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之旅,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电气应用

电气应用杂志

人气35644评价75
收藏
  • 主管单位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

  • 下单时间

    1个月内

  • 11-5249/TM

    国内刊号

  • 1982年

    创刊

  • 北京

    发行

  • 100037

    邮编

  • 1672-9560

    国际刊号

  • 月刊

    周期

  • 任智惠

    主编

  • 中文

    语言

  • ¥ 552.00

    全年订价

  • A4

    纸张开本

  • 82-341

    邮发

  • 电工技术杂志

    曾用名

电气应用 2018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气应用杂志信息动态
ABB为保加利亚提供全国快速充电网络2-2


摘要:近期,保加利亚最大的电动汽车供应商eMobility International与ABB合作,为该国的充电基础设施进行一次最大规模的扩展。目前,ABB提供的快速充电机已部署在保加利亚主要公路的沿线。按照计划,到2018年第一季度末,该充电网络将进一步拓展至保加利亚的所有干道和高速公路。

施耐德电气推出EcoStruxureTM ADMS3.8版,助力电力企业电网优化2-2


摘要: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领导者施耐德电气于2018年美国国际输配电及表计展览会(Distribu TECH2018)推出EcoStruxure TM ADMS电网管理套件的最新升级版。借助此次升级,电力企业能够通过分布式能源资源(DER)优化,实现可靠的电网灵活性;并通过自动化EcoStruxure ArcFM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集成工作流程,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电晕放电信号经验模式分解端点效应处理方法4-8

作者:王雷 单位:陆军工程大学静电与电磁防护研究所
摘要:随着输电电压等级的提高,电晕放电已成为影响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经验模式分解可用于对电晕放电辐射信号的处理。但是该方法在信号处理过程中存在端点效应,从而会产生误差。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了经验模式分解中端点效应形成的原因;然后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学者提出的解决端点效应的处理方法,主要分两类:一是对经验模式分解算法的改进。另一类是对信号的边界延拓方法。根据电晕放电辐射信号采样时间长、数据长及有用信息在信号的中间部分等特征,提出端点双极值点的方法来完成对电晕放电辐射信号的经验模式分解。采用能量评估的办法来评价端点效应处理方法的效果,进行仿真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端点双极值点方法效果较好,可以将其作为端点效应处理方法,来完成对电晕放电辐射信号经验模式分解。

施全球协同定制解决方案 携手共赢助力工业互联--访魏德米勒大中华区总裁王华巍10-11

作者:崔岩 单位:《电气应用》编辑部
摘要:当前,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业互联及智能制造的关键时刻,进一步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助力中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位置,是产业升级与变革的关键。

电气应用杂志电力系统
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研究12-17

作者:谭瑾; 刘国峰; 郝丽丽; 马洲俊; 徐同庆; 李乃双 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南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 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
摘要:分布式电源(DG)接入配电网可以降低输电损耗,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改善线路整体电压水平,是集中式电源的有效补充。但随着分布式电源容量的不断增大,也会带来配电网电压越限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基于馈线电压降落原理,从DG接入位置、接入容量、接入方式和运行方式四个方面分析了分布式电压并网对配电网电压分布的影响机理,包含电压越限及节点电压均衡问题。采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DIgSILENT/Power Factory建立33节点系统模型,验证DG在四种并网方式下的配电网电压分布规律,并给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有源配电网下多能互补协调优化策略研究18-24

作者:王宁; 付蓉; 黄校娟; 应益强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
摘要:首先以冷热电联供系统和有源配电网为基础,以经济调度为目的,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综合系统。该综合系统加入了风力、光伏等分布式能源。研究了综合系统的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基于用户的冷-热-电负荷特性,利用以电运行和以热运行策略混合使用,结合联供系统的运行成本、配电网的网损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多目标联合优化模型,考虑了电网的分时电价与天然气的费用,对联供系统热电运行出力进行了综合优化。以山东省某示范园区的夏季负荷为例进行分析,验证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联供系统的效率以及能源的利用率,显示了多种清洁能源互补发电的作用和经济优势。

基于波浪能和风能的多能发电系统建模及仿真分析25-33

作者:王琛; 岳付昌; 陈珉烁; 杨文; 高翔 单位: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众多岛屿离大陆较远,市电难以覆盖或者成本过高,因地制宜,利用海岛周围丰富的风能、波浪能和太阳能,能满足海岛供电需求。然而这些可再生能源的能量密度较低且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供电不稳定的现象。针对此问题,采用波浪能和风能互补发电。使得系统能够稳定供电,提高电能质量。研究基于波浪能和风能建立多能互补发电系统,搭建了系统整体模型,分析并推导了风力发电机和直驱式波浪发电机的控制策略,分析了电网侧的逆变器控制策略。搭建了整体系统的PSCAD仿真模型,进行运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风能和波浪能互补发电,输出电能平稳,可实现功率跟随。

电气应用杂志电气技术
电网和负载不平衡条件下的双模式逆变器控制研究34-40

作者:李响; 李庆光; 朱宁辉; 陈晓东; 温春雪 单位: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北方工业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摘要:针对负载和电网处于不平衡条件下的双模式逆变器控制,首先研究了并离网两种情况下的逆变器电压正、负序分量提取的方法。其次,在并网运行时研究了二阶广义积分器和双同步解耦锁相控制方法,保证逆变器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时快速跟踪电网变化以改善大电网不平衡对逆变器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电网和负载不平衡条件下所用方法补偿不平衡分量并改善不平衡度的有效性。

