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专业毕业论文

时间:2022-05-29 03:44:17

关键词: 化工  化工专业  毕业论文 

摘要:毕业设计的选题应遵循开放性原则,选题内容因人而异.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学会发现学生在性格特点、动手操作、科研创新、交流表达等方面的优势,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量身定做最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真正体现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石油化工专业教学改革创新

1加强与生产实际相联系,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物理化学是一门与实际生产过程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化工原理、分离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等后续课程,都需要用到大量有关物理化学知识,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与这些专业课程知识的衔接与渗透,并适当引入部分实际生产原理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物理化学中的相平衡与化工原理中的精馏联系紧密,在学习了完全互溶双液系气液平衡后,再讲解精馏原理。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相平衡的理论知识,又了解了相平衡理论的具体应用。又如,化学平衡、反应速率及溶液等内容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应用广泛,讲授时可适当增加一些应用实例,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有好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的课程感兴趣。传统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工学结合不到位,重理论、轻实践,与实际生产结合不紧密。②教学方法单一,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③教学评价指标单一,以期末考试成绩评价为主,忽略了过程的评价。针对这些现状,本课程采用了项目驱动教学法教学。

2.1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设计项目驱动教学法,起源于德国职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推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以企业案例为核心,根据课程教学目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将所要讲授的知识隐含在典型案例中,以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物理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知识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在项目驱动教学法中,教学项目的设计是整个教学的关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紧扣教学内容,依据高职学生的专业特点,经仔细分析研究,设计出包含关键理论知识的实践项目。例如: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测定、碳钢在碳酸铵溶液中的极化曲线测定绘制、环己烷-无水乙醇二元液系沸点组成图的绘制、乙烯基正丁基醚与正丁醇有效分离等。通过实验测定与理论计算的比较、分析,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2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法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理论教学、实训过程、分析总结和过程评价。理论教学:引入案例,提出问题,讲解案例需要的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用途有所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实训过程:作为教学内容实施的载体,主讲教师将实训项目分解成若干个任务,按照企业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对学生分组,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之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学生根据任务查阅资料,相互交流、讨论,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在完成方案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通过这样一个完整过程,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分析总结:教师通过指导观察,对实验方案及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总结,同时用相关理论对案例进行剖析,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过程评价:考察学生从方案设计、实训过程到结果分析,包括理论知识、实验室安全管理等方面是否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根据完成情况给出客观评价。

3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教学由于板书占据时间长,课堂信息量较少。用PPT课件和Flash动画上课,内容生动、形象、直观、丰富,课堂教学容量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但由于物理化学许多问题抽象、逻辑性强、公式复杂,多媒体表达文字显示速度快,学生思维跟不上,不适宜所有内容都用多媒体授课。建议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结合的方式授课,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消化、吸收,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4建立全面、可控的考核体系

《物理化学》课程考核采用理论考核和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考核方式如下。理论考核:采用闭卷、笔试方式,占总成绩的60%。主要进行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分析理解能力、数据综合运算能力的考查。过程评价:占总成绩的40%。包括学习积极性和阶段学习效果评价(日常考勤、课堂表现、实训项目的设计),自主学习能力评价(独立操作能力、实训报告、课堂作业),表述能力评价(课堂发言、实验结果讨论、分析答辩),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评价。

5结束语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通过五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精心设计,建立了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是一个永恒课题,有许多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和完善,相信通过不断改进和实践,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周萃文尚秀丽索陇宁单位: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学工程系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思考

一、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现状

1.整体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多数企业仍然把学生在校期间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英语能力和水平的唯一标准。在这种将考试成绩等同于应用能力的普遍共识驱动下,多数学校都把公共英语教学摆在英语教学的首位,使英语教学变成了单纯应对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学习。某些专业英语的设置不能区别于大学英语,仍然只注重背单词和讲语法,而忽视了学生实际能力的锻炼和应用方面的训练。这样的课程教学也使学生们失去了学习兴趣,认为专业英语与大学英语差不多,形成了只要能通过四、六级考试就能够掌握专业英语的错误思想。

2.教材建设严重滞后与公共英语系统完备的教材体系相比,专门为能源专业出版的英语教材不仅数量很少,而且质量偏低,多数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目的的专业阅读材料,不仅不能满足能源专业英语“学以致用”的教学要求,而且教材内容也与专业知识的实际情况存在着较大脱节。同时,由于一些学校仅将专业英语列为选修课程,根本不给学生指定教材,不少学校的专业英语教材内容都存在随意性强、杂乱无章的情况,甚至只是任课教师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方向从网上下载的相关专业文献和学术论文。这样的教材无论是在系统性、科学性还是在严肃性、完整性上都无法与正规教材同日而语,必然大大影响到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

3.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陈旧专业英语注重学生对于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而不像公共英语那样强调学生的读写能力,这就要求专业英语必须采用与公共英语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但纵观当前大多数的专业英语授课,仍主要以板书,以及纯文字的PPT为主要教学方法,内容也多以翻译和阅读为主,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局面普遍存在。在考核手段上,由于多数学校普遍对专业英语重视不够,对专业英语的考核缺乏统一管理,致使许多专业英语的考核多以翻译一篇专业论文草草收场。就算有正式的考试,也往往是任课教师自行设计考题,致使每次考试的难易程度和科学化水平差别较大,无法全面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

4.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不同于公共英语相对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专业英语任课教师主要是由英语专业的兼职教师和英语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师两部分组成的。对于英语专业的兼职教师而言,虽然英语教学的功底扎实,语言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均很出色,但由于缺乏对专业领域相关知识储备,以及对专业词汇的生疏,无法很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而专业教师虽然对专业知识掌握的十分充分,但英语教学方法和基本理论的缺乏,也让其无法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专业教师本身还承担着大量的科研工作,这也使其无法专心于专业英语的教学,很难满足专业英语教学对师资提出的要求。

二、关于能源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时代背景下,提升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就是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综合实力。每一所高校都应该把提升学生专业英语水平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工作加以综合考虑,切实抓好教学研究、教材建设、师资建设,不断创新专业英语教学和考核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优秀人才。针对专业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考虑到能源化工专业英语的特殊性,需要从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关注国际能源发展前沿,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培养学生撰写专业领域文章和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1.不断提升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随着能源企业国际化步伐的进一步加速,能源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学校普遍加强了对提升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视程度。专业英语是公共英语教学的应用性延伸阶段,如果把公共英语比作基础的话,那专业英语才是能源企业真正需要和看重的部分。现今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综合竞争力较好的世界500强企业,在招聘面试阶段都开始重视专业英语的水平。在报考高校研究生的初试和复试中,也增设了对专业英语的考察。不断提升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需要从社会到高校再到教师到学生层层深化,四、六级成绩不再是唯一的英语水平的标准,各类专业英语也应该出台相应的考核等级并得到社会的评价和认可。

2.大力加强教材建设好的教材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保证。近年来,随着高校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一些二级学科也开始有了正规的专业英语材料,但针对能源专业的英语教材几乎没有。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对专业英语教材出版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要组织相关人员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筛选。既要体现专业的前沿水平,也要反应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仅注重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延续、相关专业知识面的扩展,更要注重学生对专业英语特点的掌握,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进步。要及时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在教材中增减内容,诸如,增加专业学术论文、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和求职信撰写等实用性内容,使教材真正反应学生的需要,反应企业的需求。

3.全面创新教学方法,不断丰富考核手段专业英语强调英语在专业方向上的语言应用,力求达到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信息的目的。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全面创新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入情景教学,开展专题演讲、专题讨论等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全面提升专业英语的应用水平。在考核方面,每个专业可以组织专职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一起共同建设专业英语试题库,采取随机抽题的方式以保证每次考试难易度的稳定性和科学性。同时也要避免仅以考试成绩划定英语水平。可以采取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结合,笔试和口试相结合、主观题和客观题相结合、语言基础和应用能力相结合、专业文献阅读和专业信息交流相结合、科技翻译与写作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测试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专业信息交流能力。力求考核结果科学、客观、公正和标准。

4.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师资队伍在专业英语教学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语言技能,还要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专业英语教师既具有标准流利的外语表达能力,还具有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因此,应把专业英语作为改进专业教学的中心任务来抓。积极引进具有英语和能源专业知识双学位的教师,或者将有多年海外留学背景的专业教师充实到专业英语的师资队伍中来,逐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英语师资队伍。通过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有效提升学校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不断改进教学和考核方法,大力加强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升能源行业高校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为国家输送具有完备专业知识和较强国际交流能力,能够满足能源企业国际化战略需求的优秀人才。

作者:袁珮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化工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

1生产实习基地建设的原则

1.1规模、技术与专业相适应的原则选择生产实习基地,首先应考虑与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否适应,对生产实习的教学任务能否完成。生产实习基地必须具有相当的规模、技术,并在硬件设施、技术人员、日常生活等方面能满足教学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1.2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要满足生产实习的需要,一方面需要一定数量的生产实习基地,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生产实习基地的质量档次、管理模式,推动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使学生在生产实习基地了解本领域实际的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发展前景等,真正能学到实际本领。

1.3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原则在校内生产实习,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基地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实习时间,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将理论知识用于生产实践,教师也能对学生进行更加细致的指导。校外实习基地能让学生接触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思想,感受现代化工生产的氛围,开阔眼界。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

