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之旅,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广东农业科学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

人气50837评价68
收藏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

  • 下单时间

    1-3个月

  • 44-1267/S

    国内刊号

  • 1965年

    创刊

  • 广东

    发行

  • 510640

    邮编

  • 1004-874X

    国际刊号

  • 月刊

    周期

  • 蒋宗勇

    主编

  • 中文

    语言

  • ¥ 460.00

    全年订价

  • A4

    纸张开本

  • 46-43

    邮发

  • --

    曾用名

广东农业科学 2008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粮食作物
几个不育系在杂交稻新组合选育中的利用评价5-6

作者:黄广平 王新 汤昌兴 单位: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广东汕头515021
摘要:通过对汕头市农科所近10年在水稻不育系利用情况的分析发现,利用特A组配育成的新组合杂种优势主要来自于千粒重的提高,利用博A组配育成的新组合杂种优势主要来自于单科穗数的增加,而利用优ⅠA组配育成的新组合杂种优势主要来自于单科穗数的增加和千粒重的提高。同时,对几个常用不育系在杂交稻新组合选育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为不同类型杂交稻新组合选育提供了科学参考。

两系杂交稻培杂双七的种植示范及栽培技术7-7

作者:彭衍集 单位:揭西县五云镇农业站 广东揭西515422
摘要:两系杂交稻培杂双七在揭西县五云镇中低产田示范种植,平均每667m^2产量为427kg、高产田块达432kg.且具有抗病性强、适应性好等优点,可在揭西县中低产稻区进一步推广种植;同时还介绍了培杂双七抛秧栽培的技术要点.包括合理安排“四期”、适时播种育秧、及时抛植、合理施肥、科学管水和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措施。

甜玉米株高整齐度与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关系研究8-10

作者:王秋燕 赵守光 单位: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308
摘要:研究结果表明,甜玉米株高整齐度受品种植株高低影响较小.且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穗长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大于株整齐度的作用;此外,株高整齐度与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的观测值关系不显著,但与穗长、穗粗、行粒数的整齐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指出株高整齐度主要是通过提高穗部性状整齐度来实现产量的增加.建议在选育和选用甜玉米新品种时将株高整齐度作为高产栽培的主要指标。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园艺作物
番茄种子萌发和干燥耐受能力与蛋白质表达关系研究11-13

作者:邹希豪 李卫 莫蓓莘 单位:深圳大学生命科学院 广东深圳518060
摘要:以番茄品种太空1号为材料,研究了种子萌发及干燥耐受能力获得时间阶段及其与蛋白质表达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于授粉后29d才具有完全的萌发能力,种子干燥耐受能力获得的时间也为授粉后29d左右;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对比,发现萌发和干燥耐受能力获得前后番茄种子的蛋白表达有明显差异,说明番茄种子萌发和干燥耐受能力的获得与蛋白质的特异表达有密切的关系。

粤引浙-75菜用大豆生产试验14-14

作者:庄必海 张敏强 曹淑玲 单位:广州市白云区农业科学试验中心 广东广州510425 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广东广州510520
摘要:在广州地区对粤引浙-75菜用大豆进行生产性试验的结果表明.粤引浙-75表现生长旺盛,株高和根系较对照种台湾雪豆长;产量高,每667m^2青荚果和青仁产量分别比对照种增加8.6%和26.0%,综合评价该品种具有明显的优势,适合在广州地区生产和推广。

南瓜几种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的初步研究15-17

作者:杨鹏鸣 李桂荣 蔡祖国 李新铮 周俊国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园林学院 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选用15个具有代表性的南瓜自交系,采用多系测交法组配了54个杂交组合,随机抽取38个杂交组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瓜的杂种优势较为普遍,产量、单瓜重、可溶性固形物的中亲优势平均值分别为0.177、0.034、0.006,最高值分别为1.280、0.768、0.441,无论是平均值还是最高值,产量的中亲优势值均明显高于单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的中亲优势:在6个南瓜测交系中,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一般配合力的最高值分别为112和229。

菠萝果实发育期间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研究18-20

作者:何应对 臧小平 魏长宾 孙光明 单位:中国热带农科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广东湛江524091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观察了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N、P、K、Ca、Mg、Mn、Fe、Zn、Cu等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中的N含量在果实现红后40d略有上升,而其他时期与P含量变化基本一致;K含量在果实生长初期有一个短暂的高峰期;叶片中的Ca、Mg含量总体上随着果实的发育而逐渐上升,并在果实成熟期有向上跃变的过程,且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叶片中的微量元素含量高低则表现为Mn〉Fe〉Zn〉Cu。此外,果实和顶芽中的各种营养元素含量也与叶片中的含量相似,但是两种器官的营养含量相差较大。

