与模型组比较,丙氨酸、谷氨酸和蛋氨酸则成为主要的差异成分。说明二者在原有降糖基础上产生了新的抑制糖异生途径,这也解释了黄连和肉桂配伍组成交泰丸治疗DM的合理性。

3.2 单味中药研究

现阶段单味中药治疗DM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疗机制和物质基础研究两方面。相比于中药复方,单味中药成分少,进入机体后的环节、靶点都相对简单。代谢组学技术的运用,对确定此类单味中药治疗DM的物质基础和治疗机制十分关键,对中药降糖药的开发和发现新的疾病治疗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3.2.1 黄连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对DM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王氏等[16]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黄连对2型DM的治疗机理。采用GC-MS对大鼠尿样中内源性物质进行了含量测定,发现12个与DM有关的代谢物。喂饲黄连后,其中的7个代谢物质出现上调,氨基丙二酸和L-抗坏血酸出现显著性调节。该研究结果显示,黄连有确切的降低血糖、血脂及抗氧化作用。说明黄连可以抑制DM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3.2.2 莲子心 莲子心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成熟种子的绿色胚芽。刘氏等[17]研究发现,莲子心含有的甲基莲心碱对实验性DM大鼠有降糖和调血脂作用。他们运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对大鼠尿液进行分析,结果给予甲基莲心碱的DM大鼠4种代谢物含量发生显著变化(P

3.2.3 老鸭嘴 老鸭嘴为爵床科植物,又名土玄参,功效祛风通络、散瘀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老鸭嘴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显著抑制醛糖还原酶,防止一系列DM并发症的发生。宋氏[18]运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对大鼠尿液、血液进行分析,对老鸭嘴不同溶剂的提取物进行活性筛选。发现2种新的环氧萘类化合物Thunbergin A和Thunbergin B。其中Thunbergin A与阳性药物依帕司他相比,随着浓度的增加对醛糖还原酶有更好的抑制活性。表明老鸭嘴具有降糖以及防止DM恶化的作用。

现代医药学(篇11)

1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是1983年由卫生部中医司组织编写,并于1989年7月1日在全国各级各类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试行的《中医内、外、妇、儿科常见病81个病证的诊断疗效标准》基础上,经国家技术监督局认定,1991年6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标准”包括中医内、外、妇、儿、眼、耳、鼻、喉、肛肠、皮肤、骨伤等九个科,共406个病证的诊断疗效标准。

“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1995年1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执行。这个“标准”对中医各科常见病的病证名、证候分类、诊断依据与疗效评定均作了规范,有利于中医学术概念的统一,有利于中医诊疗效果的验证、总结与交流。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为中医医疗、教学、科研提供了权威性的规范和客观的依据,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将对中医学术的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 中医内科急症诊疗规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脑病、胸痹、热病、厥脱、脾胃、多脏衰竭等九个中医急症协作组编制了《中医内科急症诊疗规范》(第一辑),1989年10月定稿,1990年7月1日在全国试行。在此基础上,又经过修改和补充,编写了《中医内科急症诊疗规范》,于1994年3月1日起在全国各级各类中医医院试行。这个“规范”反映了中医治疗危急重症的诊断、疗效判定的规范化成果,提出了对危急重症的抢救治疗原则和具体方案,统一了认识,建立了准则,为中医内科急症的临床疗效评估、抢救成活率统计、疗效总结、经验交流等,提供了依据。这个“规范”在学术上继承和发展了中医治疗急性病的特色和优势,在临床上改变了那种认为“中医只能治疗慢性病”的偏见,扭转了中医急诊阵地萎缩的趋势,提高了中医药治疗急性病的临床疗效。根据有关资料统计,1994年全国中医医院治疗急诊病人占病人总数的35.3%,其中省级中医医院为36.54%,地(市)级中医医院为35.39%,县级医院为33.98%,中医急诊人数有了明显提高。