1.4校企双方互利互惠的原则坚持校企双方共建、共享、互惠、共益。学生在实习期间,利用了企业的技术、设备和工程技术人员,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负担,如原材料的消耗、食宿及意外事故的风险等。高校可利用在科研方面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人才和信息,也可利用雄厚的师资力量,给企业员工提供技术培训等。

2生产实习基地建设的措施

2.1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要使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实现规范化发展,首先领导要重视。为此,学院专门成立了生产实习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生产实习基地建设的指导,为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规划、落实提供组织保障。其次是经费要有保障,对生产实习基地建设的经费进行切块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再次是服务要到位,要妥善协调好生产实习基地建设与其他工作的关系,解决生产实习基地建设中的实际困难,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同时对各个实习基地进行统一规划、资格认定、挂牌登记、监督管理。校企双方签定生产实习协议,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就实习经费、实习内容、安全保障等进行约定。

2.2加强实习过程的管理制定生产实习教学大纲,明确生产实习的基本要求;编写生产实习指导书,对实习的目的、内容、进度、地点、纪律、作业、技术要求以及应提交的实习报告、成绩考核等都作详细的说明,以规范学生的实习行为;进厂前就进行安全教育,并严格考核,考核不通过的,一律不得进厂;选派优秀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安排好实习生食宿等基本生活条件;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切实做好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不定期抽查生产实习基地的教学情况,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实习教学体系。做到讲课与操作相结合,示范与指导相结合,实习报告与课后作业相结合,技能训练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

2.3重视与实习基地的联系加强高校与实习基地的联系是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基础。学院与校外实习基地应建立一定的联系机制,如利用实习检查等机会,院系领导可以与实习单位的负责人进行座谈,听取他们对实习基地建设的意见,感谢他们的支持;学院可利用科研优势为实习单位提供相应服务;学院还可以聘请实习单位的专家担任学院的兼职教师,参加学科建设、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等,不断巩固双方合作的基础和领域。

2.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习基地的建设,不仅需要领导的谋划,而且需要广大教工的共同努力,应采取各种鼓励措施,吸引教师参与实习基地的建设。除了在岗的教师外,还应充分利用有经验的退休教师,发挥他们传、帮、带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对青年教师进行工程技术方面的指导。此外,应尽量使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有一定的年龄梯度,有利于队伍的稳定。

2.5改革生产实习方式原先方式是将学生分组后分别由厂方技术人员带队进行实习,这样做的缺点是每组人数过多,进入车间后学生看不清、听不见,效果比较差,而且厂方也很难一次选派这么多技术人员带队。改革后的方式是先选出5名学生由一名厂方技术人员带队进行较细致的预实习,然后再由这5名培训后的小老师再各带5名学生进入现场实习。通过二个一带5,既解决了厂方人手不足的困难,又克服了原先因每组人数过多而造成的效果差的缺点。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采用“讲授-实习-讨论-总结”四步教学法,每位学生都有当小老师的机会,人人都得到锻炼,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结语

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它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化工工程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工程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工程素养;有利于产学研结合,实现校企双方互赢,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秦正龙刘翠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中美生物化工专业的理论教学的异同

一、美国高校的概况

美国高校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多元化,以适应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目前美国高校按照卡内基基金会分类标准可以分为6种类型(图1)[3],其中社区学院和二年制初级学院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普通四年制大学,而研究型大学和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比例很低,分别为3.1%和2.9%。在美国,上大学很容易,但真正进入名校很难,既要面临激烈的竞争,又要支付高额的学费。此外,按照公民教育消费情况还可以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很多著名的常青藤大学都是私立学校;除此之外,还有宗教学校、世俗学校,以及专为男性或女性开办的学院和男女同校的学院等。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既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也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现代高等教育的高度自主性和开放性也是美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理论教学的比较分析

由于基础学科的理论教学比较枯燥抽象,因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至关重要。以生物化工专业为例,笔者对化工热力学、生物分离、化工原理、生物反应工程等课程,从授课时间、教材、授课内容、授课形式、考试形式、考试内容、教师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比较,具体内容见表1。通过表1的比较可以发现与中国不同的美国理论教学的几个特点。

(一)教师教学的灵活性和学生学习自由性相结合

主要表现在3点:学生选课时间、课程教材和教师对教学活动安排的自由度。第一点,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时间来选课。这一点有利也有弊,利就是更人性化,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课,弊就是学习的系统性不强,对专业结构还没有很好把握的学生来说,很可能会出现重要的专业课选不上或者课程学习顺序不合理的情况,比如有些学生会先选《化工热力学》,后选《物理化学》和《化工原理》,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的消化理解。第二点,没有专门的课程教材,以教师的PPT为主,课程内容更灵活,可根据学科的发展随时补充调整知识结构。同时由于没有固定教材,迫使学生为了解决问题而参考更多的相关书籍,于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强、接触的知识面更广。大部分学生会到图书馆借阅参考书,对于学生来说可以省掉可观的教材购置费,同时又可充分利用资源。而国内大学生还习惯于只学习教师指定的一本教材,只围绕着考试复习重点和难点内容,这种填鸭式教育在国内高校还普遍存在。在目前入学困难毕业容易的国情下,国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第三点,教师的教学活动自由度更大。教师遇到出差等情况,在征求同学的意见前提下,调课未果这节课可能就自主取消,而不必承担严重的教学事故。同时,授课教授都有自己的博士生当助教,助教可以代替他们讲授习题课和监考等。教授主要以授课为主,不必承担过大的教学压力。鼓励更多的教授给学生上课,最终使学生受益。

(二)高淘汰率的考核和诚实守信的考风相结合

美国许多名牌大学在保证高质量的教学前提下,考试不合格甚至无法毕业的概率都是很高的。只有对毕业学生严格把关,才能促使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也才能保证学生的能力能够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需求。另外,校方对学生考试作弊的处罚非常严格,学生一旦被发现有作弊行为就可能面临着无法毕业的后果,所以不敢轻易越雷池,也就形成了诚实守信的考风和学风。这点和国内的很多高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特别值得我们借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通过表1可以看出考核方式差别不大,以开卷或闭卷的形式为主,但开卷或闭卷考出的效果却不一样。即使是闭卷,美国高校的试卷也会在后面附一些重要公式,所以他们更侧重的是公式的应用而不是记忆;开卷考试对他们来说也不是很容易,因为没有专门的教材,就要在之前把复习准备工作做好,整个过程也是一个复习整合知识的过程。还有一种介于开卷和闭卷考试之间的形式,即只可以带一张写满公式的纸进考场,至于写什么公式要看你自己对整个课程的理解和把握。整理公式的过程也是复习和归纳知识的过程,不需要死记硬背。这些做法值得借鉴。

(三)教师组成的多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结合

不同教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除了以美国人为主的教授外,还有随处可见的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的教授。这些教授都是因为非常优秀的成绩才得以留在美国高校的,学生也因此而受益。作为经济强国的美国,本身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才前往。二战结束后美国推出的“富布莱特计划”[4],更加提升了美国跨国文化交往能力,吸引了更多的国外留学生。20世纪中期,美国高等教育在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各种基金会的捐款资助下,一跃成为世界“智力集散地”。1930年在美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不足1万人,到1953年增加到3万余人,1969年超过10万人,1976年超过20万人,1988年高达36万人,到90年代以后美国接受留学生人数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也得以体现。

三、高校科研活动的比较

高校的科研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对于生物化工专业,很多新兴的专业课都是在前沿科技的基础上发展出来并不断更新的,如《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工程设备》《发酵工艺》等,教学是为了掌握更多的科研技能,而科研可以不断改进和丰富教学内容。

(一)科研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美国高校的实验室大都建成时间比较久远,但实验室内部配套非常完备。实验室的水电气一应俱全。每个试验台都装有天然气、空气和氮气接口以及自来水和纯净水接口,既节约了大量设备和空间,又极大地方便了研究人员。此外,美国高校的实验室十分注重安全性,每个实验室都有喷淋装置,并且保证设备正常,如果出现了有毒物品接触,可以立即喷淋冲洗。实验室还配有专用洗眼器,不同危险级的实验室或设备都配有显著标志。实验室新进人员都要进行专门的安全培训,并完成网上安全测试,通过后方可在实验室里工作。实验室丢弃物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清理,可最大程度减少环境污染,可以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安全方便的环境下安心搞研究。笔者所在的实验室是教授负责制,每个教授对自己的实验室负责,实验室运行产生的费用从教授自己的研究项目中支出,约占每个项目经费的50%,甚至更多。导师的博士生和研究生分别负责各种仪器设备,保证各种设备坏了能够得到及时维修,使科研活动能够正常有序进行。

(二)学术活动的规范化

学术交流对于科研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可以通过学习借鉴增加知识面,启发灵感,明确研究方向,还可以尝试学科交叉以创新技术。把学术交流规范化还有一定难度,笔者所在的院系每周至少有一次学术交流活动,要求博士生必须签字到场。进行学术报告者大都是全美各高校的教授或相关企业的技术研发人员。学生在保证一定参与率的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参与学术交流,这能极大程度提高博士生、硕士生乃至本科生的科学素养。