番木瓜性别遗传机制、性别决定及性别转换研究进展21-22

作者:熊月明 钟秋珍 黄雄峰 陈长忠 郭林榕 单位: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 福建福州350013
摘要:番木瓜的性别遗传较复杂,对番木瓜的花性、性别遗传特点、性别决定和性别转换机制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指出研究番木瓜的性别遗传机制及性别转换规律,在定向改良番木瓜的性别并应用于规模化生产及实现番木瓜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东魁杨梅深植矮冠安全栽培技术23-24

作者:邱继水 袁沛元 袁盼望 魏联捷 邹志远 单位: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40 龙川县赤光镇新润种养场 广东龙川517300 龙川县农业局 广东龙川517300
摘要:将东魁杨梅引进河源市山地栽培,通过选择良好的产地环境,采用深植、矮干、矮冠、开天窗、控肥、抑梢、预防果蝇等综合技术措施,培育白生水平根系和斜生枝群、控制结果树树势、避免抽生晚秋梢和高效生产安全果品。结果3年生树冠高162.5cm、冠幅185.7cm×178.6cm的早结树冠,4年生树单株产量15~25kg,6年生树冠高342.5cm、冠幅468.8cm×457.4cm的矮化树冠、平均株产45.5kg、平均单果重24.9g,果品质量达到国家无公害标准的栽培效果。

野生水红木种子发芽特性的多因子试验分析25-27

作者:陈贤 龚元圣 杨德 关文灵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云南昆明650201
摘要:采用两因子交叉试验方法,研究了温度、光照、赤霉素浓度及低温沙藏层积等因素对野生水红木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进水红木种子打破休眠发芽的最适宜环境温度为23℃,种子发芽时需要必要的光照条件,赤霉素浸种处理的最适浓度为500mg/L;种子在1~5℃低温下沙藏层积5个月不能有效打破休眠.种子用赤霉素处理前于1~5℃低温下沙藏层积5个月的效应与赤霉素浓度的效应之间相互干扰.在不进行沙藏层积条件下以赤霉素500mg/L浸种处理的发芽效果较好。

植物组织培养污染防治措施28-29

作者:陈玉生 梁秋月 洪向平 单位:广东省农垦科技中心 广东广州510507
摘要:在分析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产生污染的原因及其污染性状的基础上,从外植体处理及外部环境控制两个方面阐述了防治污染的有效措施。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土壤肥料
我国生态肥的开发研制及应用研究现状30-31

作者:马冬梅 蔡艳华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绵阳621010
摘要:生态肥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型肥料,不仅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而且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对生态肥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概述,讨论了生态肥的研制方法,重点阐述了生态肥对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的影响,并对今后生态肥的研制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宏基因组技术构建土壤宏基因组文库研究进展32-34

作者:陈旭玉 周亚奎 郑服丛 单位: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海南儋州571737 中国热带农科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海南儋州571737
摘要:土壤中大部分的微生物不能被培养,从而限制了对土壤微生物的开发利用,宏基因组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难题,成为开发微生物资源的一种工具。阐述了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土壤宏基因组文库的特点及筛选文库获得的一些成果.并分析了构建土壤宏基因组文库存在的问题。

内生固氮菌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初报35-38

作者:赵记军 徐培智 解开治 严超 谭志远 单位: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甘肃兰州730070 广东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广东省养分循环利用与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40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省植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42
摘要:采用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水稻接种2种内生固氮菌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接种内生固氮菌后表现出固氮特性,促进了水稻的分蘖,提高了水稻产量,且Whr50菌株的总体效果要优于Hwo52菌株:与常规栽培处理相比,水稻接种内生固氮菌后根系活力较强,特别是表现在对根系吸收活跃表面积的影响上;而在水稻生长后期,2种固氮菌的固氮能力增强,造成水稻植株出现明显贪青现象。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动态·简讯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授牌广东省农科院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8-38


摘要: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授牌广东省农科院建设“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并于2007年12月25日在广州东方宾馆举行了授牌仪式。科技部国际合作司靳晓明司长和马林英副司长、省科技厅马宪民副厅长省农科院曹俊明副院长等出席了授牌仪式。广东省农科院近年在国家和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国际科技合作工作近年取得了显著进展。在立足于在热带亚热带农业品种创新和技术的优势基础上,结合自省发展的科技创新需求.打开了“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国际合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