3 中医病案书写规范

1991年5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中医病案书写规范》,并在全国中医医院试行。此“规范”首次规定了“中医病案首页格式”和病案书写规范,突出了中医学术特色,体现了中医理论和病案内容的完整结合,是中医学术在大量临床治疗实践中的不断继承、论证、总结与发展。“中医病案”是中医医疗机构业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培养和考核临床医师基础知识、技术水平以及上级医师指导作用的重要资料,是衡量一个中医医院医、教、研水平和管理质量的依据。特别是“中医病案首页”在中医技术标准化工作中,成为大量的、统一的、规范的临床医疗信息源,为中医临床医疗信息的收集、传播、应用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4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术思想的精髓,是指导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基础。所谓“辨证”,就是对病人表现的证候进行辨别并确立诊断。因此“证候”既是中医疾病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医学特有的诊断概念。1982年在长春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中医整理研究会上提出《中医证候规范》,1984年中医病证规范研究第一次会议提出《病、证、症的规范》,1986年第二次会议又提出修改草案,1987年欧阳琦发表《中医病名诊断规范初稿(附证候规范)》,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1990年邓铁涛发表《中医证候规范》,这些都为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创造了条件。

199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研究列为重点科研项目,1994年通过国家局鉴定,评为国际先进水平,同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11月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为国家标准,1996年1月起在全国执行。该标准对中医病证的分类原则和编码方法作了严格的规定,并确立了以《中医病名与证候名并列诊断》作为中医疾病诊断的辨证格式。原卫生部陈敏章部长在国家标准新闻会上指出:《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是中医界的巨大突破,同时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医学术的范例。“标准”既继承了中医传统,又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代码化,大大促进了中医信息事业的发展,为中医信息事业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5 中医护理常规、护理文件书写、技术操作规程

现代医药学(篇12)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77-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之一,其中冠心病即为临床上的常见的一种慢性病[1]。目前,临床上对冠心病的传统治疗方法还是停留在西药治疗方法,即使用硝酸甘油等药物进行治疗,虽然可以取的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西药的不良反应多,久服易耐受等缺点会影响对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鉴于此,笔者采用中医的治疗方法中药对慢性病的治疗优势进行了临床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6月至2009年8月来我院接受冠心病治疗的患者47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6例。所有患者均出现阵发性心绞痛和闷痛、呼吸急促、心悸、头晕、恶心等症状,符合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将47名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其中中医组患者24名,西医组患者23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西医组:患者在病情急性发作时给予硝酸甘油进行舌下含服治疗[2],在患者病情的缓和时期,给予心元胶囊进行治疗,每日服药3次,每次3-4粒。中医组:中医组以本院自拟“丹参葛根汤”进行治疗。处方:丹参15g、葛根12g、延胡索10g,甘草8g,以上诸药,用水煎服,每日服用2次,每次1剂。两组患者均连续给药20天,20天后,对每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

1.2.2 临床评价指标。分别以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评价指标。临床疗效评价:治愈:患者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消失,心电图一直维持在正常水平。好转:患者的临床表现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冠心病的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每次发作时患者的疼痛状况也有所减轻、发作持续的时间有所减短;患者的心电图检测基本正常。无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没有明显的好转,部分患者甚至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

1.2.3 统计方法。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见表1。

2.2 不良反应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结果见表2。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仪器及技术运用于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为许多的疑难杂症的治疗带来了希望。但是回顾近些年来现代医学发展,很难找到一种完全治愈或控制病情发展、演变的治疗手段,更不用说对于癌症、AIDS等疾病的治疗[3]。分析其原因可知,目前临床对于疾病的诊疗模式往往还是采用“对症治疗”的模式,虽能对疾病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难以完全治愈疾病。中医治疗理念为“整体治疗”,即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全面的调养[4],一方面使用药物对患者证候进行“对证治疗”,另一方面通过对患者的机体进行全面的调养,从而达到疾病完全治愈的效果。本人采用自拟的“丹参葛根汤”进行冠心病治疗。方中以丹参为君药,行活血、祛瘀、止痛之功;葛根、延胡索为臣药,共同发挥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甘草作为使药,用以调和药性。全方各药合理配伍,对冠心病进行有效的治疗。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中医组和西医组的临床疗效基本相同,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而说明了中医药对于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性;其次,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可知,中医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西医组,从而进一步显示出中药具有不良反应少、患者不易耐受等优点。中医治疗法方法可以对冠心病进行有效的临床治疗。

总之,中医药对于慢性病治疗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等优势,中医整体治疗的理念对于目前的医学诊疗模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进行进一步的临床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1]孙立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50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05):92~93

精选范文
相关文章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