四、展望未来

目前美国的现代高等教育是非常成功的,他们不仅靠社区教育做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还通过顶端科研院校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据世界经济论坛统计,美国81%的工程类毕业生毕业后可以立即“上手”就职,印度有25%的毕业生可以达到要求,而中国只有10%。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还缺少创新和发明能力,这些都是高等教育需要改进的。中国政府正在不断对教育增加投入,为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了一系列的教育战略工程,如“211”工程[5]、“985”工程和“C9”联盟,为我国的人才培养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教育部已于2012年4月24日正式“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拟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其目的是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6]。2012年7月6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国家主席强调了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国学生是勤奋的,在科教兴国的国策下中国教育会奋起直追,在世界顶尖教育领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位置。

作者:赵天涛张丽杰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化工专业环保教育探索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与农业、轻工、纺织、食品、材料、医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化学物质产品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这些化学物质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比如,近年来我国某些城市上空出现的化学烟雾事件、酸雨事件,河流、湖泊水质的污染,全球范围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等,这些事件说明环境污染已经危及到了人类健康,危害到了社会发展。据统计,环境污染物中约80-90%是化学物质,其成分、特性、形成过程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工有着密切的联系。高等化工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化工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在化工专业教学中全程渗透环保知识,对培养有绿色化学理念、有环境保护意识的新一代化工生产和管理人才具有重大意义。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逐渐摸索出以下几个方面对化工专业大学生进行环保知识教育,效果甚佳:

1教学内容全程渗透环保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搜集环保方面的知识、案例,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灵活穿插,对环保知识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根本上了解化学污染的原因。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兴趣提高,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环保方面的知识。例如,化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多数从事化工生产或与化工有关的工作,有可能接触到重金属,针对近几年频频出现的河流、湖泊水质污染事件,在学习铅、铬、镉、汞等金属时,联系其性质向学生介绍其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危害:重金属离子可使生物体内蛋白质凝固,一旦饮用了被重金属离子污染的水,就会使生物体中运输血液的血红蛋白凝固,从而导致缺氧,甚至窒息而死。水的污染源主要是化工生产中含有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的排放以及农药的使用等等。再如,近年来我国某些地区出现的酸雨,在学习硫、氮等非金属时,根据其性质穿插介绍含氮、含硫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气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这些物质主要是由于工业上大量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气造成的,每年全世界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约有一亿五千万吨。酸雨可以使工业机械锈蚀,寿命缩短,可以使河流、湖泊中沉积的某些重金属元素化合物溶出,从而进入鱼、贝类体中,这些有毒的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而危害人类的健康;可以使土壤酸化,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每年损失达15亿元;可以使一些价值很高的古文物腐蚀;可以造成水质酸化,毒害水生生物等。让学生意识到废气污染的严重性,学生感到环境保护离不开化学知识的学习,起到了一石数鸟的作用。

2结合实训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素质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重要课堂。在实训过程中学生经常接触到有毒、有害的物质,还有可能向环境排放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废液等。因此,结合实训内容渗透环保教育,也是学生获取环保知识的重要途径。现在的实训教材涉及到实训后的“三废”处理问题较少,因此在实训教学中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至关重要。比如实训中教育学生怎样减少化学污染,怎样正确处理有毒、有害物质,怎样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怎样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等等。实训活动中一是要求学生实训方案设计中一定要有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如实训中产生有害酸性气体(Cl2、HCl、SO2、NO2等)要用碱性溶液吸收、有害碱性气体(NH3等)要用酸性溶液吸收,避免其排入大气污染环境;实验中的苯系有机物(萃取后的苯、实验中残余的溴苯等)不能直接排入下水道,根据其性质进行无毒处理(苯可以燃烧、溴苯可以碱解);废液中的重金属离子镉、汞等可用化学沉淀等方法除去,然后才能排放。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方法改革,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基础上,减少药品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如对于一些重金属离子如银离子、镍离子、铜离子、镉离子等的鉴别,可把试管实验改为微型点滴•43•第5卷第4期潍坊高等职业教育Vo.l5No.42009年12月Weifang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Dec.2009板实验,试剂用量从原来的1—2mL减小到几滴,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减少了废液、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在一块点滴板上实验,还有助于现象的比较。

3利用校园宣传栏、校报、校园网站等宣传阵地普及环保知识

校园是学生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环保知识重要场所。要挖掘校园环保教育的潜力,一是在校园宣传栏或校报上开辟专门的“环保知识”小栏目,及时登载环保知识,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例如,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意丢弃塑料袋的现象,登载“白色污染的危害”小知识,让学生了解长期食用用塑料袋或发泡塑料餐具盛装的食物会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严重的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状,随意丢弃会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由于塑料难于降解,目前有效的防治办法是尽量少用或不用,对废弃的塑料袋要回收后再处理。对于随意丢弃废旧电池现象,登载“废旧电池污染的危害”,介绍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镉、铅、汞,是对环境危害较大的物质,一节一号电池在地里腐烂,它的有毒物质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使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丢进水里,它其中所含的有毒物质会造成60万升水体的污染等等。这些知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随意丢弃有毒物质的危害,学生们就会自觉行动起来,对废品分类放置、集中处理,使校园环境大大改善。二是在校园网站上,开辟环保教育专页。在专页上设立化学污染新闻、环保动态、环保知识问答、师生论坛等栏目,如环保知识问答栏目,可以以问卷的形式出现:你知道世界著名的八大公害吗?你知道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是什么吗?重金属离子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哪些危害?2004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消防人员为什么采用消防用水与碱液对泄漏氯气进行处理?如果氨气发生泄露事故,应如何处理?学生通过这个栏目,可以了解到很多环保方面知识,同时也把所学的化学知识与实际联系了起来,既巩固了化学知识,又进行了环保教育。

4举办专题讲座,宣传环保理念

专题讲座也是学生获取环保知识的重要途径。讲座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老师讲,也可以是学生讲,还可以请校外专家讲,可以在化工系举行,也可以面向全校,专题以发生的化学污染案例形式进行,如“伦敦烟雾事件与光化学烟雾”,介绍1952年12月5日至8日在英国伦敦发生的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预防光化学烟雾主要是控制污染源,减少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日本水俣病事件与重金属污染”,介绍在日本由于工厂任意排放含汞废水,汞通过鱼虾进入人体,被肠胃吸收,在体内累积,侵害脑部和身体其他部分,出现患口齿不清、面部发呆、手脚发抖、神经失常等症状,最终全身弯曲,悲惨死去。而且水俣病的遗传性也很强,要解除水俣病的影响并非易事,其它一些重金属如镉、钴、铜、锌、铬等,以及非金属砷,它们的许多化学性质都与汞相近,因此,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要杜绝含重金属的废液、废渣的排放。学生听后都深受触动,感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5通过社会调查,感受环保重任

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深刻。为了让学生深刻认识环保的重要性,成立社会调查活动小组,安排调查项目,象“关于潍坊市区主要河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调查”、“关于潍坊市区空气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调查”、“关于潍坊市郊区土壤污染情况的调查”、“检测某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等等,项目可以由老师提供,也可以学生自定,调查主要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进行,活动之前要有开题报告,经过老师和学生讨论之后付诸实施,结束之后举行调查分析报告会。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社会调查,深刻认识到破坏环境是一种不道德和违法行为,保护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不仅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以致用”的针对性。在化工专业教学中,只要把教学内容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多渠道,多方法的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就会使学生积累大量的环保知识,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在走向社会后,人人能够自觉充当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的使者,为打造我们绿色的家园而奋进。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化工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高等教育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对于化工专业学生来说,教师应注重向其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使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理念的主要阵地。本文将重点探讨下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化工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具有绿色环保意识的化工人才。

关键词:绿色化学理念;化工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

绿色化学也可以称为环境无害化学或者是清洁化学,其对有害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的原料、溶剂及副产物等尽量少用或者是不用,绿色化学理念是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也不产生废物等等,从源头上阻止污染。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与绿色化学关系紧密,许多高校的有机化学实验室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排放较多的污染物,污染了生态环境,应及时解决好这个问题,使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其中。

1化工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贯彻绿色化学理念的必要性

实验是化学教学学习的基础,对于有机化学教学来说更是如此,有机化学实验中常常会用到一些酚类、芳香烃及醛等一些有害、有毒物质。学校的有机化学实验室空间较小,而做实验的学生较多,因此在其做实验时会产生并扩散较多的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污染教学环境,不仅危害师生健康,也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此外,有机化学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废水及废渣,这些污染物如果不及时处理好就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会造成环境污染,实验室就会成为一个污染源,因此教师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时应积极给学生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培养有绿色化学意识、理念的人才[1]。

2基于绿色化学理念的化工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2.1精选实验内容,突出绿色化学思想