IEEE同步相量相关标准的发展与比较41-45

作者:窦开明; 祝鑫; 马梦宇; 陶维青 单位: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摘要: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为基础的电力系统广域测量系统(WAMS)技术在高压输电网的应用日益普遍,相关的国际组织和国家相继颁布和修订关于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标准。为学习了解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标准发展和完善的趋势,介绍了国际上广泛使用的IEEE系列标准,在同步相量的测量、同步相量消息的传输格式、同步相量的符合性和测试等方面,进行了纵向比较,分析了该系列标准的发展,并对PMU同步、测量、安装指南和PDC指南进行了总结。

基于超声技术的变压器油酸值检测研究46-50

作者:余鹏程; 刘喆; 吴国卿; 彭培富; 周渠 单位: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苏州华天国科电力有限公司;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摘要:提出了一种用于变压器油酸值多频超声波检测的人工蜂群算法(ABC)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的方法。通过多频超声波检测变压器油后得到的242维超声波数据作为BPNN的输入,基于指示剂法测定的变压器油酸值作为BPNN输出,并通过ABC算法寻求BPNN模型的最优参数,最终建立ABC—BPNN变压器油酸值预测模型。相比于BPNN标准模型,使用ABC—BPNN预测模型得到的酸值预测准确度更高,测量误差更小。

串补平台电源技术应用研究51-55

作者:雷雨秋; 刘之方; 李志远; 李永亮; 董勤晓 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串补平台上的二次设备均需工作在与串补线路相同的电位下,其能量供给一直是业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目前主流的串补平台电源技术有电流互感器线路取能、激光供能、太阳能供电及电容耦合分压型供电。针对这四种供电技术的技术原理及典型应用场景进行了调研,其中主要调研了这些供电技术在串补平台中的应用。其次对其输出特性、应用条件、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特性进行了综合的分析。最后总结了四种供电技术的优缺点,并对串补平台电源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电气应用杂志电气安全
基于DSL的光伏对称故障特性及等效模型研究56-59

作者:林睿; 张君宇; 陶维青 单位: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摘要:配电网中光伏发电的故障穿越行为极大地影响配电网的故障特性。提出了一种符合光伏并网规程要求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分析光伏逆变器的对称故障特性,将其合理简化为受并网点电压控制的电流源。然后基于DigSILENT编程语言建立压控电流源模型,将仿真结果与详细模型对比,分析误差来源,在一定范围内验证了简化模型的有效性,为进一步研究含光伏的配电网保护奠定了基础。

基于能量特性的分布式电源孤岛检测技术60-65

作者:马文忠; 赵华芳; 王仁让; 刘勇; 王金鹏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国网山东省供电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摘要:针对传统被动式孤岛检测速度慢、检测盲区大等问题以及主动式检测注入谐波影响电能质量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能量特性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新型孤岛检测方案。利用小波包变换将分布式电源和电网公共耦合点处的电压、电流采集信号进行分解,提取各频带能量特征值,将特征值矩阵融合到一起并作降维处理,再通过改进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确定是否发生孤岛效应。经Matlab编程仿真得出,该方法达到了很高的检测成功率。当发生孤岛效应时,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来,既克服了主动式检测对电网造成的谐波污染,又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基于主被动检测结合的配电网反孤岛技术研究66-70

作者:吕伟龙; 王瑞琪; 李超英; 赵金勇; 李晓博 单位: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德州供电公司
摘要:分布式能源大量、多点接入配电网,导致局部孤岛问题日益严重,给配电网运行安全和检修安全提出严峻挑战。仅靠并网逆变器的被动检测已无法适应多源荷构成的复杂配电网架构。为此,研究了一种主被动检测结合的配电网反孤岛技术方案,利用配电网中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VG)作为主动反孤岛装置,向配电网发出无功电流扰动,快速改变配电网上孤岛运行频率,在配电网末端或用户侧安装被动检测隔离装置,采用基于快速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FFT)的频率检测技术准确检测配电网侧频率偏移,超限后自动跳开并网开关,将用户或者用户自组网与配电网隔离开,不再完全依赖质量不一的并网逆变器。既能确保检修时配电网无孤岛存在,保障检修人员安全,又不影响用户自组网的自发自用。理论仿真及模拟平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技术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变电站智能电子装置抗扰度特性试验及故障分析71-75

作者:张晓莉; 刘慧海; 张逸帆; 艾淑云 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在智能变电站中,随着智能电子装置在现场大量就地化安装,在各种强电磁环境下智能电子装置的抗扰度特性、防护措施及可靠性试验检测方法等方面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分析了智能电子装置在现场安装条件下的干扰类型,研究了电磁干扰在智能电子装置中的传播途径,及装置在此条件下的现象及原因。经过现场试验及实验室EMC环境测试模拟,表明辐射是机箱内干扰传播的主要途径,在装置电源回路的传导干扰也有一定影响。最后提出了智能电子装置在现场安装时的抗干扰措施建议。