以往教师开展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时,通常会考虑实验内容的典型性、代表性及高复现性等等,并不重视实验是否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教师应以绿色化学理念开展教学,优化有机化学实验内容,选择实验时,最好选那些围绕基本原理、基本实验操作内容展开。实验用品最好使用无毒原料、溶剂及催化剂,化学物质合成路线也应是绿色的。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需求量进行精确计算,确保能产生实验结果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试剂用量,促进反应物尽量全部转变成产物,将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精神体现出来。化学实验项目选择过程中,应坚持低能耗、低毒筛选原则,例如实施“己二酸的制备”实验时,最好能使用高锰酸钾氧化法,不用硝酸氧化法,这样就能防止有机化学实验中出现大量有毒氧化物气体、或者是产生强腐蚀性,这样化学实验安全性就得到了有效提高。还有就是合成硝基苯甲酸乙酯时,一般使用浓硫酸做催化剂进行合成,这种催化剂价格低廉、活性高,但是其反应比较复杂、产生的副产物也较多,浓硫酸具有腐蚀性,会腐蚀设备、污染环境[2]。因此可以使用价格低廉、容易得到的苯磺酸作为催化剂进行化学合成,能够有效地克服这些缺点与不足,并具有较高的产率。

2.2改进实验装置,设计合理关联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中占比较大的内容是制备有机物实验,而且多数有机物都是有毒物质,传统常规实验操作方法在通风橱中实施,这减少了对实验室的环境污染,但是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还会排放到空气中。因此可以改进实验装置,例如制备乙酸乙酯实验过程中,将一个干燥管与反应装置相连接,并在碳酸钠溶液中插入细口这样就能防止倒吸,也能防止乙酸、乙醇等气体进入空气中,并且减少了一半以上的反应物用量,达到了较好的减少污染的目的。教师进行化学有机实验教学时,应研究并理顺各个实验间的关系,对实验次序进行合理安排,设计实施相关实验,将一个实验产物作为另一个实验原料,构成链接关系,从而互相循环利用辅助剂、产物及剩余物等等。例如实施苯甲酸合成实验时,可以将反应合成的苯甲酸粗品作为“重结晶”的实验材料,之后得到的苯甲酸纯品又能够作为“熔点测定”的实验材料,这样不仅节省了实验时间及原料,也能通过实验测定学生化学实验生成的产品是否合格。

2.3借助多媒体技术,模拟化学仿真实验

以往实施的化学有机实验常常要使用消耗大量的药品及水资源,尤其是那些要使用昂贵试剂、容易发生爆炸的实验,那些必须使用有毒有害试剂、化学反应后会在实验室中排放较多有毒气体的实验也都会消耗许多药品及大量水资源,因此这样看来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有一定限度,课本教材中的一些经典实验并不符合绿色化条件,对此教师应积极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作为实验教学的辅助手段,借助多媒体技术对化学仿真实验进行模拟,将各种化学实验模拟出来,这种技术下的实验现象也呈现地非常明显,操作起来方便快捷,基本上没有污染。教师应使用多媒体技术仿真有机化学实验原理、装置、流程等等,通过文字、声音及图像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其身临其境好像真地置身于实际化学实验操作中,并在一旁适当地进行讲解、引导,帮助学生体会总结出较准确的实验结果,促进化学有机实验的绿色化。

3结语

绿色化学理念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是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当代化工专业学生应树立起这种理念,并积极将其应用至实际生活、学习中。绿色化学理念对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意义重大,教师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明确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模式,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逐步树立起环保意识,为环保工作作出贡献。

作者:马光路 单位: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化工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的课程改革

摘要: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我校化工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文从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探讨了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改革。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进行了多方面地论述。

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改革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我校化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自我校化工专业招生后,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是单独授课,由于化工专业需要学习更多的化工专业课程,考虑化工类专业的特点,结合学院的实际和其它高校化工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对这两门课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这两门课有机整合为一门新的专业基础课———无机及分析化学。

一、课程的设计理念

课程设计的理念是将原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两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进行调整、取舍,有机整合,建立了一个以强化应用为主导思想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新体系,力图符合社会对专业人才素质、知识、能力培养的需求,形成了一门应用性强并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课程。与我校的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相比,化工专业后续的专业必修课程比较多。专业的不同,课程的设置和学时的安排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化工专业来说,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学时就要进行压缩,而两门课程又有很大的联系,内容上也有一些重复。无机及分析化学将原来分别属于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融合,组成一个新的教学体系,而不是进行简单的课时压缩。内容的整合避免了两门课程不必要的重复,有助于内容的精简,同时更具有针对性,可以在有限的学时内最大限度挖掘和发挥教学的潜力,同时有对应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从而建立起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课程体系。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加强了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有机联系,建立了一个知识全面,无缝衔接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新体系。

(一)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精选教学内容

教学的基本要求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把握学生应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既考虑到大一学生刚入大学校门,尚不适应中学与大学之间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的转变等特点,又注意了与后续课程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等的衔接,尽力拓宽本课程覆盖的知识面,同时力求避免重复、脱节。通过每一章的思考题、习题的练习,能够使学生抓住主线,掌握重点内容,理解难点内容,触类旁通地学习,从而保证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1]。选用的教材是浙江大学第二版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该教材首先介绍的是物质的聚集状态,第二章是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前两章的内容归属于无机化学的内容,第三章是定量分析基础的介绍。在第四、五、六、八这四章内容中,介绍的四大平衡和对应的滴定的内容。每一章都是首先讲授的是平衡的原理,然后是对应的滴定分析内容,也就是一个平衡对应一个滴定的内容。这样避免了无机化学上介绍了平衡的内容,在分析化学上还需要介绍一些平衡的内容,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使条理更加清晰,内容上更为简练和完整[2]。

(二)适当引入学科前沿,拓展学生专业知识

在保证课程的系统性、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课程的经典内容与最新进展的关系。改革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提高课程起点,加大信息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随时跟踪本学科的前沿和发展,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使最新的知识前沿能够融入基础教学中,教学内容更具有先进性、科学性。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专业特色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能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把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中的基础知识结合起来讲授,并通过采用多种灵活方式丰富教学手段,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于一体[3]。实践教学中,在开设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内容,经过多层次实验平台的锻炼,使学生能动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化工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到一些公司、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和交流。参观了公司的生产流程、实验室,详细了解了产品种类、性能质量、目前存在的问题等,在参观过程中学习了知识,发现理论学习和实践的不同之处,理论和实践相互支撑,在以后的理论学习中也更有针对性。

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教学观念的转变,多种教学手段的合理利用,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一)以“讲”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化

在课堂教学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大胆探索教学方法改革,教师的教学观从以“讲”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化,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及本科压缩教学模式,积极采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总结式等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让学生变被动听课为主动积极思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激发,自觉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另外,增加习题课、讨论课或留大作业等,将理论教学延伸,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总结式是非常重要但却容易被忽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强调对课程内容要做到:节节总结,章章总结;纵向总结,横向总结。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更新教学理念,既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教学生学习的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教与学两过程动态结合的教学方法。

(二)合理使用多媒体手段

在教学手段方面我们主要采用:板书、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粉笔+黑板”)的有机结合,扬长避短。在第一章至第六章的教学中,主要是以板书为主,尤其在化学反应一般原理这一章中,公式的推导,计算题比较多一些,所以主要以板书为主。这样学生也比较容易跟上老师的速度,而且在推导或计算的过程学生也在进行思考和运算,思路比较清晰。如果在这些章节采用多媒体的话,速度很快,而且学生缺少必要的运算过程,印象也不深刻。在第七章物质结构基础这一章中,内容比较抽象,微观世界的东西似乎不太容易理解。如原子轨道、能级等这些内容,单纯语言不是很好描述,这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声音、动画等特点,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将晦涩难懂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来。如在讲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和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这一部分,学生完全处于一头雾水的状态,通过借助flash将作图的过程展现出来,并将得到的图片进行展示。学生在看flash的过程,感觉很有趣,也就很容易的记住图形的特点和两个图形的不同点,对于后面的原子轨道的叠加也就能够很好地理解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内容进行选择,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和方法来进行教学,发挥板书和多媒体各自的优势,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4]。

(三)注重师生交流与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教学不是上课教师在唱独角戏,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中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收获。随时观察学生在课题上的表现,随时调整讲课的速度和方法,将学生在课题中出现问题都尽快消化。教师力求在讲课中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分析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5]。构筑师生交流与互动。课下利用邮件、短信、电话、QQ群等方式将学生遇到的一些问题及时地解决。

(四)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教学改革方面,以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科学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科研能力为目的,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我校重视创新创业训练,在人才培养上,面向全体,基于专业,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学生根据课程的研究前沿,可以选择某一课题进行研究,从选题到实验的进行,都是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教师在总体上进行统筹把握[6]。

三、结束语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我校化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无机及分析化学由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重新整合而成,精简了学时,优化了内容,整合后的课程内容能够更好地和化工专业的其它课程衔接。在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改革,优化课内,强化课外,注重了多种方法的教学。

作者:郑兴芳 单位:临沂大学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毕业设计是对在校学生进行的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型教学环节,而毕业设计选题是做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毕业设计选题应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用能力和产品营销能力等五大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选题;能力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对在校学生进行的最后一个集学习、实践、探索、创新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环节,它不仅是培养和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学生从在校学习过渡到实际工作的桥梁,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3].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将在校所学的知识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都在致力于毕业设计改革中.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由于选题是毕业设计的第一步,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计的方向、角度和内容,对设计成果具有预测性.因此,选题的恰当与否决定了毕业设计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的质量.笔者结合所在学校化工专业的自身特点及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经验,提出了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改革的若干想法.

1毕业设计选题现状分析

经调查研究,目前,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选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毕业设计选题由指导教师指定.毕业设计的题目由教师指定,学生按照教师指定的题目去完成设计.此种方式导致学生自主创新性的发挥空间受到限制,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主体地位常常被动化.如有的学生查阅资料时花了大量时间,却很难找到与教师指定题目相关的资料,导致学生申请换题,影响到毕业设计的正常进行.(2)毕业设计选题陈旧,缺乏创新.多数毕业设计的题目是延续去年乃至更早的题目,题目缺乏创新性,直接影响到指导教师以及学生完成设计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出现个别学生直接挪用历届毕业生毕业设计的现象,毕业设计质量不高.(3)毕业设计选题单一,缺乏多样性.毕业设计题目仅仅向某一课程倾斜,缺乏综合性,题目名称大同小异,换汤不换药.使得个别指导教师由于不了解某课程而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增加了指导的难度.而学生懒于思考,内容相互借鉴,缺乏独创性.笔者认为,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不能正确理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基本上是按照本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模式来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力不从心.(2)学校各部门之间、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专业知识交流与沟通,教师对所有学生的能力都一视同仁,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便出现了学生毕业设计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3)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设计选题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多数教师和学生更注重平时的考核成绩,认为毕业设计只是走走过场,用心不够.因此,毕业设计都很难完成学校教育的预定目标,质量大打折扣.

2毕业设计选题解决办法

为了解决上述毕业设计选题存在的单一、片面、陈旧等问题,使毕业设计的题目具有更多的可操作性、适用性、多样性和灵活性,从而激发学生做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毕业设计选题应该注重对学生五大能力的培养,即: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用能力和产品营销能力.

2.1选题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不同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更加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当前,学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除了常规的实践教学外,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专业技能大赛无疑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选择.通过技能大赛兴趣小组的建立、技能大赛选手的选拔、集训等教学过程,可以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毕业设计选题和技能大赛的内容有效地衔接起来.首先,技能大赛集训期间,学生的任何一个操作细节都是经过认真地考究才确定下来的,因此,参赛学生的操作是最规范、最准确的.其次,技能大赛集训期间,学生训练的强度是平时实践教学难以相比的.研究发现,参加过技能大赛的学生在操作娴熟度、操作规范方面是其他学生难以做到的,他们对自己的动手能力变得更加自信,对参赛变得更加积极主动,甚至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大赛集训中去.最后,参加赛前集训和比赛的学生不管比赛成绩是否理想,都可以把自己的集训内容和比赛经验整理成文字材料,以供后面的参赛学生作为参考使用.比如2014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赛项,我校学生取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参赛学生最后将整个赛项过程写成了毕业论文,可作为后面参赛选手的参考资料,使得他们在赛前集训阶段少走了很多弯路,提高了集训的质量,为大赛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选题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虽然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不作更高的要求,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个别学生希望能够在毕业之后继续深造,参加了专升本的考试,还有的学生因为在校期间综合表现优秀而被直接保送到本科院校就读,那么,他们对自己的毕业设计的要求和其他的学生就不一样,他们多数希望自己的毕业设计能够和本科院校的吻合度更高一些.这种情况下,指导教师就要将他们的毕业设计选题和其他学生区别对待,选题的内容要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指导教师可以将自己科研的一部分内容让学生参与完成,或者从学生顶岗实习企业拿出一部分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让学生参与完成,此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做毕业设计过程中感受到科研氛围,提前享受科研成果带来的乐趣,为在以后的继续深造中能够很快上手做了铺垫.

2.3选题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教师指定的毕业设计题目,会导致学生的选题受到限制,学生自主创新性的发挥空间有限.笔者认为,对个别优秀学生,选题应注重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变教师指定题目为学生自主选择题目.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发现的专业问题或者好的想法和建议都可以和指导教师交流,由指导教师把关.比如在蒸馏操作实验中,学生看到冷凝水不断地向水槽中流去觉得很浪费,就设想怎么做才能节约冷凝水,这一想法就比较实际、有创新.再如,在《工业分析》邻二氮菲分光度法测定铁离子实验中,学生突然提到能不能用此方法测定生菜中的铁离子含量,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生菜灰分的制备、标准溶液的配置、样品溶液的配置、样品的测定和计算、精密度和回收率的计算等内容的资料,由此得到的毕业设计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绝对是一篇高质量的、优秀的毕业设计.

2.4选题注重对学生实用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是为企业培养一线工人服务的,因此,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应该具有直接上手的工作能力.然而,调查发现,部分毕业生认为在校所学的知识和实际工作的吻合度不是很高,导致毕业生在工作岗位力不从心.因此,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和实际就业岗位相吻合.学校应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市场对该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能力要求,充分考虑学生实习的岗位、实习单位的性质和产品特征及研发方向等因素,量体裁衣地为学生制定符合其工作内容性质的毕业设计题目,从而保证毕业设计选题具有实用性[4].笔者认为,可以选择与学生工作单位联系较紧密的题目,题目由工作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通过加强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交流,从而保证选题内容的可行性.这种选题方式不仅可激发学生做毕业设计的热情,还解决了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时间相冲突的问题,保证了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的质量,为其今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很快上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深化高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有着重大意义.

2.5选题注重对学生产品营销能力的培养

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化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并非全部从事专业技能操作,而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事化工产品及设备的营销.近年来,化工产品在我国的需求量逐年递增,广泛应用于针织、服装、交通、军事、体育等行业,因此,我国化工产业发展空间非常广阔,目前已成为世界化学品生产商争夺的重要消费市场[5].然而,在实际的营销工作中部分毕业生苦于在校期间缺乏实际营销经验的积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变得茫然无措.因此,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设计题目,对于专业技能较差而情商较高、善于表达的学生,其设计题目完全可以向产品营销方面靠近,由《化工产品营销实务》的授课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可以通过市场调研、营销技巧的锻炼、营销方式的推广和验证等方式完成毕业设计,对其毕业后从事产品营销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毕业设计的选题应遵循开放性原则,选题内容因人而异.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学会发现学生在性格特点、动手操作、科研创新、交流表达等方面的优势,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量身定做最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真正体现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作者:王磊 陈开兵 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高职化工专业职业素养培育探析

摘要:培养高职化工专业学生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专业技能教育,同时要注重职业素养教育。通过职业素养教育让学生具备岗位工作能力,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对高职化工专业职业素养培育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化工专业;职业素养

1化工职业相关素质要求概述

对于化工专业的高职学生而言,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公共素质与专业素质。公共素质是指各行各业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如诚实敬业、遵纪守法、宽容奉献等。专业素质则涵盖了以下两个方面[1]。(1)行业素质行业素质是从事化工行业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要求具备行业认同感,并具备安全意识、协作能力及沟通能力等。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行业认同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关系到学生能否以正确的观念去对待化工专业学习。从学生入校学习开始,就需要采取有效的引导方式,让其能够对化工专业具备合理、科学的认知,并能够了解化工,对化工学习抱有兴趣。沟通协作能力是化工行业素质的核心内容。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各部门人员相互协调合作,才能顺利完成生产任务。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是保证化工生产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之一。另外,要注重安全意识培养。作为高危行业,化工生产与安全意识密不可分。将安全教育与职业行为关联起来,才能保证生产安全与人员安全。(2)岗位素质不同岗位所具备的技能需求必然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也就导致了岗位素质的不同。但无论任何岗位,职业人员都应该具备敬业精神、服从意识及熟练的技术,使自身能够顺利完成岗位任务。

2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职教育明确了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学研结合的方式,培养一线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这种方针下,高职教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无论是实践课程教学还是技能实习环节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学生整体专业技能水平有所提升。然而,当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依然暴露了一定的问题,如关系协调能力不足、合作能力较差、缺乏创新思维等,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当前高职核心能力培养存在的缺陷。多数高职学校过于重视学生专业技能教学,对综合素养培育却不够重视。从大环境来看,化工生产技术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使得岗位技能要求愈来愈高,并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职业岗位。因此,要求学生除具备动手能力之外,还应当具备问题分析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2]。这些能力培养在高职学生培育过程中并未受到关注。总体上来看,核心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培养,还包含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应当更新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发散性思维及自主学习能力,让职业培养与行业发展动态紧密贴合。

3促进职业素养培育的相关策略

3.1完善教学体系

对当前教学体系进行完善,将职业素养培育纳入到日常教学计划当中。例如,学校可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课程及职业导向课程,让学生对职业、择业持有更为理性的态度;通过开设心理教育课程,让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通过开设劳技课程,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及劳动积极性。利用这些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公共素质。专业课程方面,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互融合,让学生能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逐渐提升学生的行业素质与岗位素质。构建层次化教学体系,遵循“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实训”循序渐进的过程[3],让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具体如下。(1)基础技能培训包括实验仪器的基本应用、实验室操作规范、实验安全应急处理等。基础技能培训过程中,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学科专业特点有所领悟,并适应这种特征化学习。在增进行业认同的同时,使其具备熟练的基本技能与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基础实验培训可为学生提供小组协作或团队实验的机会,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2)专业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包括化工制图、仪表操作、自动控制操作、化工单元设备等内容。在此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及团队协作意识等。通过培训,让学生逐渐了解并掌握化工单元设备的特征及使用要点,使其具备基础操作能力。(3)综合技能培训综合技能培训主要以项目实践为主,通过项目实践让学生充分掌握整个化工工艺流程,并学会DCS控制[4],认识到不同单元设备之间的相互联系。综合技能培训是基础技能培训与专业技能培训的升华,可进一步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并使其养成岗位素质,认识到岗位职责的重要性。

3.2鼓励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大赛

学校可定期组织职业技能大赛或与兄弟学校共同组织,鼓励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大赛,以此让学生坚定职业远景。职业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实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一方面,利用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并在比赛过程中不断升华技能水平;另一方面,职业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性的交流平台,不同的选手经过交流心得,可补充自己的不足之处,实现了相互之间的取长补短。学校还应该加强专业社团建设,鼓励学生组建社团、参与社团项目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指导老师可筛选出优秀者作为助手,并给予针对性指导,培养其成为技能大赛“种子选手”。另外,学校应该加强校内知识网络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汲取环境,鼓励其多阅读、多思考,不断升华自我。

3.3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与优秀企业之间需加强合作。企业可为学校提供实践平台,而学校可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最终达成共赢。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教学工作与市场动态应当紧密结合起来,只有深入企业,才能把握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校企合作,可让教学配置更贴合市场需求特点,这与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谋而合[5]。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应当注重教师的职业素养与企业经历。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通过企业项目实践来提升自我职业素养,丰富自身的企业经历,并将这些经历与学生分享,这对于学生岗位工作适应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学生评价需要企业参与进来,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客观性更强,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学生在实习期间,由企业相关负责人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保证学生实习质量。学生实习期间将逐渐适应角色转变,由“学生”向“员工”转变,这将为学生日后岗位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产生交织,可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

4结语

高职化工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除了要重视知识培养、技能培养外,还应当注重职业素养培育。通过职业素养培育,使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成为企业及市场所需求的人才,为其就业提供保障。

作者:赵江 单位: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化工专业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已进厂实习学生的工作能力进行调查后发现,学生在校所学的实验与化工厂具体岗位的结合点很少,以至于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无法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现象引起我院实验课教师的极大重视。经实验课教师们反复思考与讨论,总结出目前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整个化学实验教学没有系统性,所开的具体实验不能很好的和理论课内容相结合;各科化学实验教学间欠缺交叉,以至于不同课程的化学实验间有时出现操作上的重复现象;已开设的化学实验不能完全涵盖学生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没有将学生在校所做的相关实验与企业的生产设备及工艺联系起来,以至于学生工作后不能熟练地进行相关岗位的操作,创新能力的发挥自然会受到限制;学生从思想上不是很重视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

二、进行现场调查,寻求生产一线结合点

为了解决以上所提出的问题并更好地确定实验教学的目标,笔者走访了学生实习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化工企业,通过询问在厂的工人师傅和技术人员得知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对生产设备的了解也很少,有些女同学不敢操作设备,有些男同学在不知道操作步骤的情况下乱动设备,实践常识比较缺乏。为了更好地把握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我们带领大二学生去当地一家大型化工厂进行见习,见习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生产工艺及设备不熟悉,他们很难将实验室亲自动手做过的化学实验与化工生产一线的工艺及设备联系起来,这充分说明在校化学实验教学已与化工企业生产相脱离,这很不利于学生毕业后顺利地工作。因此,在校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应尽量与工厂生产工艺及设备保持紧密联系,比如在校化学实验《粗食盐的提纯》中有过滤、蒸发、冷却、结晶等基本操作,教师在讲解该实验时应注意与化工厂中的过滤器、加热器、冷却器相结合,必要时可对工厂中相应设备的特点和应用场合进行穿插讲解,这样会使学生在学习化学实验的同时对化工一线生产有一定的认识,从而避免学生今后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知之甚少。总而言之,设法在在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加入化工生产一线的相关设备和工艺不仅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生产一线设备及工艺与化学实验的结合点。

三、挑选重点实验,改变教学思维,实施改革方案

通过讨论和钻研后提炼出我院化工专业的必做化学实验,被选中的化学实验包含了学生在校必须学习的基本操作技能,并且减少了不同学科间实验操作的重复性,以便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学到更多的操作技能。为了使学生能学到企业生产一线的相关工艺和设备,我们不应再使用以往的教学思维方式—先将实验中的各个步骤和原理向学生讲解,然后由学生动手练习,机械地完成实验。其实,教师除解疑答惑以外,主要讲解实验中所牵涉到仪器的规范操作及所做实验与工厂中设备和工艺的联系,最好涉及所开设实验在化工生产一线的相关视频。此举措会让学生在学习化学实验的同时了解到他们今后工作岗位的情况,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四、结语

企业与学校有差别,工作与学习更有差别。在化学实验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以学生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在学校学习,把在校化学实验同生产实践联系起来,真正实现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的有效对接,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并有效地促进专业人才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艳丽 陈卫东 单位: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林产化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1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毕业现状

我国林产化工专业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大学期间,除重点学习4大化学及化工原理外,还包含多门专业课程,如植物纤维化学、木材化学、造纸原理与工程及天然产物化学等。由于我国林产化工工业基础相对较薄,林产化工企业又大多归类于化工企业,因此社会对林产化工专业认知不足[8],导致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不如普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生,找工作难度较大。以北京林业大学2011~2013年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就业率(表1)为例,林产化工方向本科生就业率普遍不高,连续3年低于90%,最高就业率为2011年的88.0%。而林产化工(制浆造纸)方向由于相关企业相对较多,该方向本科生就业率连续3年均高于90%,最高就业率为2012年的95.7%。然而,整体而言,2011~2013年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就业率并不是很理想。需指出,随着当前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研发及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的就业渠道将不断拓宽。除毕业生就业率这一直观数据外,笔者对北京林业大学2011~2013年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对口就业率也做了统计,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对口就业率不及50%,其中林产化工专业就业人数更是不超过1/3。虽然林产化工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能胜任不同领域的多种岗位的工作,但用人单位不了解,或者本科毕业生往往对专业对口的工作期待较高,加之对对口企业了解不足、个人能力与对口岗位需求不符等,导致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对口就业率偏低。

2毕业设计周期与选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这种大背景使得社会对于毕业生的要求也愈加严格[7]。为保证学生的未来发展,毕业设计成为影响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关键环节。借助毕业设计,可以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了解自己专业的对口企业。此外,通过毕业设计的系统训练,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根据对口岗位的需求来提高个人能力,以增加就业成功率。显然,如何发挥好毕业设计环节的积极效应,与本科生的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密切相关。综合上述对北京林业大学近3年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两项数据的解析,在全面分析毕业设计各环节后,笔者发现毕业设计周期与选题两个环节至关重要,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如下。

2.1毕业设计周期过短

按照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的规定,本科生毕业设计选题工作于第7学期末完成并落实到学生,各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具体的时间安排。当学生开始选题时,毕业设计环节正式启动。通常情况下,本科生毕业设计周期为1个学期。由于本科生在第4学年时,往往忙于两件事情,一是完成毕业设计,二是确定未来方向[8]。面对现今社会就业压力大、就业难等问题,大部分准备直接就业的学生都在大四伊始,即开始着手投递简历、参加面试,将主要精力投放在求职上,而忽视毕业设计这个关键环节对自己择业的重要性。据笔者了解,在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中有少部分更是在其他学生都早已开始毕业设计的工作后,才在指导老师的催促下开始毕业设计的实验或设计工作。而选择读研的学生,大多会认真对待毕业设计,希望能够通过毕业设计的训练,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实际操作技能。然而,无论对于哪种类型的毕业生,1个学期的毕业设计周期明显过短。

2.2毕业设计选题范围窄

按照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选题的规定,选题由指导教师提出,并填写任务书,经教研室(系)讨论,教学院长审批后向学生公布,可选题目的数量应适当多于学生人数,选题分配实行学生和指导老师双向选择的方法。这样的规定致使现有毕业设计选题几乎全部是以指导老师设计命题为主。通常情况下,指导老师会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正在研究的课题需要,提供几个可以研究的课题供学生选择。致使目前的本科生毕业设计选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毕业设计周期与选题模式创新

针对上述本科生毕业设计周期与选题两个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及所在专业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做了如下探索。

3.1毕业设计周期应因人而异

通常,本科生在大三阶段就已经决定毕业后是选择直接就业还是继续读研深造。根据学生本人的意愿,可提前将学生分为就业型毕业生与继续学习型毕业生。针对不同类型的毕业生,可适当调整毕业设计周期。(1)就业型毕业生从上述对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毕业现状分析可以发现,多数本科生对专业对口的工作期望值很高,但因为对对口企业认识不足或个人能力与对口岗位需求不符等原因致使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林产化工专业的本科生,就业途径主要为进入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部分单位在学生第4学年时,就准许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对于这部分就业型学生,可适当提前毕业设计的启动时间、缩短其毕业设计周期,利用其实习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深入了解对口企业以及相关岗位的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层次学习和训练,以提高应聘成功率。此外,通过调整毕业设计周期,还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因无法平衡实习与毕业设计而带来的就业困难或毕业设计质量不高等问题,以保障应届毕业生学习、实习两不误,平稳度过学生、社会人的身份转换期。(2)继续学习型毕业生随着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研发的持续升温,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考研的方向和高校的选择范围也在不断拓宽。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林产化工专业研究生阶段可供选择的研究方向较多,如林木生物质资源与化学品、生物质炼制与生物材料、林产精细化工等,为协助继续学习型毕业生尽早明确其考研研究方向,对于有继续深造意愿的本科毕业生,可准许其提前进入科研团队,延长毕业设计周期,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也使学生对研究课题和项目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有利于选择考研导师及专业。此外,近年来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老师积极鼓励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学习。在本科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可根据其自身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对其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鼓励本科生以团队形式积极申报部级、北京市级及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从表3中可以看到,随着年级的增长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学习的比例不断提高。在进入第4学年后,将近一半的学生都已进入实验室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对于这部分学生,无论是毕业后直接就业还是继续读研深造,都可以将研究的课题进一步凝练后列为其毕业设计的题目。这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周期实际要比学校安排的长很多。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的学生类型,毕业设计周期应体现灵活性,因人而异。

3.2毕业设计选题应因材施教

毕业设计选题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教学与实验室任务,完成具有一定理论与实际意义的选题。此外,选题应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完成;同时选题要有明确的针对性,避免过空过大,使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得到理论与实践的训练。针对不同类型的毕业生,可以适当增加毕业设计选题模式。(1)就业型毕业生林产化工专业作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其本科生的毕业设计选题除传统的教师先命题,师生再相互选择外,还可与就业型毕业生的实习有机结合起来[9]。通过学生、指导老师、实习单位的3方沟通,确定具有一定实际指导意义的毕业设计选题,增加新的毕业设计选题模式。如已在本专业相关企业开始实习或成功应聘的学生,可对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梳理,在与指导老师和企业沟通后,选择合适的某一实际问题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选题,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继续学习型毕业生为更好地提高其考研成功率,针对继续读研深造的学生,可以让其提前进入实验室,参与到具体的科研项目中[10]。指导老师可以从课题组的科研项目中选取几个独立的课题,供学生选择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以培养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以植物资源化学研究领域为例,指导老师可以让学生由浅入深,逐步了解木材细胞壁3大素的特性后,结合学生自身兴趣和课题研究内容进行选题确认。作为指导老师,针对继续学习型毕业生完全可以让其参与毕业设计的选题。选题可通过召开师生研讨会的形式,由学生参与讨论并提出相关研究内容,指导老师负责具体把关,进一步凝练科学问题,共同确定毕业设计选题。此外,如表4所示,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考研学生中每年都有少部分(28.6%~43.8%)选择外校读研,因此这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还可以结合其未来研究生导师的研究方向来确定。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该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热情,还可以使其提前了解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提高考研面试成绩。在毕业设计选题过程中,指导老师还需把握好选题的难易。针对就业型毕业生,应以培养其整体综合能力为主;而对于继续学习型毕业生可以适当为其增加毕业设计选题难度,以激发学生的科研能力。因此,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毕业设计选题应体现针对性,因材施教。

4结语

毕业设计不仅是进行专业综合训练,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审核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资格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和技术工作的前期训练。为高效发挥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的作用,在毕业设计周期与选题这两个重要环节应进行必要的模式创新。针对不同类型的毕业生,毕业设计周期应因人而异,而毕业设计选题应因材施教,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培养创新能力更强、综合素质更全面的人才的目标。

作者:袁同琦文甲龙许凤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化工专业分析化学浅析

一、改革教学内容—理论和实验并重

以往的分析教学,而实验教学只局限于验证性,这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从业能力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为此,我们尝试从教学内容入手进行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讲义上。依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编写出符合现代中职教学要求的分析化学教学讲义。教学讲义的编写以理论教学内容“必需、够用”、深浅适度为原则,就打破了原有学科体系,解决了某些教学内容与其他专业课程重复的问题,达到了各专业所需要的内容要求。如,教学内容突出定量分析、仪器分析的知识。实验教学内容改变过去实验课只是为了验证理论上的知识,去掉验证性的实验,大幅度增加应用方面的实验。再如,定量分析实验内容增多,定性分析实验内容减少。改革后,理论知识大大减少,而实验课有所加强,现如今,教师“包”得太多的现象普验原理遍存在,从实,步骤,注意事项,结果处理都有教师深刻细致地讲述给学生,学生只要按照教师讲述的步骤和方法按部就班就能完成实验。这样的结果是: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力得不到充分培养,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因该主动把“包”得过多的那部分交给学生自己处理。具体做法:在做某个实验前,给出指定参考书和思考题,学生通过查,看,思考来完成,教师通过对预习结果的检查和把关后,对实验应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重点讲述后,学生就可进行实验,这样,讲课时间减少了,学生实验时间增加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再如:缓冲溶液,标准溶液,指示剂等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配制。在教学中,在基本操作和训练的同时要经常穿插设计性实验,使能力的分解培养和综合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依次按基础训练,综合实验,研究试实验推进教学进程。

二、改革教学方法——从单一到多样

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就教学方法而言,在遵循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必须因学生的基础,因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首先,由于当代中职院校学生基础薄弱,而自主学习的习惯尚未形成,因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学生的需求。为此,我们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习方法传授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其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学,学会查阅所需的分析化学知识,将所学的分析化学知识运用在专业上,解决一些问题,解释一些现象。其次,我们将引进一体化教学,就是在课堂上除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外还要求学生边学理论边进行实验操作,尤其是在仪器分析教学过程中,打破了过去一块黑板、一张挂图、一支粉笔的课堂教学形式,而是通过课堂上教师对仪器的现场操作来完成教学内容。第三,着眼于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在教学中注重采用启发式、课上讲重点、难点,随时提出一些问题促使学生思考,或留一定量的课后思考题,下一节课由同学讲解,鼓励同学们展开讨论。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情况了解他们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且通过讨论还可以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突出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接轨

目前中职院校都很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尤其是仪器分析教学过程中这一点尤为突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要打破教材的束缚,这就要求老师每年至少有三个月的时间下工厂实习,了解一般的化工质检部门如何常规检验,用的是什么样的仪器,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教师回来做成多煤体课件让同学了解学习,再就是我校也和多家企业进行业务合作,每年他们的质检部门会派专人过来,根据他们目前实际的生产需求对学生进行相关操作上的培训,在培训的同时教师也有了学习的机会,可以进一步的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综上所述分析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教会学生课本上的内容而且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把课本上的内容用到工作中去,工作以后要再次用学过的内容进行创新。总之,经过几轮的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后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更符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更适应时展的要求。

本文作者:郭小朵工作单位:西北工业学校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高职化工专业实训基地探索

现代高职化工实训基地应构建成由化工基础实训中心、化工技术实训中心、分析检测中心、化工设备实训中心和化工生产实训中心等校内化工实训中心和由多家校外化工企业实习基地组成的融教学、实习、实训和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的现代化的化工实训基地,达到培养服务于生产一线的职业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具有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化工高技能人才[1]。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紧扣化工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构建具有职业氛围的实践教学环境,针对化工企业中的岗位链,以典型的化工生产流程为导向,围绕化工技术类专业岗位需求,建设并完善化工实训基地建设,建成满足化工技术类专业需要的、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实训基地。结合我院现有的化工技术类专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业分析与检测专业和工业环保与安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构架如下图:

化工实训基地的功能和任务

所建的实训基地的功能,可以用一句话来进行概括:那就是建设一个集“产、学、研、训”四位一体功能的企业化基地[2]。校内化工实训基地,以服务本院为主,为本院全日制大专班应用化工技术、煤炭深加工与利用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技术、工业安全与环保专业、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和成人业余班化工工艺专业提供实训项目,实现本院六大化工专业共享。又能与周边兄弟院校合作开发实训项目,实现资源、信息、经验和成果共享。同时,校内化工实训基地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包括为化工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职工上岗培训、职工的在职提高、转岗培训和化工类工种取证培训;还可以对校内外化工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我校化工实训基地采取市场化运行模式,通过员工培训、化工类工种取证培训和技能鉴定、新技术新工艺合作开发等多种途径,为学校创造经济效益,不仅保证化工实训基地可以持续发展,而且使学校、社会、企业、师生和员工共同获益。因此,化工实训基地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生产、培训、科研四大功能。化工实训基地的建设任务,概括起来应具有以下四个任务:根据化工类专业培养的目标要求制定实训教学大纲,编写实训教材,进而制定实训计划和培训方案;根据化工专业岗位群,开发新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按照培训要求和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和实施模拟化工专业岗位技能培训;进行化工类工种职业技能资格鉴定。

化工实训基地的管理

实训基地功能的充分发挥,离不开严格、科学的管理。管理得当,可以充分挖掘设备潜能,调动人员积极性,确保实训工作规范、有序。我院化工实训基地实行部门负责制,由实训部统一管理。根据化工实训基地的特点和需要,以及学校现有的人员配置。建立了一套合理完善的化工实训基地管理机构:系主任对整个实训基地进行统筹管理;化工教研室主任兼实训基地主任,负责整个化工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专业教师根据自身专长,负责相应的实训室仪器维护和保养;化学药品由专门的老师管理。实训基地的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各司其职,保证实训基地各项教学任务和培训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经过5年多的建设与实践,我院极大的改善了化工实训教学的条件,改革了实训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为学院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有助于把化工类专业建设成优势学科。

本文作者:杨舜伊袁纯红蒋高华工作单位: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化工专业考察实践汇报材料

本次实践活动是党中央的精神指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校团委及学院的大力号召下如期开展的。为了让实践活动与党中央的精神指示相一致,弘扬民族精神,牢固并坚定科学发展观,本着立足当地、就近就便、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原则,我们选择的实践单位正好是与我院有长期合作的湖北宜化集团。每年暑假,我院化学工程与工艺大三的同学都会到宜化进行为期一周的实习,不仅如此,集团董事长还是我校的兼职教授。这样的先决条件,让我们在单位联系方面得到了很大便利,而且,实际活动的开展,无论是参观、访问、讲座,还是深入厂区的考察,都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成效。不仅如此,我们的实践活动,在加强我校和宜化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方面也做出了一定贡献。

专业优势,在本次实践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化与化工的梦幻组合,使我们从不同的专业入手考虑问题;男女比例的绝美搭配,理性素养与感性思考的有机结合,让我们站在更有利的位置将实践问题各个击破。实践单位、实践内容与专业学习的内在紧密联系,让队员在实践过程中饱含信心、享受乐趣。正在宜化实习的大三学生,让我们在第一时间了解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相互联系,化工四男提前进入了实习状态,应化四女则为次年的实习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相信在明年的实习中,大家都会取得更大的收获。

本次实践活动,我们将主题定为“走进企业了解现状把握命脉科学发展”,意即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亲身深入化工企业,了解专业前沿信息和当前就业状况,以及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进而反观自己,让我们对就业或继续深造能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和判断能力,选择一条更加适合自己的道路和途径,运用更加有效且及时的方法,更加有针对有目的的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充实自己,壮大自我,提高综合素质,将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脉相联系,不仅实现个人的良好发展,同时也能促进祖国相关行业的科学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入新元素。

收获:神秘面纱背后不再神秘未来挑战我们更有信心

实验室——化学反应——化工生产

宜化之行,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从自我思想上把化学反应从实验室搬到了化工生产的现场:把守严格的大门,刺耳的噪声,偌大的仓库,大规模的反应装置,高度自动化的计算机生产控制体系,尤其是污水处理站一行,最让我们收益匪浅。这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化工生产与实验室化学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此后,化工厂对于我们来说已不再神秘。

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讨论总结,写日志,我们对于学什么、怎样学以及有何用等问题,都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作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无论是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我们都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面对未来职业生涯中的种种机遇与挑战,相信我们也更能从容应对。

除此之外,实物方面,我们收获也不小,宜化以其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书籍、光碟和扑克等相赠,给我们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失望与不足:前期了解不充分实践策划与实际操作脱节

期间,出现最大的问题便是,我们在策划中,计划是能够有机会亲身参与生产实践,切身体验这一过程,并且将它视为本次实践活动最为重要的部分。然而,当我们到了宜化才知晓,无论是谁,无论是在哪个化工企业,这种希望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必然为零。在现在这样以计算机系统控制为住的自动化生产体系中,都是实行责任制,即使上级领导也不能随意开动的,而每年大三的实习也都只是通过讲解和画工程流程图等来达到实习目的的,因此,我们最大的希望之处自然成了最大的失望之处。这应主要归咎于实践前的了解不足,分析不周密所致,好在我们及时对方案做了调整,实践结束,我们每一名队员也都还带着收获与欣喜踏上归程。

队长感言:责任重于泰山成功关键在于团队协作

从写策划书开始,实践团队不断有人加入,直到最后的梦幻八人组合,团队每增加一人,信任就增加一份,责任也更重一份,每时每刻,我都在提醒自己,尽最大努力让大家的宜化之行富有意义,队友的信任,不容辜负。到了宜化,一些小意外的发生让某些队员有了懈怠的念头,作为队长的我,这时的压力是最大的,只有我没有懈怠的权力,必须尽量想办法、尽力争取,才有了后来丰富的活动。回来之后才发现,自己又黑了好多,肩上的皮居然可以一层一层剥去,这是第一次真正体会到晒掉皮的滋味。纵然如此,还是深感欣慰,至少无愧于我的队员。

我感谢我的队员,倘若没有大家的支持,大家的一致协作努力,此次实践的收获也绝对不会如此丰富。前期准备工作时,我们分工明确,大家积极努力,资料分类总结极尽详细。例如,在宜化期间,同学思维活跃,不断想出新点子,让我们的实践活动从更多方面进行。杜其博同学在查阅整理资料、采访学长以及校友的整个过程中,都十分认真,像他这样比较内向的同学能在本次实践活动中突破自己,精神更是难能可贵。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安监局化工专业班学习心得体会

一、学习基本情况

一是系统地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安全化学等化学类基础课程。通过学习对无机物、有机物和高分子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构、反应类型、合成及制备,对它们有了全面的了解,掌握了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基本原理,从而能够从微观的分子、原子结构来分析物质的危险性;掌握了物质的化学稳定性,一是看物质是否容易分解,二是看与它接触环境中的物质是否发生反应。从宏观热力学的稳定性来看就是看一个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如果是放热反应,就存在不安全因素;而动力学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反应的速率,如果一个反应速度过快,就存在不稳定因素。这些知识为危险化学品的监管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是系统学习了化工单元操作(流体流动、传热、传质)、无机工艺、有机工艺、化学反应工程、聚合物反应工艺等化工类基础课程。通过学习掌握了化工生产中流体流动、传热、传质过程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构造和性能,能够简单地利用自然科学的原理解释和分析工程实际问题;了解了“三酸”、“两碱”、合成氨和甲醇等典型无机化学品的生产过程,对原料制备、反应过程及产品、典型设备、工艺控制条件和主要危险部位都有了全面了解;掌握了乙烯、丙烯、苯乙烯等典型的有机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及其过程的危险性分析,对乙二醇、聚乙烯、聚丙烯等聚合物生产有了初步的了解;学习了化工过程中主要反应器类型、基本原理、主要结构,能够结合相应的工艺过程,对反应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初步分析。

三是完成化工机械基础、流体机械与过程装备、压力容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安全系统工程与安全评价、设备失效分析等设备与控制类课程。通过学习对化工设备的材料选择,设备的受力分析、刚度、强度要求、设备疲劳裂纹萌生机理与规律、应力疲劳与应变疲劳、疲劳裂纹扩展规律、现代抗疲劳设计方法等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风险的定义、识别,风险的后果和严重程度,风险分析的主要方法,能够较简洁的从全流程角度分析系统存在的隐患。

四是参加了三次化工企业实习。学习期间,我们先后到燕山石化炼油厂,湖北宜化合成氨厂、氯碱厂、电石厂,巴陵石化顺丁橡胶厂、己内酰胺厂,兖矿集团国宏化工、国泰化工和鲁南化肥厂,日照港、青岛海晶集团,烟台万华集团等企业进行了生产实习,了解了国内典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主要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做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结合,促进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把握,并对化工生产企业的安全监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五是听取了十多场专题讲座。学习期间,总局危化司、中石化研究院、化工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就危险化学品监管、《指导意见》、安全生产许可、易制毒化学品监管、石化企业安全设计、厂址选择、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制药企业安全生产等内容进行了专题讲座,使自己对国内外危险化学品监管形势、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有了更深的了解,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为今后的安全监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收获

(一)潜心学习理论、注重实践锻炼、化工专业知识得到强化。一年来,自己系统地学习化学、化工、设备和管理等相关内容,并能利用进厂实习的机会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检验,并在实践中深化理论,更好的指导工作,通过这种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不断反复,每一次的反复都会得到深化和强化,为今后工作奠定了化工专业基础。

(二)广泛开展交流、深入进行思考、安全监管经验得到积累。这次培训的34名人员来自22个省、直辖市,既有总局、省直机关的,也有地、市机关的,既有机关处室的,也有一线的执法人员。自己在抓好课堂学习的同时,能够利用课余时间与兄弟单位的同志广泛开展执法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并能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理性思考,积攒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三)全面收集资料、注重归纳分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一年的脱产学习,对自己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学校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有老师、有专家、有网络、有图书馆,还有全国各地的安全系统的同行,自己能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全面收集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书籍、资料,认真加以归纳分类,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分析,使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三、几点体会

(一)政府安全监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一年的学习和到典型企业的实习经历,使自己感到,只有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实现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作为政府安监部门就是要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以法规和制度建设着力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的主题责任。

(二)狠抓制度建设、落实操作规程是安全工作的重要保障。燕化、宜化和兖矿集团几十年安全发展的经验就是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狠抓制度落实。企业在抓好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落实的同时,能够根据企业自身特点狠抓制度建设,相继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了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良好氛围。同时,狠抓操作规程落实,对于每一台设备、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员工,都制定了操作规程清楚明了,让每一个员工对本岗操作都烂孰于心,以规范的操作确保安全工作的落实。

(三)今后的安全监管工作要更加注重本质安全和自动化控制。安全生产的关键就是要实现本质安全,选用可靠的生产工艺是本质安全的核心;同时要选用可靠的仪器仪表、连锁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对压力、温度、流量、液位等关键参数实施联锁控制,对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气体实施报警,以确保真正的安全。

精选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